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汉中王手札

国有乾坤大,王今叔父尊。剖符来蜀道,归盖取荆门。
峡险通舟过,水长注海奔。主人留上客,避暑得名园。
前后缄书报,分明馔玉恩。天云浮绝壁,风竹在华轩。
已觉良宵永,何看骇浪翻。入期朱邸雪,朝傍紫微垣。
枚乘文章老,河间礼乐存。悲秋宋玉宅,失路武陵源。
淹薄俱崖口,东西异石根。夷音迷咫尺,鬼物傍黄昏。
犬马诚为恋,狐狸不足论。从容草奏罢,宿昔奉清樽。


推荐诗文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能,气可致。孟子曰:“我善浩然之气。”今文章,宽厚宏博乎天地之间,气之小。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疏荡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居家所与者,不过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野可登览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激发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天下奇闻壮观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北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也,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议论之宏辩容貌之秀伟,与门人贤士后知天下之文章乎此也。太尉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辙也未之见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虽多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于水见黄河之,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天下之大观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所乐。然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益治文,且学为政。太尉为可教辱教之,又矣!


去违知己住违亲,欲发羸蹄进退频。万里家山归养志,
数年门馆受恩身。莺声历历秦城晓,柳色依依灞水春。
明日蓝田关外路,连天风雨一行人。

满目飞明镜。忆年时、呼朋楼上,畅怀觞咏。圆到今宵依前好,诗酒不成佳兴。身恰在、燕台天近。一段凄凉心中事,被秋光、照破无余蕴。却不是,诉贫病。
宫庭花草坦幽径。想夜深、女墙还有,过来蟾影。千古词人伤情处,旧说石城形胜。今又说、断桥风韵。客里婵娟都相似,只後朝、不见潮来信。且喜得,四边静。


设色既成象,卿云示国都。九天开秘祉,百辟赞嘉谟。
抱日依龙衮,非烟近御炉。高标连汗漫,迥望接虚无。
裂素荣光发,舒华瑞色敷。恒将配尧德,垂庆代河图。


上家山,家山依旧好。昔去松桂长,今来容须老。
上家山,临古道。高低入云树,芜没连天草。草色绿萋萋,
寒蛩遍草啼。噪鸦啼树远,行雁帖云齐。岩光翻落日,
僧火开经室。竹洞磬声长,松楼钟韵疾。苔阶泉溜鈌,
石甃青莎密。旧径行处迷,前交坐中失。叹息整华冠,
持怀强自欢。笑歌怜稚孺,弦竹纵吹弹。山明溪月上,
酒满心聊放。丱发此淹留,垂丝匪闲旷。青山不可上,
昔事还惆怅。况复白头人,追怀空望望。


杜甫 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