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 - 火疮等证第四

(论二首 方六十九首)

论曰∶凡火烧损,慎勿以冷水洗之,火疮得冷,热气更深转入骨,坏人筋骨难瘥。初被火烧,急向火更炙,虽大痛强忍之。一食久即不痛,神验。治火烧闷绝不识人,以新尿冷冻饮料之,及冷水和蜜饮之,口噤撬开与之,然后以下方治之。

治火疮方

栀子(四十枚) 白蔹 黄芩(各五两)

上三味, 咀,以水五升,油一升合煎,令水气歇,去滓待冷,以淋之,令溜去火热毒,则肌得宽也。作二日,任意用膏敷,汤散治之。

又方 熬油麻为末,和栀子仁涂之,唯浓为佳,若已成疮者,烧白糖灰粉之,即燥立瘥。

治火烧疮方∶

死鼠头一枚,以腊月猪膏煎,令消尽,以敷,干即敷之瘥,亦治小儿火疮。

治火疮败坏方∶

柏白皮切,以腊月猪膏合淹相得,煮四五沸,色变去滓,敷疮上。(《肘后方》云∶用桃又方 柏白皮 蛇衔 生地黄 栀子仁 黄芩 苦竹叶(各一分)

上六味, 咀,以羊髓一斤半煎三上三下,去滓,冷以敷之。(《药验方》用生地黄四两)

又方 以榆白皮嚼熟涂之。

治汤沃人肉烂坏方∶

杏仁 附子(各二两) 甘草(一两) 羊脂(五两) 松脂(鸡子大)

上五味, 咀,以不中水猪膏五两煎,涂之。

灸疮
灸及汤火所损,昼夜啼呼,止痛灭瘢方∶

羊脂 松脂(各二分) 猪膏 蜡(各一分)

上四味,取松脂破铫中,切脂嚼蜡着松明上,少倾微火令滓皆消,以杯承汁敷之。

治灸疮方∶

甘草 当归(各一两) 胡麻(《外台》用胡粉) 羊脂(各六分)

上四味, 咀,以猪膏五合煎,去滓敷之。

又方 松脂(五两) 蜡(三两)

上二味,合煎涂纸贴之,日三。

又方 取车 脂涂上。

又方 凡灸疮不瘥,日别灸上六七壮自瘥。

治灸疮肿痛急方∶

捣灶下黄土,以水和煮令热渍之。

治灸疮中风冷肿痛方∶

但向火炙之,疮得热则疮快至痛止,日六七,炙愈。

薤白膏
治灸疮生肉止痛方。

薤白 当归(各二&两) 白芷(一两) 羊髓(一斤)

上四味, 咀合煎,以白芷色黄药成,去滓敷之,日三。

又方 治灸疮脓坏不瘥方。

薤白(一握) 胡粉 锻石(各一两) 腊月猪膏(一升)

上四味,先煎薤白令黄去之,绵裹锻石煎数沸去之,次入胡粉纳膏中,令调涂故布粘贴,日三。

又方 锻石一两,捣筛,猪脂和令相得,微火煎数沸,以暖汤先洗疮讫,以布裹灰熨疮上,三过,便以药贴疮上,灸之,又捣薤敷之。

又方 白蜜(一两) 乌贼骨(二枚,一方作一两)

上二味,相和涂之。

治针灸疮血出不止方∶

烧人屎灰敷之。

又方 死蜣螂为末,以猪膏和涂之。

金疮
论曰∶治金疮者,无大小冬夏。及始初伤血出。便以右灰浓敷裹之,即止痛,又速愈,若疮甚深,未宜速合者。纳少滑石,令疮不时合也。凡金疮出血,其人必渴,当忍之,啖燥食并肥腻之物以止渴,慎勿咸食,若多饮粥及浆,犯即血动溢出杀人。又忌嗔怒、大言笑、思想、阴阳行动、作劳、多食酸咸,饮酒热羹、 辈,疮瘥后犹尔,出百日半年乃可复常也。

治金疮大散方∶

五月五日平旦,使四人出四方,各于五里内采一方草木茎叶,每种各半把,勿令漏脱一事。日正午时细切,碓捣并锻石极烂熟,一石草断一斗锻石,先凿大实中桑树令可受药,取药纳孔中,实筑令坚,仍以桑树皮蔽之,以麻捣锻石极密泥之,令不泄气。又以桑皮缠之使牢,至九月九日午时取出,阴干,百日药成捣之,日曝令干,更捣,绢筛贮之。凡一切金疮伤折出血,登时以药封裹治使牢,勿令动转,不过十日即瘥,不肿不脓,不畏风。若伤后数日始得药,须暖水洗令血出,然后敷之,此药大验。平生无事宜多合,以备仓卒,金疮之要无出于此,虽突厥质雄黄末未能及之。(《肘后方》云∶用百草心,五月五日作,七月七日出。)

又方 烧干梅为炭,捣末,敷之一宿即瘥,亦治打伤。

又方 磁石捣末敷之,止痛断血。

又方 取桑白汁涂,桑白皮裹之,或锻石封之妙。

又方 麻叶三斤,以水三升熟煮,取二升为一服。

又方 饮麻子汁数升。(《短剧方》云∶治毒箭所伤。)

又方 蚯蚓屎以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杏仁、锻石为细末,以猪脂和封之。(亦主犬、马、金疮大良。)

治金疮血出不止方∶

煮桑根十沸,服一升即止。

又方 捣车前汁敷之,血即绝,连根取用亦效。

又方 柳絮封之。

又方 以蜘蛛幕贴之,血即止。

又方 饮人尿五升愈。

内补散
治金疮出血多,虚竭方。

苁蓉 芍药 甘草(各四两) 蜀椒(三两) 干姜(三两) 当归 芎 桂心 黄芩 吴茱 ?

上十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当归(三两) 干姜(三分) 芍药 辛夷(各五分) 甘草(二分)

上五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

治金疮内漏血不出方∶

牡丹皮为末,水服三指撮,立尿出血。

治金疮内漏方∶

还自取疮中血着杯中,水和服之愈。

又方 蒲黄(二两) 七月七日麻勃(一两)

上二味,为末,酒服一钱匕,日三夜二。

二物汤
治金疮腹中瘀血方。

大麻子(三升) 大葱白(二十枚)

上使数人各捣令熟,着水九升,煮取一升半,顿服,若血出不尽,腹中有脓血,更合服,当吐脓血。

内塞散
治金疮方。

黄 当归 芎 白芷 干姜 黄芩 芍药 续断(各二两) 附子(半两) 细辛(一两) 鹿茸(三两)

上十一味,治下筛,先食酒服五分匕,日三,稍增至方寸匕。

治金疮烦满方∶

赤小豆一升,以苦酒渍之。熬令燥,复渍,满三日,令色黑,服方寸匕,日三。

治金疮苦痛方∶

杨木白皮熬令燥,为末,服方寸匕,日三,又以敷疮愈。

治金疮苦刺痛不可忍,百治不瘥者方∶

葱一把以水三升,煮数沸,取渍洗止痛良。

治金疮烦痛,大便不利方∶

大黄 黄芩

上二味,为末,蜜和为丸,如梧子大,先食服十丸,日三。

续断散
治金疮中筋骨方。

续断(五两) 细辛 蛇衔 地榆 干地黄(各四两) 当归 芍药 芎 苁蓉(各三两)人参 甘草 附子(各二两) 干姜 蜀椒 桂心(各一两半)

上十五味,治下筛,酒服一方寸匕,日三。

治金疮肠出方∶

磁石 滑石 铁精(各三两)

上三味,为末,粉肠上,后用磁石末,饮服方寸匕,日五夜二,肠即入。

又方 取人屎干为末,粉肠即入。

治被伤肠出不断者方(《肘后方》云∶治肠出欲燥,而草土着肠者)∶

作大麦粥取汁洗肠推纳之,常研米粥饮之,二十日稍稍作强糜,百日后可瘥。

地黄膏
治金疮、火疮、灸疮不能瘥者方。

生地(一升切,捣绞取汁三合)。 熏陆香 松脂 杏仁 蜡(各二两) 羊肾脂(五合)乌 ?

上八味,先下蜡,微火令消,次纳羊脂令消,次下油,次下松脂,次下杏仁,次下熏陆,次下生地汁,次下石盐,以微火煎,令生地汁水气尽,以绵滤停凝,一切诸疮初伤皆用敷之,日三夜二,慎生冷、猪、鸡、鱼肉。此膏治疮法,先除恶肉不着痂,先从内瘥,乃至平复无痂,不畏风,不脓,大妙。

治金疮血出不止方∶

蒲黄(一斤) 当归(二两)

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

又方 取葱叶炙取汁,涂疮上即止。若为妇人所惊者,取妇人中衣火炙令热,以熨疮

又方 取豉三升热汤渍,食顷绞去滓,纳蒲黄三合,顿服,及作大豆紫汤服之。(方见第二卷妇人门)。

治金疮箭在肉中不出方∶

白蔹 半夏(等分)

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疮浅十日出,疮深二十日出,终不住肉中。

治箭镞及诸刀刃在咽喉胸膈,诸隐处不出者方∶

丹皮(一分) 白盐(二分,《肘后》作白蔹)

上二味,治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出。

治卒中箭不出,或肉中有聚血方∶

取女人月经布烧灰屑,酒服之。

又方 取栝蒌汁涂疮上即出。

又方 酒服瞿麦末方寸匕,日三,瘥。

又方 煎地黄汁作丸服之,百日箭出。

又方 多饮葛根汁,并治一切金疮。

又方 捣葛根汁饮之。又葛白屑熬黄,敷疮止血。

又方 煮芦根汁,饮三升。

又方 贝齿末服一钱匕。

又方 雄黄为末敷之,当沸汁出愈。

又方 纳盐脐中灸之。

治中射罔箭方∶

蓝子(五合) 升麻(八两) 王不留行 甘草(各四两)

上四味,治下筛,冷水服二方寸匕,日三夜二。又以水和涂疮,干易之。

治毒箭所中方∶

捣蓝汁一升饮之,并敷疮上。若无蓝,取青布渍绞汁饮之,并淋疮中,镞不出,捣死鼠肝涂之。

治针折入肉中方∶

刮象牙为末,水和,聚着折针上即出。

又方 以鼠脑涂之。

又方 磁石吸铁者,着上即出。

目录

诸论

论大医习业第一 论大医精诚第二 论治病略例第三 论诊候第四 议处方第五 论用药第六 论合和第七 论服饵第八 论药藏第九

妇人方上

求子第一 妊娠恶阻第二 养胎第三 妊娠诸病第四 产难第五 子死腹中第六 逆生第七 胞胎不出第八 下乳第九

妇人方中

虚损第十 虚烦第十一 中风第十二 心腹痛第十三 恶露第十四 下痢第十五 淋渴第十六 杂治第十七

妇人方下

补益第十八 月水不通第十九 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 月经不调第二十一

上少小婴孺方上

序例第一 初生出腹第二 惊痫第三 客忤第四 伤寒第五

上少小婴孺方下

咳嗽第六 癖结胀满第七 痈疽瘰第八 小儿杂病第九

上七窍病

目病第一 鼻病第二 口病第三 舌病第四 唇病第五 齿病第六 喉病第七 耳疾第八 面药第九

风毒香港脚方

论风毒状第一 汤液第二 诸散第三 酒醴第四 诸膏第五

治诸风方

论杂风状第一 诸风第二 贼风第三 偏风第四 风痱第五 风懿第六 角弓反张第七 风痹第八

伤寒方上

伤寒例第一 辟温第二 伤寒膏第三 发汗散第四 发汗汤第五 发汗丸第六 宜吐第七 宜下第八 发汗吐下后第九

伤寒方下

伤寒杂治第十 劳复第十一 百合第十二 伤寒不发汗变成狐惑第 伤寒发黄第十四 温疟第十五 诊溪毒证第十六

肝脏

肝脏脉论第一 肝虚实第二 肝劳第三 筋极第四 坚症积聚第五

胆腑方

胆腑脉论第一 胆虚实第二 咽门论第三 髓虚实第四 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吐血第六 万病丸散第七

心脏方

心脏脉论第一 心虚实第二 心劳第三 脉极第四 脉虚实第五 心腹痛第六 胸痹第七 头面风第八

小肠腑方

小肠腑脉论第一 小肠虚实第二 舌论第三 风眩第四 风癫第五 惊悸第六 好忘第七

脾脏方

脾脏脉论第一 脾虚实第二 脾劳第三 肉极第四 肉虚实第五 秘涩第六 热痢第七 冷痢第八 疳湿痢第九 小儿痢第十

胃腑方

胃腑脉论第一 胃虚实第二 喉咙论第三 反胃第四 呕吐哕逆第五 噎塞第六 胀满第七 痼冷积热第八

肺脏方

肺脏脉论第一 肺虚实第二 肺劳第三 气极第四 积气第五 肺痿第六 肺痈第七 飞尸鬼疰第八

大肠腑方

大肠腑脉论第一 大肠虚实第二 肛门论第三 皮虚实第四 咳嗽第五 痰饮第六 九虫第七

肾脏方

肾脏脉论第一 肾虚实第二 肾劳第三 精极第四 骨极第五 骨虚实第六 腰痛第七 补肾第八

膀胱腑方

膀胱腑脉论第一 膀胱虚实第二 胞囊论第三 三焦脉论第四 三焦虚实第五 霍乱第六 杂补第七

消渴淋闭方

消渴第一 淋闭第二 溺血第三 水肿第四

痈肿毒方

疔肿第一 痈疽第二 发背第三 丹毒第四 瘾疹第五 瘭疽第六

痔漏方

九漏第一 空青商陆散 肠痈第二 五痔第三 疥癣第四 恶疾大风第五

解毒杂治方

解食毒第一 解百药毒第二 解五石毒第三 蛊毒第四论 胡臭漏腋第五 脱肛第六 瘿瘤第七 阴第八

备急方

卒死第一 蛇虫等毒第二 诸般伤损第三 火疮等证第四

食治方

序论第一 果实第二 菜蔬第三 谷米第四 鸟兽第五

养性

养性序第一 道林养性第二 居处法第三 按摩法第四 调气法第五 服食法第六 黄帝杂忌法第七 房中补益第八

脉法

平脉大法第一 诊五脏脉轻重法第二 指下形状第三 五脏脉所属第四 分别病形状第五 三关主对法第六 五脏积聚第七 阴阳表里虚实第八 何时得病第九 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 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第 诊四时相反脉第十二 诊脉动止投数疏数死期 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 诊百病死生要诀第十五 诊三部脉虚实决死生第

针灸上

明堂三人图第一 手三阴三阳穴流注法第 足三阴三阳穴流注法第 针灸禁忌法第三 五脏六腑变化旁通诀第 用针略例第五 灸例第六 太医针灸宜忌第七

针灸下

太医针灸宜忌第七 头面第一 心腹第二 四肢第三 风痹第四 热病第五 瘿瘤第六 杂病第七 妇人病第八 小儿病第九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