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寄题荪壁山房)

向烟霞堆里,著吟屋、最高层。望海日翻红,林霏散白,猿鸟幽深。双岑。倚天翠湿,看浮云、收尽雨还晴。晓色千松逗冷,照人眼底长青。
闲情。玉尘风生。摹茧字,校鹅经。爱静翻缃帙,芸台棐几,荷制兰樱。分明。晋人旧隐,掩岩扉、月午籁沈沈。三十六梯树杪,溯空遥想登临。

推荐诗文

种黍傍烟溪,榛芜兼沮洳。亦知生计薄,所贵隐身处。
橡栗石上村,莓苔水中路。萧然授衣日,得此还山趣。
汲井爱秋泉,结茅因古树。闲云与幽鸟,对我不能去。
寄谢鸳鹭群,狎鸥拙所慕。


年长始一男,心亦颇自娱。生来岁未周,奄然却归无。
裸送不以衣,瘗埋于中衢。乳母抱出门,所生亦随呼。
婴孩无哭仪,礼经不可逾。亲戚相问时,抑悲空叹吁。
襁褓在旧床,每见立踟蹰。静思益伤情,畏老为独夫。

博爱谓仁,行谓义,由是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德有凶有吉。老子小仁义,非毁也,见者小也。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也则所谓道,道所道,非吾所谓道也。所谓德,德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也,天下公言也。老子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也,一人私言也。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间。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则归于墨;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出者奴;入者附,出者污。噫!后欲闻仁义道德说,孰从?老者曰:“孔子,吾师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说,乐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云尔。不惟举于口,又笔书。噫!后人虽欲闻仁义道德说,孰从

甚矣,人好怪也,不求端,不讯末,惟怪欲闻。古为民者,今为民者。古教者处一,今教者处三。农家一,食粟。工家一,用器。贾家一,。奈何民不穷且盗也?

时,人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以相生相养道。为君,为师。驱虫蛇禽兽,中土。寒然后为衣,饥然后为食。木处颠,土处病也,然后为宫室。为工以赡器用,为贾以通有无,为医药以济夭死,为葬埋祭祀以长恩爱,为礼以次先后,为乐以湮郁,为政以率怠倦,为刑以锄强梗。相欺也,为、玺、斗斛、权衡以信。相夺也,为城郭甲兵以守。害至备,患生防。今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民不争。”呜呼!亦不思已矣。如古无圣人,人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所以为君;臣不行君民,则失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上,则诛。今法曰,必弃君臣,去父子,禁相生相养道,以求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亦幸出于三代后,不见黜于禹、汤、、武、周公、孔子也。亦不幸不出于三代前,不见正于禹、汤、、武、周公、孔子也。

与王,号虽殊,所以为圣一也。夏葛冬裘,渴饮饥食,事虽殊,所以为智一也。今言曰:“曷不为太古无事”?”是亦责冬裘者曰:“曷不为葛易也?”责饥食者曰:“曷不为饮易也?”传曰:“古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国;欲治国者,先齐家;欲齐家者,先修身;欲修身者,先正心;欲正心者,先诚意。”然则古所谓正心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外天下国家,灭天常,子焉不父父,臣焉不君君,民焉不事事。孔子作《春秋》也,诸侯用礼则于中国则中国曰:“有君,不如诸夏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法,先王上,几何不胥也?

夫所谓先王教者,何也?博爱谓仁,行谓义。由是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谓德。:《诗》、《书》、《易》、《春秋》;法:礼、乐、刑、政;民:士、农、工、贾;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服:麻、丝;居:宫、室;食:粟米、果蔬、鱼肉。为道易明,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为己,则顺祥;以为人,则爱公;以为心,则和平;以为天下国家,无所处不当。是故生则得情,死则尽常。效焉天神假,人鬼飨。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道也。尧以是传舜,舜以是传禹,禹以是传汤,汤以是传、武、周公,、武、周公传孔子,孔子传孟轲,轲死,不得传焉。与扬也,择焉不精,语焉不详。由周公上,上为君,故事行。由周公下,下为臣,故说长。然则如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人,火书,居。明先王道以道,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庶乎可也!”


倦客无家,且随寓、瞻乌爱止。浪占得,清溪一曲,水鲜山美。菡萏香浮几案上,芙蓉月落吟窗里。纵结庐、虽不是吾庐,聊复尔。
人似玉,神如水。歌古调,传新意。问老庞何日,携家来此。后著岂无棋对待,前锋自有诗当底。若新秋、京口酒船来,仍命寄。


柳塘风紧絮交飞。漾花一水平池。暖香飘径日迟迟。何处酴醿。
胡蝶梦中寒浅,杜鹃声里春归。镜容不似旧家时。羞对清溪。


李莱老 简介
李莱老(约公元1260年前后在世),字周隐(词综作字逛翁。此从绝妙好词),号秋崖,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景定初前后在世。他大约是李彭老的兄弟。亦工词,与周密时相唱酬。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知严州。词与李彭老合为《龟溪二隐集》。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