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石

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寄将东洛去,心与物相随。
石倚风前树,莲栽月下池。遥知安置处,预想发荣时。
领郡来何远,还乡去已迟。莫言千里别,岁晚有心期。


推荐诗文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新晴水暖藕花红。烘人暑意晚来浓。共携纤手桥东路,杨柳青青一径风。
深翠里,艳香中。双鸾初下蕊珠宫。月笼粉面三更露,凉透萧萧一梦中。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京师,观太学五经六艺。虽才高于世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下,逾侈。衡班固两都》作《二京赋》,讽谏精思傅会,十年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郎中再迁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还。

阳嘉元年,候风地动仪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则振龙,机发吐丸,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此觉知。虽一龙发机七首不动,寻其方面,知震之所在。验之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后,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政事渐损,权移下,衡上疏陈事。后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诡对出。阉竖恐终为其患,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作《思玄赋》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钟陵暮春月,飞观延群英。晨霞耀中轩,满席罗金琼。
持杯凝远睇,触物结幽情。树色参差绿,湖光潋滟明。
礼卑瞻绛帐,恩浃厕华缨。徒记山阴兴,祓禊乃为荣。

少赋令才犹强作,众医多识不能呼。
九茎仙草真难得,五叶灵根许惠无。


白居易 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