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六首

黄钟叩元音,律吕更循环。邪气悖正声,郑卫生其间。
典乐忽涓微,波浪与天浑。嘈嘈鸱枭动,好鸟徒绵蛮。
王吉归乡里,甘心长闭关。
玄黄与丹青,五气之正色。圣人端其源,上下皆有则。
齐侯好紫衣,魏帝妇人饰。女奴厌金翠,倾海未满臆。
何忍严子陵,羊裘死荆棘。
甘酸不私人,元和运五行。生人受其用,味正心亦平。
爪牙相践伤,日与性命争。圣人不能绝,钻燧与炮烹。
嗜欲乘此炽,百金资一倾。正销神耗衰,邪胜体充盈。
颜子有馀乐,瓢中寒水清。
阴魄沦宇宙,太阳假其明。臣道不敢专,由此见亏盈。
未闻东菑稼,一气嘉谷成。上天降寒暑,地利乃可生。
葛藟附柔木,繁阴蔽曾原。风霜摧枝干,不复庇本根。
女萝依松柏,然后得长存。
孔光尊董贤,胡广惭李固。儒风冠天下,而乃败王度。
绛侯与博陆,忠朴受遗顾。求名不考实,文弊反成蠹。
结交得书生,书生钝且直。争权复争利,终不得其力。
我逢纵横者,是我牙与翼。相旋如疾风,并命趋紫极。
奔车得停轨,风火何相逼。仁义岂有常,肝胆反为贼。
勿嫌书生直,钝直深可忆。

推荐诗文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树之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随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舆台嚾呶,禽鸟厌之不肯妪伏,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园,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己巳三月记。


身为郢令客,心许楚山云。文墨应经世,林泉漫诱君。
欲随樵子去,惜与道流分。肯谢申公辈,治诗事汉文。


岁丰讼滋简,拙守容晏眠。
起来视云景,春意亦已鲜。
驱车望南城,精庐屹当前。
华堂坐沈邃,迟日步暄妍。
流览高僧壁,稽首金像莲。
即事岂非适,感怀良慨然。
宫藩与乡闬,早接二公贤。
高公炳群宿,大论倾长川。
尔来曾几时,急景凋朱颜。
从容味真理,萧洒赋高篇。
岂无安民策,坐惜成弃捐。
尚期雅正音,入和薰风弦。
余本岩壑姿,台阁缪见延。
渊明亦有言,误落尘网间。
命固有行止,理非可控搏。
素发纷已垂,行当挂吾冠。
侧闻治林圃,栽插及晴天。
芳芽吐膏壤,柔条擢暖烟。
光景非我力,为君导鸣泉。


自笑生来,骨相无奇,壬三甲三。觉紫宸班里,都忘故步,维摩室内,添个新参。壮也不如,老之将至,今日将军战岂堪。江湖客,况诗肥贾岛,笔瘦王昙。
纷纷纡紫拖蓝。送水北山人又水南。喜支离得佚,散材可寿,一丘自足,万象中涵。脍炙功名,膏肓富贵,举世黄粱梦正酣。知谁健,且茹芝商岭,饮菊胡潭。

否极生大贤,九元降灵气。独立正始风,蔚然中兴瑞。
渊伦照三古,磊落涵泾渭。真貌月悬秋,雄词雷出地。
具瞻先皇宠,欲践东华贵。咫尺时不来,千秋鼎湖泪。
因分三辅职,进领南平位。报政黄霸惭,提兵吕蒙醉。
岁星临斗牛,水国嘉祥至。不独苍生苏,仍兼六驺喜。
恭闻庙堂略,欲断匈奴臂。刬释自宸衷,平戍在连帅。
时康簪笏冗,世梗忠良议。丘壑非无人,松香有私志。
三朝倚天剑,十万浮云骑。可使河曲清,群公信儿戏。
沧溟用谦德,百谷走童稚。御众付深人,参筹须伟器。
他年蓬荜贱,愿附鹓鸾翅。


李华 简介
李华(约715-766),唐代散文家,诗人。字遐叔,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官监察御使、右补阙。安禄山陷长安时,被迫任凤阁舍人。“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其传世名篇有《吊古战场文》。亦有诗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