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季北略 - 定王仿书

定王仿书

崇祯十五年八月,定王出阁读书,训讲为方以智,仿书为刘明翰,演仪之日,方貌过庄,王不启齿,仿书则竟其纸而后已。已逾数也。后定三六九之期,为两师进教之日,书堂坐次,方东刘西,王位正中,教则移坐王侧,方声壮厉,训两三句,王止依声一二,王急向刘呼曰:刘先生来训,内侍启曰:礼也,不可更父皇爷所定,乃止。王曰:书仿可也,顾刘来视,则仍书完而出。后期方再移坐。王谓书已读过。方以即日应诵之书进上。王则掩卷而背之。其旧规在内读熟而后出者,曰方先生可先出,吾与刘先生仿书。方则坐扉外以待。王因问刘父翁。刘云:皇祖朝直臣,王叹赏。又曰:先生如此温恭,自有好儿孙做状元。刘叩谢。手扶起曰:你父亲做好官,生你好先生,儿孙自然好也。至日昃,几上两实金狮书镇,每重三十两,又两玉尺,呼内寺纳刘袖中。刘固辞而出,方已候之不耐矣。王入内,启更两日期,三六九为仿书,四七十为训讲,奉旨允之。方之日不过习故套,又免日居多。刘之日期以辰刻进,必赐饭点,至第五期,不用仿而自书选中楷式者八字,王自减其一。呈父皇赏纸教习官优叙,省中哄然,以为中字逾格,为夺嫡之渐。有竟欲露简者。又一日,挈游西园,见上马无镫,即已镫赐。内寺云,龙纹不便,内命另制,方镫给之,省中又哄然以为妄僭。此词翰内省体,后有知为定王所与乃已。又一日,留宴,王言日后出封,同先生潜西山,我皇祖六岁登基,八岁上陵,为香山寺写青未了匾,至今尚在。昨日学书大字体,势甚难改,人出鳞凤龟龙四大字,刘赞端楷,王谦之,谓不足污先生目。至起更彻晏,前烛送归。又一日,王以八宝金暖手置刘怀,顷之,刘还王座。王曰:先生携归,留与儿孙,见我两人相与情意。刘曰:铭感之恩,入之肺腑,不在物件。王叹赏曰:刘先生是一钱不要的,天下做官人,都像先生,那有流贼。

山东李青山

壬午正月,山东盗平,擒李青山入京。青山本屠人,乘机啸聚数万人,屡寇兖州,山左骚动,兵部侍郎张国维单骑诣营抚之,青山出不意,大惊,叩头乞降。国维察其非常,还部选将士疾驰,给事范叔泰、鲁府左相俞起蛟拒战,擒青山,尽降其众。国维荫一子指挥使。而沂州王朋,犹拥众劫掠,国维知监军邱祖德能办贼,密授方略擒之,东方遂平。

王佐圣遵义遇害

王佐圣,字克仲,南直长洲人,弱冠登进士。崇祯立,选青溪广文。辛巳,以张国维荐,擢令蜀遵义,即杨应龙故地,四面皆夷,抵水西安酋、蔺酋巢仅二十里。惟地名新站者,山势险隘,前临渭水,为群夷人犯所必经,遂创立新城,以扼夷吭。八月,西首郭士奇、吴尚才,拥众入寇,边将赵国政战死,贼遂大肆焚掠。佐圣伏奇兵隘口,擒士奇、尚才等,贼宵遁。壬午四月,酋帅吴尚贤、龙正国,率叛夷数万攻城,佐圣昼夜拒敌,贼铁骑四集,围合数重,飞梯越城,嚣然震地。佐圣以印付子恪,命服拜阙,危坐公堂。须臾贼至,佐圣裂眦骂贼,遂遇害,犹僵立不仆。未几,所部义民誓死力战,勒兵新站,邀贼归路,尽歼尚贤、正国数万贼于境内,吴抚黄希宪令春秋祠祭佐圣。

孙传廷杀贺人龙

先是十一年戊寅冬,大兵入,改陕抚孙传廷保定总督,传廷以失聪辞,不许,寻逮之。至是壬午正月,起传廷兵部侍郎,督陕兵剿寇。四月,传廷檄召诸将于西安,缚贺人龙斩之。诸将莫不动色。因以人龙兵分隶诸将。人龙,陕西米脂人,与李自成同邑,初以诸生效用,屡杀贼有功,叛将剧贼多归之。襄城之役,朝廷疑人龙暗与贼通,密敕传廷斩之。贼闻,酌酒相庆曰:贺风子死,取关中,如拾芥耳。

人龙虽有骄蹇之罪,然其功不可掩也。昔楚杀子玉,而晋文喜。刘宋杀道济,而魏人庆。赵宋杀武穆,而金人贺。国有良将,敌之所畏也。即有他过,亦当宥之。奈何轻杀之耶?曲端屡立大功,而张浚杀之。载之青史,至今以为恨。傅廷之于人龙,将毋同?不二载,而潼关不守,拾芥之言,洵非诬也。

呜呼!人臣非有功之难,而居功为难也。以人龙起诸生,屡破贼,可谓一时之杰,及会师击献,三檄不至,兵噪西归,此岂人臣之道,西安之缚,虽朝廷之过疑,亦人龙自取之也。

李自成屠陈州

壬午正月,李自成陷西华,三月朔庚午,自成等攻陈州,副使关永杰战死城上,乡绅崔必之、举人王受爵等手刃数贼,被执骂贼死。贼怒屠陈州。二十二日辛卯,陷睢州、太康。二十六日乙未,陷归德府,复乘胜陷宁陵、考城。

目录

卷一

建州之始 萧子玉伪称都督 抚顺城陷 清河城陷 刘、杜二将军败绩 杨镐逮治 熊廷弼经略辽阳 纪异 光宗贞皇帝 附前梃击青宫一案 红丸一案 熹宗登极 顾慥论辽事 河清 杨嗣昌奏岁饥 熊廷弼回籍

卷二

沈阳陷 辽阳陷 袁应泰传 张铨殉节 何廷魁投井 崔儒秀自缢 广宁溃 高邦佐自缢 罗一贵自刎 五监军 附记 熊廷弼传 毛文龙入皮岛 袁崇焕守宁远 毛文龙安州之战 赵率教守锦州 魏忠贤浊乱朝政 杨涟 移宫一案 周顺昌 附魏大中 补前许显纯勘汪文言罗 左光斗 高攀龙 李应升 缪昌期 周宗建 客、魏毒害诸妃 魏忠贤怒张后 异人歌 辛酉七年纪异 丙寅五月初六纪异(北 传国玺出 大清朝改元

卷三

信王登极 客氏出宫 陆万龄下狱 崔呈秀回籍 钱元悫参魏忠贤 钱嘉征参忠贤十大罪 魏忠贤谪凤阳 魏忠贤自缢 张瑞图回籍

卷四

思宗烈皇帝 倪元璐论东林 瞿式耜六不平 韩一良论贿赂 刘宗周论近功小利 温体仁参钱谦益 袁崇焕陛见 毛文龙鸭绿江之捷 大清收诸部落

卷五

刘懋请裁驿递 毛羽健论卫军官兵及屯 张延登请申海禁 南居益请发军饷 无锡灾荒疏略 马懋才备陈大饥 桂王寝殿坍塌 倪元璐疏三案 钦定逆案 乔应甲酿祸 刘应遇败贼 混天王扰延川等县 吴焕奏秦寇 李自成起 袁崇焕谋杀毛文龙 钟万里解梦 逮袁崇焕 满桂战死 刘之纶死节 党还醇良乡殉难 商敬石善射 左应选固守昌黎、何大 志异

卷六

志异 陕盗王子顺苗美 秦寇入山西

卷七

黄道周疏 吴执御论周延儒 张彝宪总理钱粮 吴牲赈抚 杨鹤受降 贼分三十六营 洪承畴巡抚延绥 山西窦庄 洪承畴擒赵四儿 赵大允斩妇人首 谭雄陷安塞 混天猴陷甘泉 张献忠起 大清兵入塞 志异 张真人请雪

卷八

元旦异雪 贼流秦、晋 洪、曹破贼 西澳之捷 马鸣世论三秦 高迎祥诸贼 高宏图削籍 周镳谕用内臣 皇子生 孔有德陷登州 贼首名号 百官进马 志异

卷九

周延儒罢相 知推官员 内官监纪 山西贼 河南诸贼 贼犯湖广 邓祖禹骂贼 附记 陈奇瑜威着关陕 志异

卷十

志异 袁继咸论拜内官 信口内臣 论罢监视太监 倪元璐请彻监军 陈子壮与温体仁有隙 陈奇瑜总督五省 李自成降叛不常 高杰降贺人龙 庞瑜死节(附王瑞冕) 戴君恩诱斩王刚等 贼陷陈州等处 卢象升剿楚贼 刘楚垣守荆门 曹文衡守唐县 龚元祥霍山骂贼 熊文灿戴罪 童谣 志异2 大清兵入塞

卷十一

劾温体仁 罢文震孟 宗秩改授 各举所知 邹维琏告归 董其昌致仕 曹文诏自刎 河南寇流充斥 方震孺守寿州 吴大朴守庐州(附野编 贼陷巢县(亲见者述) 章可试守舒城 贼袭庐江 贼陷无为州(此兼野史 包文达宿松死节 石电战死 黎宏业和州自缢 李继樾守江浦 郑芝龙击刘香老 郑芝龙小传 孝子冯时化 旌贞女郑氏 志异

卷十二

陈启新疏三大病根 钱士升论李琎搜括之议 童生瞿昌献白兔 成德下狱 谪金光宸 大清兵入塞 鹿善继定兴被杀 叙守京功 常自裕论流寇 熊文灿代卢象升 张献忠陷应城

卷十三

体仁拟旨逮钱、瞿 杨嗣昌建议均输 胡光翰战死 诸将死难

卷十四

元帝降乩 陕贼剿降略尽 卢象升战死 邓谦磔死

卷十五

内臣 郑鄤本末 郝敬卒 张献忠复叛

卷十六

赈民 李自成败而复振 张献忠围桐城 杨卓然议抚

卷十七

薛国观赐死 钱祚征骂贼 左良玉屠临颍 张献忠陷泌城等处

卷十八

降座揖相 蒋德璟入相 定王仿书 李自成决河灌汴梁 张氏商邱自焚 张献忠陷舒城 洪承畴降大清 造船航海

卷十九

元旦失朝 周延儒续记 审吴昌时 李自成陷承天府 左良玉避自成 郧阳古剑 李自成入潼关 黄絅一门尽节 张献忠陷黄州 张献忠屠武昌 张献忠大败 赵某归献忠 袁州兵荒 王汉战死

卷二十

元旦文武乱朝班 何腾蛟 东阳许都 蔡懋德太原死节 贼陷真定 初三辛卯李建泰请南迁 卫景瑗传 初十征戚珰助饷 十七贼围京 李自成入北京内城 刘青田绘图 二十四日壬子 奸淫 初四辛酉 二十五壬午 吴三桂请兵始末 附记 野史

卷二十一

殉难文臣 李邦华 凌义渠 王家彦 马世奇 刘理顺 周凤翔 吴甘来 赠公一律 许直 金铉 李国祯 殉难臣民 王百户 刘会昌 计翼明 摇烈孝

卷二十二

诛戮诸臣 方岳贡 吴邦臣 幸免诸臣 从逆诸臣 杨汝成 赵玉森 魏学濂 吴尔埙 张家玉 孙襄 耿章官 御史 行人司 从贼入都诸逆臣

卷二十三

补遗 宋献策及群贼归自成 程源疏略 李建泰出师 李自成入京城 宋献策与李岩议明朝取 总论流寇乱天下

卷二十四

五朝大事总论 门户大略 门户大略2 流寇大略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