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叙日月
《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曰:日,阳之精,德之长也。纵广二千三十里。金物、水精晕于内,流光照于外。其中有城郭人民、七宝浴池;池生青黄、赤、白、莲花;人长二丈四尺,衣硃衣之服;其花同衰同盛。日行有五风,故制御日月星宿游行,皆风梵其纲。金门之上,日之通门也。金门之内,有金精冶炼之池,在西关左之分,故立春之节日,更炼魂于金门之内,耀其光于金门之外,四十五日乃止。顺行之洞阳宫,洞阳宫,日之上馆也。立夏之日,止于洞阳宫,吐金冶之精,以灌于东井之中,沐浴于晨晖,收八素之气,归广寒之宫也。月晖之围,纵广二千九百里,白银琉璃水精映其内城郭人民与日宫同有七宝浴池,八骞之林生乎内;人长一丈六尺,衣青色之衣,常以一日至十六日采白银琉璃炼于炎光之冶,故月度盈则光明。比十七日至二十九日,于骞林树下采三气之华,拂日月之光也。秋分之日,月宿东井之地,上广灵之堂,乃沐浴于东井之池,以炼日魂,明八朗之芒,受阳精日晖,吐黄气于玉池。诸天人悉采玉树之华,以拂日月之光。月以黄气灌天人之容,故秋分是天人会月之日也。
《老子历藏中经》云:日、月、者,天地之司徒、司空也。日姓张,名表,字长史;月姓文,名申,字子光。《太丹隐书》云:紫微夫人姓王,讳清娥,字愈音。云是西王母第二十四女。紫微宫在北溟外羽明野玄垄山,山在昆仑之东北。紫微说阿母言曰:欲存日月气者,当知日月景象:日圆形而方景,月方精而圆象;景藏形内,精隐象中;景赤象黄,是为日月之魂。若知其道,乃可以吐纳流霞耳。
◎三奔录
三奔之道,当按奔景之神经。经中节度,晓夕修行,不得传及非人。如怠慢不专,轻泄漏慢之者,身受冥责,一如经戒。
◎奔日
日中赤气上皇真君,讳将车梁,字高骞奕。此位号尊秘,《经》虽无存修之法,而云知者不死。当宜行事之始,心存以知,不得辄呼。月法亦然。
◎奔月
月中黄气上黄神母,讳曜道支,字玉荟条。其奔月斋静存思,具如日法。
◎奔辰
木春王,火夏王,金秋王,水冬王,皆依历以四立日前夜半为王之始。冬七十二日至分、至日前各王十八日,分、至日之前夜夜半为王之始。有星时可出庭中,坐立适意,有五星中相见者。次当修服之时而出庭中,坐胜于立。可于庭坛向星敷席施按,烧香礼拜讫,正坐而为之。若无星之时,天阴之夕,可于寝室中存修之也。星行不必在方面,亦随所在向而修行,谓五星所在而向之,不必依星本方之面,犹如木或在西也。一夕服五星,常令週遍。随王月以王星为先。若静斋道士,亦可通于室中,存五星之真文、方面而并修之。不闲?弄术,不知星之所在。又久静长斋者,可常于室中,依五星本位之方面而存修之也。
◎太上玉晨郁仪结璘奔日月图
《太上隐书·中篇》曰:子欲为真,当存日君驾龙骖凤,乘天景云,东游希林,遂入帝门。精思乃得,要道不烦。名上清灵,列位真官。乃执《郁仪文》。《太上隐书·中篇》又曰:子欲升天,当存月夫人驾十飞龙,乘我流铃,西到六岭,遂入帝堂,精思乃见,上朝天皇。乃执《结璘章》。
◎太上玉晨郁仪奔日赤景玉文、结璘奔月黄景玉章
右奔日月隐道,太上、上清、太极、九皇四真人所宝秘,玄灵元君之玉章也。自非有金简玉名及绿字东华,皆不闻见此二章之篇目矣。行之者先清斋百日,绝交人事,乃可为之也。久久行之,上奔日月,得给玉童玉女各五十人。《太上郁仪赤文》、《结璘黄章》,乃太上玉帝君之灵秘篇也。藏之于九天之房,丹瑶之台,非勤心好真,宿有飞玄天仙之骨录者,英得而见闻也。闻其篇目,皆不可妄言称及,犯者受考三官,天地不赦。初令三百年得宣传一人,却后七百年乃复得一人。若神真宣告有宜授者,传之也。传授之法,皆师友相受,以宗玄科也。授非其人,不遵法度,为泄宣天文也。漏慢违誓,死为下鬼,乃七祖受考风刀之罪。自非同气,宁当闭口。西玄山洞台中有此二经,刻以玉简,书以金字。及王屋清虚天皆有而不备具,唯太玄宫高上台及蓬莱府北室金柱玉壁刻文,并备具也。中宫仙人、泰清诸官并不知此书是何事也。
◎峨嵋山北洞中石室户枢刻石书字
“郁仪引日精,结璘致月神;得道处上宫,位称大夫真一云帝君真”凡二十字。下仙见之,甚自不解其意义是何等事也。如此,仙人自有不见其篇目录者多矣。其金液九丹,盖小术也。皆不得飞行上清。欲行此道,不必贤愚,但地上无此文耳。真官玄法启誓乃传。有得而行,位为上真,乃乘八景琼轮,游行九晨,诣太素宫,见太一帝君,俱朝元晨,故秘言曰:子得《郁仪》、《结璘》,乃成上清之真。不修此道,不得见三元君。
◎太上郁仪日中五帝讳字服色
日中青帝,讳圆常无,字昭龙轁。衣青玉锦帔,苍华飞羽裙,建翠芙蓉晨冠。
日中赤帝,讳丹虚峙,字绿虹映。衣绛玉锦帔,丹华飞羽裙,建丹符灵明冠。
日中白帝,讳浩郁将,字回金霞。衣素玉锦帔,白羽飞华裙,建浩灵芙华冠。
日中黑帝,讳澄增停,字玄绿炎。衣玄玉锦帔,黑羽飞华裙,建玄山芙蓉冠。
日中黄帝,讳寿逸阜,字飚晖像。衣黄玉锦帔,黄羽飞华裙,建芙灵紫冠。
右日中五帝君讳字、服色。欲行奔日之道,当祝识名、字,存五帝服色在我之左右前后。
月中夫人魂精内神名暧萧台摽。
右月魂配五帝,次又存祝之。能知月魂名,终身无灾,万害不伤。太上藏日、月帝君、夫人讳字于太素宫。有知之者神仙。
◎太上结璘月中五帝夫人讳字服色
月中青帝夫人,讳隐娥珠,字芬艳婴。衣青华琼锦帔,翠龙凤文飞羽裙。
月中赤帝夫人,讳逸寥无,字婉筵灵。衣丹蕊玉锦帔,硃华凤落飞羽裙。
月中白帝夫人,讳灵素兰,字郁连华。衣白珠四出龙,锦帔素羽鸾章飞华裙。
月中黑帝夫人,讳结连翘,字淳厉金。衣玄琅九道云,锦帔黑羽龙文飞华裙。
月中黄帝夫人,讳清营襟,字炅定容。衣黄云山文锦,帔绿羽凤华绣裙。
已上五夫人,头并颓云三角髻,发垂之至腰。
右月中五帝夫人讳字、服色。欲行奔月之道,当祝识名字,存夫人服色在己之左右前后。
日中五帝魂精内神名珠景赤童。
右日魂、月魄、五帝、五夫人,次又存祝之。能知日魂名,终身无疾,万灾不犯。太上藏日、月魂名于紫灵玉宫。有知之者,通神使灵。
存奔日月道者,任意所便行尔,不必尽为之也。欲得静室隐止,唯令日月之晖处也。若不绝人事,与外物相干者,不得行此道也。夜半常烧香,存五帝五夫人名字,心祝曰:
愿与帝君,太一五神,合景如一。于是二十四年,亦白日升天。亦不必行奔存之道也。常存在我之左右,并心祝窃诵,勿令耳闻。
◎太素真人受太帝君日月诀法
太素真人曰:子存日精五帝君,口含《太上郁仪文》。须此道成,乃见日中君。无此徒劳自烦冤。
太素真人曰:子存月精五夫人,口含《太上结璘章》。须此道成,乃见月中夫人。无此徒劳自悼伤。
右二条太素真人受太帝君诀言《太上隐书》云,存时执之,帝君云含之;太素真人教裴君存时含一文,执一文,并行之也。
太素真人传清灵真人裴君二事《太上郁仪》、《结璘之章》,以致日月之精神,上奔日月通天光,飞太空之道也。皆乘云车羽盖,驾命群龙,而上升皇天紫庭也。《内视中方》曰:子欲步空,当存日月王;欲登清灵,当存五星。密室密行,不出宇庭,此之谓也。《素奏丹符》曰:大哉《郁仪》,妙乎《结璘》,非上真不见,非上仙不闻。以日月五精之神,乘龙步空,足蹑景云,遂与五帝上入天门。有人闻之,慎勿妄言!去世可出,誓金乃传。要传弟子有心之人,勿道篇目,玉童上言;泄则被考,身终不仙;玉女玉童去而弗还,书文必失,获刑三官。子其慎言!言为罪源。
◎大方诸宫服日月芒法
常存心中有日象,大如钱,在心中,赤色。又存日有九芒,从心中出喉至齿间,而芒回还胃中。如此良久,临目存自见心胃中分明,乃吐气、漱液、服液三十九过,止。一日三为之,行之十八年,得道,行日中无影。恒存日在心中,月在泥丸宫。夜服月华如服日法,存月十芒,白色从脑中下入喉,芒亦未出齿而回入胃。
◎太上玄真诀服日月法
东卿司命君曰:先师王君,昔见授《太上明堂玄真上经》。清斋休粮,存日月在口中,昼存日,夜存月。令大如钚。日赤色,有紫光九芒;月黄色,有白光十芒。存咽服光芒之液,常密行之无数。若不修存时,令日月还住面明堂中,日居左,月居右,令二景与目瞳气合通也。此道以摄运生精,理魂神,六丁奉侍,天兵卫护,此上真道也。大都口诀正如此。
◎服日子三五七九玄根气法
食玄根之气法,使人体中清朗,神明八聪;身有日映,面有玉泽;眼生明光,齿含紫气;坚肠华藏,长生久视;服吸朝液,悬粮绝粒。道要于金液,事妙于水玉。所谓吐纳自然之太和,御九精之灵气者也。夫道之为用,贵自然也;德之为静,尊恬愉也。摄自然以表真,抱冲漠以不邪者,则横犯不生,非害自灭。此乃三五七九之气,可谓要道之旨也。
兆卧未起之时,存口中有一白气,大如鸡子黄;鸡黄之外,又有五色气;五色气宛转自生,结溢黄外,须臾乃满心口中,名曰三五七九日子玄根之气也。又存心胃口之中有一女人,如婴兒之形,无衣服也。正立胃管门口,号曰九天玄女。承注魂液,仰噏口中鸡子黄之五色气也。常漱满口中,内外上下,以舌回吸日气五色津液,满口吞之。存使津液下入玄女之口,如此三过。毕,又叩齿三通,微祝曰:
玉清高上九天九灵,治在玄府,下入胃清;金和玉映,先自虚生,名曰淳钚,字曰艳精;炼魂抱魄,心开神明;服食日子,金华充盈。良久都毕,以手拭两目二七,又以两手相拭,极力摩面眉目之间,鬓肤之际小热,使薰薰然也。此太上服三五七九日子玄根之道也。
◎服日月气法
服日气之法,以平旦采日华,以夜半存之,去面前九寸,令方景照我泥丸,下及五藏,洞彻一形。引气入口,光色慰明。良久乃毕,则常得长生矣。
◎又法
夜半生气时,若鸡鸣时,正卧闭目,存左目中出日,右目中出月,并径九寸,在两耳之上。两耳之上名为六合高窗也。令日月使照一身,内彻泥丸,下照五脏肠胃之中,皆觉见了了,洞彻内外;令一身与日月光合。良久毕,叩齿九通,咽液九过,乃微祝曰:
太上玄一,九皇吐精,三五七变,洞观幽冥;日月垂光,下彻神庭;使照六合,太一黄宁;帝君命简,金书不倾,五老奉符,天地同诚;使我不死,以致真灵;却遏万邪,祸害灭平;上朝天皇,还老反婴;太帝有制,百神敬听。毕,乃开目,名为日月练根,三元校魂,以制御形神,辟诸鬼气之来侵,使兆长生不死,多存之矣。
◎又法
又存左目为日,右目为月,共合神庭之中,却上入于明堂,化生黄英之体,下流口中九咽之,以哺太一,常以生气时存之。毕,微祝曰:
日月上精,黄水月华,太一来饮,神光高罗;使我长生,天地同柯。毕,五日一行之。口中舌上为神庭。存日月既毕,因动舌,觉有黄泉如紫金色,从舌上出,上流却入明堂,为黄英之体也。存思之时,常闭目施念。
◎太一游日服日月法
太一常以甲午、丙午、戊午日日出时,下游绛宫,合形真人及兆身。绛宫真人者,处心中之丹田,中元真人居其心中也。先存思真人忽然与太一合形,又存我入绛宫中,忽然复与太一合形。于是绛宫之中,惟觉有太一之身,身形象服如兆体也。但令形细眇然,似初生孩子之状。又存两鼻孔下左有日,右有月。日中有黄精赤气,月中有赤精黄气。精者,二明之质;色气者,日月之烟也。二气郁郁来入绛宫,绛宫溢满二气,复上入洞房中,洞房中郁满,又下至黄庭中。黄庭中者,脐下三寸、下丹田宫中也。二气既满,又入填溢太仓中。二气洞彻,郁郁积胃管中。存太一上行正当胃管中,南向呼召下元丹田黄庭真人,衣黄衣,巾黄巾,与太一共坐饮食精气,二十七咽。良久毕,存黄庭真人,咒曰:
日月之华,黄赤二精,圆光合气,上发大明。三元饮食,太一受灵。又存太一与中元真人还入绛宫,黄庭真人还下丹田,太一与我合形,还六合宫。
◎求月中丹光夫人法
求仙之道,当以夏至之日夜半,入室南向,眠坐任意,闭眼内思月中丹光夫人姓讳,形长八寸,分头作颓云之髻,著丹锦裙,口衔月光,入兆身心绛宫之中,须臾月光散为黄气,币降一形。夫人在月中央,采空青之林散拂黄气之中,口吐阳精赤气,以灌兆形。从向币外,黄赤二气更相缠绕,洞映一身。夫人以紫书丹字六音授于兆身,便引黄气二十四咽,引阳精十二咽,止,即叩齿二十四通,仰咒曰:
流火万顷,洞阳之精,阳安之馆,三华玉城;金仙内映,八素四明;九曜降气,上仙高灵;夫人焚香,散玉华清,丹书紫字,结音空清,澜池玉润,流丽八溟,硃光流翳,普天鲜荣,回晨曲曜,映监我形;形与硃日,同死同生;乘空驾虚,参御飞骈;玉女弼位,金童辅灵;翠羽轻盖,上造帝庭。毕,咽气二十四过,咽液十二过,止,便服紫书丹字。行此道八年,夫人授兆丹书真文、月中玉珰,令飞升上造洞阳之宫。
◎服日月六气法
夫气者,神明之器,清浊之宗。处玄则天清,在人则身存。夫死生亏盈,盖顺乎摄御之间也。欲服六气,常以向晓寅丑之际,因以天时告方面之时也;太霞部晖,丹阳诞光,灵景启晨,硃精启时之始也。先存日如鸡子在泥丸中,毕,乃吐出一气,存气为黑色,名之尸气;次吐二气,为白色,名之故气;次吐三气,存气为苍色,名之死气。思其气吐亦良久也。凡出三色,合吐六气也。毕,又徐徐引纳黄气四过。毕,辄咽液三过,为之三。毕,乃存泥丸中,日从目中出,当口前,令相去九寸,临目仿佛如见之。覆止,乃起坐,动摇四体,俯仰伸引,令关脉调转。存咽津,佳夜即存月在泥丸中,如存日法。若存月,当以月一日夜至十五日住,从十六日至三十日,是月气衰损,天胎亏缩,不可以夜存也。此法至妙,能行者仙。
◎金仙内法
金仙内法,感降灵飖,常以月五日夜半子时存日乌从兆口入,住在心中,使光照一心。一心之内,与日同光,共相合会。赫赫炯炯,当觉心暧,霞晖映暖,良久有验,乃密咒曰:
太明育精,内练丹心,光晖体合,神真来寻。毕,咽液九过,叩齿九通,止,到十五日、二十五日、二十九日复作如前。一月之中四度,如上便人开明聪察,百关解通,万神洞彻,面有玉光,体有金泽。行之十五年,太一遣宝车来迎,上登太霄,游宴紫极。行之务数,不必一月四辰也。
◎存思日月法
凡入山,思日在面前,月在脑后。凡暮卧,思日在面上,月在足后;赤气在内,白气在外。凡欲从人,各思日月覆身而往,当无所畏。
◎向日取嚏法
欲得延年,洗面精心至日更洗漱也。日出二丈,正面向日,口吐死气服日后便为之,死气四时吐之也,鼻噏日精,须鼻得嚏便止,是为气通若不得嚏,以软物通导之,使必得嚏也。以补精复胎,长生之方也。向日正心。欲得使心正,常以日出三丈取嚏讫仍为之,错手著两肩上左手在上,以日当心,开衣出心,令正当之,常能行之佳。
◎双景翼形隐道
鸡鸣时东方天色才变之时。坐卧任意,闭目握固。,存日月之象在六合之府,日左月右六合府在两目之上角,即眉后空处是也。入皮一分,仍辟方九分。日色赤,九紫芒;月色黄,十白芒也。存使光明洞形,令仿佛在位存令日月合照,光芒交映而洞彻身面也。闭目极念,无得遗脱。毕,叩齿七通,咽液九过,而微祝曰:
太明灵神,化度郁青,招霞藏晖,灌练五形;宫驾六合,七神调平;使我飞仙,登行上清。行之十五年,玉皇遣三素云迎兆也。
◎食竹笋鸿脯附
服日月之精华者欲得常食竹笋者,日华之胎也,一名大明。又欲常食鸿脯者,月胎之羽鸟也,一名月鹭。欲服日月,当食此物气感运之。太虚真人曰:鸿者,羽族之总名也。其鹄、雁、鹅、鸥,皆曰鸿鹭也。古歌曰:
鸿鹭十年鸟,为肴致天真。五帝衔月华,列坐空中宾此古之渔父歌也。
序
序道德部
道德部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
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道教本始部
卷一道教经法传授部
卷一经教相承部
卷一三洞经教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天地部
卷一 卷二日月星辰部
卷一 卷二 卷三十洲三岛部
卷一洞天福地部
卷一治部
卷一禀生受命部
卷一 卷二 卷三杂修摄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斋戒部
卷一说戒部
卷一 卷二 卷三杂法部
卷一存思部
卷一 卷二 卷三秘要诀法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杂要图诀法部
卷一杂秘要诀法部
卷一魂神部
卷一 卷二诸家气法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金丹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方药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符图部
卷一 卷二庚申部
卷一 卷二 卷三尸解部
卷一 卷二 卷三诸真要略部
卷一仙籍旨诀部
卷一诸真语论部
卷一七部语要部
卷一七部名数要记部
卷一仙籍语论要记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赞颂部
卷一·赞颂歌 卷二·歌诗 卷三·赞诗词纪传部
卷一·纪一 卷二·纪二 卷三·纪三 卷四·传一 卷五·传二 卷六·传三 卷七·传四 卷八·传五 卷九·传六 卷十·传七 卷十一·传八 卷十二·传九 卷十三·传十 卷十四·传十一 卷十五·传十二 卷十六·传十三 卷十七·传十四灵验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