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首联中“人言”一词,以叙述的表达方式引起了整个句子。上句运用比喻修辞,把小孤山所处的环境比作“海门关”,即海上的的大门关卡,突出了江水形势的险恶。下句以江流湍急漩涡无边无际足以让人心惊胆战的叙述,呼应上句,进一步衬托了小孤山所处环境的凶险。
颔联照应诗题,点出了壮伟的小孤山。“天地偶然”四字,表明小孤山这座挺立急流中的山峰是造化的杰作,不可多得。“砥柱”一词运用典故,又赋予小孤山中流砥柱的意义。下句“江山”“狂澜”两词,语义双关,即是对小孤山的写实,更是对小孤山时代象征意义的揭示。
颈联“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把小孤山比作挺立战场上的一员猛士,坚强不屈;又如一位末世艰难中孤独无助的忠臣,危困无奈。此联以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借小孤山表达了诗人明知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却愿坚定抗元、力挽狂澜的复杂情感。
尾联中的“造”是“至、到”之意,全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意欲攀登上小孤山峰顶,放眼眺望宇宙,开阔心胸之情。此联是对全诗的总结,在此,山与人合二为一,传达出诗人以身许国的高远志向。
全诗主体上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借小孤山此物,言诗人挺身而出、报效国家之志。
得丧互循环,古今昧终始。
百岁落其间,仅与毫芒似。
所以达人心,身外不复纪。
愁来若乱丝,疏解当以理。
昔君关外来,籍籍声华起。
冯案一濡毫,万言俱落纸。
老生规其文,色若寒灰死。
阁笔不能下,敢有疵瑕指。
或时抵卿相,入门俱到屣。
阍夫迎受谒,不敢扬眸视。
解褐吏边州,长涂初进跬。
蛟龙得尺水,双骼方嶷嶷。
西羌负德泽,飞镝耸边鄙。
添兵十万余,斗粟无支拟。
州郡走符檄,纵横瓷鞭箠。
闾交浪愁苦,卒食半糠秕。
上官知君才,悉以储粮委。
开仓募平糴,至者车连轨。
严明束吏手,诱论提民耳。
留谷受金去,若与同侪市。
弦朔示云周,露积丘山比。
曾无转饷劳,坐饱防秋士。
幕府上其功,明诏深嘉美。
为僚登九寺,长人专百里。
聊和报动劬,未言穷任使。
何期逢怨雠,意外成疮痏。
刺骨舞文法,吹毛出瑕滓。
沮霜五月飞,惨烈伤兰芷。
鸾凤失椅梧,飘泊远荆枳。
圣朝方任能,大过尚收齿。
况於济时具,暂然遭底訾。
宁因青绳恶,遂取璠玙毁。
良工构明堂,必不遗札梓。
勉哉益自立,勿为穷衰止。
人和难豫期,神理无终否。
庸知今日忧,不为后日喜。
吾道诚无亏,壈坎安足耻。
闻山迤逦长,百剑连天倚。
萦纡结危栈,迥入云星里。
蜀国富嬉游,花繁春酒旨。
莫作吊原文,投之岷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