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了。天上下起了雨,杨布便脱下白衣,换了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就迎上前冲他叫。杨布十分生气,正准备打狗。在这时,杨朱说:“你不要打狗,如果换做是你,你也会是像它这样做的。假如刚才你的狗离开前是白色的而回来变成了黑色的,你怎么能不感到奇怪呢?”
注释
1.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
2.曰:名叫。
3.衣:穿。
4.素:白色的。
5.雨:下雨。
6.衣:上衣,这里指衣服。
7.缁(zī):黑色。
8反:同"返"返回,回家。
9.知:了解,知道。
10.而:连词,表示顺承。
11.吠:(狗)大叫。
12.怒:生气,愤怒。
13.将:打算。
14.扑:打、敲。
15.子无扑之,子:你
16.犹是:像这样。
17.向者:刚才。向,从前,往昔。
18.使:假使,假若。
19.岂:怎么。
20.无:同“毋”,不,不要。
21.怪:对……感到奇怪。
22.衣素衣:穿着白衣服。
杨布出去时穿的是白色的衣服,下雨了,环境条件变化了,他换了黑色的衣服,杨布依旧是杨布。但是他家的狗却无视这些变化,冲着换了装的杨布狂吠。原来狗只忠实于那个穿白衣服的杨布,却不理穿黑衣服的杨布!杨布的狗只看衣服不看人,结果咬错了人。狗犯这样的错误并不可笑,人看问题,如果只注意表面现象,不抓住本质特征,同样会犯类似的低级错误。现实生活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不能用旧的眼光看待变化了的事物,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中心:当别人因为表面现象误解自己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清醒,说明真相,消除误解。而不能像杨布那样发火解气,那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弄不好会激化矛盾。
二公晚辞轩冕劳,两斋莫辨适与高。
尝登云山仰清献,平地著屋山周遭。
白头日过适斋下,钓游尚想随儿曹。
方从家舅与俱隐,野鹤谁能鸣九臯。
加我数年未纳禄,解去簪绂甘同袍。
世间此事要识破,差处不可容一毫。
颍川尉仙赋长句,数雨之管烦君操。
欲追险韵继坡老,词锋犀锐真吹毛。
舅家见诗勉续貂,长松想倚慙青蒿。
我本无复望禄仕,不应招我更由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