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 - 卷四

食货四

赋税上(唐殷周秦汉魏晋宋)

古之有天下者,未尝直取之於人。其所以制赋税者,谓公田什之一及工商衡虞之入,税以供郊庙社稷、天子奉养、百官禄食也,赋以给车马甲兵士徒赐予也。言人君唯於田及山泽可以制财贿耳。其工商虽有技巧之作,行贩之利,是皆浮食不敦其本,盖欲抑损之义也。古者,宅不毛有里布,地不耕有屋粟,人无职事出夫家之征。言宅不毛者出一里二十五家之泉,田不耕者出三家之税粟,人虽有閒无职事,犹出夫税家税。夫税者谓田亩之税,家税者谓出士徒车辇给徭役也。盖皆罚其惰,务令归农。是故历代至今,犹计田取租税。古者人君上岁役不过三日,是故历代至今,虽加至二十日,数倍多古制,犹以庸为名。既免其役,日收庸绢三尺,共当六丈,更调二丈,则每丁壮当两匹矣。夫调者,犹存古井田调发兵车名耳,此岂直敛人之财者乎!什一者,天下之正中,多乎则大桀小桀,寡乎则大貊小貊。故什一行而颂声作,二不足而硕鼠兴。古之圣王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宁积於人,无藏府库,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是故钜桥盈而殷丧,成皋溢而秦亡。记曰:“人散则财聚,财散则人聚。”此之谓也。汉武攘四夷,平百越,边用益广,杼轴其空。於是置平籴,立均输,起漕运,兴盐铁,开鬻爵,设榷酤,收算缗,纳杂税,更造钱币,蕃货长财。虽经费获济,而下无聊矣。夫文繁则质衰,末盈则本亏,反散淳朴之风,导成贪叨之行,是以恶其启端也。贤良文学,辩论甚详,然处昇平之代,是古则理高;居多务之时,非今则事阙。一臧一否,故悉存焉。

陶唐制:冀州,厥赋唯上上错。(孔安国曰:“赋谓土地所生,以供天子。上上,第一。错,杂。杂出第二之赋。”)兖州,厥赋贞,(贞,正也。州第九,赋正与九相当。)厥贡漆、丝,厥篚织文。(地宜漆林,又宜桑蚕。织文,锦绮之属,盛之筐篚而贡。)青州,厥赋中上,(第四。)厥贡盐、絺,海物惟错,(絺,细葛。错,杂,非一种。)岱畎丝、枲、铅、松、怪石,(畎,谷也。怪异好石似玉者。岱山之谷出此五物,皆贡之。)厥篚檿丝。(檿桑蚕丝中琴瑟弦。檿,於敛反。)徐州,厥赋中中,(第五。)厥贡惟土五色,(王者封五色土为社,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立社。焘以黄土,苴以白茅。茅取其絜,黄取王者覆四方。)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泗水涯水中见石,可以为磬。蠙珠,珠名,淮夷二水出蠙珠及美鱼。)厥篚玄纤缟。(玄,黑缯。缟,白缯。纤,细也。纤在中,明二物皆细。)扬州,厥赋下上上错,(赋第七,杂出第六。)厥贡惟金三品,(金、银、铜。)瑶琨筱簜,(瑶琨皆美玉。筱,竹箭。簜,大竹。)齿革羽毛惟木,(齿,象牙。革,犀皮。羽,鸟羽。毛,旄牛尾。木,楩梓豫章。)厥篚织贝,(织,细纻。贝,水物。)厥包橘柚锡贡。(小曰橘,大曰柚,其所包裹而致者。锡命乃贡,言不常。)荆州,厥赋上下,(第三。)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杶、榦、栝、柏,(榦,柘也。柏叶松身曰栝。)砺、砥、砮、丹,(砥细於砺,皆磨石也。砮,石中矢镞。丹,朱类。)惟箘、簵、楛,三邦底贡厥名,(箘、簵,美竹。楛,中矢榦。三物皆出云梦之泽。近泽三国常致贡之,其名天下称善。)包(橘柚。)〈匚斩〉菁、茅,(匦,匣也。菁以为菹,茅以缩酒。)厥篚玄纁、玑、组,(此州染玄纁色善,故贡之。玑,珠类。组,绶类。)九江纳锡大龟。(尺二寸曰大龟,出九江水中。龟不常用,锡命而纳之。)豫州,厥赋错上中,(赋第二,又杂出第一。)厥贡漆、枲、絺、纻,厥篚纤纊,(纊,细绵。)锡贡磬错。(治玉石曰错,治磬错。)梁州,厥赋下中三错,(赋第八,杂出第七第九,三等也。)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璆,玉名。镂,刚铁也。)熊、罴、狐、貍织皮。(贡四兽之皮,织金罽。)雍州,厥赋中下,(第六。)厥贡惟球、琳、琅玕。(球、琳皆玉名。琅玕,石似珠。)禹定九州,量远近制五服,任土作贡,分田定税,十一而赋,万国以康。故天子之国内五百里甸服:(为天子服理田。)百里赋纳总,(禾稿曰总,供饲马。)二百里纳铚,(所铚刈谓禾穗。)三百里纳秸服,(秸,稿也。服稿役。)四百里粟,五百里米。(所纳精者少,粗者多。)其外五百里曰侯服:(侯,候也。斥候而服事。)百里采,(供王事,不主一。)二百里男邦,(男,任也。)三百里诸侯。(同为王者斥候。)又其外五百里曰绥服:(服王者政教。)三百里揆文教,(度王者文教而行之。)二百里奋武卫。(奋武卫,天子所以安也。)又其外五百里曰要服:(要束以文教。)三百里夷,(守平常之教。)二百里蔡。(蔡,法也。法三百里而差简。)又其外五百里曰荒服:(言荒,又简略。)三百里蛮,(以文德蛮来之,不制以法。)二百里流。(流、移也,言政教随其俗。尧命禹理水,因别九州,遂定贡赋。虞舜之化,及夏禹革命,不闻改作,盖因也。)

殷以天子之地,百里之内以供官。千里之内曰甸,以为御。千里之外曰流,设方伯以为属。公田藉而不税,(税,均取也。)七十而助。(助者,藉也,借力理公田也。)是以其求也寡,其供也易。降及辛纣,暴虐,厚赋以实鹿台,大敛以积巨桥。

周武王既诛纣,发其财,散其粟,反其失而人安。於是分九畿,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曰侯畿,(亦曰服。)其贡祀物。又外曰甸畿,其贡嫔物。(任嫔以女事,贡布帛。)又外曰男畿,其贡器物。(任土以饬材事。)又外曰采畿,其贡服物。(絺纊也。)又外曰卫畿,其贡财物。(龟贝之具。)又外曰蛮畿,又外曰夷畿,要服也,其贡货物。(丝枲。)又外曰镇畿,又外曰藩畿,(藩,限也。自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各相去五百里为限。其来朝之岁,具礼朝觐篇也。)此荒服也,(具职官封建篇。)谓之蕃国,世一见,各以其所贵宝为贽。司徒职,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寡,辨其可任者。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其舍者:国中贵者、贤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皆舍。以岁时入其书。(郑玄曰:”登,成也,定也。国中,城郭中也。郑司农云:'征之者,给公上事也。舍者,谓有复除舍不收役事也。贵者,谓若今宗室及关内侯皆复也。服公事者,谓若今吏有复除也。老者,谓若今八十、九十复羡卒也。疾者,谓若今癃不可事者,复之。'玄谓入其书者,言於大司徒。”)凡任地,国宅无征,园廛二十而一,近郊十一,远郊二十而三,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唯其漆林之征二十而五。(征,税也,言征者以供国政也。任地,谓任土地以起税赋也。国宅,凡官所有宫室吏所治者也。周税轻近而重远,近者多役也。园廛亦轻之者,廛无穀,园少利也。)凡宅不毛者有里布,凡田不耕者出屋粟,凡民无职事者出夫家之征。(宅不毛者,谓不树桑麻也,罚以一里二十五家之泉。空田者,罚以三家之税粟,以供吉凶二服及丧器也。民虽有閒无职事者,犹出夫税、家税也。夫税者,百亩之税。家税者,出士徒车辇给徭役。)掌国中及四郊之人民六畜之数,以任其力,待其政令,以时徵其赋。(自廛里至远郊也,掌六畜数者,农事之本也。赋谓九赋及九贡。)凡任民,任农以耕事,贡九穀。任圃以树事,贡草木。任工以饬材事,贡器物。任商以市事,贡货贿。任牧以畜事,贡鸟兽。任嫔以女事,贡布帛。任衡以山事,贡其物。任虞以泽事,贡其物。(贡草木,谓葵、韭、果、蓏之属。)凡庶民不畜者祭无牲,不耕者祭无盛,不树者无椁,不蚕者不帛,不绩者不縗。(掌罚其家事也。盛,黍稷也。椁,周棺也。不帛,不得衣帛也。不縗,丧不得衣縗也。皆所以耻不勉也。)又因其比邻,以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以起军旅,以作田役。夫役人岁不过三日。任其土,所以纪地宜也。分五服,设九畿,所以别远近也。五人为伍,所以知众寡也。因井庐以定赋税,税谓公田什一及工商衡虞之入也。(赋谓计口发财,税谓收其田入也。什一,谓什取其一也。工商衡虞虽不垦殖,亦取其税者,工有伎巧之作,商有行贩之利,衡虞取山泽之财产。)赋谓供车马甲兵士徒之役,充实府库赐予之用。税给郊社宗庙百神之祀,天子奉养百官禄食庶事之费。皆因其所工,不求其所拙。农人纳其获,工女效其织,是以黔首安本而易赡,下足而上有馀也。

鲁宣公十五年,初税亩。公羊传曰:“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宣公无恩信於民,民不肯尽力於公田,故履践按行,择其善亩穀最好者税取之。)初税亩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履亩而税也。何讥乎始履亩而税?(据用田赋,不言初亦不言税亩。)古者什一而藉。(什一以借民力,以什与民,自取其一为公田。)古者曷为什一而藉?(据数非一。)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颂声作矣。”(颂声者,太平歌颂之声,帝王之高致也。春秋经传数万,指意无穷,至此独言颂声作者,民以食为本也。是故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一夫一妇受田百亩,以养父母妻子。五口为一家,公田十亩,即所谓什一而税也。庐舍二亩半。凡为田一顷十二亩半。八家而九顷,共为一井,故曰井田也。)穀梁传曰:“私田稼不善则非吏,(非,责也。吏,田畯也。言吏急民,使不得营私田。)公田稼不善则非民。(民勤私也。)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以公之与民为已悉矣。”(悉谓尽其力。)

左传成公元年三月,作丘甲。(周礼: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十六井,出戎马一匹,牛三头。四丘为甸,甸六十四井,出长毂一乘,戎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此甸所赋。今鲁使丘出之,讥重敛,故书。)

哀公十二年春,用田赋。公羊传曰:“何以书?(据当赋税,为何书。)讥。何讥尔?讥始用田赋也。”(田,谓一井之田。赋者,敛取其财物也。言用田赋者,若今汉家敛民钱以田为率矣。不言井者,城郭里巷亦有井,嫌悉赋之。礼,税民公田,不过什一。军赋十井,不过一乘。哀公外慕彊吴,空尽国储,故复用田赋过什一。)公问於有若:“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对曰:“盍彻乎。”公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有若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古什取一,时什取二。)又问孔子,孔子曰:“薄赋敛则人富。”公曰:“若是,寡人贫矣。”对曰:“恺悌君子,人之父母。未见子富而父贫也。”

管子曰:“地之生财有时,人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於其閒,(度量不生,则赋役无限也。)则下上相疾也。”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於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孟子曰:“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藉也。诗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唯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又曰:“尊贤使能,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於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於其市矣。(廛,市宅也。古者无征,衰世征之。王制曰:“市廛而不税。”周礼曰:“国宅无征。”法而不廛者,当以什一之法征其地耳,不当征其廛宅也。)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行旅皆悦,而愿出於其路矣。(言关禁异服异语耳,不征税也。周礼曰“关市之赋”,司关门之征,犹讥。王制不讥,谓文王以前也。文王亦不征也。)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於其野矣。(助者,井田什一助佐公家理公田,不横税赋若履亩之类也。)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人皆悦,而愿为之氓矣。“(里,居也。布,钱也。夫,一夫也。周礼曰,”宅不毛者有里布,田不耕者有屋粟”,凡人无职事者出夫家之征。衰代缘是赋之重。故孟子欲使反古,宽廛夫,去里布,则人皆乐为之也。)

白圭问孟子曰:“吾欲二十而税一,何如?”孟子曰:“子之道,貊道也。万室之国而一人陶,则可乎?”曰:“不可。器不足用也。”“夫貊,五穀不生,唯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

孙武曰:“夫帝王处四海之内,居五千里之中,焉能尽专其利,是以分建诸侯,以其利而利之,使食其土毛之实,役其民氓之故。赋税无转徙之劳,徭役无怨旷之叹。”

魏文侯时,租赋曾倍於常,或有贺者。文侯曰:“今户口不加,而租赋岁倍,此由课多也。譬如彼治冶,令大则薄,令小则厚,治人亦如之。夫贪其赋税不爱人,是虞人反裘而负薪也。徒惜其毛,而不知皮尽而毛无所附。”

秦孝公十二年,初为赋。(纳商鞅说,开阡陌,制贡赋之法。)始皇建守,罢侯,贵以自奉。提封之内,撮粟尺布,一夫之役,尽专於己。徂春历秋,往还万里,是所得者至寡,所苦者至大。人用无聊,海内咸怨。夫夏之贡,殷之助,周之藉,皆十而取一,盖因地而税。秦则不然,舍地而税人,故地数未盈,其税必备。是以贫者避赋役而逃逸,富者务兼并而自若。加之以内兴工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二世承之,不变其失,反更益之。海内愁怨,遂用溃畔。

汉高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上於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於民。(才取足。)而山川园池市肆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不领於天下之经费。(言各收其所赋税以自供,不入国朝之仓廪府库也。经,常也。)又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四年八月,初为算赋。(汉仪注:“人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为治库兵车马。”)

孝惠元年,减田租,复十五税一。(汉家初十五税一,俭於周,中閒废,今复之。)六年,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国语:越王句践令国中女子年十七不嫁者,父母有罪,欲人民繁息也。汉律:人出一算,算百二十钱,唯贾人与奴婢倍算。今使五算,罪谪之也。)

孝文人赋四十,丁男三年而一事。(如淳曰:“常赋岁百二十,岁一事。时天下之人多,故出赋四十,三岁而一事。”)晁错说上,令人入粟得以拜爵,边食足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人租。如此德泽加於万人。帝从其言。后天下充实,乃下诏赐人十二年租税之半。十三年,诏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谓本末者无以异也。(本,农也。末,贾也。言农与贾俱出租,无异也,故除田租。)其於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其时亦以仓廪丰实之故也。)

孝景帝二年,令人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时上溢而下有馀。又礼高年,九十者一子不事,八十者二算不事。(一子不事,蠲其赋役。二算不事,免二口之算赋。)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傅。(旧法二十三,此二十,更为异制。)

孝武即位,董仲舒说上曰:“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供;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於古。(更卒,谓给郡县一月而更者也。正卒,谓给中都官也。率计今人一岁之中,屯戍及力役之事,三十倍多於古也。)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於古。(秦卖盐铁贵,故下民受其困也。既收田租,又出口赋,而官更夺盐铁之利。率计令人一岁之中,失其资产,二十倍多於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言贫人自无田而耕垦豪富贵家田,十分之中以五输本田主也。)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矣。”建元元年,制:八十复二算,九十复甲卒。(二算,二口之算也。复甲卒,不在革车之赋。)

孝昭始元六年秋七月,罢榷酤官,令民得以律占租。(律,诸当占租者,家长身各以其物占,占不以实,家长不身自书,皆罚金二斤,没入所不自占物及贾钱县官也。颜师古曰:“占谓自隐度其实,定其辞也。占音章赡反。盖武帝时赋敛繁多,律外而取,今始复旧。”)元凤二年,三辅、太常郡得以菽粟当赋。(太常主诸陵,别治其县,爵秩如三辅郡矣。元帝永光五年,令各属所在郡也。诸应出赋算租税者,皆听以菽粟当钱物也。)四年,三年以前逋更赋未入者,皆勿收;(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践更,有过更。古者正卒无常人,皆当迭为之。一月一更,是为卒更也。贫者欲得顾更钱者,次直者出钱顾之,月二千,是为践更也。天下人皆直戍边三日,亦名为更,律所谓繇戍也。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不可人人自行三日戍,又行者当自戍三日,不可往便还,因便住一岁一更。诸不行者,出钱三百入官,官以给戍者,是谓过更也。此汉初因秦法而行之也。后遂改易,有谪乃戍边一岁耳。)毋收四年、五年口赋。(汉仪注:“民年七岁至十四出口赋钱,人二十三。二十钱以食天子,其三钱者,武帝加口钱以补车骑马。”)六年,诏曰:“夫穀贱伤农,今三辅减贱,(减,少。)其令以菽粟当今年赋。”元平元年,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减外徭,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朕甚愍焉。其减口赋钱。”有司奏请减什三,上许之。

孝宣帝甘露二年,减民算三十。

孝成建始二年,减天下赋钱算四十。(本算百二十,今减四十为八十。)

孝平元始元年,诏天下女徒已论归家,顾出钱月三百。(谓女徒论罪已定,并放归家,不亲役之,但令一月出钱三百以顾人也。)

王莽篡位,下令曰:“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罢音皮癃咸出,(虽老病者皆复出口算也。)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分田,谓贫者无田而取富人田耕种,共分其所收也。假亦谓贫人赁富人之田也。劫者,富人劫夺其税,侵欺之也。)厥名三十,实什税五也。富者骄而为邪,贫者穷而为奸,俱陷於辜,刑用不措。今更名天下之田曰王田。”又以周官税人,凡田不耕为不殖,出三夫之税。城郭中宅不树艺者为不毛,出三夫之布。(树艺谓种果木及蔬菜也。)人浮游无事,出夫布一匹,其不能出者,冗作县官,衣食之。(冗,散。)又分裂州郡,改职作官。边兵二十馀万,仰县官衣食,用度不足,数横敛赋。又一切调上公以下诸有奴婢者,率一口出钱三千六百,天下愈愁。

后汉光武建武中,田租三十税一。有产子者复以三年之算也。明帝即位,人无横徭,天下安宁。时穀贵,尚书张林上言:“穀所以贵,由钱贱故也。可尽封钱,一取布帛为租,以通天下之用。”从之。

魏武初平袁绍邺都,令收田租亩粟四升,户绢二匹,绵二斤,馀不得擅兴。

晋武帝平吴之后,制户调之式:丁男之户,岁输绢三匹,绵三斤,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其诸边郡或三分之二,远者三分之一。夷人输賨(在公反)布,户一匹,远者或一丈;不课田者输义米,户三斛,远者五斗,极远者输算钱,人二十八文。

成帝咸和五年,始度百姓田,取十分之一,率亩税米三升。是后频年水旱,田税不至。咸康初,算田税米,空悬五十馀万斛,尚书诸曹以下免官。

哀帝即位,乃减田租,亩收二升。

孝武帝太元二年,除度定田收租之制。王公以下口税三斛,唯蠲在役之身。八年,又增税米口五石。(前燕慕容皝在柳城,以牧牛给贫家,田於苑中,公收其八,二分入私。有牛无地者,亦田苑中,公收其七,三分入私。记室参军封裕谏曰:“且魏晋虽道消之代,犹削百姓不至於七八。将官牛田者,官得六分,百姓得四分,私牛而得田者,与中分,百姓安之,人皆悦乐。臣犹曰非明王之道。”蜀李雄赋丁岁穀三斛,女丁半之,调绢不过数丈,绵数两。事少役稀,百姓富实,门闾不闭,无相侵盗矣。)

宋文帝元嘉中,始兴太守徐豁上表曰:“武吏年满十六,便课米六十斛,十五以下至十三,皆课三十斛,一户内随丁多少,悉皆输米。且十三岁儿,未堪田作,或是单迥,便自逃匿,户口岁减,实此之由。宜更量课限,使得存立。今若减其米课,虽有交损,考之将来,理有深益。”诏善之也。

孝武帝大明五年,制天下人户岁输布四匹。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卷五十八 卷五十九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卷六十三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 卷六十八 卷六十九 卷七十 卷七十一 卷七十二 卷七十三 卷七十四 卷七十五 卷七十六 卷七十七 卷七十八 卷七十九 卷八十 卷八十一 卷八十二 卷八十三 卷八十四 卷八十五 卷八十六 卷八十七 卷八十八 卷八十九 卷九十 卷九十一 卷九十二 卷九十三 卷九十四 卷九十五 卷九十六 卷九十七 卷九十八 卷九十九 卷一百 卷一百一 卷一百二 卷一百三 卷一百四 卷一百五 卷一百六 卷一百七 卷一百八 卷一百九 卷一百十 卷一百十一 卷一百十二 卷一百十三 卷一百十四 卷一百十五 卷一百十六 卷一百十七 卷一百十八 卷一百十九 卷一百二十 卷一百二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 卷一百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五 卷一百二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 卷一百二十九 卷一百三十 卷一百三十一 卷一百三十二 卷一百三十三 卷一百三十四 卷一百三十五 卷一百三十六 卷一百三十七 卷一百三十八 卷一百三十九 卷一百四十 卷一百四十一 卷一百四十二 卷一百四十三 卷一百四十四 卷一百四十五 卷一百四十六 卷一百四十七 卷一百四十八 卷一百四十九 卷一百五十 卷一百五十一 卷一百五十二 卷一百五十三 卷一百五十四 卷一百五十五 卷一百五十六 卷一百五十七 卷一百五十八 卷一百五十九 卷一百六十 卷一百六十一 卷一百六十二 卷一百六十三 卷一百六十四 卷一百六十五 卷一百六十六 卷一百六十七 卷一百六十八 卷一百六十九 卷一百七十 卷一百七十一 卷一百七十二 卷一百七十三 卷一百七十四 卷一百七十五 卷一百七十六 卷一百七十七 卷一百七十八 卷一百七十九 卷一百八十 卷一百八十一 卷一百八十二 卷一百八十三 卷一百八十四 卷一百八十五 卷一百八十六 卷一百八十七 卷一百八十八 卷一百八十九 卷一百九十 卷一百九十一 卷一百九十二 卷一百九十三 卷一百九十四 卷一百九十五 卷一百九十六 卷一百九十七 卷一百九十八 卷一百九十九 卷二百 附录一 附录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