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季北略 - 体仁拟旨逮钱、瞿

卷十三崇祯十年丁丑

体仁拟旨逮钱、瞿

正月,常熟县民张从儒,讦奏前礼部右侍郎钱谦益、科臣瞿式耜,谓二臣喜怒操人才进退之权,贿赂握江南死生之柄。三党九族,无不诈之人;兴贩通番,无不为之事。甚至侵国帑、谤朝廷、危社稷,止因门生故旧列于要津,鸣冤无地;宦干豪奴满于道路,泄忿何从。奏上,温体仁拟旨,逮钱谦益、瞿式耜下刑部狱。先是奸民陈履谦争产,求二官关说不允,怀恨,遂唆从儒讦奏。既奉旨提问,履谦等得志,遂捏造款曹、和温等虚词,多方吓诈。款曹者,谓谦益尝作故太监王安祠记,曹化淳出王安门,宜款之。和温者,为温与谦益有隙,宜和之。曹化淳访知之,愤发其奸。至是,刑部尚书郑三俊审出真情,陈履谦、张从儒,各打一百棍,立枷三月死。谦益等寻释归。

陆文声奏复社

三月,太仓州监生陆文声,陈风俗之弊,皆原于士子。太仓庶吉士张溥、前临川知县张采倡复社以乱天下,命南直提学倪元珙查究;元珙回奏,极言文声之妄,称东吴精进之学复社为最着。大都诚心质行讲艺谈经,互相琢磨。文必先正,品必贤良,无惭名教。大都陆文声有憾于娄东。故借复社为名耳。上责其蒙饰,降光禄寺录事。

张溥,字天如,号西铭。儿时奇慧好学,成人日读书数千言。年十五,丧父;奉母金居西郭。十九铺诸生,同邑吴伟业从受易,与张采创立复社,联络吴越俊秀。崇祯辛未成进士,第七人,除庶吉士,触执政要人怒,乞假归,要人招陆文声以社党入奏,而苏州司李某复讦溥,牵连六七年,以暴病卒。后御史刘熙祚、给事姜采交章讼冤,奉旨所著书呈进。天下传而诵之。有七录齐集,史论一编、二编。及论略春秋三书、十三经合纂、历代文典文乘、通鉴纪事本末、宋元纪事本末、古文互删、汉魏百三名家历代名臣奏议等书行世。

倪元珙,号三兰,沂江上虞人。天启壬戌进士,历仕至苏松学政,降录事,寻升光禄寺寺丞,卒于家。

李如灿直言下狱

四月,谕百官求直言,给事中李如灿上言:国家祖制,干古称善,自军不用而兵设,民始不得安其身,自屯不耕而饷兴,农始不得有其食。有兵不练,兵增而饷益匮;有饷不核,饷多而兵愈冒。比者核实之使四出,而掊克屡闻,占冒不减,可谓有政事乎?魏呈润、詹尔选、李化龙、刘宗周,皆以一鸣辄黜,今下明诏求直言,倘赦其前愚收之左右,是直言不求而自至也。若夫辅成君道,尤在相臣,今此瞻彼顾,结党徇私,又何怪水旱盗贼之屡见哉?上怒。下如灿于狱,左谕德黄道周上言:陛下下诏求直言,而直言者辄斥,清刑狱而下狱者旋闻,大臣虽清强,曾何益理乱之数。上不怿,切责之。

杨光先参陈启新

四月,新安卫千户杨光先疏参陈启新,并及温体仁,舁棺自随。谓启新荷皇上独断,拔之泥淖之中,置之言路之首,宜致皇上为商周。启新为傅说,乃鄙夫既得,患失心生,称童利害,日与言违,正世俗所谓说真方、卖假药之小人也。按启新原疏所指诸大病根,今当首申前议,以拯斯民。何受事以来,绝无一字谈及;何当日在局外,则自谓旁观最清;一入局中,顿鹘突也。臣今所言清屯核饷,皆启新未结之局,皆启新分内之事。如启新不知弊源,是为不智,知而不言,是为不忠。人臣不忠,罪当死,不智而以淳词诳皇上骗美官,亦当死。启新本太仓州军士,尝充漕司书办。前启新五千余言,不出破情面三字,而原任山西布政樊良枢,是其刑司服役之故主,则特疏引荐,情面乎?不情面乎?最可骇者,书办被杀,何关国体重轻,何与谏垣名节,乃以申明赏罚,为胡尔仪等请恤,非贪其一岁四十金之贿,何耶?今胡尔仪见在关臣衙门供役,而启新谓之已死,是与指鹿为马何异?启新罪不容于死矣。至若首辅温体仁,原与启新不同,治国平天下是其责,持危扶颠是其任,休休有容是其技,体仁柄国以来,边骑两簿都城,流贼各省延蔓,平治之纲安在?国危于上而不求所以;安民怨于下,而不思所以恤;扶持之责安在?忠告之言不受,睚眦之怨不忘,休休之量安在?三者无一,诚殆哉;一个臣也,惟有引罪以去,庶几不误人国,乃悠悠忽忽,一利不兴,一害不除,腼颜恋栈,若不断送尽天下苍生不已也;上责其渎陈。陈启新疏辩,有旨责其军国大事,竟无一言陈奏,着降二级照旧供职。光先屡参启新,上怒其恣臆干政,廷杖戍辽东。及十五年壬午八月,时启新为刑科右给事中,匿丧被劾,下抚按讯之。寻遁。

朱国弼劾温体仁

四月,抚宁侯朱国弼,劾温体仁徇私左都御史唐世济,又劾体仁受霍维华赂,令唐世济发端。上慰谕体仁,夺国弼侯爵,世济亦戍边。

六月,体仁引疾,免。赐金币,遣行人护归。初,体仁以谪发钱谦益受主知,遂入相,时上英明,愤廷臣苞苴亡状,体仁惟斤斤自守,不殖货贿,故上始终信之。至是庇私党,排异己,与举朝为仇,攻者无虚日,故免归。

高起潜行部

四月,总监高起潜行部,永平道刘景耀、关内道杨于国,俱耻行属体,上疏求免。上谓总监原以总督体统行事,罢于国,降景耀二级,以后监司皆莫敢争。

七月,工部员外郎方玺上言:皇上亲擒魏忠贤而手刃之,岂溺情阉竖者,不过以外廷诸臣无一可用而借才及之,况人臣苟知报答,何论内外,内臣既徼兹旷典,孰不欲弃捐顶踵以酬我皇上者?不必鳃鳃过计也。给事中何楷,驳其通内呈身,吏部请削其籍,上手改降二级调。

责臣罪己

闰四月大旱,久祈不雨。圣谕责臣罪己曰:帝德好生,降罚必有所致,久祈不应,乃朕躬之悃诚,未能上达,朝廷之德泽,不能下沾。如张官设吏,原为治国安民,今出仕专为身谋,居官有同贸易,催钱粮先比火耗,完正额又欲羡余。甚至已经蠲免,悖旨私征,才议缮修,乘机自润。或召买不给价值,或驿路诡名轿抬,或差派则卖富殊贫,或理谳则以直为枉,阿堵违心,则敲朴任意,囊橐既富,则奸慝可容。抚按之荐劾失真,要津之毁誉倒置。又如勋戚不知厌足,纵贪横于京畿,乡宦灭弃防维,肆侵凌于闾里。纳无赖为爪牙,受奸民之投献,不肖官吏,畏势而曲承,积恶衙蠹,生端而勾引。嗟此小民,谁能安枕?似此种种,足干天和。积过良深,所以挽回不易,都着洗涤肺肝,共竭悃诚,仰祗天意。

目录

卷一

建州之始 萧子玉伪称都督 抚顺城陷 清河城陷 刘、杜二将军败绩 杨镐逮治 熊廷弼经略辽阳 纪异 光宗贞皇帝 附前梃击青宫一案 红丸一案 熹宗登极 顾慥论辽事 河清 杨嗣昌奏岁饥 熊廷弼回籍

卷二

沈阳陷 辽阳陷 袁应泰传 张铨殉节 何廷魁投井 崔儒秀自缢 广宁溃 高邦佐自缢 罗一贵自刎 五监军 附记 熊廷弼传 毛文龙入皮岛 袁崇焕守宁远 毛文龙安州之战 赵率教守锦州 魏忠贤浊乱朝政 杨涟 移宫一案 周顺昌 附魏大中 补前许显纯勘汪文言罗 左光斗 高攀龙 李应升 缪昌期 周宗建 客、魏毒害诸妃 魏忠贤怒张后 异人歌 辛酉七年纪异 丙寅五月初六纪异(北 传国玺出 大清朝改元

卷三

信王登极 客氏出宫 陆万龄下狱 崔呈秀回籍 钱元悫参魏忠贤 钱嘉征参忠贤十大罪 魏忠贤谪凤阳 魏忠贤自缢 张瑞图回籍

卷四

思宗烈皇帝 倪元璐论东林 瞿式耜六不平 韩一良论贿赂 刘宗周论近功小利 温体仁参钱谦益 袁崇焕陛见 毛文龙鸭绿江之捷 大清收诸部落

卷五

刘懋请裁驿递 毛羽健论卫军官兵及屯 张延登请申海禁 南居益请发军饷 无锡灾荒疏略 马懋才备陈大饥 桂王寝殿坍塌 倪元璐疏三案 钦定逆案 乔应甲酿祸 刘应遇败贼 混天王扰延川等县 吴焕奏秦寇 李自成起 袁崇焕谋杀毛文龙 钟万里解梦 逮袁崇焕 满桂战死 刘之纶死节 党还醇良乡殉难 商敬石善射 左应选固守昌黎、何大 志异

卷六

志异 陕盗王子顺苗美 秦寇入山西

卷七

黄道周疏 吴执御论周延儒 张彝宪总理钱粮 吴牲赈抚 杨鹤受降 贼分三十六营 洪承畴巡抚延绥 山西窦庄 洪承畴擒赵四儿 赵大允斩妇人首 谭雄陷安塞 混天猴陷甘泉 张献忠起 大清兵入塞 志异 张真人请雪

卷八

元旦异雪 贼流秦、晋 洪、曹破贼 西澳之捷 马鸣世论三秦 高迎祥诸贼 高宏图削籍 周镳谕用内臣 皇子生 孔有德陷登州 贼首名号 百官进马 志异

卷九

周延儒罢相 知推官员 内官监纪 山西贼 河南诸贼 贼犯湖广 邓祖禹骂贼 附记 陈奇瑜威着关陕 志异

卷十

志异 袁继咸论拜内官 信口内臣 论罢监视太监 倪元璐请彻监军 陈子壮与温体仁有隙 陈奇瑜总督五省 李自成降叛不常 高杰降贺人龙 庞瑜死节(附王瑞冕) 戴君恩诱斩王刚等 贼陷陈州等处 卢象升剿楚贼 刘楚垣守荆门 曹文衡守唐县 龚元祥霍山骂贼 熊文灿戴罪 童谣 志异2 大清兵入塞

卷十一

劾温体仁 罢文震孟 宗秩改授 各举所知 邹维琏告归 董其昌致仕 曹文诏自刎 河南寇流充斥 方震孺守寿州 吴大朴守庐州(附野编 贼陷巢县(亲见者述) 章可试守舒城 贼袭庐江 贼陷无为州(此兼野史 包文达宿松死节 石电战死 黎宏业和州自缢 李继樾守江浦 郑芝龙击刘香老 郑芝龙小传 孝子冯时化 旌贞女郑氏 志异

卷十二

陈启新疏三大病根 钱士升论李琎搜括之议 童生瞿昌献白兔 成德下狱 谪金光宸 大清兵入塞 鹿善继定兴被杀 叙守京功 常自裕论流寇 熊文灿代卢象升 张献忠陷应城

卷十三

体仁拟旨逮钱、瞿 杨嗣昌建议均输 胡光翰战死 诸将死难

卷十四

元帝降乩 陕贼剿降略尽 卢象升战死 邓谦磔死

卷十五

内臣 郑鄤本末 郝敬卒 张献忠复叛

卷十六

赈民 李自成败而复振 张献忠围桐城 杨卓然议抚

卷十七

薛国观赐死 钱祚征骂贼 左良玉屠临颍 张献忠陷泌城等处

卷十八

降座揖相 蒋德璟入相 定王仿书 李自成决河灌汴梁 张氏商邱自焚 张献忠陷舒城 洪承畴降大清 造船航海

卷十九

元旦失朝 周延儒续记 审吴昌时 李自成陷承天府 左良玉避自成 郧阳古剑 李自成入潼关 黄絅一门尽节 张献忠陷黄州 张献忠屠武昌 张献忠大败 赵某归献忠 袁州兵荒 王汉战死

卷二十

元旦文武乱朝班 何腾蛟 东阳许都 蔡懋德太原死节 贼陷真定 初三辛卯李建泰请南迁 卫景瑗传 初十征戚珰助饷 十七贼围京 李自成入北京内城 刘青田绘图 二十四日壬子 奸淫 初四辛酉 二十五壬午 吴三桂请兵始末 附记 野史

卷二十一

殉难文臣 李邦华 凌义渠 王家彦 马世奇 刘理顺 周凤翔 吴甘来 赠公一律 许直 金铉 李国祯 殉难臣民 王百户 刘会昌 计翼明 摇烈孝

卷二十二

诛戮诸臣 方岳贡 吴邦臣 幸免诸臣 从逆诸臣 杨汝成 赵玉森 魏学濂 吴尔埙 张家玉 孙襄 耿章官 御史 行人司 从贼入都诸逆臣

卷二十三

补遗 宋献策及群贼归自成 程源疏略 李建泰出师 李自成入京城 宋献策与李岩议明朝取 总论流寇乱天下

卷二十四

五朝大事总论 门户大略 门户大略2 流寇大略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