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大成 - 四明高氏补泻

《素问》补肾俞注云:“用圆利针,临刺时,呪曰:‘五帝上真,六甲玄灵,气符至阴,百邪闭理。’念三遍,先刺二分,留六呼,次入针至三分,动气至而徐徐出针,以手扪之,令患人咽气三次,又可定神魂。”泻脾俞注云:“欲下针时,呪曰:‘帝扶天形,护命神灵。’诵三遍,刺三分,留七呼,动气至而急出针。”

按:呪法非《素问》意,但针工念呪,则一心在针。

《拔萃》云:“泻法先以左手揣按得穴,以右手置针于穴上,令病人咳嗽一声,拈针入腠理,令病人吸气一口,针至六分,觉针沉涩,复退至三分,再觉沉涩,更退针一豆许,仰手转针头向病所,以手循经络,扪循至病所,以合手回针,引气直过针所三寸,随呼徐徐出针,勿闭其穴,命之曰泻。补法先以左手揣按得穴,以右手置针于穴上,令病人咳嗽一声,拈针入腠理,令病人呼气一口,纳针至八分,觉针沉紧,复退一分,更觉沉紧,仰手转针头向病所,依前循扪其病所,气至病已,随吸而走出针,速按其穴,命之曰补。”

《明堂》注云:“寒热补泻,假令补冷,先令病人咳嗽一声,得入腠理,复令吹气一口,随吹下针至六七分,渐进肾肝之部,停针徐徐,良久复退针一豆许,乃捻针问病人觉热否?然后针至三四分,及心肺之部,又令病人吸气,先内捻针,使气下行至病所,却外捻针,使气上行,直过所针穴一二寸,乃吸而外捻针出,以手速按其穴,此为补。”

病热者,治之以寒,何如?须其寒者,先刺入阳之分,候得气推内至阴之分,后令病人地气入而天气出,谨按生成之息数足,其病人自觉清凉矣。

病恶寒者,治之以热,何如?须其热者,先刺入阴之分,候得气,徐引针至阳之分,后令病人天气入而地气出,亦谨按生成之息数足,其病人自觉和暖矣。

呼吸:

《素问》注云:“按经之旨,先补真气,乃泻其邪也,何以言之?补法呼则内针,静以久留。泻法吸则内针,又静以久留。然呼则次其吸,吸则不兼呼,内针之候既同,久留之理复一,先补之义,昭然可知。”《拔萃》云:“呼不过三,吸不过五。”《明堂》云:“当补之时,候气至病所,更用生成之息数,令病人鼻中吸气,口中呼气,内自觉热矣。当泻之时,使气至病所,更用生成之息数,令病人鼻中出气,口中吸气,按所病脏腑之处,内自觉清凉矣。”

神针八法:

心无内慕,如待贵宾,心为神也。医者之心,病者之心,与针相随上下,先虑针损,次将针尖含在口内,而令其温,又以左手按摩受疾之穴,如握虎之状,右手拈针,如持无力之刃,是用针之一法也。左拈九而右拈六,此乃住痛之二法也。进针之时,令病人咳嗽而针进,进针之三法也。针沉良久,待内不胀,气不行,照前施之,如气来裹针不下,乃实也,宜左捻而泻其实,如不散,令病人呼气三口,医者用手抓针自散;如针进无滞无胀,乃气虚也,令病人吸气,针宜右捻而补其虚,此补泻之四法也。其泻者有凤凰展翅:用右手大指、食指捻针头,如飞腾之象,一捻一放,此泻之五法也。其补者有饿马摇铃:用右手大指、食指捻针头,如饿马无力之状,缓缓前进则长,后退则短,此补之六法也。如病人晕针,用袖掩之,热汤饮之即醒,补之七法也。如针至深处,而进不能,退不能,其皮上四围起皱纹,其针如生在内,此气实之极也,有苍蝇丛咬之状,四围飞延,用右手食指,向皱纹皮处,离针不远四围前进三下,后退其一,乃泻之八法也。出针时,即扪其穴,此补之要诀。

目录

卷一

针道源流 针灸直指 刺热论 刺疟论 刺咳论 刺腰痛论 奇病论 刺要论 刺齐论 刺志论 长刺节论 皮部论 经络论 骨空论 刺水热穴论 调经论 缪刺论 经刺论 巨刺论 卫气行论 诊要经终论 刺禁论 刺法论 五刺应五脏论 九刺应九变论 十二刺应十二经论 手足阴阳经脉刺论 标本论 难经

卷二

周身经穴赋(医经小学 百症赋(聚英) 标幽赋(杨氏注解) 席弘赋(针灸大全) 金针赋(杨氏注解) 玉龙赋(聚英) 通玄指要赋(杨氏注解 灵光赋(针灸大全) 兰江赋(杨氏书) 流注指微赋(窦氏)

卷三

五运主病歌(医经小学 六气为病歌 百穴法歌(神应经) 十二经脉歌(聚英) 玉龙歌(杨氏注解) 胜玉歌(杨氏) 杂病穴法歌(医学入门 杂病十一穴歌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 四总穴歌 肘后歌 回阳九针歌 针内障秘歌(杨氏) 针内障要歌 补泻雪心歌(聚英) 行针总要歌 行针指要歌 刺法启玄歌(六言) 针法歌

卷四

背部俞穴歌 腹部中穴歌 中指取寸 素问九针论 内经补泻 难经补泻 神应经补泻 南丰李氏补泻 四明高氏补泻 三衢杨氏补泻 生成数(聚英) 经络迎随设为问答(杨 禁针穴歌 禁灸穴歌 太乙歌 尻神禁忌 人神禁忌

卷五

十二经井穴(杨氏) 井荥俞原经合歌(医经 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 十二经纳干支歌 流注图 论子午流注法(徐氏) 流注开阖(医学入门) 流注时日 臟腑井滎俞經合主治( 十二经是动所生病补泻 十二經之原歌 十二经病井荥俞经合补 十二经气血多少歌 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经( 九宮歌 八法歌 八法交会八脉 八法交会歌 八法交会八穴歌 八脉配八卦歌 八穴配合歌 刺法启玄歌(五言) 八法五虎建元日时歌 八法逐日干支歌 八法临时干支歌 八脉图并治症穴 八法手诀歌(聚英)

卷六

五脏六腑 十四经脉长短尺寸 脏腑十二经穴起止歌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经穴主治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卷七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任脉 督脉 督任要穴(杨氏) 奇经八脉歌(医经小学 奇经八脉(节要) 十五络脉歌(医经小学 十五络脉穴辨(医统) 十五络脉(节要) 十二经筋(节要) 五脏募穴(聚英) 八会 看部取穴 治病要穴(医学入门) 经外奇穴(杨氏) 穴同名异类(聚英)

卷八

穴法(神应经) 诸风门 伤寒门 痰喘咳嗽门 诸般积聚门 腹痛胀满门 心脾胃门 心邪癫狂门 霍乱门 疟疾门 肿胀门(附:红疸黄疸 汗门 痹厥门 肠痔大便门 阴疝小便门 头面门 咽喉门 耳目门 鼻口门 胸背胁门 手足腰腋门 妇人门 小儿门 疮毒门 续增治法

卷九

治症总要(杨氏) 东垣针法(聚英) 名医治法(聚英) 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捷要灸法(医学入门) 崔氏取四花穴法 取膏肓穴法(医学入门 骑竹马灸穴法 灸劳穴法(聚英);取 取灸心气法;取灸痔漏 灸结胸伤寒法;灸阴毒 雷火针法;蒸脐治病法 相天时;千金灸法;宝 艾叶医统;艾灸补泻; 壮数多少;灸法;炷火 灸寒热;灸疮要法;贴 灸疮膏法;洗灸疮;灸 医案(杨氏)

卷十

保婴神术(按摩经) 手法歌 观形察色法 面部五位歌 命门部位歌 阳掌图各穴手法仙诀 阴掌图各穴手法仙诀 小儿针 初生调护 面色图歌 察色验病生死诀 汤氏歌 内八段锦 外八段锦 入门歌 三关 六筋 治小儿诸惊推揉等法 补遗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