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闻朋党说,自古有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君子则有。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伪朋,君子真朋,则天下治矣。

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朋,而进元、恺君子朋,尧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天下亦大治。《》曰:“纣有臣亿万,亿万心;有臣三千,一心。”纣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武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党人而释,然已无救矣。唐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名士,或投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朋,莫如唐昭宗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然而后世不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世,举其国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多且大,莫如;然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也。

嗟呼!兴亡治乱,为人君者,可以矣。


春岩瀑泉响,夜久山已寂。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后用兵,则遣从事一少牢,请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凯旋而之。

系燕父子以梁君臣之首,入于太,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欧阳子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然丹者为槁木,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呜呼!盛衰之,虽曰天命,人事哉!庄宗之所得天下,与失之者,可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无忘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后用兵,则遣从事少牢,请矢,盛锦囊驱,而纳之。

燕父子梁君臣之首,入于太,还矢先王,而告成功,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衰也!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成败之, 而皆自于人欤?《》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国,逸豫亡身,自然之也。

盛也,天下豪杰,能与之争;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独伶人也哉!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环滁也。西南诸峰,林美,望之蔚者,琅琊也。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泻出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泉上者,醉翁亭也。亭者谁?之僧智仙也。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此,饮少醉,年又最高,故自醉翁也。醉翁之不在酒,在水之间也。水之乐,之心之酒也。

若夫日出林霏,云岩穴晦明变化者,间之朝暮也。野幽香,佳木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间之四时也。朝往,暮,四时之景不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不绝者,人游也。,溪深鱼肥。酿泉为酒,泉香山肴野蔌杂然者,太守宴也。宴之乐,非者中,者胜,觥筹交错,起坐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人影散乱,太守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禽鸟乐也。禽鸟知林之乐,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谁?庐陵欧阳修也。


诗文标签
数据加载中……
作者推荐
数据加载中……
典籍
数据加载中……
友情链接
数据加载中……

我要出现在这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