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夜泊淮口

木叶回飘水面平,偶因孤棹已三更。秋凉雾露侵灯下,
夜静鱼龙逼岸行。欹枕正牵题柱思,隔楼谁转绕梁声。
锦帆天子狂魂魄,应过扬州看月明。

推荐诗文

玉楼缥缈孤烟际。徒倚愁如醉。雁来人远暗消魂。帘卷一钩新月、怯黄昏。
那人音信全无个。幽恨谁凭破。扑花蝴蝶若知人。为我一场清梦、去相亲。


世事莫牵萦,乐取这闲时节。且恁醉来醒去,免光阴虚设。
有则有个泼心儿,不敢被利名啜。却待两手分付,与风花雪月。


莎径荒芜甚,君应共此情。江村雷雨发,竹屋梦魂惊。
社过多来燕,花繁渐老莺。相思意何切,新作未曾评。

酒熟人须饮,春还鬓已秋。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
旧里多青草,新知尽白头。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
卒卒周姬旦,栖栖鲁孔丘。平生能几日,不及且遨游。


董氏娇娆性,多为窈窕名。人随秋月落,韵入捣衣声。
粉蕊粘妆簏,金花竭翠条。夜台无戏伴,魂影向谁娇。
旧亭红粉阁,宿处白云关。春日双飞去,秋风独不还。
舞席沾残粉,歌梁委旧尘。独伤窗里月,不见帐中人。

罗隐 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