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其六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推荐诗文

南徐好,多景在楼前。京口万家寒食日,淮南千里夕阳天。天际几重山。莺啼处,人倚画阑干。西寨烟深晴后色,东风春减夜来寒。花满过江船。


水物轻明淡似秋,多情才子倚兰舟。碧莎裳下携诗草,
黄篾楼中挂酒篘.莲叶蘸波初转棹,鱼儿簇饵未谙钩。
共君莫问当时事,一点沙禽胜五侯。

静乐堂中禅悦身。相家庆袭两家春。瑶池云气冲霄鹤,兰砌风标瑞世麟。
华屋邃,宝杯新。年年秋与月常明。笙箫且奏长生曲,宣劝还看送喜频。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至颠,二十余里。

凡山深辟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不足,大则玲珑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

天目盈山飞流淙淙,若万匹,一也。石色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也。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也。起看云,在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五也。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几四十,松形如,高不逾数尺,一株万余钱,六也。头茶之香者,远龙井,笋味绍兴破塘,而远过之,七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数日晴甚,山僧以为,下山相贺。山中僧四百余人,礼甚恭,争以饭相劝临行,诸僧进曰: “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大笑而别。


蠹不自蠹,而蠹于木。蠹极木心,以丰尔腹。
偶或成之,胡为勖人。人而不真,繇尔乱神。
蠹兮蠹兮,何全其生。无托尔形,霜松雪柽。

元好问 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