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将

塞深沙草白,都护领燕兵。放火烧奚帐,分旗筑汉城。
下营看岭势,寻雪觉人行。更向桑干北,擒生问碛名。


推荐诗文

别家行万里,自说过扶馀。学得中州语,能为外国书。
与医收海藻,持咒取龙鱼。更问同来伴,天台几处居。

六王毕,四海,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楼,十步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日之内,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不知其所之也。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灭也?秦人不暇,而后人之;后人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后人也。


何事悲酸泪满巾,浮生共是北邙尘。
他时不见北山路,死者还曾哭送人。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不是他山少,无如此地生。
垂梢丛上出,柔叶箨间成。何用高唐峡,风枝扫月明。


张籍 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