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 - 卷一百五十九

兵十二

孙子曰:”地形者,兵之助。故用兵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九地之名。)凡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战其境内之地,士卒意不专,有溃散之心,故曰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入人之地未深,意尚未专,轻走,谓之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谓山水阨口,有险固之利,两敌所争。)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交地,有数道往来,交通无可绝。)诸侯之地三属,(我与敌相当,旁有他国也。)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先至其地,交结诸侯之众为助也。)入人之地深,倍城邑多,难以返者,为重地。(难返还也。背,去也,背与倍同。多,道里多也。远去己城郭,深入敌地,心专意一,谓之重地也。)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少固也,沮洳之地。圮音皮美反。)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众者,为围地。(所从入阨险,归道远也,持久则粮乏。故敌可以少击吾众者,为围地也。)疾战则存,不疾则亡者,为死地。(前有高山,后有大水,进不得前,退则有阻碍,又粮乏绝,故为死地。在死地者,当及士卒尚饱,强志殊死战,故可以俱免也。)是故散地则无战,(士卒顾家,不可轻战。)轻地则无止,(志未坚,不可遇敌。)争地则无攻,(三道攻,当先至得其地者不可攻。)交地则无相绝,(相及属也。俱可进退,不可以兵绝之。)衢地则合交,(交结於诸侯。)重地则掠,(蓄积粮食。入深,士卒坚固,则可掠取财物。)圮地则行,(无稽留也,不可止。)围地则谋,(发奇谋也。居此则当权谋诈谲,可以免难。)死地则战。(殊死战也。)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其属,(使相仍也。轻地还师,当安道促行,然令相属续,以备不虞也。)争地吾将趣其后,(利地在前,当进其后。争地先据者胜,不得者负,故从其后,使相及也。)交地吾将固其结,(交结诸侯,固其交结。)衢地吾将谨其市,(衢地,四通交易之地。市,变事之端也。方与诸侯结和,当谨约,使勿殆,使诸侯争之。)重地吾将继其食,(将掠彼也。深入,当继粮,不可使绝也。)圮地吾将进其涂,(疾过去也。疾行无留。)围地吾将塞其阙,(以一士心也。塞其阙,不欲走之意也。)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励士也。焚辎重,弃粮食,塞井夷灶,示之无活,必殊死战。)

又:”有通,有挂,有支,有隘,有险,有远。(此六地之名。教民居之,得便利则胜也。)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谓俱在平陆,往来通利也。)居通地,先据其地,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宁致人,无致於人。己先据高地,分为屯守於归来之路,无使敌绝己粮道也。)可以往,难以返,曰挂地。(挂,相挂牵也。)挂形曰,敌无备,出而胜之;敌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敌无备,而出攻之胜,可也;有备,不得胜之,则难还返也。)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久也。俱不便久相持也。)支形曰,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也,令敌半出而击之,利。(利,利我也。佯背我去,无出逐,待其引而击之,可败也。)隘形曰,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盈,满也。以兵阵满隘形,欲使敌不得进退也。)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隘形者,两山之间通谷也。敌怒势不得挠我也。先居之,前必齐阨口,阵而守之,以出奇也。敌即先居此地,齐口阵,勿从也;即半隘阵者,从而与敌共争此地利也。)险形曰,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居高阳之地,以待敌人,敌人从其下阴而来,击之则胜也。)若敌先居,则引而去之,勿从也。(地险先据,不可致於人也。)夫远形,均势,难以挑战,战而不利。(挑,迎敌也。远形,去国远也。地势均等,无独便利,先挑之战,不利也。)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故曰深草蓊秽者,所以遁逃也;深谷阻险者,所以止御车骑也;(李靖曰:”此车骑之败地。”)隘塞山林者,所以少击众也;(众少,可以夜击敌也。)沛泽杳冥者,所以匿其形也。是以涂有所不由,(扼难之地,所不当从也。不得已从之,故为变也。道虽近而中不利,则不绝也。)军有所不击,(军虽可击,以地险难久,留之失前利,若得之利薄也。穷困之卒,隘陷之军,不可攻,为死战也。当固守之,以待隙也。)地有所不争也。(皆与上同。曹公曰:”操所以置华费而得入徐州十四县,县小地形可争。得而易失,则不争也。”)凡地有绝涧,遇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郤,必亟去之,勿近也。(山水深大者,为绝涧。四方高,中央下者,为天井。深水大泽,葭苇蒙茏所隐蔽者,为天牢。可以罗绝人者,为天罗。陂湖泥泞,地形陷者,为天陷。山涧迫狭,地形深数尺,长数丈者,或丘陵坑坎,地形墝埆,为天郤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用兵常远六害,令敌近之,背则我凶矣。此六者,当迎不当背也。)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高而崇者为山。众树所聚为林。堆者为险。一高一下者为阻。水草坑堑者为沮。众水所归而不流者为泽。不先知军之所据及山川之形者,则不能行师也。)

按地形知胜负

周书阴符太公曰:”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进,故三军同名异用。可往而无以还者,车之死地;越险绝阻,乘敌远行者,车之竭地;前易后险者,车之困地;容车贯阻,出而无返者,车之患地;左险右易,上陵仰阪者,车之逆地;深堑黏土者,车之劳地;殷草横亩,犯历深泽者,车之拂地;车少地易,与步不辞者,车之败地;后有沟渎,左有深山,右有峻阪者,车之坏地;日夜霖雨,旬月不止,泥淖难前者,车之陷地。凡骑以陷敌,而不能破敌,敌人佯走,以步骑反击我后,此骑之败地也;追背逾限,长驱不止,敌伏我两傍,又绝我后,此骑之困地也;往无以返,入无以出,陷於天井,填於地牢,此骑之死地也;所由入者隘,所由去者远,彼弱可以击我强,少可以击我众,此骑之没地;大涧深谷,蓊秽林草,此骑之竭地;左右有水,前有大阜,后有高山,战於两水之间,乘敌过邑,是谓表里相合,左有深沟,右有峭坑,高下与地平,睹之广易,进退相敌,此并骑之陷地;汙下沮泽,进退渐洳者,骑之患地。拙将之所以见擒,明将之所务避也。”

周末,吴子问孙武曰:”吾至轻地,始入敌境,士卒思还,难进易退;未背险阻,三军恐惧;大将欲进,士卒欲退,上下异心。而敌盛守,修其城垒,整其军骑,或当吾前,或击吾后,则如之何?”武曰:”军在轻地,士卒未专以入为务,无以战为。故无近其名城,无由其通路,设疑佯惑,示若将去。乃选骁骑,衔枚先入,掠其牛马六畜。三军见得进,乃不惧。分吾良卒,密有所伏,敌人若来,击之勿疑;若其不至,舍之而去。”又问曰:”争地,敌先至,据要保利,简兵练卒,或出或守,以备我奇,则如之何?”武曰:”争地之法,让之者得,求之者失。敌得其处,慎勿攻之。引而佯走,建旗鸣鼓,趣其所爱,曳柴扬尘,惑其耳目;分吾良卒,密有所伏,敌必出救,人欲我与,人弃吾取,此争先之道。若我先至,而敌用此术,则选吾锐卒,固守其所,轻兵追之,分伏险阻,敌人还斗,伏兵旁起,此全胜之道也。”又问曰:”交地,吾将绝敌,令不得来,必全吾边城,修其所备,深绝通道,固其阨塞。若不先图,敌人已备,彼可得来,而吾不可往,众寡又均,则如之何?”武曰:”既吾不可以往,彼可以来,吾分卒匿之,守而易怠,示其不能。敌人且至,设伏隐庐,出其不意也。”又问曰:”衢地必先,吾道远,发后,虽驰车骤马,至不能先,则如之何?”武曰:”诸侯参属,其道四通,我与敌相当,而傍有国。所谓先者,必重币轻使,约和傍国,交亲结恩,兵虽后至,众以属矣。简兵练卒,阻利而处,亲吾军事,实吾资粮,令吾车骑,出入瞻候。我有众助,彼失其党,诸国掎角,震鼓齐攻,敌人惊恐,莫知所当。”又问曰:”吾引兵深入重地,多所逾越,粮道绝塞。设欲归还,势不可过。欲食於敌,持兵不失,则如之何?”武曰:”凡居重地,士卒轻勇,转输不通,则掠以继食。下得粟帛,皆贡於上,多者有赏,士无归意。若欲还出,切为戒备,深沟高垒,示敌且久。敌疑通途,私除要害之道,乃令轻车衔枚而行,尘埃气扬,以牛马为饵。敌人若出,鸣鼓随之,阴伏吾士,与之中期,内外相应,其败可知。”又问曰:”吾入圮地,山川险阻,难从之道,行久卒劳;敌在吾前而伏吾后,营居吾左而守吾右,良车骁骑,要吾隘道,则如之何?”武曰:”先进轻车,去军十里,与敌相候,接期险阻。或分而左,或分而右,大将四观,择空而取,皆会中道,倦而乃止。”又问曰:”吾入围地,前有强敌,后有险难,敌绝我粮道,利我走势,敌鼓噪不进,以观吾能,则如之何?”武曰:”围地之宜,必塞其阙,示无所往,则以军为家,万人同心,三军齐力。并炊数日,无见火烟,故为毁乱寡弱之形。敌人见我,备之必轻。告励士卒,令其奋怒;陈伏良卒,左右险阻,击鼓而出。敌人若当,疾击务突,前斗后拓,左右掎角。”又问曰:”敌在吾围,伏而深谋,示我以利,萦我以旗,纷纷若乱,不知所之,奈何?”武曰:”千人操旍,分塞要道;轻兵进挑,阵而勿搏,交而勿去,此败谋之法。”

战国魏武侯问吴起曰:”有师甚众,据险高垒,守以强弩,退如山移,进如风雨,粮食又多,不能长久,则如之何?”起曰:”车骑步徒,分军五衢,敌人必惑,莫知所如。敌若坚守,急行间谍,以观计谋。彼听吾说,解军而去;不听吾说,吾军疾战,胜而勿追,不胜疾归。或佯北安行,设伏疾斗,一结其后,一绝其路,两军衔枚,或左或右,而袭其处,吾军交至,必有其利。”又问曰:”谿谷险阻,与敌相逢,彼众我寡,则如之何?”起曰:”息而待之,持弓满弩,且备且虑,乱则击之勿疑,理则退后随之。凡过山谷丘陵,亟行勿留。高山深谷,卒然遇敌,必先鼓譟乘之。”又问曰:”左右高山,地甚隘狭,卒逢敌人,击之不敢,去之不得,为之奈何?”起曰:”此为谷战,勇者虽众勿用。募吾材士,与敌相当,轻足利刃,以为阵行;分车列骑,退隐四方,且拒且去,乘势不臧。敌若坚阵,行山列营,应须更图。”又问曰:”敌近而薄我,我无道路,我众甚惧,为之奈何?”对曰:”为此之术,我众彼寡,参分而裹之;彼众我寡,合阵从之。”又问曰:”若暴寇近薄,驱我马牛,取我禾稼,为之奈何?”对曰:”寇暴之至,善守而勿应。彼将暮去,其装必重,其心必恐,退还务速,必有不属,追而击之,其兵必散,虽众可破也。”

自战其地则败

春秋时,郧人军於蒲骚,(音萧。)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楚将屈瑕病之。大夫斗廉曰:”郧人军其郊,必不诫。且日虞四邑之至。(虞,度也。四邑,随、绞、州、蓼也。)君次於郊郢,以御四邑,(君谓屈瑕也。郊郢,楚地。)我以锐师宵加於郧。郧有虞心而恃其城,(恃其近城。)莫有斗志。若败郧师,四邑必离。”从之。遂败郧师於蒲骚。

周末,吴子问孙武曰:”散地,士卒顾家,不可与战,则必固守不出。敌攻我小城,掠吾田野,禁吾樵采,塞吾要道,待吾空虚而急来攻,则如之何?”武曰:”敌人深入吾都,多背城邑,士卒以军为家,专志轻斗;吾兵在国,安土怀生,以阵则不坚,以斗则不胜。当集人众,聚穀蓄帛,保城备险,遣轻兵绝其粮道。彼挑战不得,转输不至,野无所掠,三军困馁,因而诱之,可以有功。若欲战,必因势。势者,依险设伏,无险则隐於天阴暗昏雾,出其不意,袭其懈怠。”

后魏太武帝亲征后燕将慕容德於邺,战,前军败绩。德又欲攻之,别驾韩〈言卓〉进曰:”今魏不可击者四,燕不宜动者三。魏悬军远入,利在野战,一不可击也。深入近畿,致兵死地,二不可击也。前锋既败,后阵方固,三不可击也。彼众我寡,四不可击也。官军自战其地,一不宜动。动而不胜,众心不固,二不宜动。隍池未修,敌来无备,三不宜动。此皆兵机也。深沟高垒,以逸待劳,彼千里馈粮,野无所掠,久则三军靡费,攻则士众多毙,师老衅生,详而图之,可以捷也。”德曰:”韩别驾之言,良、平之策也。”

据险隘

周末,吴子问孙武曰:”敌人保据山险,擅利而处之,粮食又足,挑之则不出,乘间则侵掠,为之奈何?”武曰:”分兵守要,谨备勿懈。潜探其情,密候其怠。以利诱之,禁其牧采。久无所得,自然变改。待离其固,夺其所爱。敌据险隘,我能破之也。”

后汉末,曹公使夏侯妙才、张郃屯汉中。蜀先主进兵汉中,次於阳平关,南渡沔水,沿山稍前,於定军山势作营。妙才将兵来争其地。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妙才军,斩妙才。曹公自长安南征。先主遥策之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日不战,兵士亡者多,曹公果引军退还,先主遂有汉中。

魏将曹爽之伐蜀,司马文王同行,出骆谷,次於兴势。蜀将王林夜袭文王营,文王坚卧不动。林退,文王谓诸将曰:”费祎已据险拒守,进不获战,攻之不可,宜亟(纪力反)还军,以为后图。”爽等引退,祎果驰兵趣三岭,争险乃得过。

东晋末,大将宋武帝讨南燕慕容超。超召群臣,议拒晋师。大将公孙五楼曰:”吴兵轻果,所利在速战,初锋勇锐,不可争也。宜据大岘,使不得入,旷日延时,沮其锐气。徐简精骑二千,循海而南,绝其粮运;别敕段晖率兖州之军,缘山东下。腹背击之,上策也。各命守宰,依险自固,校其资储之外,馀悉焚荡,芟除粟苗,使敌无所资,坚壁清野,以待其衅,中策也。纵贼入岘,出城逆战,下策也。”超曰:”吾京都殷盛,户口众多,未可以一时入守。青苗布野,非可卒芟。设使芟苗城守,以全性命,朕所不能。今据五州之强,带山河之固,战车万乘,铁马万群,纵令过岘,至於平地,徐以精骑践之,此成擒也。”其将慕容镇曰:”若如圣旨,必须平原用马为便,宜出岘逆战,战而不胜,犹可退守。不宜纵敌入岘,自贻窘逼。昔成安君不守井陉之险,终屈於韩信;诸葛瞻不据束马之险,卒擒於邓艾。以为天时不如地利,但守大岘,策之上也。”超又不从。乃摄莒、梁父二戍,修城隍,简士马,蓄锐以待之。其夏,晋师次东莞,超遣其左军段晖等步骑五万,进据临朐。俄而晋师度岘,慕容超惧,率兵四万就段晖等於临朐,战败,超奔还广固。宋武围广固,数月而拔,齐地悉平矣。

塞险则胜否则败

春秋时,蔡侯、吴子、唐侯伐楚。舍舟於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豫章,汉东江北地名。)楚左司马沈尹戍谓楚将子常曰:”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沿,缘也。缘汉上下,遮使勿渡。)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以方城外人毁吴所舍舟。)还塞大隧、直辕、冥阨。(三者,汉东之隘道。隘,乌革反。)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既谋而行。楚大夫武城黑谓子常曰:”吴用木也,我用革也,(用,军器。)不可久也,不如速战。”大夫史皇谓子常曰:”楚人恶子而好司马。若司马毁吴舟於淮,塞城口而入,(城口,三隘道之总名。)是独克吴也。子必速战,不然,不免。”乃济汉而阵,自小别至於大别。(禹贡,汉水至大别南入江,然则此二别在江夏界。)三战,子常知不可,欲奔。”(知吴不可胜。)史皇曰:”安,求其事;(求知政事。)难而逃之,将何所入?子必死之。(子常违左司马戍之言故败。)

汉时,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音墙)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请罢边备,以休天子人民”。帝下有司议。郎中侯应上言,以为不可。其略曰:”自周奏汉兴以来,匈奴寇掠甚矣。其北边有阴山,东西千馀里,本冒顿单于依阻其中。至孝武帝,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之於漠北,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少安。夫夷狄之情,困则卑顺,强则骄逆,天性然也。前已罢外城,省亭隧,今才足以候视通烽火而已。安不忘危,不可复罢。且中国尚建关梁以制诸侯,所以绝臣下之觊欲。起塞以来,百有馀年,非皆以土垣,或因山岩石,木柴殭落,谿谷水门,卒徒筑理,功费久远,不可胜计。今欲以一切省徭戍,十年之外,卒有他变,障塞破坏,亭隧灭绝,当更发屯缮理,累世之功不可卒复。非所以永持至安,威制百蛮之长策也!”帝纳之。(具在边防匈奴篇中。)

后魏遣将伐后燕慕容宝,已平并州、潞川,频胜。宝在中山,引群臣议之。中山尹苻谟曰:”魏军强盛,千里转斗,乘胜而来,勇气兼倍,若逸骑平原,形势弥盛,殆难为敌。宜杜险拒之。”中书令眭(息为反)邃曰:”魏军多骑,师行剽锐,马上赍粮,不过旬日,宜令郡县聚千家为一堡,深沟高垒,清野待之,至无所掠,资食既罄,不过六旬,自然穷退。”尚书封懿曰:”今魏师十万,天下之勍敌也。百姓虽欲营聚,不足自固,是则聚粮集兵以资强寇,且又动众心,示之以弱。阻关拒战,计之上也。”慕容麟曰:”魏今乘胜气锐,其锋不可当,宜完守设备,待其弊而乘之。”於是修城积粟,为持久之备。魏攻中山不克,进据博陵鲁口,诸将睹风奔退,郡县悉降於魏。(宝违塞险之计,故败。)

大唐武德中,太宗围王充於东都,王充势穷,窦建德自河北来救。诸将及萧瑀等咸请且退师避之,太宗不许,曰:”王充粮尽,内外离心,我当不劳攻击,坐收其弊耳。建德新破孟海公,将骄卒惰。今我据武牢,扼其襟要,若贼恃盛,冒险争锋,吾当攻之必矣;贼若不战,旬日之间,王充自溃,彼败我振,兵足以临之。一行两定,在於斯举。若不速进,贼入武牢,诸城新附,必不能守,二贼并力,将若之何?”秦府记室薛收进曰:”王充据东都,府库填积,所患者在於乏食,是以为我所持。建德总十馀万众,来拒王师,亦当尽彼骁雄,期於速战。若纵其两寇相连,转河北之积以相资给,则伊、洛间战斗不已。大王今欲亲率猛锐,先据成皋之险,训兵坐甲,当彼疲弊之众,一战必克。建德破,则王充自下,不过数旬,二国之君,可面缚麾下。萧瑀等奈何遂请退兵!”太宗曰:”善。”而从之。留齐王元吉围王充,亲率三千五百人趋武牢,守之不与战,相持二十馀日。五月,建德谋伺官军刍尽,牧马於河北,必将袭武牢。太宗闻之,遂牧马千馀匹於河渚间以诱之。诘朝,建德果悉众而至,阵於汜水东。太宗候其阵久卒饥,令宇文士及率骑经贼阵之西,驰而南上,贼阵动,因而诸军奋击之,大溃,竟如太宗本策。

死地勿攻

周末,吴子问孙武曰:”吾师出境,军於敌人之地。敌人大至,围我数重,欲突以出,四塞不通。欲励士激众,使之投命溃围,则如之何?”武曰:”深沟高垒,示为守备。安静勿动,以隐吾能。告令三军,示不得已。杀牛燔车,以飨吾士。烧尽粮食,填夷井灶,割发捐冠,绝去生虑。将无馀谋,士有死志。於是砥甲砺刃,并气一力,或攻两旁,震鼓疾譟,敌人亦惧,莫知所当。锐卒分行,疾攻其后。此是失道而求生。故曰,困而不谋者穷,穷而不战者亡。”吴子曰:”若吾围敌,则如之何?”武曰:”山谷峻险,难以逾越,谓之穷寇。击之之法:伏卒隐庐,开其去道,示其走路,求生透出,必无斗意,因而击之,虽众必破。”又问曰:”吾在死地,粮道已绝,敌伏吾险,进退不得,则如之何?”武曰:”燔吾蓄积,尽我馀财,激士励众,使无生虑。鼓呼而冲,进而勿顾,决命争强,死而须斗。若敌在死地,士卒气勇,欲击之法:顺而勿抗,阴守其利,绝其粮道,恐有奇伏,隐而不睹,使吾弓弩,俱守其所。”

汉王遣将韩信击赵,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传令军中使发也。)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萆音蔽。依山自覆蔽也。)而观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汝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餐,曰:”今日破赵会食。”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阵。赵军遥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於是信走水上军。赵军空壁逐信,信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驰入赵壁,皆拔赵帜,立汉赤帜。赵军攻信既不得,还壁,见汉帜,大惊,遂乱,遁走。於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陈馀泜(音迟)水上,擒赵王歇。诸将因问信曰:”兵法右背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阵,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拊,孚武反。)此所谓'驱市人而战',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与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非所及也。”

十六国后凉吕光遣二子绍、纂伐段业,南凉秃发乌孤遣其弟鹿孤及杨轨救业。绍以业等军盛,欲从三门关挟山而东。纂曰:”挟山示弱,取败之道,不如结阵冲之,彼必惮我而不战也。”绍乃引军而南。业将击之,其将沮渠蒙逊谏曰:”杨轨恃虏骑之强,有窥觎之志。绍、纂兵在死地,必决战求生。不战则有太山之安,战则有累卵之危。”业曰:”卿言是也。”乃按兵不战。绍亦难之,各引兵归。(段业悟而不败。)

梁将陈庆之守涡阳城,与后魏军相持,自春至冬,数十百战,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於军后,诸将恐腹背受敌,议退师。庆之曰:”共来至此。涉历一岁,靡费粮仗,其数极多,诸君并无斗心,皆谋退缩,岂是欲立功名,直聚为抄暴耳。吾闻置兵死地,乃可求生。须虏围合,然后与战,必捷。”诸将壮其计,从之。魏人掎角作十三城,庆之衔枚夜出,陷其四垒。所馀九城,兵甲犹盛,乃陈其俘馘,鼓吹而攻,遂大奔溃,斩获略尽矣。

后魏末,齐神武兴义兵於河北,时尔朱兆等四将兵马号二十万,夹洹(音桓)水而军。时神武士马不满三万,以众寡不敌,遂於韩陵山为圆阵,系牛驴以塞道,於是将士皆死战,四面奋击,大破之。(齐神武兵少,天光等兵十倍,围而缺之,神武因自塞其缺,士皆有必死之志,是以破敌也。)

南齐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请降,后周将杨忠与柱国达奚武援之。於是共率骑士五千,人各兼马一匹,从间道驰入齐境五百里。前后遣三使报消难,而皆不返命。去北豫州三十里,武疑有变,欲还。忠曰:”有进死,无退生。”独以千骑夜趣城下,四面峭绝,徒闻击柝之声。武亲来,麾数百骑以西。忠勒馀骑不动,候门开而入,乃驰遣召武。时齐镇城将伏敬远勒甲士二千人据东陴,举烽严警。武惮之,不欲保城,乃多取财帛,以消难及其属先归。忠以三千骑为殿,到洛南,皆解鞍而卧。齐众来追,至於洛北。忠谓将士曰:”但饱食。今在死地,贼必不敢渡水以当吾锋。”食毕,齐兵佯若渡水,忠驰将击之,齐兵不敢逼,遂徐引而还。

大唐卫公李靖兵法曰:”若敌人在死地,无可依固,粮食已尽,救兵不至,谓之穷寇。击此之法,必开其去道,勿使有斗心,虽众可破。当精骑分塞要道,轻兵进而诱之,阵而勿战,败谋之法也。”

总论地形(附)

大唐卫公李靖兵法曰:

军志云:失地之利,士卒迷惑,三军困败。饥饱劳逸,地利为宝,不其然矣。是以彼此俱利之地,则让而设伏,趋其所爱而傍袭之;彼此不利之地,则引而佯去,待其半出而邀击之。平易之所,则率骑而与阵;险隘之处,则励步以及徒。往易归难,左险右阻,沮洳幽秽,垣埳沟渎,此车之害地也。有入无出,长驰回驱,大阜深谷,洿泥堑泽,此骑之败地也。候视相及,限壑分川,斯可以纵弓弩;声尘既接,深林盛薄,斯可以奋矛鋋。芦苇深草,则必用风火;蒋潢翳薈,则必索其伏。平坦则方布,污斜则圆形,左右俱高则张翼,后高前下则锐冲。凡战之道,以地形为主,虚实为佐,变化为辅,不可专守险以求胜也。仍须节之以金鼓,变之以权宜,用逸待劳,掩迟为疾。不明地利,其败不旋踵矣。

或有进师行军,不因乡导,陷於危败,为敌所制。左谷右山,束马悬车之迳;前穷后绝,雁行鱼贯之岩。兵阵未整,而强敌忽临,进无所凭,退无所固,求战不得,自守莫安。住则日月稽留,动则首尾受敌。野无水草,军乏资粮,马困人疲,知穷力极。一人守隘,万夫莫向。如彼要害,敌先据之,如此之利,我已失守,纵有骁兵利器,亦何以施其用?事至於此,可不慎之哉!若此死地,疾战则存,不战则亡,当须上下同心,并气一力,抽肠溅血,一死於前,因败为功,转祸为福矣。(已具前篇吴子孙武问答语中。)

励士决战(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战者危事,亦不必常胜。若非激励,无以成功。今故於死地勿攻之后,他皆类此也。)

昔周武王将伐纣,问太公曰:”若今敌人围我,断后绝粮,吾欲徐以为阵,以败为胜,奈何?”太公曰:”不可。此天下之困兵也,暴用之则胜,徐用之则败。可为四冲阵,以骁骑惊其君亲,左军疾左,右军疾右,中军迭前迭后,往敌之空,吾军疾击,鼓呼而当。”又问曰:”敌疏其阵,又远其后,跳我流矢,以弱我弓弩,劳我士卒,为之奈何?”太公曰:”发我锐士,先击其前,车骑猎其左右,引而分队,以随其后,三军疾战。凡以少击众,避之於易,要之於险;避之以昼,取之於夜。故曰:以一击十,莫善於阨;以十击百,莫善於险;以千击万,莫善於阻。用众者务易,用少者务阨也。”

战国秦围赵邯郸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邯郸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曰:”君不忧赵亡邪?”平原君曰:”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李同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馀粱肉,而人褐衣不完,糟糠不厌。或剡木为矛矢,而君器物钟磬自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得全,君何患无有?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於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士方其危苦时,易德耳。”於是平原君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与之赴秦军,秦军为之卻三十里。会魏信陵君以师来救,秦军遂退。

战国齐上将田单率师将攻狄。鲁仲连子曰:”将军攻狄,必不能下矣。”单曰:”吾以破亡馀卒,破万乘之燕,今攻狄而不能下,何也?”上车不谢而去。遂攻狄,三月不克。齐婴儿谣曰:”大冠若箕,修剑拄颐。攻狄不能,下垒枯丘。”单乃惧,问鲁仲连子。对曰:”将军在即墨之时,坐则织篑,立则杖插,为士卒倡。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志,闻若言,莫不掩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掖邑之封,西有淄上之宝,足以乐生而恶死,此之所以不胜也。”田单明日结发厉气,立於矢石之间,引枹而鼓之,狄人乃下。

秦末,秦军攻赵,项羽救之,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必死,无一还心。於是至则围秦将王离,九战,绝其甬道,大破,虏王离。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皆莫敢纵兵。及楚击秦将,诸侯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地,诸侯军无不人人惴(之睡反)恐。

后汉将吴汉率兵,围苏茂於广乐。刘永将周建来救,汉将轻骑迎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疮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贼众虽多,皆劫掠群盗,胜不相让,败不相救,非有仗节死义者也。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於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明日,建、茂出兵围汉。汉选四部精兵三千馀人,齐鼓而进。建军大溃,还奔城。汉长驱追击,大破之。

十六国前秦苻坚将王猛讨前燕慕容暐,暐遣将慕容评屯於潞川以拒之。猛与评相持,遣裨将郭庆以锐卒五千,夜从间道出评营后,傍山起火,烧其辎重。暐惧,遣使让评,催之速战。猛知评卖水鬻薪,有可乘之会,评又求战,乃阵於潞原而誓众曰:”今与诸君深入贼地,宜各勉进,不可退也。愿戮力行间,以报恩顾,受爵明君之朝,庆觞父母之室,不亦美乎!”众皆勇奋,破釜弃粮,大呼竞进。猛睹评师之众,恶之,谓邓羌曰:”今日之事,非将军莫可以捷,将军其勉之。”羌曰:”若以司隶见与者,公无以为忧。”猛曰:”此非吾之所及。必以本郡太守、万户侯相处。”羌不悦而退。俄而兵交,猛召之,羌寝而不应。猛驰就许之,羌於是大饮帐中,与张蚝、徐成等(蚝,大吏反。)跨马运矛,驰入评军,出入数四,傍若无人,搴旗斩将,杀伤甚众。战及日中,大败评众,俘斩五万。

十六国前秦苻坚为姚苌所杀,苻登率兵伐姚苌,皆刻鉾铠为”死休”字,示以战死为志。每战以长槊钩刃为方圆大阵,知有厚薄,从中分配,故人自为战,所向无前。

东晋末,宋武帝作相,举兵伐后秦姚泓,以王镇恶为前锋,军至渭桥。镇恶所乘皆蒙冲小舰,镇恶登岸,渭水流急,倏忽间,诸舰悉逐流去。时泓屯军在长安城下,犹数万人。镇恶抚慰士卒曰:”卿诸人并家在江南,此是长安城北门外,去家万里,而舫乘衣粮,并已逐流去,岂复有求生之计邪!唯宜死战,可以立大功。不然,则无遗类耳。”乃身先士卒,众亦知无复退路,莫不腾踊争先,泓众一时奔溃,即陷长安城。

隋时,突厥入寇,隋将杨素击之。先是,诸将与虏战,每虑胡骑奔突,皆戎车步骑相参,舁鹿角为方阵,骑在其内。素谓人曰:”此乃自固之道,非取胜之方也。”於是悉除旧法,令诸军为骑阵。突厥达头可汗闻之大喜,率精骑十馀万而至。素奋击,大破之。素多权略,乘机赴敌,应变无方,然大抵驭戎严整,有犯军令者立斩之,无所宽贷。每将临寇,求人过失而斩之,多者百馀人,少不下十数。流血盈前,言笑自若。及其对阵,先令一二百人赴敌,陷阵而还者则已,如不能陷阵而还者,无问多少,悉斩之。又令二三百人复进,还如向法。将士股栗,有必死之心,由是战无不胜,时称名将。

众寡势百相悬励士攻其帅

王莽末,刘伯升起兵,光武守昆阳。莽将王寻、王邑来讨,兵号百万,先至昆阳已十万,围数重。时伯升已拔宛三日,而光武尚未知,乃伪使持书报城中,云”宛下兵到”,而佯堕其书。寻、邑得之,不喜。诸将既经累捷,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阵乱,乘势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

乘卒初锐用之

刘、项争天下之际,汉王至南郑,诸将及士卒皆歌思归。韩信说汉王曰;”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日夜跂而思归,及其锐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不如决策东向,争权天下。”汉王从之,终灭项籍。

后周末,隋文帝作相,遣将于仲文先以兵定关东,破尉迟迥将檀让。初,仲文在蓼隄,诸将皆曰:”军自远来,士马疲弊,不可决胜。”仲文令三军趣食,列阵大战。既而破贼,诸将皆请曰:”前兵疲不可交战,竟而克胜,其计安在?”仲文笑曰:”吾所部将士皆山东人,果於速进,不宜持久。乘势击之,所以制胜。”诸将皆以为非所及也。

激怒其众

春秋时,晋侯逆秦师,使大夫韩简视师。复曰:”师少於我,斗士倍我。”公曰:”何故?”对曰:”出因其资,(谓奔梁求秦。)入用其宠,(为秦所纳。)饥食其粟,三施而无报,是以来也。今又击之,我怠,秦奋,倍犹未也。”壬戌,战於韩原。晋戎马还泞而止。(泞,泥也。还,便旋也。小驷不调,故堕泥中。)秦伯获晋侯以归。(晋曲而怠,秦直而怒,所以胜也。)

春秋时,楚子伐随,军於汉、淮之间。随将季梁谓随侯曰:”请下之,弗许而后战,(下之,请服也。)所以怒我而怠寇也。”随少师曰:”必速战,不然,将失楚师。”随侯御之,战於速杞,随师败绩。(若用季梁之谋则胜矣。)

战国燕将骑劫攻齐即墨,齐将田单拒守,妄宣言曰:”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即墨败矣。”燕人闻之,如其言。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皆怒,坚守,唯恐见得。田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戮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遥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皆十倍,大败燕师。

后汉度尚为荆州刺史,讨桂阳贼。渠帅卜阳、潘鸿等徙入山谷,尚穷追数百里,遂入南海,破其三屯,多获珍宝。而阳、鸿等党众犹盛,尚欲攻之,而士卒骄富,莫有斗心。尚计缓之则不战,逼之必逃亡,乃宣言卜阳、潘鸿作贼十年,习於攻守,今兵寡少,未易可进,当须诸郡所发悉至,乃并力攻之。申令军中,恣听射猎。兵士喜悦,大小皆相与从禽。尚乃密使所亲客潜焚其营,珍积皆尽。猎者来还,莫不涕泣。尚人人慰劳,深自咎责,因曰:”卜阳等财宝足富数代,诸卿但不并力耳。所亡少少,何足介意。”众闻咸愤踊,尚乃令秣马蓐食,明晨,径赴贼屯。阳、鸿等自以深固,不复设备,吏士乘锐,大破平之。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卷五十八 卷五十九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卷六十三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 卷六十八 卷六十九 卷七十 卷七十一 卷七十二 卷七十三 卷七十四 卷七十五 卷七十六 卷七十七 卷七十八 卷七十九 卷八十 卷八十一 卷八十二 卷八十三 卷八十四 卷八十五 卷八十六 卷八十七 卷八十八 卷八十九 卷九十 卷九十一 卷九十二 卷九十三 卷九十四 卷九十五 卷九十六 卷九十七 卷九十八 卷九十九 卷一百 卷一百一 卷一百二 卷一百三 卷一百四 卷一百五 卷一百六 卷一百七 卷一百八 卷一百九 卷一百十 卷一百十一 卷一百十二 卷一百十三 卷一百十四 卷一百十五 卷一百十六 卷一百十七 卷一百十八 卷一百十九 卷一百二十 卷一百二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 卷一百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五 卷一百二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 卷一百二十九 卷一百三十 卷一百三十一 卷一百三十二 卷一百三十三 卷一百三十四 卷一百三十五 卷一百三十六 卷一百三十七 卷一百三十八 卷一百三十九 卷一百四十 卷一百四十一 卷一百四十二 卷一百四十三 卷一百四十四 卷一百四十五 卷一百四十六 卷一百四十七 卷一百四十八 卷一百四十九 卷一百五十 卷一百五十一 卷一百五十二 卷一百五十三 卷一百五十四 卷一百五十五 卷一百五十六 卷一百五十七 卷一百五十八 卷一百五十九 卷一百六十 卷一百六十一 卷一百六十二 卷一百六十三 卷一百六十四 卷一百六十五 卷一百六十六 卷一百六十七 卷一百六十八 卷一百六十九 卷一百七十 卷一百七十一 卷一百七十二 卷一百七十三 卷一百七十四 卷一百七十五 卷一百七十六 卷一百七十七 卷一百七十八 卷一百七十九 卷一百八十 卷一百八十一 卷一百八十二 卷一百八十三 卷一百八十四 卷一百八十五 卷一百八十六 卷一百八十七 卷一百八十八 卷一百八十九 卷一百九十 卷一百九十一 卷一百九十二 卷一百九十三 卷一百九十四 卷一百九十五 卷一百九十六 卷一百九十七 卷一百九十八 卷一百九十九 卷二百 附录一 附录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