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隂而外陽,内柔而外剛,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天地之道,各守其所,上下不相通志,而非人道之治。隂在内而陽失時,内其柔邪而外其剛直,小人爭内而君子踈逺也。時否閉矣。無復人之道也。小人道長,不利君子正,為小人疾也。是以大善之事往,而小惡之事來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禄。
上下隔塞,其志不通,其道不行也。則動而見疑矣。故晦道薄德,懼時之用,以避其患也。
初六,拔茅茹,以其彚,貞吉亨。象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易也者,聖人所以體其時,而利其行也。天地不交,君子不榮以禄。夫吉凶生乎動,動其始,則其終不能禁矣。處否初位,而愼其動,得君乃行。故牽類而守正,終?其吉亨也。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羣也。
柔履順中,承其上,小人得一時之中,故獲一時之吉。君子得其大中也,當其否也。不能包承於上,亦不能非小人,必避世異俗,安卑保命而已,故雖否而終通也。
六三,包羞。象曰:包羞,位不當也。
位陽也,而隂處之。包承,柔佞之過也。是以羞辱及矣。
九四,有命,无咎。疇離祉。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上近至尊,下據其民,咎以專也。五之休否,有命任已,卑以奉上,正以率下,其志得行,亦又何咎。誰麗其福乎。乃巳之致也。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于苞桑。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大人者知存亡之道也。羣小竝進雖可全正,雖得尊位憂其危亡。順而從之,不敢以力,息於否之時也。其道乃固矣。正當其位,物猶不陵,故保其吉,而終遇也。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否之終否,其傾矣。極終則變,何可以久。君子當其極,故先否也。困極以道通也。故後喜也。
卷一
乾下乾上 坤下坤上 震下坎上 坎下艮上 乾下坎上 坎下乾上 坎下坤上 坤下坎上 乾下巽上 兌下乾上卷二
乾下坤上 坤下乾上 離下乾上 乾下離上 艮下坤上 坤下震上 震下兑上 巽下艮上 兑下坤上 坤下巽上卷三
震下離上 離下艮上 坤下艮上 震下坤上 震下乾上 乾下艮上 震下艮上 巽下兑上 坎下坎上 離下離上卷四
艮下兑上 巽下震上 艮下乾上 乾下震上 坤下離上 離下坤上 離下巽上 兑下離上 艮下坎上 坎下震上 兑下艮上 震下巽上卷五
乾下兑上 巽下乾上 坤下兑上 巽下坤上 坎下兑上 巽下坎上 離下兑上 巽下離上 震下震上 艮下艮上 艮下巽上 兑下震上卷六
離下震上 艮下離上 巽下巽上 兌下兌上 坎下巽上 兌下坎上 兌下巽上 艮下震上 離下坎上 坎下離上卷七
繫辭上卷八
繫辭下卷九
說卦傳卷十
序卦傳卷十一
雜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