同樊润州游郡东山

北固多陈迹,东山复盛游。铙声发大道,草色引行驺。
此地何时有,长江自古流。频随公府步,南客寄徐州。


推荐诗文

前榜年年见,高名日日闻。常因不平事,便欲见吾君。
兄弟居清岛,园林生白云。相思空怅望,庭叶赤纷纷。

绮楼小小穿针女。秋光点点蛛丝雨。今夕是何宵。龙车乌鹊桥。
经年谋一笑。岂解令人巧。不用问如何。人间巧更多。

送人南浦。日日客亭风又雨。相见如何。梅子枝头春已多。
真成别去。酒病明朝知几许。淋损宫袍。都是人人醉后娇。

河擘双流岛在中,岛中亭上正南空,蒲根旧浸临关道,
沙色遥飞傍苑风。晴见树卑知岳大,晚闻车乱觉桥通。
无穷胜事应须宿,霜白蒹葭月在东。


博爱谓仁,行谓义,由是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德有凶有吉。老子小仁义,非毁也,见者小也。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也则所谓道,道所道,非吾所谓道也。所谓德,德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也,天下公言也。老子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也,一人私言也。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间。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则归于墨;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出者奴;入者附,出者污。噫!后欲闻仁义道德说,孰从?老者曰:“孔子,吾师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说,乐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云尔。不惟举于口,又笔书。噫!后人虽欲闻仁义道德说,孰从

甚矣,人好怪也,不求端,不讯末,惟怪欲闻。古为民者,今为民者。古教者处一,今教者处三。农家一,食粟。工家一,用器。贾家一,。奈何民不穷且盗也?

时,人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以相生相养道。为君,为师。驱虫蛇禽兽,中土。寒然后为衣,饥然后为食。木处颠,土处病也,然后为宫室。为工以赡器用,为贾以通有无,为医药以济夭死,为葬埋祭祀以长恩爱,为礼以次先后,为乐以湮郁,为政以率怠倦,为刑以锄强梗。相欺也,为、玺、斗斛、权衡以信。相夺也,为城郭甲兵以守。害至备,患生防。今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民不争。”呜呼!亦不思已矣。如古无圣人,人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所以为君;臣不行君民,则失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上,则诛。今法曰,必弃君臣,去父子,禁相生相养道,以求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亦幸出于三代后,不见黜于禹、汤、、武、周公、孔子也。亦不幸不出于三代前,不见正于禹、汤、、武、周公、孔子也。

与王,号虽殊,所以为圣一也。夏葛冬裘,渴饮饥食,事虽殊,所以为智一也。今言曰:“曷不为太古无事”?”是亦责冬裘者曰:“曷不为葛易也?”责饥食者曰:“曷不为饮易也?”传曰:“古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国;欲治国者,先齐家;欲齐家者,先修身;欲修身者,先正心;欲正心者,先诚意。”然则古所谓正心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外天下国家,灭天常,子焉不父父,臣焉不君君,民焉不事事。孔子作《春秋》也,诸侯用礼则于中国则中国曰:“有君,不如诸夏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法,先王上,几何不胥也?

夫所谓先王教者,何也?博爱谓仁,行谓义。由是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谓德。:《诗》、《书》、《易》、《春秋》;法:礼、乐、刑、政;民:士、农、工、贾;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服:麻、丝;居:宫、室;食:粟米、果蔬、鱼肉。为道易明,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为己,则顺祥;以为人,则爱公;以为心,则和平;以为天下国家,无所处不当。是故生则得情,死则尽常。效焉天神假,人鬼飨。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道也。尧以是传舜,舜以是传禹,禹以是传汤,汤以是传、武、周公,、武、周公传孔子,孔子传孟轲,轲死,不得传焉。与扬也,择焉不精,语焉不详。由周公上,上为君,故事行。由周公下,下为臣,故说长。然则如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人,火书,居。明先王道以道,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庶乎可也!”


皇甫冉 简介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