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季北略 - 东阳许都

东阳许都

二十己酉,上海举人何刚,言忠义智勇之士,在浙则有东阳、义乌,昔时名将、劲兵多出其地。臣熟知东阳生员许都,天性忠孝,素裕韬钤,一见知人,能与士卒同甘苦,乞用许都以作率。东义徽歙二方之奇才,臣愿以布衣奔走,联络悉遵戚继光法,申详约束,开道忠义,一岁之余,可使赴汤蹈火。臣见进士姚奇允、夏供佑、桐城生员周岐、陕西生员刘湘客、山西举人韩林,皆忧时有心,乞颁手诏,会天下豪杰,则忠义智勇,莲袂而起,助皇上建业矣。二十二日辛亥,上谕吏、兵、刑三部,举人何刚条奏,尽多可采,着授职方主事,即令往东阳、义乌联络义勇,练成劲旅,以资剿寇之用。又允何刚奏,许都、姚奇允作何委用,该部速议。二月二十二辛巳,御史吴邦臣奏浙寇立剪,谕部陈子龙、蒋若来才长定乱,作何优异。先是,东阳之变,实主许都,都故副院宏纲之孙,任侠好义,远近信服,县令姚孙某贪虐残民,借名备乱,横派各户输金,而坐都以万。都家实中产,勉输数百金,自诣告竭,孙某大怒,摘都所刻社稿姓氏,谓是结党造反。桎梏之时,输金者盈庭,盈然沸乱。有姚生者,执孙某于座,按之座下而笞之。群拥许都为主,巡按御史左光先闻变,即调台州行剿,所至屠掠,东阳、汤溪、兰溪民各保乡寨,拒敌。官兵大败。光先遂以许都反闻,集兵处饷,人人幸功。杭州推官陈子龙,谓都实非反者,遣生员蒋若来赉书谕之。都即率同事十三人,指杭投狱,子龙为之请,光先不许,悉斩之,尽隐孙某之过,命之复任。三月初六甲午,光先奏大寇就歼,有旨陈子龙定变可嘉,着授兵科给事中。

刘孔昭杀叔

二十三壬子,操江刘孔昭,杀其叔莱臣。莱臣应袭嫡嗣,为孔昭父荩臣僭袭,孔昭复冒之,及官操江,遂捕莱臣,毙之狱。

是日,贼破赵城。

二十四癸丑

内阁陈演三年考满加少保,吏部建极殿,荫子中书。兵部奏李辅明,抗贼死战,特赠左都督予谥。真定参将李茂春,报流寇过河,平阳府县开门尽逃,高杰兵抢掠河东一带。张缙彦言臣浙自旧抚熊奋渭潦倒之后,海上仅有虚名,民壮则多人奴役占,乡勇则虚应故事,将领则总纛虚悬,参将以下皆纨绔,储备则锋朽药销,饷供则奇荒大疫,道殣相望,岂直一方之利害而已。缙彦于正月初四,自兵科都给事升兵部尚书。是夜星于入月中,古云:星入月中,国破君亡。

二十六己卯

论兵部,淮阳为南北咽喉,宜有重兵防扼,着漕督盐法二臣增募。南京地震。

二十八丁巳

始传平阳之陷,都人大震。陈演揭救在狱中诸臣,命限十日审结,其方士亮、姜采、尹民兴、龚鼎孳保出。

三十己未

晋王奏晋疆万分危急。塘报贼陷阌乡。

李自成伪封

二月初一庚申,上平旦视朝,忽得伪封。启之,其词甚悖。末云:限三月望日,至顺天会同馆暂缴,一时相顾失色。

是日,命工部尚书苑景文、礼部侍郎丘瑜,并兼东阁大学士。谕吏部曾樱,名城屡陷,革职提问。

初二日辛酉,大同总兵张报逆贼闯关。自成破汾州。

初三壬戌,兵科韩如愈,言晋寇讹传,时晋已残破,诸臣相戒不欲上闻。总兵周昌吉,奏保德婴城固守,内省豪衿把持,怀庆夜变。福王同母走出东门,弃母兵间,狼狈走卫辉,依潞王。

初四癸亥,谕部院,言官论事,须明白直陈,近来多埋伏隐语,殊非告君之体,着严行警戒。姜采允予谪戍边远。蒋拱宸、方士亮、尹民与从轻拟杖。

初五甲子,命迎护益藩归国。山西粮储道程奏晋省盐课,欠至七十余万。予刘之纶谥。

李自成伪檄

初六乙丑,贼围太原。时余应桂初闻平阳破,诸将皆遁,太原无一兵守城,贼围三日,以数人上城,开门而入,贼移檄远近。有云: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甚至贿通官府,朝廷之威福日移;利入戚绅,闾左之脂膏尽竭。又云:公侯皆食肉纨绔,而恃为腹心;宦官悉龁糠犬豚,而借其耳目。狱囚累累,士无报礼之思;征敛重重,民有偕亡之恨。人读之多为扼腕。而朝臣若处梦中,惟荐某人营某缺门户苞苴是务。有识之士,无不寒心。

上谕户部边寇孔棘,外解不至,皆因有司急赃赎而缓钱粮,不严立赏罚何以劝惩,以后在内责成部科,在外责成巡抚,痛禁索耗,完足者升四品京堂,未完九分者革职。中书张同敞秦楚豫伪官,多系绅衿从贼,宜示教官以诸生忠逆为功罪,下部酌议。

初七丙寅,总督余应桂,报晋中瓦解,徽州乡勇拒杀黔兵。

目录

卷一

建州之始 萧子玉伪称都督 抚顺城陷 清河城陷 刘、杜二将军败绩 杨镐逮治 熊廷弼经略辽阳 纪异 光宗贞皇帝 附前梃击青宫一案 红丸一案 熹宗登极 顾慥论辽事 河清 杨嗣昌奏岁饥 熊廷弼回籍

卷二

沈阳陷 辽阳陷 袁应泰传 张铨殉节 何廷魁投井 崔儒秀自缢 广宁溃 高邦佐自缢 罗一贵自刎 五监军 附记 熊廷弼传 毛文龙入皮岛 袁崇焕守宁远 毛文龙安州之战 赵率教守锦州 魏忠贤浊乱朝政 杨涟 移宫一案 周顺昌 附魏大中 补前许显纯勘汪文言罗 左光斗 高攀龙 李应升 缪昌期 周宗建 客、魏毒害诸妃 魏忠贤怒张后 异人歌 辛酉七年纪异 丙寅五月初六纪异(北 传国玺出 大清朝改元

卷三

信王登极 客氏出宫 陆万龄下狱 崔呈秀回籍 钱元悫参魏忠贤 钱嘉征参忠贤十大罪 魏忠贤谪凤阳 魏忠贤自缢 张瑞图回籍

卷四

思宗烈皇帝 倪元璐论东林 瞿式耜六不平 韩一良论贿赂 刘宗周论近功小利 温体仁参钱谦益 袁崇焕陛见 毛文龙鸭绿江之捷 大清收诸部落

卷五

刘懋请裁驿递 毛羽健论卫军官兵及屯 张延登请申海禁 南居益请发军饷 无锡灾荒疏略 马懋才备陈大饥 桂王寝殿坍塌 倪元璐疏三案 钦定逆案 乔应甲酿祸 刘应遇败贼 混天王扰延川等县 吴焕奏秦寇 李自成起 袁崇焕谋杀毛文龙 钟万里解梦 逮袁崇焕 满桂战死 刘之纶死节 党还醇良乡殉难 商敬石善射 左应选固守昌黎、何大 志异

卷六

志异 陕盗王子顺苗美 秦寇入山西

卷七

黄道周疏 吴执御论周延儒 张彝宪总理钱粮 吴牲赈抚 杨鹤受降 贼分三十六营 洪承畴巡抚延绥 山西窦庄 洪承畴擒赵四儿 赵大允斩妇人首 谭雄陷安塞 混天猴陷甘泉 张献忠起 大清兵入塞 志异 张真人请雪

卷八

元旦异雪 贼流秦、晋 洪、曹破贼 西澳之捷 马鸣世论三秦 高迎祥诸贼 高宏图削籍 周镳谕用内臣 皇子生 孔有德陷登州 贼首名号 百官进马 志异

卷九

周延儒罢相 知推官员 内官监纪 山西贼 河南诸贼 贼犯湖广 邓祖禹骂贼 附记 陈奇瑜威着关陕 志异

卷十

志异 袁继咸论拜内官 信口内臣 论罢监视太监 倪元璐请彻监军 陈子壮与温体仁有隙 陈奇瑜总督五省 李自成降叛不常 高杰降贺人龙 庞瑜死节(附王瑞冕) 戴君恩诱斩王刚等 贼陷陈州等处 卢象升剿楚贼 刘楚垣守荆门 曹文衡守唐县 龚元祥霍山骂贼 熊文灿戴罪 童谣 志异2 大清兵入塞

卷十一

劾温体仁 罢文震孟 宗秩改授 各举所知 邹维琏告归 董其昌致仕 曹文诏自刎 河南寇流充斥 方震孺守寿州 吴大朴守庐州(附野编 贼陷巢县(亲见者述) 章可试守舒城 贼袭庐江 贼陷无为州(此兼野史 包文达宿松死节 石电战死 黎宏业和州自缢 李继樾守江浦 郑芝龙击刘香老 郑芝龙小传 孝子冯时化 旌贞女郑氏 志异

卷十二

陈启新疏三大病根 钱士升论李琎搜括之议 童生瞿昌献白兔 成德下狱 谪金光宸 大清兵入塞 鹿善继定兴被杀 叙守京功 常自裕论流寇 熊文灿代卢象升 张献忠陷应城

卷十三

体仁拟旨逮钱、瞿 杨嗣昌建议均输 胡光翰战死 诸将死难

卷十四

元帝降乩 陕贼剿降略尽 卢象升战死 邓谦磔死

卷十五

内臣 郑鄤本末 郝敬卒 张献忠复叛

卷十六

赈民 李自成败而复振 张献忠围桐城 杨卓然议抚

卷十七

薛国观赐死 钱祚征骂贼 左良玉屠临颍 张献忠陷泌城等处

卷十八

降座揖相 蒋德璟入相 定王仿书 李自成决河灌汴梁 张氏商邱自焚 张献忠陷舒城 洪承畴降大清 造船航海

卷十九

元旦失朝 周延儒续记 审吴昌时 李自成陷承天府 左良玉避自成 郧阳古剑 李自成入潼关 黄絅一门尽节 张献忠陷黄州 张献忠屠武昌 张献忠大败 赵某归献忠 袁州兵荒 王汉战死

卷二十

元旦文武乱朝班 何腾蛟 东阳许都 蔡懋德太原死节 贼陷真定 初三辛卯李建泰请南迁 卫景瑗传 初十征戚珰助饷 十七贼围京 李自成入北京内城 刘青田绘图 二十四日壬子 奸淫 初四辛酉 二十五壬午 吴三桂请兵始末 附记 野史

卷二十一

殉难文臣 李邦华 凌义渠 王家彦 马世奇 刘理顺 周凤翔 吴甘来 赠公一律 许直 金铉 李国祯 殉难臣民 王百户 刘会昌 计翼明 摇烈孝

卷二十二

诛戮诸臣 方岳贡 吴邦臣 幸免诸臣 从逆诸臣 杨汝成 赵玉森 魏学濂 吴尔埙 张家玉 孙襄 耿章官 御史 行人司 从贼入都诸逆臣

卷二十三

补遗 宋献策及群贼归自成 程源疏略 李建泰出师 李自成入京城 宋献策与李岩议明朝取 总论流寇乱天下

卷二十四

五朝大事总论 门户大略 门户大略2 流寇大略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