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雨后寄乐天

夜云起河汉,朝雨洒高林。梧叶先风落,草虫迎湿吟。
簟凉扇恩薄,室静琴思深。且喜炎前别,安能怀寸阴。


推荐诗文

潘令新诗忽寄来,分明绣段对花开。
此时欲醉红楼里,正被歌人劝一杯。


仙掌峰前得,何当此见遗。百年衰朽骨,六尺岁寒姿。
雪外兼松凭,泉边待月欹。他时出山去,犹谢见相随。

六国破灭,非不利 ,战不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赂秦耶?曰:不赂者赂者丧,失强援,不能独。故曰:弊在赂秦也。

攻取之外,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有尺寸之地。子孙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四境,而秦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丧,齐亦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不赂秦。是故燕虽国而后亡,之效也。至丹荆卿为计,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李牧连却之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赂秦之地,封天之谋臣,秦之心,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弱于秦,而犹有可不赂而胜之之。苟之大,而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矣。


旧隐白云峰,生涯落叶同。关河一栖旅,杨柳十东风。
迹处龙钟内,声居汩没中。酬恩若有地,宁止杀微躬。


去年八月此佳辰,池上闲闲四五人。久行月影愁迷梦,
误入华光笑认春。一与清风上芸阁,再期秋雨过龙津。
今年此日何由见,蓬户萧条对病身。

刘禹锡 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