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 - 卷二十四

职官六

御史台

御史之名,周官有之,盖掌赞书而授法令,非今任也。(王有命,则赞为之辞,写其理之法令,命来受者即授之。)战国时亦有御史,秦赵渑池之会,各命书其事,又淳于髡谓齐王曰“御史在后”,则皆记事之职也。至秦汉,为纠察之任。(秦以御史监郡。汉初,叔孙通新定礼仪,以“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而去”是也。)所居之署,汉谓之御史府,亦谓之御史大夫寺,(汉御史大夫寺,在大司马门内,无塾,其门署用梓板,不雘色,题曰“御史大夫寺”。)亦谓之宪台。成帝时,御史府吏舍百馀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乌去不来者数月,长老异之,后果废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是其徵也。后汉以来,谓之御史台,亦谓之兰台寺。(颜师古曰:“官曹通名为寺。”后汉赵岐本名嘉,以生於御史台,因字台卿。又应劭官仪曰:“廷尉案责上御史台。”又谢灵运晋书曰:“汉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是谓三台。”后汉蔡邕以侍御史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间,周历三台。)梁及后魏、北齐或谓之南台。(北齐王高澄用崔暹为御史中尉,宋游道为尚书左丞,谓之曰:“卿一人处南台,一人处北省,当使天下肃然。”)后魏之制,有公事,百官朝会,名簿自尚书令、仆以下,悉送南台。(后魏临洮王举哀,兼尚书左仆射元顺不肯送名,又不送簿。中尉举弹之。顺奏曰:“尚书百揆之本,令、仆纳言之贵,不宜下隶中尉,送名御史。”诏许之。后元子思为御史中尉,朔朝,台移尚书索应朝名帐。尚书郎裴献伯移注云:“按蔡氏汉仪,御史中尉逢台郎於複道,中尉下避执版,郎中车上举手礼之。以此而言,明非敌体。”子思奏曰:“臣按汉书,御史中丞为独坐。又按魏书曰:'崔琰既为中丞,百僚震恐。'则中丞不揖省郎,亦已久矣;宪台不属都坐,亦非今日。又按孝文帝职令:'朝会失时,则御史弹之。'若不送名,到否何验。献伯等乱常变纪,请付法。”诏曰:“国异政,不可据以古事。检孝文帝旧格以闻。”寻从子思奏。)后周曰司宪,属秋官府。隋及大唐皆曰御史台。龙朔二年改为宪台,咸亨元年复旧。门北辟,主阴杀也。(按北齐杨楞伽邺都故事云:“御史台在宫阙西南,其门北开,取冬杀之义。”斯事久矣。今东都台门所以不北向者,盖欲变古之制,或建造者不习故事耳。龙朔中,改司经局为桂坊,置司直,为东宫之宪府,亦开北门,以象御史台,其例明矣。或云:隋初移长安城,造御史台,时以兵部尚书李圆通检校御史大夫,欲於尚书省近,故开北门。此说非也。)故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旧制但闻风弹事,提纲而已。(旧例,御史台不受诉讼。有通辞状者,立於台门,候御史,御史径往门外收采。知可弹者,略其姓名,皆云”风闻访知”。永徽中,崔义玄为大夫,始定受事御史,人知一日,劾状题告人姓名或诉讼之事。)其鞫案禁系,则委之大理。贞观末,御史中丞李乾祐以囚自大理来往,滋其奸故,又案事入法,多为大理所反,乃奏於台中置东西二狱,以自系劾。开元中,大夫崔隐甫复奏罢之。其后罕有闻风弹举之事,多受辞讼,推覆理尽,然后弹之。将有弹奏,则先牒监门禁止,勿许其入。(按宋书云”二台劾奏,符光禄加禁止,不得入殿省”,是其先例。光禄主殿门。)武太后时,改御史台为肃政台,凡置左、右肃政二台,别置大夫、中丞各一人,侍御史、殿中、监察各二十人,(又置肃政台使六人,受俸於本官,略与御史同,寻罢之。)左以察朝廷,右以澄郡县。时议以右多名流,左多寒刻,其迁登南省者,右殆倍焉,以其不陵朝贵故也。二台迭相纠正,而左加敬惮。神龙以后去肃政之名,但为左右御史台。(初置两台,每年春秋发使,春曰风俗,秋曰廉察。令地官尚书韦方质为条例,删定为四十八条,以察州县。载初以后,奉饬乃巡,不每年出使也。)睿宗即位,诏二台并察京师,资位既等,竞为弹纠,百僚被察,殆不堪命。太极元年,以尚书省悉隶左台。月馀,右台复请分绾尚书西行事。左台大夫窦怀贞乃表请依贞观故事,遂废右台,而本御史台官复旧,废台之官并隶焉。(其左台,本御史台也。又别置右台,右台地即今太仆寺是也。本隋长秋监地,武太后改为司宫台,移於街北。遂以其地置右台。右台既废,以其地为御史台使院。开元八年,移太仆寺於此。)大夫一人,中丞二人,侍御史四人,殿中侍御史六人,监察御史十人,主簿一人。内供奉、里行者各如正员之半。(太宗朝,始有里行之名。高宗时,方置内供奉及里行官,皆非正官也。开元初,又置御史里使及侍御史里使、殿中里使、监察里使等官,并无定员,义与里行同。穆思泰、元光谦、吕太一、翟章并为里使,寻省。建中三年九月,御史台请置推官二人,常与本推御史同推覆,奉饬依。)其台宪故事,官资轻重,则杜易简、韩琬注记详焉。(杜易简撰御史杂注四卷,韩琬撰御史台记十二卷。)

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秦官。(侍御史之率,故称大夫。)汉因之,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故事,选郡守相高第为御史大夫,任职者为丞相。(汉旧仪:“拜御史大夫为丞相,左右前后将军赞,五官中郎将授印;拜御史大夫,二千石赞,左右郎将授印。”)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大司空。(成帝欲修璧雍,通三公官,故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金印紫绶,秩比丞相。(御史大夫月俸四万。)哀帝建平二年,朱博奏请罢大司空,以御史大夫为百僚帅,帝从之,遂复为御史大夫,皆宰相之任。(事具宰相篇。)元寿二年,复为大司空。(汉高帝以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王相。上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曰:“谁可以为御史大夫者?”视赵尧曰:“无以易尧。”遂拜之。始尧为昌符玺御史,有人谓昌曰:“君之吏赵尧奇才,必代君为相。”昌曰:“尧刀笔小吏,何至是乎?”后果然。又倪宽为御史大夫,以称意任职,故久无所匡谏於上,官属易之。张汤为御史大夫,每朝奏事,日旰,天子忘食,丞相充位而已。又赵绾为御史大夫,请无奏太皇太后事,即窦太后也,好黄老言,患其不用儒,故夺其政。又杜周为御史大夫,后周子延年又为御史大夫,以居父官,不敢当旧位,坐卧皆易其处。又贡禹字少翁,为御史大夫,列於三公。自禹在位,数言得失,书数十上。)凡为御史大夫,而丞相次也,其心冀幸丞相物故,(物,无也。故,事也。言无所复能於事。)或乃阴私相毁害,欲代之。(见史记。又曰:郑弘为大夫,守之数年不得。匡衡居之,未满岁而丞相死,即代之。)后汉初,废御史大夫。(更始至长安,以隗嚣为御史大夫。中元元年,光武东巡泰山,以张纯视御史大夫,从封禅,礼毕罢。)至建安十三年,罢三公官,始复置之,以郗虑居焉,(华歆亦为之。)不领中丞,置长史一人。魏黄初二年,又改御史大夫为司空,末年复有大夫。而吴有左右焉。(晋书曰,魏以司空何曾为晋国丞相,以王沈为御史大夫是也。吴孙休以丁密、孟宗为左右御史大夫。)晋初省之。此皆为三公,非今御史大夫也。(今御史大夫,即汉以来御史中丞是也。后代或置大夫,皆中丞之互名,非汉旧大夫之任。唯刘聪僣号,置御史大夫,亚於三公,颇似汉制也。)

中丞

初,汉御史大夫有两丞,一曰御史丞,一曰中丞,亦谓中丞为御史中执法。(汉高帝诏徵贤良,御史大夫下相国,相国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晋灼曰:“中执法,中丞也。”)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汉中丞有石室,以藏秘书、图谶之属。以其居殿中,故曰中丞。)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十五员,受公卿奏事,举劾案章,盖居殿中,察举非法也。及御史大夫转为大司空,而中丞出外为御史台率,即今之御史大夫任也。(自此以后,并如今御史大夫也。)周官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刑,以理王宫之政令,凡宫之纠禁,又其任也。(周礼“小宰”注曰:“若今御史中丞。”)初,御史大夫更名大司空,置长史,而中丞官职如故。武帝时,以中丞督司隶,司隶督丞相,丞相督司直,司直督刺史,刺史督二千石下至黑绶。(汉中丞,故二千石为之,或选侍御史高第,执宪中司,出为二千石。)哀帝元寿二年,御史中丞更名御史长史。后汉光武复改为中丞,两梁冠,铜印青绶。与尚书令、司隶校尉朝会,皆专席而坐,京师号为“三独坐”,言其尊也。凡中丞以下,并文官,属少府。(以下谓侍御、侍书等。)魏初,改中丞为宫正,举鲍勋为之,百僚严惮。(陈群及司马宣王举勋为之。)后复为中丞。晋亦因汉,以中丞为台主,与司隶分督百僚。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纠。初不得纠尚书,后亦纠之。(晋傅咸奏云:“司隶、中丞得纠太子而不得纠尚书,臣所未譬。”朝廷无以易之。又刘暾字长叔,兼中丞,奏免尚书仆射等十馀人,朝廷嘉之,遂以即真。晋元帝即尊号,省司直,置中丞,皇太子以下悉得纠劾之。)中丞专纠行马内,司隶专纠行马外。虽制如是,然亦更奏众官,实无其限。(王恬字元愉,为中丞。简文初即位,未解严,大司马桓温屯中堂,夜吹警角,恬奏劾温大不敬,请理罪。明日,温见奏事,叹曰:“此儿乃敢弹我,真可畏也。”)宋中丞一人,每月二十五日,绕行宫垣白壁。(汉志:“执金吾每月三绕行宫城。”疑是省金吾,以此事并中丞也。)铜印墨绶,进贤两梁冠,佩水苍玉,介帻,绛朝服。(职官录兼云青绶。)孝武帝孝建二年制,中丞与尚书令分道,虽丞、郎下朝相值,亦得断之,馀内外众官,皆受停驻。(宋文帝元嘉十三年,有司奏:”御史中丞刘式之议:'每至出行,未知制与何官分道。旧科法唯称中丞专道,传诏荷信,诏唤众官,应诏者得行,制令无分别他官之文。皇太子不宜与众同例,中丞应与分道。扬州刺史、丹阳尹、建康令并是京辇土地之主,或检校非违,或赴救水火,事应神速,不宜稽驻,并合分道。又寻六门则为行马之内,且禁卫非违,并由二卫及领军,未详京尹、建康令门内之从及公事,亦得与中丞分道与否?'其六门内既非郡县部界,即不合依门外也。”)齐中丞职无不察,专道而行,驺辐禁呵,加以声色,武将相逢,辄致侵犯,若有卤簿,至相殴击。(齐沈冲与兄渊、淡三人,并历中丞。)梁国初建,又置御史大夫。天监元年,复曰中丞。中丞一人,掌督司百僚。皇太子以下,其在宫门行马内违法者,皆纠弹之。虽在行马外而监司不纠,亦得奏之。专道而行,逢尚书丞郎,亦得停驻。其尚书令、仆、御史中丞,各给威仪十人。其八人武冠绛韝,(音沟。)执青仪囊,题云”宜官告”,以受辞讼;一人缃衣,执鞭杖,依行列行;七人唱呼入殿,引喤至阶;一人执仪囊,不喤。自齐梁皆谓中丞为南司。(梁江淹字文通,为中丞。齐明帝曰:“今君为南司,足以震肃百僚也。”淹乃弹中书令谢朏等以久疾不预山陵公事。又奏收梁益二州刺史赃贿,付廷尉理罪。临海、永嘉二太守及诸郡二千石、大县长官等,多被劾理,内外肃然。明帝曰:“君可谓近世独步。”又何敬容为宰相,妾弟盗米,执送领军,敬容以书解之。领军将军河东王誉封其书以奏,武帝怒,付南司推劾。中丞张绾奏敬容协私罔上,合弃市,诏特免职。旧制,仆射、中丞坐位东西相向。元日大会,张绾为中丞,兄绩为仆射,及百司就列,兄弟并道驺,分趋两陛,前代未有,时人荣之。喤音横。)陈因梁制。(陈徐陵为中丞,奏弹司空安成王顼,导从南台官属,列奏案而入,陈主为敛容正坐。陵进读奏,时安成王在殿上侍立,陵命殿中侍御史引下,遂劾免之。)江左中丞虽亦一时髦彦,然膏粱名士犹不乐。(宋颜延之为御史中丞,何尚之与延之书曰:”绛驺清路,白简深刻,取之仲容,或有亏耶?”王球甚矜曹地,遇从弟僧朗除御史中丞,球谓曰:“汝为此官,不复成膏粱矣。”齐王僧虔迁御史中丞,甲族由来多不居宪职,王氏分枝居乌衣者,为官微减,僧虔为此官,乃曰:“此是乌衣诸郎坐处,我亦可试为耳。”)后魏为御史中尉,督司百僚,其出入,千步清道,与皇太子分路,王公百辟,咸使逊避,其馀百僚,下马弛车止路傍,其违缓者,以棒棒之。其后,洛阳令得与分道。(元志为洛阳令,与中尉李彪争路,俱入见。彪曰:“御史中尉辟承华羽盖,驻论道剑鼓,安有洛阳令与臣抗衡?”志曰:“臣神州县主,普天之下,谁非编民?岂有俯同众官,趋避中尉。”孝文遂令分路。)自东魏徙邺,无复此制。北齐武成以其子琅琊王俨兼为御史中丞,欲雄宠之,复兴旧制。俨出北宫,凡京畿之步骑,领军之官属,中丞之威仪,司徒之卤簿,莫下毕备。(时俨总领四职。)武成观之,遣中使驰马趣仗,不得入,自言奉饬,赤棒应声碎其鞍,马腾人颠,观者倾京邑。(北齐高恭之字道穆,为御史中丞。帝姊寿阳公主行犯清路,执以赤棒,卒呵之,不止。道穆令卒棒破其车,主泣诉於帝,帝不责穆,谓曰:”家姊行路相犯,极以为愧。”)后周有司宪中大夫二人,掌司寇之法,辨国之五禁,亦其任也。隋以国讳,改中丞为大夫。大唐因隋,亦曰大夫。龙朔二年,改为大司宪,咸亨初复旧。武太后改置左、右肃政台,御史大夫各一人,太极初复旧。掌肃清风俗,弹纠内外,总判台事。自周、隋以来,无仪卫之重令,行出道路,以私骑匹马从之而已。(故事,侍御史以下,与大夫抗礼。光宅元年九月,韦思谦除右肃政大夫,遂坐受拜。或以为言,谦曰:“国家班列,自有差等,奈何姑息。”其后大夫又与之抗礼。至开元十八年,有饬申明隔品致敬,其礼由之不改。至二十四年六月,李適之为大夫,又坐受拜,其后又与之抗礼,至今不改。故事,大夫与监察竞为官政,略无承禀。至开元十四年,崔隐甫为大夫,一切督责之,事无大小,悉令咨决。稍有忤意,列其罪,前后贬黜者过半,群僚侧目。上常谓曰:“卿为大夫,深副朕委。”)

御史中丞,旧持书侍御史也。初,汉宣帝元凤中,感路温舒尚德缓刑之言,季秋后请谳。时帝幸宣室斋居而决事,令侍御史二人持书,持书御史起於此也。后因别置,冠法冠,有印绶,与符节郎共平廷尉奏事,罪当轻重。后汉亦二人,铜印青绶,选明法律者为之。(蔡质汉仪曰:”选御史高第者补之。”)凡天下诸谳疑事,掌以法律当其是非。自桓帝之后,无所平理,苟充其位而已。魏置持书执法,掌奏劾,而持书侍御史掌律令,二官俱置。(宋志曰:“魏置御史八人,有持书曹,掌度支运,课第曹掌考课。不知馀复何曹。”)晋置四人,泰始四年,又置黄沙狱持书侍御史一人,秩与中丞同,掌诏狱及廷尉不当者皆理之,后并河南,遂省黄沙持书侍御史。及太康中,又省持书侍御史二员。魏晋以来,持书侍御史分掌侍御史所掌诸曹,若尚书二丞。宋代掌举劾,齐、梁并同,皆统侍御史。自宋、齐以来,此官不重,自郎官转持书者,谓之”南奔”。(梁谢几卿自尚书三公郎为持书侍御史,”颇失志,多陈疾,台事略不复理”是也。)梁天监初,始重其选,车前依尚书二丞给三驺,执盛印青囊,旧事纠弹官印绶在前故也。后魏掌纠禁内朝会失时,服章违错,飨宴会见,悉所监之。北齐亦有焉。后周有司宪上士二人,亦其任也。隋又为持书侍御史,台中簿领,悉以主之。大唐永徽初,高宗即位,以国讳故,改持书侍御史为御史中丞。龙朔二年,改为司宪大夫,咸亨元年复为中丞,二人。(大足元年,张易之纵恣益横,常私引相工李弘泰占吉凶,言涉不顺。御史中丞宋璟请穷究其状。武太后曰:“易之等已自上闻。”璟曰:“谋反大逆,无容首免。易之等分外承恩,臣知言发祸从,然义激於心,虽死不恨。”太后不悦。内史姚元崇恐忤旨,遽宣饬令出。璟曰:“天颜咫尺,亲奉德音,不烦宰相擅宣王命。”太后意解,乃收易之等入台,寻舍之,令就宅谢罪。璟拒而不见曰:“公事当公言之,若私见,法无私也。”景龙二年十二月,御史中丞姚庭筠奏称:“律令格式,悬之象魏,奉而行之,事无不理。比见诸司寮寀,不能遵守章程,事无大小,皆悉闻奏。臣闻为君者任臣,为臣者奉法。故云'汝为君目将思明',则知万几务综,不可遍览也。所以设官分职,委任责成,百工惟时,以成垂拱之化。比者或修一水窗,或伐一枯木,并皆上闻旒扆,取断宸衷,岂代天理物至化之道也?自今以后,若缘军国大事及牒式无文者,任奏取进止。自馀据章程合行者,各令准法处分。其有故生疑滞,致有稽失者,请令御史随事纠弹。”上从之。)亦时有内供奉,(本有一人,圣历中加一人,寻省。先天中复置。)职副大夫,通判台事。(开元二十一年三月,置京畿都采访处置使,以中丞为之。)

侍御史

侍御史,於周为柱下史,老聃尝为之。秦时,张苍为御史,主柱下方书,亦其任也。又云苍为柱下御史,明习天下图书计籍。(见史记。如淳曰:“方,板也,谓书事在板上也。秦以上置柱下史,苍为御史,主柱下事。或曰主四方文书也。”又职官录曰:“秦改御史为柱下史。”)一名柱后史,谓以铁为柱,言其审固不桡也。(一云冠法冠,一名柱后惠文,以铁为柱也。法冠者,秦事云:“始皇灭楚,以其君冠赐御史,亦名獬豸冠。獬豸,兽名,一角,以触不直也,故执法者冠之。”)亦为侍御史。汉因之,凡十五员。(又汉旧仪曰:汉”御史员四十五人,皆六百石。其十五人衣绛,给事殿中,为侍御史,宿庐在石渠门外,二人尚玺,四人持书给事,二人侍前,中丞一人领。馀三十人留寺,理百官事”。)侍御史,御史大夫自调更告入归官,比丞相掾史,史白录。(白录,著录而已。)惠帝初,遣御史监三辅郡,其后又置监御史。(汉官仪曰:“侍御史出督州郡盗贼,运漕军粮,言督军粮侍御史。至后汉,复有护漕都尉官,建武七年省。”晋太元六年,又置督运御史官。)其举郡国孝廉第四科云:“有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严延年迁侍御史,劾霍光专废立。)武帝时,侍御史又有绣衣直指者,出讨奸猾,理大狱,而不常置。(直指而行,无苟私也。衣以绣者,尊宠之也。江充拜直指绣衣使,督三辅盗贼,禁察逾侈。时近臣多奢僣,充皆举劾,请没入车马,令身侍北军击匈奴,奏可。贵戚惶恐,见上叩头,愿得入钱赎罪。又王贺字翁孺,武帝时为绣衣御史,逐捕群盗,皆纵而不诛。暴胜之亦为之。至后汉,谯玄为绣衣御史,持节,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沈约云:“绣衣御史,光武省,顺帝复置,魏罢之。”)后汉亦有侍御史员,察举非法,受公卿群吏奏事,有违失举劾之。凡郊庙之祠及大朝会、大封拜,则二人监威仪,有违失则劾奏。以公府掾属高第补之,或故牧守、议郎、郎中为之,唯德所在。初上称守,满岁拜真,出剧为刺史、二千石,平迁补县令。见中丞,执板揖。顺帝复绝他选,专用宰士,有三缺,三府各一,举劾案章,事无大小,尚书受成而已,威烈赫奕,莫之敢犯。真御史守中丞、持书,服其冠绂,上事言守,关移称真。又按二汉侍御史所掌凡有五曹:一曰令曹,(掌律令。)二曰印曹,(掌刻印。)三曰供曹,(掌斋祀。)四曰尉马曹,(掌厩马。)五曰乘曹,(掌车驾。)豹尾之内,便为禁省。(后汉桓典为侍御史,执政无所避,常乘骢马,京都畏之,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又张纲为侍御史,顺帝汉安时,遣八使按行风俗,唯纲最年少官卑,馀皆宿儒重位,同日受命,各之所部。纲独埋其车轮於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奏大将军梁冀兄弟罪恶。又陈翔字子麟,拜侍御史,正旦朝贺,大将军梁冀威仪不整,翔奏请收冀理罪,时人奇之。又杨秉字叔节,拜侍御史,京师咸称有宰相之才。)魏置御史八人。当大会殿中,御史簪白笔,侧陛而坐。帝问左右:“此何官?何主?”辛毗曰:“此谓御史,旧时簪笔以奏不法。当如今者,直备位,但毦笔耳。”晋侍御史九人,颇用郡守为之,(山公启事曰:”旧侍御史颇用郡守,今散二千石有才能尚少者可用不?”诏使八座详之。毦音饵。)品同持书,而有十三曹。(十三曹者,谓吏曹、课第曹、直事曹、印曹、中都督曹、外都督曹、媒曹、符节曹、水曹、中垒曹、营军曹、法曹、笇曹。及江左初,省课第曹,置库曹,掌厩牧马牛市租。后分库曹,置左库、外左库二曹。)宋代多并诸曹,凡十御史焉。自汉以来,皆朝服法冠。(晋武库失火,尚书郭彰与侍御史刘暾典知修复。彰以后亲轻傲,以功程之闻呵暾曰:”我不能截卿角耶?”以御史著法冠,有两角故也。暾厉色曰:“天子法冠,而欲截角!”命纸笔奏之。暾音他昆反。)齐有十人,梁陈皆九人,居曹纠察不法。后魏御史甚重,必以对策高第者补之。侍御史与殿中侍御史昼则外台受事,夜则番直内台。御史旧式不随台主简代。延昌中,王显有宠於宣武,为御史中尉,始请革选。此后踵其事,每一中尉,则更简代御史。北齐有八人,亦重其选。后周有司宪中士,则其任也。隋侍御史八人,自开皇之前,犹踵后魏革选;自开皇之后,始自吏部选用,不由台主,仍依旧入直禁中。大业中,始罢御史直宿台内,文簿皆持书主之,侍御史但侍从纠察而已,由是资位少减。大唐自贞观初以法理天下,尤重宪官,故御史复为雄要。(贞观十一年,吴王恪好畋猎,损居人田苗。侍御史柳范奏弹之。太宗因谓侍臣曰:“权万纪事我儿,不能匡正,其罪合死。”范进曰:“房玄龄事陛下,犹不能谏止畋猎,岂可独坐万纪乎?”)其将除拜,皆吏部与台长官、宰相议定,然后依选例补奏,其内诏别拜者,不在其限。(显庆元年八月,中书侍郎平章事李义府恃宠用事。闻妇人淳于氏有美色,坐事系大理,乃讽大理丞毕正义枉法出之,将纳之。有言其状者,上令给事中刘仁轨鞫之。义府恐洩其谋,遂逼正义自缢於狱中。上知,特原义府之罪。侍御史王义方奏:“义府擅杀寺丞,陛下虽以释放,然天子置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则知人主不得独是独非。昔唐尧至圣,失之於四凶;汉祖深仁,失之於陈豨;光武聪明宽恕,失之於庞萌;魏武勇略英雄,失之於张邈。此并英杰之主,莫不失之於前,得之於后。陛下继圣,抚有万邦,蛮陬夷落,犹惧刑网,况辇毂咫尺,奸臣肆虐,杀一六品寺丞,足使忠臣抗愤。纵令正义自取绞缢,此事弥不可容,便是畏义府之权势能杀身。杀身灭口,此则生杀之威上非主出,赏罚之柄下移奸佞。请乞重勘正义,当致死之由,雪冤气於幽泉,诛奸臣於白日。”对仗叱义府令下,义府顾视不退,义方三叱,上既无言,义府趋出。义方乃读弹文曰:”义府善柔成性,佞媚为姿。昔事马周,分桃见宠;后交刘洎,割袖承恩。生其羽翼,长其光价,因缘际会,遂阶通达。贪冶容之好,原有罪之淳于;恐漏泄其谋,殒无辜之正义。此而可恕,孰不可容?请除君侧,少答鸿私,碎首玉阶,庶明臣节。伏请付法推断,以申朝典。”)麟德以来,用人尤重,(高宗常问群臣求可为御史者,佥举万年尉杨子,失其名。居数月,复问之,群臣复举焉。上曰:”吾闻斯人常以亵服居公堂视事,其可以为准绳司乎?”由是百司群寮,必表而亲事。)选授之命,不由铨管。及李义府掌大选,宠任既重,始得补之。(神龙三年,吏部尚书苏瑰案问郑普思。其妻有宠於韦庶人,特饬命对御辩析,上屡抑瑰而理普思。侍御史范献忠历阶曰:“臣请先罪苏瑰。”上问其故,忠曰:“苏瑰国之大臣,荷荣贵久矣,不能斩逆贼而后闻奏,令使眩惑天聪,摇动刑柄,而普思反状昭露,陛下曲为申理,此则王者不死。今圣躬万福,岂有剩天子耶!臣请先死,终不能事普思。”上意乃解,狱遂定。)自义府之后,无出於吏部者。(旧御史遭长官於途,皆免帽降乘,长官戢辔,辞而止焉。乾封中,王本立为侍御史,意气颇高,途逢长官,端揖而已。自是诸人或降而立,或一足至地,或侧鞍弛〈革登〉,轻重无恒。开元以来,但举鞭耸揖而已。)侍御史凡四员,(本二员,显庆中加二员。乾封二年二月,韦仁约除御史,与公卿相见,未尝行拜礼。或勉之,约曰:“鹗雕鹰鹯,岂众禽之偶?柰何设拜以狎之!且耳目之官,故当特立。”乃曰:”御史衔命出使,不能动摇山岳、震摄州县,诚旷职耳。”)内供奉二员。(侍御史内供奉与殿中御史内供奉、监察御史里行,其制并同,皆无职田、庶仆。台例:占阙者得职田、庶仆;无阙可占,则岁两时请地子於太仓,每月受俸及庶仆於太府。)掌纠察内外,受制出使,分判台事。又分直朝堂,与给事中、中书舍人同受表理冤讼,迭知一日,谓之”三司受事”。其事有大者,则诏下尚书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同按之,亦谓此为“三司推事”。(后汉永平中,侍御史寒朗共三府案楚狱,亦今三司之例。)武太后时,刑狱滋彰,凡二台御史,多苛刻无恩,以诛暴为事,猜阻倾夺,更相陵构,此其为弊也。神龙以来稍革之,其后名流慎选,侔於贞观、永徽矣。侍御史之职有四,谓推、(推者,掌推鞫也。)弹、(掌弹举。)公廨、(知公廨事。)杂事。(台事悉总判之。)定殿中、监察以下职事及进名、改转,台内之事悉主之,号为”台端”,他人称之曰”端公”。其知杂事者,谓之“杂端”,最为雄剧。食坐之南设横榻,谓之”南床”。殿中、监察不得坐。(亦谓之”痴床”,言处其上者。皆骄傲自得,使人如痴,是故谓之“痴床”。)凡侍御史之例,不出累月,则迁登南省,故号为”南床”。百日察其行止出入,揖让去就,殿中以下皆禀而随之,先后亏失者有罚。其太极以前二台朝列之制,侍御史与殿中随仗入,分居两行。(东行在侍中、黄门侍郎、给事中后,起居郎、常侍、正谏议大夫、御史中丞下。西行在中书令、侍郎、舍人后,起居舍人、常侍、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大夫下。)承诏者各五日。有旨召御史,不呼名,则承诏者出。(承诏御史旧在西,开元初制在东。)侍御史或阙,则假殿中承之。(自至德以来,诸道使府参佐,多以省郎及御史为之,谓之外台,则皆检校、里行及内供奉,或兼或摄。诸使官亦然。)

殿中侍御史

殿中侍御史。魏兰台遣二御史居殿中,察非法,即殿中侍御史之始也。晋置四人,江左多置二人。(宋徐爰自殿中侍御史转南台侍御史。)梁有四人,掌殿内禁卫内事。后魏、北齐皆有之。隋初,改曰殿内侍御史,置十二人,至炀帝省。大唐置六员,(初有二员,贞观二十二年增二员,开元中加二员。)内供奉三员,初掌驾出於卤簿内纠察非违,馀同侍御史,唯不判事。咸亨以前,迁转及职事与侍御史相亚。自开元初以来,权归侍御史,而迁转犹同,兼知库藏出纳及宫门内事,知左右巡,分京畿诸州诸卫兵禁隶焉,弹举违失,号为”副端”。(开元二年三月,殿中侍御史郭震劾刑部尚书赵彦昭、太子宾客韦嗣立、青州刺史韦安石曰:“彦昭以女巫赵五娘左道乱常,讬为诸姑,潜相影援。既因提挈,遂践台阶,或驱车造门,著妇人之服;或携妻就谒,申犹子之情。同恶相济,一至於此。又张易之兄弟势倾朝野,嗣立此际结为舅生。神龙之初,已合诛死,天网疏漏,腰领误全,与安石讬附阿韦,编诸属籍。中宗晏驾,削相王辅政之制,定阿韦临朝之策,此时朝野冤惧,人神怨愤。臣忝司清宪,敢不纠弹。彦昭等并请准法处分。”於是并贬其官。)閤门之外,百僚班序有离立失列、言嚣而不肃者,则纠罚之。其正冬大会,则戴玄豸,乘马加饰,(大夫、中丞加金勒珂珮。)具服上殿,供奉左右。或缺,则吏部以他官摄之。其郊祀、巡幸,大备卤簿,出入由旌门者,监其队伍。初,武太后时有殿中里行及员外殿中御史官,或有起家为之而即真者。神龙以来,无监察则有里行。

监察侍御史

监察御史。初,秦以御史监理诸郡,谓之监御史,汉罢其名。至晋太元中,始置检校御史,以吴混之为之,掌行马外事,(晋志云:“古司隶知行马外事。晋过江,罢司隶官,故置检校御史,专掌行马外事。”)亦兰台之职。(又有禁防御史。)宋、齐以来无闻。后魏太和末,亦置此官,宿直外台,不得入宿内省。北齐检校御史十二人。后周司宪旅下士八人,盖亦其职。隋开皇二年,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凡十二人。炀帝增置十六员,掌出使检校。大唐监察御史十员,(初有四员,贞观二十二年加二员,显庆中加二员,开元中加二员。)里行五员,掌内外纠察并监祭祀及监诸军、出使等。监察御史职知朝堂,正门无籍,非因奏事,不得入至殿庭,在西凤阙南,视殿中侍御史以上从观象门出,若从天降。至开元七年三月,饬并令随仗入閤。(隋末亦遣御史监军。垂拱三年十一月,凤阁侍郎韦方质奏言:”旧制有御史监军,今未差遣,恐亏失节度。”武太后曰:“将出师,君授之以斧钺,阃外之事皆使裁之。始闻比来御史监军,乃有控制,军中大小之事,皆须承禀,非所以委专征也。以卑制尊,理便不可。”不许。)罪人当笞於朝者,亦监之,分为左右巡,纠察违失。(高宗时,御史韦仁约奏劾中书令褚遂良抑买宅地,遂良贬为同州刺史。万岁通天元年五月,监察御史纪履忠劾奏御史中丞来俊臣犯状有五:”一专擅国权,二谋害忠善,三赃贿贪浊,四失礼义教,五淫昏狠戾。论兹五罪,合至万诛,请下狱理罪。”长安四年三月,监察御史萧至忠弹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苏味道赃污,贬官。御史大夫李承嘉尝召诸御史,责之曰:“近日弹事,不咨大夫,礼乎?”众不敢对。至忠进曰:“故事,台中无长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若先白大夫而许弹事,如弹大夫,不知白谁也。”承嘉默然,惮其刚正。)以承天、朱雀街为界,每月一代。将晦,即巡刑部、大理、东西徒坊、金吾及县狱。若蒐狩,则监围,察断绝失禽者,量宜劾奏。(景龙三年,监察御史崔琬弹奏宰相宗楚客、纪处纳等骄恣跋扈,请收劾之。旧制,大臣有被御史弹者,皆俯偻趋出,待罪朝堂。今楚客等瞋目作色,称以忠鲠被诬。中宗令琬与楚客约为兄弟,时人窃号为”和事天子”。)开元初,革以殿中掌左右巡,监察或权掌之,非本任也。职务繁杂,百司畏惧,其选拜多自京畿县尉。(京畿即赤县也。)又有监察御史里行者,太宗置,自马周始焉。(始马周以布衣有诏令於监察御史里行,遂以为名。后高宗时,王本立自忻州定襄县尉为之。凡里行,皆受俸於本官,多复本官者。自王大宾后,罢本官俸,方有即真者。)武太后时,复有员外监察、试监察,或有起家为之而即真者。又有台使八人,俸亦於本官请,馀同监察。(时人呼为六相。)吏部式其试监察。神龙以来,无复员外及试,但有里行。凡诸内供奉及里行,其员数各居正官之半,唯俸禄有差,职事与正同。(开元五年,监察御史杜暹往碛西覆屯,会郭虔瓘与史献等不协,更相执奏,诏暹按其事实。史献以金遗暹,固辞。左右曰:“公远使绝域,不可失番人情。”暹不得已受,埋於幕下,既去出境,乃移牒令收取之。)

主簿

主簿。汉有御史主簿,(张忠为御史大夫,署孙宝为主簿。)魏晋以来无闻。至隋大业三年,御史台始置主簿二人。(隋兼置录事,员二人。)大唐置一员,掌付事勾稽,省署钞目,监印,给纸笔。其俸禄与殿中御史同。武德末,杜淹为大夫,以吏部主事林怀信为之。贞观中,自张弘济为此官之后,遂为美职,管辖台中杂务、公廨、厨库,检督令史、奴婢,配勋、散官职事。每食则执黄卷,书其谴罚。(录事以下小吏各有差。)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卷五十八 卷五十九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卷六十三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 卷六十八 卷六十九 卷七十 卷七十一 卷七十二 卷七十三 卷七十四 卷七十五 卷七十六 卷七十七 卷七十八 卷七十九 卷八十 卷八十一 卷八十二 卷八十三 卷八十四 卷八十五 卷八十六 卷八十七 卷八十八 卷八十九 卷九十 卷九十一 卷九十二 卷九十三 卷九十四 卷九十五 卷九十六 卷九十七 卷九十八 卷九十九 卷一百 卷一百一 卷一百二 卷一百三 卷一百四 卷一百五 卷一百六 卷一百七 卷一百八 卷一百九 卷一百十 卷一百十一 卷一百十二 卷一百十三 卷一百十四 卷一百十五 卷一百十六 卷一百十七 卷一百十八 卷一百十九 卷一百二十 卷一百二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 卷一百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五 卷一百二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 卷一百二十九 卷一百三十 卷一百三十一 卷一百三十二 卷一百三十三 卷一百三十四 卷一百三十五 卷一百三十六 卷一百三十七 卷一百三十八 卷一百三十九 卷一百四十 卷一百四十一 卷一百四十二 卷一百四十三 卷一百四十四 卷一百四十五 卷一百四十六 卷一百四十七 卷一百四十八 卷一百四十九 卷一百五十 卷一百五十一 卷一百五十二 卷一百五十三 卷一百五十四 卷一百五十五 卷一百五十六 卷一百五十七 卷一百五十八 卷一百五十九 卷一百六十 卷一百六十一 卷一百六十二 卷一百六十三 卷一百六十四 卷一百六十五 卷一百六十六 卷一百六十七 卷一百六十八 卷一百六十九 卷一百七十 卷一百七十一 卷一百七十二 卷一百七十三 卷一百七十四 卷一百七十五 卷一百七十六 卷一百七十七 卷一百七十八 卷一百七十九 卷一百八十 卷一百八十一 卷一百八十二 卷一百八十三 卷一百八十四 卷一百八十五 卷一百八十六 卷一百八十七 卷一百八十八 卷一百八十九 卷一百九十 卷一百九十一 卷一百九十二 卷一百九十三 卷一百九十四 卷一百九十五 卷一百九十六 卷一百九十七 卷一百九十八 卷一百九十九 卷二百 附录一 附录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