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译文/注解

译文
一个晴朗的日子,斜阳低挂在天边,一叶孤舟载着友人离去,此刻是何等令人惆怅!鸟儿在平旷的原野上远近地飞翔,好似人随流水各奔东西。
愿白云将自己的思念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愿那一轮明月载着我的愁思随着溪水带到友人的身边。友人贬谪去的苦恨让人难以言状,就如那江边繁茂的春草一样杂乱而无际。

注释
①晴川:指在阳光照耀下的江水。
②平芜:指草木繁茂的原野。
③长沙:这里用汉代贾谊谪迁长沙的典故。
④萋萋:草盛貌。

赏析

上片是回忆之语,再现当时送别梁耿的情景。在一个晴朗的傍晚,夕阳低垂,斜晖映照着河水,一派晴明色彩,然而友人却要在此时远去了。“晴川”历历可见,但见那一叶孤舟载着浓重的离愁徐徐离去,他们从此天各一方,这怎不使人万分惆怅!“携”,离开。开头两句点明送别时间及自然景象,流露出不堪分别的沉重心情。第二句与第三、四句之间,有一段目送孤舟的过程的跳跃,留下了引人想象的空白。这中间没有写如何伫立岸边久久凝望,没有类似“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展现,而实际上正是目随孤舟,渐望渐远,才把平野吸入眼底。这时只见野地平阔,春草绵延,暮归的飞鸟在旷野上忽远忽近地飞旋。鸟儿归飞,既是所见,亦是触物起兴,引起送别伤情——鸟儿尚能自由飞翔,傍晚聚归,而人却在这薄暮中随着流水漂移而各分东西了。这其中透露着对友人飘零天涯的感慨和自己被谪的痛楚。在送别之际,极目望高鸟,那无限怨怅真难以抑制;回忆那送别情景,又是多么苍茫悲怆!

下片写别后情景,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被谪的遗恨。“白云”“明月”两句写思情的绵长悠远,自己常望着云和月怀想梁耿。“千里万里”状关山之阻隔难越,“前溪后溪”状自己所处之境地——苕溪有东苕溪与西苕溪之分。放眼能见的只是飘浮在万里长空的白云,而友人在何方呢?白云是否也能把自己的思念带给天边的友人呢?皎洁的月光照着溪流,它也该同样照着随流水远去的友人。谢庄《月赋》云:“隔千里兮共明月”。望月怀人,明月也似有情,把自己的思念捎向远方。对月望云,云和月在这里都是切切思情的寄托物。最后两句抒写自己与友人被贬谪的悲恨,进一步点露别情之深长是由于两人有共同的命运。“长沙谪去”,用西汉贾谊因遭权贵中伤而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一事(贾谊因此被后人称为“贾长沙”),表达了郁结于心头的怅恨。这“恨”既为梁耿被谪而发,亦交织着作者自己遭贬的痛苦。对梁耿的深切思念,正是基于这被谪的共同遭遇,谪中的别恨愈见深沉,令人心碎。在这次友人聚于苕溪的宴集上,独不见梁耿,此“恨”更长。这因谪而加浓的思情可视为贯穿此词的感情主线,这句也可视为点明离别的感情内容的“词眼”所在。这种关于送别的回忆及别后的思念,不是一般的儿女别离之意、亲人分隔之情,而恰恰是谪客之别情。谪中之别,愈见悲恨相续。末句用江边泽畔春草萋萋的形象,来暗示这种分别的遗恨的深长。《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后人就常以春草绵绵来象征别离的不断思今。想念远谪的友人,望着蔓延的春草,更令人黯然销魂。

推荐诗文

连理枝头并蒂,同心带上双垂。背灯偷赠语低低。一点浓情先寄。
翡翠钗头摘处,鸳鸯枕上醒时。酸甜红颗阿谁知。别是人间滋味。

雨脚才能驻,风头倏又高。
未成曾点服,犹衣仲由袍。
斗食尘埃愧,束书灯火劳。
丁丁几樵斧。泛泛一渔舠。

西蜀三千里,巴南水一方。
天际断,夜月峡中长。


忆被金尊劝倒。灯下红香围绕。别后有谁怜,一任春残莺老。烦恼。烦恼。肠断绿杨芳草。

异色禀陶甄,常疑主者偏。众芳殊不类,一笑独奢妍。
颗折羞含懒,丛虚隐陷圆。亚心堆胜被,美色艳于莲。
品格如寒食,精光似少年。种堪收子子,价合易贤贤。
迥秀应无妒,奇香称有仙。深阴宜映幕,富贵助开筵。
蜀水争能染,巫山未可怜。数难忘次第,立困恋傍边。
逐日愁风雨,和星祝夜天。且从留尽赏,离此便归田。
万朵照初筵,狂游忆少年。晓光如曲水,颜色似西川。
白向庚辛受,朱从造化研。众开成伴侣,相笑极神仙。
见焰宁劳火,闻香不带烟。自高轻月桂,非偶贱池莲。
影接雕盘动,丛遭恶草偏。招欢忧事阻,就卧觉情牵。
四面宜绨锦,当头称管弦。泊来莺定忆,粉扰蝶何颠。
苏息承朝露,滋荣仰霁天。压栏多尽好,敌国贵宜然。
未落须迷醉,因兹任病缠。人谁知极物,空负感麟篇。
去年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常恐便随巫峡散,
何因重有武陵期。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欲就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愁为牡丹饥,自惜多情欲瘦羸。浓艳冷香初盖后,
好风乾雨正开时。吟蜂遍坐无闲蕊,醉客曾偷有折枝。
京国别来谁占玩,此花光景属吾诗。


刘长卿 简介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