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 2505篇诗文

子为王,母为虏。
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天地相震荡,回薄不知穷。
人物禀常格,有始必有终。
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
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
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
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
慷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
震响骇八荒,奋威曜四戎。
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
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


末世多轻薄,骄代好浮华。
志意既放逸,赀财亦丰奢。
被服极纤丽,肴膳尽柔嘉。
僮仆馀梁肉,婢妾蹈绫罗。
文轩树羽盖,乘马鸣玉珂。
横簪刻玳瑁,长鞭错象牙。
足下金鑮履,手中双莫邪。
宾从焕络绎,侍御何芬葩。
朝与金张期,暮宿许史家。
甲笫面长街,朱门赫嵯峨。
苍梧竹叶青,宜城九酝醝。
浮醪随觞转,素蚁自跳波。
美女兴齐赵,妍唱出西巴。
一顾倾城国,千金不足多。
北里献奇舞,大陵奏名歌。
新声逾激楚,妙妓绝阳阿。
玄鹤降浮云,鱏鱼跃中河。
墨翟且停车,展季犹咨嗟。
淳于前行酒,雍门坐相和。
孟公结重关,宾客不得蹉。
三雅来何迟?耳热眼中花。
盘案互交错,坐席咸喧哗。
簪珥或堕落,冠冕皆倾斜。
酣饮终日夜,明灯继朝霞。
绝缨尚不尤,安能复顾他?
留连弥信宿,此欢难可过。
人生若浮寄,年时忽蹉跎。
促促朝露期,荣乐遽几何?
念此肠中悲,涕下自滂沱。
但畏执法吏,礼防且切蹉。


翩翩四公子,浊世称贤明。
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
食客三千余,门下多豪英。
游说朝夕至,辩士自纵横。
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
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窥兵。
赵胜南诅楚,乃与毛遂行。
黄歇北适秦,太子还入荆。
美哉游侠士,何以尚四卿。
我则异于是,好古师老、彭。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呼嗟咽续,忽尔冥霁地表。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琮俯仰,金奏石搏。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余愕眙而叹曰:“此非所谓木冰乎?春秋书之,五行志之,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言未卒,有居僧笑于傍曰:“是奚足异?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

盖其地当万山之中,嚣尘沸响,扃人间。屯烟佛照,无殊阴火之潜,故为葕阳之所不入。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刚风疾轮,侵铄心骨。南箕哆口,飞廉弭节;土囊大隧,所在而是。故为勃郁烦冤之所不散,溪回壑转,蛟螭蠖蛰,山鬼窈窕,腥风之冲动,震瀑之敲嗑。天呵地吼,阴崖冱穴,聚雹堆冰,故为玄冥之所长驾;群峰灌顶,北斗堕脅,藜蓬臭蔚,虽焦原竭泽,巫吁魃舞。常如夜行秋爽,故为曜灵之所割匿。且其怪松入枫,礜石罔草,碎碑埋甎,枯胔碧骨,皆足以兴吐云雨。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崒幽深。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

余乃喟然曰:“嗟乎!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同一过忒,有无关于吉凶之占。居其间者,亦岂无凌峰掘药,高言畸行,无与于人世治乱之数者乎?”余方龃龉世度,将欲过而问之。


汉昭帝逝世,昌邑王刘贺被废黜,汉宣帝刘询刚刚登上皇位。路温舒呈上奏书,奏书说:

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其辞曰:

“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故桓、文扶微兴坏,尊文、武之业,

泽加百姓,功润诸侯,虽不及三王,天下归仁焉。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义,省刑罚,通关梁,一远近,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内恕情之所安而施之于海内,是以囹圄空虚,天下太平。夫继变化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往者,昭帝即世而无嗣,大臣忧戚,焦心合谋,皆以昌邑尊亲,援而立之。然天不授命,淫乱其心,遂以自亡。深察祸变之故,乃皇天之所以开至圣也。故大将军受命武帝,股肱汉国,披肝胆,决大计,黜亡义,立有德,辅天而行,然后宗庙以安,天下咸宁。臣闻《春秋》正即位,大一统而慎始也。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统,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天意。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⒅,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此仁圣之所以伤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做囚人不胜痛,则饰词以视之,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练而周内之;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何则?成练者众,文致之罪明也。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媮为一切,不顾国患,此世之大贼也。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故天下之患,莫深于狱;败法乱正,离亲塞道,莫甚乎治狱之吏,此所谓一尚存者也。”

“臣闻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故古人有言:“山薮臧疾,川泽纳污,瑾瑜匿恶,国君含诟。”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

上善其言。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图召之。诸宫人皆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图,以昭君。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付,举止优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其家,资皆巨万。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人形好丑,不逮延寿、下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樊育亦善布色: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稀。


也;穷达也;也。故之将隆,必圣明之君。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而自亲。唱之而必和,谋之而必从,玄同,曲折合符失不能疑其志,谗构不能离其交,然后成功也。其所以然者,岂徒人事哉?授之者天也,之者神也,成之者也。

夫黄河而圣人里社鸣而圣人出,群龙见而圣人用。故伊尹,有莘氏之臣也,而阿衡于商。太公,渭滨之老也,而尚父百里奚在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不才于虞而才于秦也。张良黄石之符,诵三略之说,以游于群雄,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张良之拙说于陈项,而巧言于沛公也。然则张良之言一也,不识其所以合离?合离之由,神明之也。故四贤者,载于箓图,事天人,其可之贤愚哉?孔子曰:“明在躬,气志如神。嗜欲将至,有开必先。天降雨,山云。”诗云:“惟岳降神,;惟,惟。”之谓也。

岂惟兴主乱亡者亦如之焉。幽王之惑女也,祅始于庭。曹伯阳之获公强也,征发于社宫叔孙豹竖牛也,祸成于庚宗。吉凶成败,各以至。咸皆不求而自合,不而自亲矣。昔者,圣人受河洛曰:以者,七九而衰;以兴者,六八而谋。及成王定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也。故自幽厉之间,大坏,二霸之后,礼乐陵迟文薄之弊,灵景辩诈之伪,成于七国酷烈之极,积于亡秦;章之,弃于汉祖。虽仲尼至圣,颜冉大贤,揖让规矩之内,訚訚于洙、泗之上,不能其端;孟轲卿体二希圣,从容正道,不能其末,天下至于而不可

夫以仲尼之才也,而鲁卫;以仲尼也,而言不定哀;以仲尼也,而见忌于子西;以仲尼之仁也,而取仇于桓魋;以仲尼之智也,而屈厄于陈蔡;以仲尼也,而招毁于叔。夫足以天下,而不于人;言足以经万世,而不见信于足以神明,而不能弥纶于俗;聘七十国,而不一获其驱骤之域,屈辱于公卿之门,其不遇也如。及其子思希圣备体,而未之至,封己养高,势动人主。其所游诸侯,莫不结驷而造门;虽造门犹有不者焉。其徒子夏升堂而未入于室者也。退老于家,魏文候师之,西河之人肃然归德,比之于夫子而莫敢间其言。故曰:也;穷达也;也。而后之君子区区于一,叹息于一朝。屈以之沈湘,贾谊以之发愤,不亦乎!

然则圣人所以为圣者,盖在乎乐天知命矣。故遇之而不怨,居之而不疑也。其,而不可屈;其,而不可夺。譬如水也,通之焉,塞之焉,升之于云则雨施,沈之于地则土润。体以洗物,不乱于浊;受浊以济物,不伤于。是以圣人穷达如一也。夫忠直之独立于俗,理势然也。故木于林,风必摧之;于岸,之;高于人,众必之。前不远,覆车继轨。然而志士仁人,犹蹈之而弗悔,操之而弗失,何哉?将以遂志而成也。求遂其志,而风波于险涂;求成其,而谤议于当所以之,盖有矣。子夏曰:“死,富在天”故之将也,之将也,则伊尹吕尚之兴于商百里子房之用于秦汉,不求而自,不而自遇矣。之将也,之将也,岂独君子耻之而弗为乎?盖亦知为之而弗矣。

希世苟合之士,蘧蒢戚之人,俛仰之颜,逶迤势利之间,无是,赞之如;言无可否,之如响。以窥看为精神,以向背变通。势之所集,从之如归市;势之所去,弃之如脱遗。其言曰:孰亲也?与失孰贤也?荣与辱孰也?故遂其衣服,车徒货贿其声色,脉脉然自以为矣。盖见龙逢比干之亡其,而不惟飞廉、恶来之灭其族也。盖知伍子胥属镂于吴,而不戒费无忌之诛夷于楚也。盖讥汲黯之白首于主爵,而不张汤牛车之祸也。盖笑萧望之跋踬于前,而不惧石显之绞缢于后也。故夫达者之筭也,亦各有矣。

曰:凡人之所以奔竞于富,何为者哉?若夫立德必须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必须势乎?则王莽董贤之为三公,不如杨雄仲舒之阒其门也。必须富乎?则齐景千驷,不如颜回、原宪之约其也。其为乎?则执杓而饮河者,不满腹;弃室而洒雨者,不过此以往,弗能受也。其为乎?则善恶书于史册,毁誉于千载;赏罚天道,吉凶乎鬼神,固可畏也。将以娱耳目、乐心乎?譬命驾而游五都之市,则天下之货毕陈矣。褰裳而涉汶阳,则天下之如云矣。椎而守敖庾、海陵之仓,则山坻之积在前矣。扱衽而登钟山蓝田之上,则夜光玙璠可观矣。夫如是也,为物甚众,为己甚寡,不爱其,而其神。风惊尘起,散而不止。六疾待其前,五刑随其后。利害其左,攻夺其右,而自以为见身名之亲疏荣辱之客哉。

天地之大德曰,圣人之大宝,何以守曰仁,何以正人曰义。故古之王者,盖以一人天下,不以天下一人也。古之仕者,盖以官其义,不以利其官也。古之君子,盖耻之而弗能也,不耻能而弗也。天人之性,乎邪正之祸福之门,终乎荣辱之,其昭然矣。故君子。若夫不违其语不失其人,天动星回而辰极犹居其所,玑旋轮转,而衡轴犹执其中,既明且哲,以保其谋,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尝从事于矣。


城西南,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黄鹤返于此,名楼。”事神仙传,迹存《述异》志。观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馆,四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极长川浩浩,见众山累累。王室载怀,思仲宣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芳尘。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郭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俱非。”有命抽毫,纪兹贞石。

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能不慨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坐愁苦。日无睹,但异类韦韝毳幕,以御雨;羶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陵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辙复活。左右之人,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只令人悲,增忉怛耳。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

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新羁之马。犹斩将旗,追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千,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病,不任干戈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胡马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怨陵以不死。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得不云尔乎?昔囚絷,葅醢,晁错受戮,。其余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彼二子遐举,谁不为之痛心哉?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陵诚能,而主岂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乎子卿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