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山又遮,人去也!


译文/注解

译文
自从那天送你远去,我心里总是对你难分难舍,一点相思情在心中萦绕不绝。记得送别时我斜倚着栏杆目送你远行。我用衣袖拂去如雪的杨花,以免妨碍视线。然而你的身影已看不见了,只见弯弯曲曲的小溪向东流去,重重的山峦遮住了你远行的道路,我才意识到心上的人,真的走远了。

注释
⑴南吕:宫调名。四块玉:曲牌名。
⑵绝:断。
⑶凭阑袖拂杨花雪:写主人公靠着阑干,用袖拂去如雪的飞絮,以免妨碍视线。杨花雪,语出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
⑷斜:此处指溪流拐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情绪的小令,用代言体写男女离别相思,从语言、结构到音情都有值得称道之处。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自从送别以后,心中万分难舍,一点相思之情,绵绵不断,不知何时能停止?作者以主人公——一名与爱人分离的女子口吻写来,直抒其缠绵的相思、真挚的爱情。曲从别后说起,口气虽平易,然送别的当时,既觉“难舍”,过后思量,心绪自然无法平静。说“相思”只“一点”,似乎不多,但又不知“几时”能绝。这就强调了别情缠绵的一面,比起强调别情沉重的那一面,似乎更合情理,此即所谓藕断丝连。“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的中心,它强调了别情的缠绵,使之成为全篇描写和抒情的基调,也使前三句显得十分形象。

“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有二重意味:首先点明季节为暮春(杨花如雪)时候,此时节容易动人离思,句中或许还含有“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苏轼《少年游》)那种暗示别离情景的意味;二是点明处所系有阑干处,当是高楼;与此同时也就点明了女主人公是独上高楼,她在楼上站了很久,以致杨花飞满衣襟,须时时“袖拂”。

末尾三句“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分明是别时景象,它与前数句的关系不甚确定。可有多种解会。可作顺承看,女主人公既在“凭阑”,不免由望情人的去路而引起神伤,“人去也”是痛定思痛的口吻。另一种是作逆挽看,可认为作者在章法上作了倒叙腾挪,近乎小山词所谓“从别后,忆相逢”(晏几道《鹧鸪天》)的写法。两种解读都可以,就造就了作品的多义性和启发性,体现了作品之妙。

推荐诗文

公子魏昭王安釐王异母弟。昭王安釐王即位公子信陵君。

公子人,下士 ,士不肖,皆谦礼交,不敢富贵士。士以此千里食客三千。当是时,诸侯公子,多,不敢加兵十余年。

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大梁夷门监者公子,往厚遗。不肯受,曰:“修身洁行十年,监门公子财。”公子于是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又谓公子曰:“市屠中,原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见朱亥,俾倪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公子执辔。从骑皆骂侯。侯公子不变,车。至家,公子上坐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前。侯公子曰:“日嬴公子!嬴夷门报关者公子枉车骑自迎嬴,人广坐中,不宜有所过公子过之。嬴公子公子车骑市中,过客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小人,公子长者,能下士

于是罢酒,侯

公子曰:“所过屠者朱亥,此贤者,世屠间。”公子往,,朱亥复谢公子怪之

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公子书,王使军晋鄙十万。秦王使使者王曰:“吾攻旦暮诸侯敢救,必移兵。”王恐,使人止晋鄙,实持两端观望平原君使冠盖相属公子曰:“所以自附婚姻公子高义急人之困邯郸旦暮降秦救不至,安在公子急人之困公子降秦,不怜公子?”公子患之王,宾客辨士说王万端。王畏秦。公子

公子不能得之于王不独生亡,宾客车骑百余赴秦军,与死。行夷门,见侯所以死秦军辞决行,侯曰:“公子勉之!老不能从。”公子里,心不,曰:吾所以待侯生,天死,一言半送我,我所失?”复引车还,。侯笑曰:“公子。”曰:“公子喜士,有难,他端赴秦军譬若肉投虎,何功之有?然公子公子不送,以是公子恨之复返。”公子再拜。侯屏人间语曰:“嬴晋鄙兵符常在王内,如姬,出入王内,。嬴如姬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求报父仇,能得。如姬公子公子使仇头,敬进如姬如姬公子死,无所未有公子一开口如姬如姬许诺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西却秦,此五霸。”公子如姬如姬兵符公子

公子行,侯曰:“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便国家。公子合符,晋鄙不公子兵,必危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士。晋鄙大善;不,可使于是公子曰:“公子畏死?何?”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必当杀是以畏死?”于是公子朱亥。朱亥笑曰:“市井鼓刀屠者公子所以报谢以为小礼无所用。公子,此效命。”公子公子过谢。侯曰:“宜从,老不能,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公子。”公子行。

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公子曰:“十万上,国重任。单车来代何如哉?”。朱亥四十斤铁杀晋鄙。公子晋鄙军。勒兵军中曰:“父在军中,父。兄弟在军中,兄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秦军。秦军解去邯郸平原君自迎公子界,平原君栏矢公子先引再拜曰:“自古人,未有公子!”当此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公子与侯,至军,侯北乡自刭

公子兵符杀晋鄙,公子亦自却秦,使公子


无客不言云外见,为文长遣世间知。
一声松径寒吟后,正是前山雪下时。


不假牵丝,何劳刻木。天然容貌施妆束。把头全仗姓刘人,就中学写秦城筑。
伎俩优长,恢谐软熟。当场喝采醒群目。赠行无以表殷勤,特将谢意标芳轴。


绿野平泉,古来人事,空里飞花。月榭风亭,荷漪藓石,说郑公家。
老梅傍水茶牙。人那得、光阴似他。万种思量,百年倒断,付与残霞。


上阳宫里女,玉色楚人多。
无因得,东游奈乐何。


关汉卿 简介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