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首 方十二首 解毒品味二十八条)
论曰∶甘草解百药毒,如汤沃雪,有同神妙。有人中乌头、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中藜芦毒,葱汤下咽便愈。中野葛毒,土浆饮讫即止。如此之事,其验如反掌,要使人皆知之。
然人皆不肯学,诚可叹息。方称大豆汁解百药毒,余每试之,大悬绝不及甘草,又能加之为甘豆汤,其验尤奇。有人服玉壶丸,治呕不能已,百药与之不止,蓝汁入口即定。如此之事,皆须知之,此成规更不须试练也。解毒方中条例极多,若不指出一二,学人不可卒知,余方例尔。
石药毒 用白鸭屎、人参汁。
雄黄毒 用防己。
铁粉毒 用磁石。
石毒 用大豆汁、白鹅膏。
防葵毒 用葵根汁。
大戟毒 用菖蒲汁。
桔梗毒 用白粥。
甘遂毒 用大豆汁。
踯躅毒 用栀子汁。
鸡子毒 用醇醋。
马刀毒 用清水。
野芋毒 用土浆、人粪汁。
杏仁毒 用蓝子汁。
百药毒 用甘草、荠 、大小豆汁、蓝叶根、实汁。
金银毒 用水银服数两即出,或鸡子清及屎白烧猪脂和服,水淋鸡屎汁煮葱汁。
芫花毒 用防己、防风、甘草、桂汁。
野葛毒 用鸡子清、葛根汁、甘草汁、鸭头、热血、猪膏、鸡屎、人屎。
藜芦毒 用雄黄,温汤煮葱汁。
乌头、天雄、附子毒 用大豆汁、饴糖、防风、远志、枣肉。
射罔毒 用蓝汁、大小豆汁、竹沥、大麻子汁、藕汁、荠汁、六畜血、贝齿屑、蚯蚓屎。
半夏毒 用生姜汁及煮干姜汁。
莨菪毒 用荠 、甘草、犀角、蟹汁、升麻。
野狼毒毒 用杏仁、蓝汁、白蔹、盐汁、木占斯。
巴豆毒 用黄连煮汁、大豆汁、菖蒲汁、生藿汁(《肘后》云∶小豆藿)煮寒水石汁。
蜀椒毒 用葵子汁、蒜汁、豉汁、桂汁、人尿、冷水、土浆、鸡毛烧吸烟及水调服。
斑蝥、芫青毒 用猪膏、戎盐、大豆汁、蓝汁、巴豆、盐汤煮猪膏。
服药过剂闷乱者 用水和胡粉、水和葛粉、地浆、豉汁、 荷汁、粳米沈、干姜、黄连、饴糖、蓝汁 吞鸡子黄?
上解毒诸药,一例中有数味者,但得一味即是,不必悉具。
解一切毒药发不问草石,始觉恶即服此方∶
豉(二升) 生麦门冬 葱白(各八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鸡肠草散
解诸毒方。
鸡肠草(三分) 荠 升麻(各四分) 芍药 当归 甘草(各一分) 坌土(一分)蓝子(一合)
上八味,治下筛,水服方寸匕,多饮水为佳。若为蜂、蛇等毒虫所螫,以针刺螫上,血出,着药如小豆许于疮中,令湿瘥。若为射罔箭所中,削竹如钗股长一尺五寸,以绵缠绕,水沾湿,取药纳疮中,随疮深浅令至底止,有好血出即休。若服药有毒,水服方寸匕,毒解痛止愈。
解毒药散方
荠 (一分),蓝(并花,二分)
上二味,七月七日取蓝,阴干捣筛,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取秦燕毛二七枚,烧灰服。
解一切毒方∶
母猪屎水和服之。又水三升三合和米粉饮之。
解鸩毒及一切毒药不止烦懑方∶
甘草 蜜(各四分) 粱米粉(一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甘草,取二升,去滓,歇大热,纳粉汤中,搅匀调,纳蜜更煎,令熟如薄粥,适寒温饮一升。
治食莨菪,闷乱如卒中风,或似热盛狂病,服药即剧方∶
饮甘草汁、蓝青汁即愈。
治野葛毒已死口噤者方∶
取青竹去两节,柱两胁脐上,纳冷水注之,暖即易,须臾口开,开即服药立活,唯须数易水。
治钩吻毒困欲死、面青口噤,逆冷身痹方∶(《肘后方》云∶钩吻、茱萸、食芹相似,荠 八两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冷如人体,服五合,日三夜二。凡煮荠 ,唯令浓佳。
又方 煮桂汁饮之。
又方 啖葱涕佳。(葱涕治诸毒。)
治腹中有铁方∶
白折炭刮取末,以井花水服三钱,不过再服。
序
序诸论
论大医习业第一 论大医精诚第二 论治病略例第三 论诊候第四 议处方第五 论用药第六 论合和第七 论服饵第八 论药藏第九妇人方上
求子第一 妊娠恶阻第二 养胎第三 妊娠诸病第四 产难第五 子死腹中第六 逆生第七 胞胎不出第八 下乳第九妇人方中
虚损第十 虚烦第十一 中风第十二 心腹痛第十三 恶露第十四 下痢第十五 淋渴第十六 杂治第十七妇人方下
补益第十八 月水不通第十九 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 月经不调第二十一上少小婴孺方上
序例第一 初生出腹第二 惊痫第三 客忤第四 伤寒第五上少小婴孺方下
咳嗽第六 癖结胀满第七 痈疽瘰第八 小儿杂病第九上七窍病
目病第一 鼻病第二 口病第三 舌病第四 唇病第五 齿病第六 喉病第七 耳疾第八 面药第九风毒香港脚方
论风毒状第一 汤液第二 诸散第三 酒醴第四 诸膏第五治诸风方
论杂风状第一 诸风第二 贼风第三 偏风第四 风痱第五 风懿第六 角弓反张第七 风痹第八伤寒方上
伤寒例第一 辟温第二 伤寒膏第三 发汗散第四 发汗汤第五 发汗丸第六 宜吐第七 宜下第八 发汗吐下后第九伤寒方下
伤寒杂治第十 劳复第十一 百合第十二 伤寒不发汗变成狐惑第 伤寒发黄第十四 温疟第十五 诊溪毒证第十六肝脏
肝脏脉论第一 肝虚实第二 肝劳第三 筋极第四 坚症积聚第五胆腑方
胆腑脉论第一 胆虚实第二 咽门论第三 髓虚实第四 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吐血第六 万病丸散第七心脏方
心脏脉论第一 心虚实第二 心劳第三 脉极第四 脉虚实第五 心腹痛第六 胸痹第七 头面风第八小肠腑方
小肠腑脉论第一 小肠虚实第二 舌论第三 风眩第四 风癫第五 惊悸第六 好忘第七脾脏方
脾脏脉论第一 脾虚实第二 脾劳第三 肉极第四 肉虚实第五 秘涩第六 热痢第七 冷痢第八 疳湿痢第九 小儿痢第十胃腑方
胃腑脉论第一 胃虚实第二 喉咙论第三 反胃第四 呕吐哕逆第五 噎塞第六 胀满第七 痼冷积热第八肺脏方
肺脏脉论第一 肺虚实第二 肺劳第三 气极第四 积气第五 肺痿第六 肺痈第七 飞尸鬼疰第八大肠腑方
大肠腑脉论第一 大肠虚实第二 肛门论第三 皮虚实第四 咳嗽第五 痰饮第六 九虫第七肾脏方
肾脏脉论第一 肾虚实第二 肾劳第三 精极第四 骨极第五 骨虚实第六 腰痛第七 补肾第八膀胱腑方
膀胱腑脉论第一 膀胱虚实第二 胞囊论第三 三焦脉论第四 三焦虚实第五 霍乱第六 杂补第七消渴淋闭方
消渴第一 淋闭第二 溺血第三 水肿第四痈肿毒方
疔肿第一 痈疽第二 发背第三 丹毒第四 瘾疹第五 瘭疽第六痔漏方
九漏第一 空青商陆散 肠痈第二 五痔第三 疥癣第四 恶疾大风第五解毒杂治方
解食毒第一 解百药毒第二 解五石毒第三 蛊毒第四论 胡臭漏腋第五 脱肛第六 瘿瘤第七 阴第八备急方
卒死第一 蛇虫等毒第二 诸般伤损第三 火疮等证第四食治方
序论第一 果实第二 菜蔬第三 谷米第四 鸟兽第五养性
养性序第一 道林养性第二 居处法第三 按摩法第四 调气法第五 服食法第六 黄帝杂忌法第七 房中补益第八脉法
平脉大法第一 诊五脏脉轻重法第二 指下形状第三 五脏脉所属第四 分别病形状第五 三关主对法第六 五脏积聚第七 阴阳表里虚实第八 何时得病第九 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 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第 诊四时相反脉第十二 诊脉动止投数疏数死期 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 诊百病死生要诀第十五 诊三部脉虚实决死生第针灸上
明堂三人图第一 手三阴三阳穴流注法第 足三阴三阳穴流注法第 针灸禁忌法第三 五脏六腑变化旁通诀第 用针略例第五 灸例第六 太医针灸宜忌第七针灸下
太医针灸宜忌第七 头面第一 心腹第二 四肢第三 风痹第四 热病第五 瘿瘤第六 杂病第七 妇人病第八 小儿病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