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红姑娘:酸浆之别称。多年生草,高二三尺,叶卵形而尖,六七月开白花,其果实成囊状,色绛红,酸甜可食。杨慎《丹铅总录·花木·红姑娘》引明徐一夔《元故宫记》:“金殿前有野果,名红姑娘,外垂绛囊,中空有子,如丹珠,味酸甜可食,盈盈绕砌,与翠草同芳,亦自可爱。”又《饮水词·丛录》云:“按红姑娘一名洛神珠,一名灯笼草,即酸浆草也。元棕搁殿前有草名红姑娘,见《清吟堂集》咏红姑娘题注。
②骚屑:风声。汉刘向《九议·思古》:“风骚屑以摇木兮,雪吸吸以湫戾。”王逸注:“风声貌。”唐高适《酬李少府》:“来雁无尽时,边风正骚屑。”
③霞给:谓美艳轻柔的丝织物,此处形容红姑娘的花冠。
④靺鞨(mòlè):形容红姑娘殷红的颜色,好像是红色的宝石(红玛瑙)一样。参见《台城路·上元》注③。
⑥玉墀三句:谓元代至正年间,宫殿前种植了红姑娘,宫中女子争相采摘,又争相插戴。玉挥,宫殿前的石阶。玉墀,女子之头饰,玉制之钗,由三股合成,燕形。至正,元惠宗顺帝妥欢帖睦尔第三个年号(前二年号为元统、至元),即公元1341一1367年。
元代棕搁殿前曾植野果红姑娘。如今野果依稀尚存,而元代王朝却早已沦为历史的陈迹了,故此篇作者是借咏红姑娘抒发了今昔之感。上片侧重刻画红姑娘之形色,下片则述古写怀.值得注意的是,结句点出“至正年间”,而“至正”是为元末惠宗顺帝之时。顺帝昏庸,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遂致各地义军蜂起,最后元朝灭亡,政权为朱元璋所夺。此篇末明点“至正年间”,其中所含深意是耐人寻味的。
搅闲风吹散楚台天,天对付满怀愁闷。您那里欢娱嫌夜短,俺寂寞恨长更。恰似线断风筝,绝鱼雁杳音信。
【驻马听】多绪多情,病身躯憔悴损;闲愁闲闷,将柳带结同心。瘦岩岩宽褪了绛绡裙,羞答答恐怕他邻姬问。若道伤春,今年更比年时甚。
【沉醉东风】莲脸上何曾傅粉,鬓鬅松不整乌云。口儿口店,心儿里印,捱一宵胜似三春。怕的是黄昏点上灯,照见俺孤凄瘦影。
【幺】早是我愁怀闷哽,更那堪四扇帏屏。遣人愁,添人恨,无端怨煞丹青。画得来双双厮配定,做得伤情对景。
【天仙子】一扇儿画着双通叔,和苏氏到豫章城;一扇儿是司马文君;一扇儿是王魁桂英。画的来厮顾盼厮温存,比各青春。这一扇儿比他每情更深,是君瑞莺莺。
【随煞】您团圆偏俺孤另,拥被和衣坐等。听鼓打四更过,搭伏定鸳鸯枕头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