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直
许直,字若鲁,扬州如皋人。崇祯甲戌进士。初令义乌。戊寅丁内艰,服阕补惠来县。壬午分校乡闱,行取吏部验封司主事。癸未调文选,寻升考功司员外郎。公性端介,自为令时,砥操若冰雪。至是益纤尘不滓,尤加意善类,多方甄引。甲申三月,贼逼京城,公约同官出金飨士,为死守计。及城破,贼令报名。公曰:身可杀,志不可夺。坚不往。时传上从齐化门出,客羊君辅劝曰:天子南幸,公宜扈跸偕行。共图光复,公唯之。既而出门一望曰:当此四面干戈,驾将焉往?国乱不匡,君危无济,惟有一死而已。比闻帝崩,羊生从旁慰劝,以亲老子幼。公曰:有兄在,吾无忧也。今日不死,复何面目趋庭耶?是夜为书报其父曰:罔极至恩,无可报万一。惟忠孝大节,不敢有亏,以辱吾父。次及葬母教子,无他语。旋整冠北面拜,已复南面拜。赋诗六章云:率土皆臣自圣明,狂氛何事敢纵横!驱驰安得赳桓力,一斩元凶尽洗兵。贯盈臣罪岂容诛,屠戮腥闻骇毒痛。罄竹南山书不尽,任将寸磔有余辜。君国深仇惨古今,么么逆竖逼相侵。微躯自恨无兵柄,杀贼惟殷报主心。在天灵爽念高皇,开辟当年垂裕长。愿侍吾皇遄谒帝,祈哀仍使国威扬。一死酬君见血诚,满腔忠愤痛难平。大仇未复身先殒,漫化啼鹃洒泪盈。掷笔翻然辞世行,老亲幼子隔幽明。丹心未雪生前恨,青简空留死后声。书毕,命仆入内室,取麻练令作缳,仆手颤,公斥之出,遂自经。越旦启扉,公一手持练尾,一手上握,神气如生。客为称贷以殓之。盖公秉铨政时,庭空若水,死之日,案间惟留图书数卷,无长物也。乙酉赠太仆寺卿,谥忠节,祀旌忠祠。
论曰:岳武穆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则天下太平。予谓惜死之心,正由于爱钱耳。世岂有贿赂盈庭,苞苴塞路,日坐铜山金穴中,牙筹握算,而能于刀锯鼎镬时,悬崖撒手者乎!然则公之抗节,不待遇难时也。于其为令秉铨,一尘不染知之矣。
附记:许德溥
忠节殁后三年,复有布衣许德溥者,死于扬州。德溥字元博,公之族子,与父之卿皆布衣。德溥意气不伦,喜谈节义,闻烈皇帝崩,大哭;扬州陷,又哭。每独坐辄哭。食必置一崇祯钱几上,祭而后食。一日读宋岳鄂王传,见有“尽忠报国”四大字,刺入肤里,心慕之,乃手持针刺胸曰“不媿本朝”。又刺其两臂曰:“生为明臣,死为明鬼”。久之,颇闻于人,有告之者,执见县令,不跪;见巡江御史,亦不跪。命捕其父,乃跪曰:吾为父屈耳。御史感之,乃免父。第以德溥闻。杀之,临刑不跪,向西北泣曰:吾今日得见先帝,吾心毕矣。德溥生时,每录忠节公绝命诗于扇头,读之,泣数行下。复读且泣以为常。
成德
兵部郎中成德,字元修,号元升,顺天怀柔籍,山西霍州人。少有大志,以忠孝自负,为诸生时,珰焰炽,尝读文文肃公击奸疏,辄斫几狂叫!心仪而足蹑之。崇祯辛未成进士,原名张成德,奉旨复姓。初令嵫阳,有廉能声。公为姚文毅所取士,又善文文肃,乌程素不快公,兖州守尝以派饷属邑有所私,公与力争,守亦恨公。会巡方御史,守之同乡,又乌程私人,遂劾公,被逮。复抗疏论列乌程罪状,直声震天下,受杖者三。下诏狱。悬赃六千七百有奇。谪戊榆阳。而公之家寓居顺义。时戎马内侵,破其城,公家人皆避入地窖。父文桂曰:岂有男女并入一窟中乎!终不以颠沛违礼,贼至遇害。及贼去,窖中知公父死,于是公妹及妾萧氏、童氏皆缢死。后十日,公出狱。至家,一恸甫毕,旋赴戍所。而公妻刘氏及公女,终以追赃逼死于家。公在戍籍七年,癸未冬赦还,补如皋令,疏请输家助国兼陈有司棓克之为民害。甚有卖王盐以充私橐,征站银以饱欲溪者。言大剀切。寻升兵部武库司主事,转车驾司员外郎。痛心时事,以幼子梦来托同门友王重,誓以身殉。既受事,益究心戎略,为国家桑土计。顾阴雨既临,绸缪无及,公见年来封疆多变,人家隐忍苟活,愤发于中,有“养节义、明廉耻”一疏,上为之动容。甲申三月,逆闯入都,公即致书同年马文忠,相约死难。日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我等不能匡救,贻祸至此,惟有一死,以报国耳。年翁忠孝夙禀,谅有同心也。又云:慷慨仗节易,从容就义难。吾辈将为其难者乎?抑为其易者乎?弟幸老母舍妹俱在此,老母争欲先引决,弟止之,以慷慨从容二义为告,弟志在为其难,惧变起仓卒,我辈无以自明,故复以二义相商也。及闻帝崩,梓宫暴露东华门下,公往以鸡酒哭奠。贼怒,露刃胁视之,不为动。号恸触墀几死。归寓跪母张氏前,恸哭,母曰:我知之矣。入室自缢死。未嫁之妹,及妾俱自缢。一子六岁,扑杀之。然后自杀。南都赠公大理寺卿,谥忠毅,祀旌忠祠,母赠淑人。
启祯录载公归寓自缢。野乘则云哭奠梓宫前,大呼皇上数四,叩首触阶而死。所载异辞。传载寄幼子于王重,此未破城时也,而编年则云扑杀幼子,不知是一是二。
臣子之于君父,非可以报施言也。然而知此义者鲜矣。若公之正气直节,而受杖荷戈,家丧亡而身垂死,久乃得补郎署。国家之于公,亦已微矣,卒乃临难捐躯,尽室陨命。呜呼难哉!岂非天性忠义,九死不移者欤!
论曰:一夫抗节,古犹称之。予观成氏中闺,后先赴死如餂,无复儿女子流连状,真巾帼而须眉者哉!乃若公之始为循吏,继为拂士,终为忠臣,为良友,斯固义炳丹青名垂竹帛,前史以为美谈、后来仰其徽烈者也。然非是父,鲜举是子,孰谓醴泉无源,而芝草无根也哉!
野乘云:公妻刘氏,并女以征赃困死。编年云:母缢死,妻张氏亦死。是前妻刘死于顺义,而后妻张死于燕都者也。前两妾、一妹死于顺义,而后一妾一妹亦死子燕都。盖公家后先遘难,父母与妹及妻妾子女并公,死者一门其十有二人。呜呼!非烈丈夫,其能如是乎。
卷一
建州之始 萧子玉伪称都督 抚顺城陷 清河城陷 刘、杜二将军败绩 杨镐逮治 熊廷弼经略辽阳 纪异 光宗贞皇帝 附前梃击青宫一案 红丸一案 熹宗登极 顾慥论辽事 河清 杨嗣昌奏岁饥 熊廷弼回籍卷二
沈阳陷 辽阳陷 袁应泰传 张铨殉节 何廷魁投井 崔儒秀自缢 广宁溃 高邦佐自缢 罗一贵自刎 五监军 附记 熊廷弼传 毛文龙入皮岛 袁崇焕守宁远 毛文龙安州之战 赵率教守锦州 魏忠贤浊乱朝政 杨涟 移宫一案 周顺昌 附魏大中 补前许显纯勘汪文言罗 左光斗 高攀龙 李应升 缪昌期 周宗建 客、魏毒害诸妃 魏忠贤怒张后 异人歌 辛酉七年纪异 丙寅五月初六纪异(北 传国玺出 大清朝改元卷三
信王登极 客氏出宫 陆万龄下狱 崔呈秀回籍 钱元悫参魏忠贤 钱嘉征参忠贤十大罪 魏忠贤谪凤阳 魏忠贤自缢 张瑞图回籍卷四
思宗烈皇帝 倪元璐论东林 瞿式耜六不平 韩一良论贿赂 刘宗周论近功小利 温体仁参钱谦益 袁崇焕陛见 毛文龙鸭绿江之捷 大清收诸部落卷五
刘懋请裁驿递 毛羽健论卫军官兵及屯 张延登请申海禁 南居益请发军饷 无锡灾荒疏略 马懋才备陈大饥 桂王寝殿坍塌 倪元璐疏三案 钦定逆案 乔应甲酿祸 刘应遇败贼 混天王扰延川等县 吴焕奏秦寇 李自成起 袁崇焕谋杀毛文龙 钟万里解梦 逮袁崇焕 满桂战死 刘之纶死节 党还醇良乡殉难 商敬石善射 左应选固守昌黎、何大 志异卷六
志异 陕盗王子顺苗美 秦寇入山西卷七
黄道周疏 吴执御论周延儒 张彝宪总理钱粮 吴牲赈抚 杨鹤受降 贼分三十六营 洪承畴巡抚延绥 山西窦庄 洪承畴擒赵四儿 赵大允斩妇人首 谭雄陷安塞 混天猴陷甘泉 张献忠起 大清兵入塞 志异 张真人请雪卷八
元旦异雪 贼流秦、晋 洪、曹破贼 西澳之捷 马鸣世论三秦 高迎祥诸贼 高宏图削籍 周镳谕用内臣 皇子生 孔有德陷登州 贼首名号 百官进马 志异卷九
周延儒罢相 知推官员 内官监纪 山西贼 河南诸贼 贼犯湖广 邓祖禹骂贼 附记 陈奇瑜威着关陕 志异卷十
志异 袁继咸论拜内官 信口内臣 论罢监视太监 倪元璐请彻监军 陈子壮与温体仁有隙 陈奇瑜总督五省 李自成降叛不常 高杰降贺人龙 庞瑜死节(附王瑞冕) 戴君恩诱斩王刚等 贼陷陈州等处 卢象升剿楚贼 刘楚垣守荆门 曹文衡守唐县 龚元祥霍山骂贼 熊文灿戴罪 童谣 志异2 大清兵入塞卷十一
劾温体仁 罢文震孟 宗秩改授 各举所知 邹维琏告归 董其昌致仕 曹文诏自刎 河南寇流充斥 方震孺守寿州 吴大朴守庐州(附野编 贼陷巢县(亲见者述) 章可试守舒城 贼袭庐江 贼陷无为州(此兼野史 包文达宿松死节 石电战死 黎宏业和州自缢 李继樾守江浦 郑芝龙击刘香老 郑芝龙小传 孝子冯时化 旌贞女郑氏 志异卷十二
陈启新疏三大病根 钱士升论李琎搜括之议 童生瞿昌献白兔 成德下狱 谪金光宸 大清兵入塞 鹿善继定兴被杀 叙守京功 常自裕论流寇 熊文灿代卢象升 张献忠陷应城卷十三
体仁拟旨逮钱、瞿 杨嗣昌建议均输 胡光翰战死 诸将死难卷十四
元帝降乩 陕贼剿降略尽 卢象升战死 邓谦磔死卷十五
内臣 郑鄤本末 郝敬卒 张献忠复叛卷十六
赈民 李自成败而复振 张献忠围桐城 杨卓然议抚卷十七
薛国观赐死 钱祚征骂贼 左良玉屠临颍 张献忠陷泌城等处卷十八
降座揖相 蒋德璟入相 定王仿书 李自成决河灌汴梁 张氏商邱自焚 张献忠陷舒城 洪承畴降大清 造船航海卷十九
元旦失朝 周延儒续记 审吴昌时 李自成陷承天府 左良玉避自成 郧阳古剑 李自成入潼关 黄絅一门尽节 张献忠陷黄州 张献忠屠武昌 张献忠大败 赵某归献忠 袁州兵荒 王汉战死卷二十
元旦文武乱朝班 何腾蛟 东阳许都 蔡懋德太原死节 贼陷真定 初三辛卯李建泰请南迁 卫景瑗传 初十征戚珰助饷 十七贼围京 李自成入北京内城 刘青田绘图 二十四日壬子 奸淫 初四辛酉 二十五壬午 吴三桂请兵始末 附记 野史卷二十一
殉难文臣 李邦华 凌义渠 王家彦 马世奇 刘理顺 周凤翔 吴甘来 赠公一律 许直 金铉 李国祯 殉难臣民 王百户 刘会昌 计翼明 摇烈孝卷二十二
诛戮诸臣 方岳贡 吴邦臣 幸免诸臣 从逆诸臣 杨汝成 赵玉森 魏学濂 吴尔埙 张家玉 孙襄 耿章官 御史 行人司 从贼入都诸逆臣卷二十三
补遗 宋献策及群贼归自成 程源疏略 李建泰出师 李自成入京城 宋献策与李岩议明朝取 总论流寇乱天下卷二十四
五朝大事总论 门户大略 门户大略2 流寇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