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 - 卷一百八十六

边防二

东夷下

高句丽

高句丽,后汉朝贡,云本出於夫馀先祖朱蒙。朱蒙母河伯女,为夫馀王妻,为日所照,遂有孕而生。及长,名曰朱蒙,俗言善射也。国人欲杀之,朱蒙弃夫馀,东南走渡普述水,至纥升骨城,遂居焉,号曰句丽,以高为氏。及汉武灭朝鲜,以高句丽为县,属玄菟郡。赐以衣帻、朝服、鼓吹,常从玄菟郡受之。后稍骄恣,不复诣郡,但於东界筑小城以受之,遂名此城为帻沟漊。”沟漊”者,句丽名城也。王莽时,发句丽兵以伐匈奴。其人不欲行,皆亡出塞为寇盗。莽更名高句丽王为下句丽侯。於是貊人寇边愈甚。光武建武八年,遣使朝贡,帝复其王号。

其国在辽东之东千里,南与朝鲜、濊貊,东与沃沮,北与夫馀接。地方二千里,多大山深谷,无原泽,随山谷而为居,少田业,力作不足以自资。其俗节於饮食,而好修宫室。以夫馀别种,而言语法则多同,而跪拜申一脚,行步皆走。凡有五族,有消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部。本消奴部为王,稍微弱,后桂娄部代之。其置官有相加、对卢、沛者、古雏大加、主簿、优台、使者、皂衣先人。其俗淫,皆洁净,国中邑落男女,每夜群聚为倡乐。好祠鬼神、社稷、零星,以十月祭天,大会,名曰“东盟”。其国东有大穴,号禭神,亦以十月迎而祭之。其公会衣服皆锦绣,金银以自饰。大加、主簿皆著帻,如冠帻而无后。其小加著折风,形如弁。无牢狱,有罪,诸加评议便杀之,没入妻子为奴婢。婚娶之礼略无财币,若受财者谓之卖婢,俗甚耻之。父母及夫丧,其服制同於华夏,兄弟则限以三月。兵器有甲、弩、弓、箭、戟、槊、矛、鋋。乐有五弦琴、筝、筚篥、横吹、箫、鼓之属。赋税则绢布及粟,随其所有,量贫富差等输之。其马皆小,便登山。(本朱蒙所乘马种,即果下也。)畜有牛、豕,豕多白色。其人性凶急,有气力,习战斗,好寇抄,沃沮、东濊皆属焉。又有小水貊。句丽作国,依大水而居。(汉辽东郡西安平县北有小水,南流入海,句丽之别种,依小水作居,因名之为小水貊。)出好弓,所谓貊弓是也。

至其王宫,生而开目能视,国人憎之。及长勇壮,和帝时,频掠辽东玄菟等郡。宫死,玄菟太守姚光上言,欲因其丧发兵击之。尚书陈忠曰:“宫前桀黠,光不能讨,死而击之,非义也。宜遣吊问,因责让前罪。”安帝从之。明年,宫子遂成还汉生口,诣玄菟降。诏曰:“自今以后,不与县官战斗而自以亲附送生口者,皆与赎直,缣人四十匹,小口半之。”自尔率服,东陲少事。

其后王伯固死,有二子,长曰拔奇,小曰伊夷模。拔奇不肖,国人共立伊夷模为王。自伯固时数寇辽东,又受亡胡五百馀家。献帝建安中,拔奇怨为兄而不得立,与消奴加各将下户三万馀口诣公孙康降,还住沸流水。降胡亦叛伊夷模。伊夷模更作新国,都於丸都山下。拔奇遂往辽东,有子留句丽国,古雏加驳位居是也。伊夷模死,子位宫立。以曾祖名宫,生能开目视,及长大,果〈歹凶〉虐,(〈歹凶〉音凶。)今王生亦能视,句丽呼相似为位,似其祖,故名之为位宫。宫有勇力,便鞍马。魏齐王正始三年,位宫寇西安平。(在辽东。)五年,幽州刺史毌丘俭将万人出玄菟讨之,战於沸流。位宫败走。俭追至赪岘,悬车束马,登丸都山,屠其所都,斩首虏万馀级。六年,毌丘俭复讨之。位宫轻将诸加奔沃沮。俭使王颀追之,绝沃沮千馀里,到肃慎南界,刻石纪功。又刊丸都山、铭不耐城而还。

至位宫五叶孙钊,晋康帝建元初,慕容皝(音晃)率兵伐之,大败,单马奔走。皝乘胜追至丸都,焚其宫室,掠男女五万馀口以归。钊后为百济所杀。其后慕容宝以句丽王安为平州牧,封辽东、带方二国王。安始置长史、司马、参军官,后略有辽东郡。至孙高琏,东晋安帝义熙中,遣长史高翼献赭白马,以琏为营州诸军事、高丽王、乐浪郡公。宋元嘉中,又献马八百匹。自东晋、宋至於齐、梁、后魏、后周,其主皆受南北两朝封爵,分遣贡使。初后魏时,置诸国使邸,齐使第一,高丽次之。南齐武帝永明中,高丽使至,服穷葱,冠折风。中书郎王融戏之曰:“服之不衷,身之灾也。头上定是何物?”答曰:“此即古弁之遗像也。”

自东晋以后,其王所居平壤城,(即汉乐浪郡王险城。自为慕容皝来伐,后徙国内城,移都此城。)亦曰长安城,随山屈曲,南临浿水,在辽东南千馀里。城内唯积仓储器械,寇贼至,方入同守。王别为宅於其侧。其外有国内城及汉城,亦别都也。复有辽东、玄菟等数十城,皆置官司以相统摄焉。(其地后汉时方二千里。至魏南北渐狭,才千馀里。至隋渐大,东西六千里。)其国中书籍,有五经、三史、三国志、晋阳秋、玉篇、字统、字林。

自琏七叶至元,隋文帝时,率靺鞨之众万馀骑寇辽西。隋遣汉王谅总兵讨之,次辽水,大遭疾疫,又乏粮。元复惶惧,遣使请罪,遂班师。至炀帝徵元入朝,不至。大业七年,帝亲征元。师度辽水,东城分道出师,顿兵於其城下。高丽婴城固守,帝命诸军攻之。又敕诸将:“高丽若降者,即宜抚纳,不得纵兵。”城将陷,贼辄言请降。诸将奉旨,不敢赴机,先令驰奏。比报至,贼守御亦备,随出拒战。如此者再三,帝不悟,食尽师老,输粮不继,诸军败绩,还者千人而已。是行也,唯於辽水西拔贼武列逻而已。还。九年,帝复亲征,乃敕诸军以便宜从事。诸将分道攻城,贼势日蹙。会杨玄感作乱,反书至,帝班师。兵部侍郎斛斯政,玄感之党,亡入高丽,高丽具知事实,悉锐兵来追,殿军多败。十年,又发天下兵。会盗贼蜂起,所在阻绝,军多失期,少至辽水,又属饥馑,六军递相掠夺,复多疾疫。自黄龙以东,骸骨相属,止泊之处,军人皆积尸以御风雨,死者十八九。高丽亦困弊於守御,遣使乞降,囚送斛斯政以赎罪。帝许之,顿於怀远镇,受其降款,旋师。仍徵元入朝,不至,帝更图后举。会天下大乱,不克复行。

大唐武德四年,遣使朝贡。其国建官有九等。其一曰吐捽,(昨没反。)旧名大对卢,总知国事;次曰太大兄;次郁折,(之悦反。)华言主簿;次太大夫使者;次皂衣头大兄,东夷相传所谓皂衣先人者也。以前五官掌机密,谋政事,徵发兵马,选授官爵。次大使者,次大兄,次收位使者,次上位使者,次小兄,次诸兄,次过节,次不过节,次先人。又有状古雏加,掌宾客,比鸿胪卿,以大夫使者为之。又有国子博士、大学博士、舍人、通事、典书客,皆以小兄以上为之。又,其诸大城置鳣(内屋反)萨,比都督;诸城置处闾近支,比刺史,亦谓之道使。其武官曰大模达,比卫将军,以皂衣头大兄以上为之;次末客,比中郎将,以大兄以上为之;其次领千人以下,各有差等。又其国有五部,皆贵人之族也:一曰内部,即后汉时桂娄部也;二曰北部,即绝奴部也;三曰东部,即顺奴部也;四曰南部,即灌奴部也;五曰西部,即消奴部也。碣石山在汉乐浪郡遂成县,长城起於此山。今验长城东截辽水而入高丽,遗址犹存。(按尚书云:“夹右碣石入於河。”右碣石即河赴海处,在今北平郡南二十馀里,则高丽中为左碣石。)又平壤城东北有鲁阳山,鲁城在其上。西南二十里有苇山,南临浿水。其大辽水源出靺鞨国西南山,南流至安市。小辽水源出辽山,西南流与大梁水会。大梁水在国西,出塞外,西南流注小辽水。马訾水(则移反)一名鸭绿水,水源出东北靺鞨白山,水色似鸭头,故俗名之。去辽东五百里,经国内城南,又西与一水合,即盐难水也。二水合流,西南至安平城,入海。高丽之中,此水最大,波澜清澈,所经津济,皆贮大船。其国恃此以为天堑,水阔三百步,在平壤城西北四百五十里,辽水东南四百八十里。(汉乐浪、玄菟郡之地,自后汉及魏,为公孙氏所据。至渊灭,西晋永嘉以后,复陷入高丽。其不耐,屯有、带方、安市、平郭、安平、居就、文城皆汉二郡诸县,则朝鲜濊貊、沃沮之地。)又遣使请道教。诏沈叔安将天尊像并道士至其国,讲五千文,开释玄宗,自是始崇重之,化行於国,有逾释典。

其后东部大人盖苏文弑其王高武,(其王元在位十八年,高武即元异母弟。)立其侄藏为主,自为莫离支。此官总选兵,犹吏部、兵部尚书也。於是号令远近,遂专国命。苏文须面甚伟,形体魁杰,衣服冠履皆饰以金采,身佩五刀,常挑臂高步,意气豪逸,左右莫敢仰视。常令武官贵人俯伏於地,登背上下马。七年二月,遣使内附,受正朔,请颁历,许之。

八年三月,高祖谓群臣曰:“名实之间,理须相副。高丽称臣於隋,终拒炀帝,此亦何臣之有!朕敬於万物,不欲骄贵,但据有土宇,务共安人,何必令其称臣以自尊大。可即诏述朕此怀也。”裴矩、温彦博进曰:“辽东之地,周为太师之国,汉家之玄菟郡耳。魏晋以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若以高丽抗礼,四夷必当轻汉。且中国之於夷狄,犹太阳之於列星,理无降尊,俯同藩服。”乃止。

贞观十八年二月,太宗谓侍臣曰:“高丽莫离支贼杀其主,尽诛大臣。夫出师吊伐,须有其名,因其杀君虐下,取之为易。”谏议大夫褚遂良进曰:“兵若度辽,事须克捷。万一不获,无以威柔远方,必更发怒,再动兵众。若至於此,安危难测。”太宗然之。兵部尚书李勣曰:”近者薛延陀犯边,必欲追击,但为魏徵苦谏遂止。向若讨伐,延陀无一人生还,可五十年间边境无事。”至十一月,以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自莱州泛海趣平壤。又以特进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趣辽东,两军合势。三十日,征辽东之兵集於幽州。十九年,太宗亲征渡辽。四月,李勣攻拔盖牟城,获口二万,以其城置盖州。勣又攻辽东城,拔之,以其城为辽州。六月,攻拔白岩城,以其城为岩州。遂引军次安市城,进兵以攻之。会高丽北部鳣萨高延寿、南部高惠真率靺鞨之众十五万来援,於安市城东南八里依山为阵。上令所司张受降幕於朝堂之侧,夜召文武躬自指挥。是夜有流星坠贼营中。明日及战,大破之。延寿、惠真率三万六千八百人来降。上以酋首三千五百人授以戎秩,迁之内地,馀三万人悉放还平壤城,靺鞨三千人并坑之。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甲一万领,因名所幸山为驻驆山。命许敬宗为文,勒石以纪其迹。遂移军於安市城南。久不克。九月,遂班师。先遣辽、盖二州户口渡辽,乃召兵马历於城下而旋。城主升城拜辞,太宗嘉其坚守,赐缣百匹以励事君者。二十一年,李勣复大破高丽於南苏。班师至颇利城,渡白狼、黄岩二水,皆由膝以下。勣怪二水狭浅,问契丹辽源所在。云:”此二水更行数里,合而南流,即称辽水,更无辽源可得也。”旋师之后,更议再行。

二十二年,司空房玄龄病亟,乃谓诸子曰:“当今天下清谧,咸得其宜。唯东讨不庭,方为国害。主上含怒意决,臣下莫敢犯颜。吾若不言,可谓衔恨入地。”遂封表切谏曰:“臣闻兵恶不戢,武贵止戈。当今圣化所覃,无远不服。自上古所不臣者,陛下皆能臣之;所不制者,皆能制之。详观古今为中国患害,无过突厥,遂能坐运神册,不下殿堂,大小可汗,相次束手,分典禁卫,执戟行间。其后延陀鸱张,寻就夷灭。铁勒慕义,请置州县。沙漠之北,万里无尘。至如高昌叛涣於流沙,吐浑首窜於积石,偏师薄伐,俱从平荡。高丽逋诛,莫能讨击。陛下责其逆乱,杀主虐人,亲总六军,问罪辽碣。未经旬日,即拔辽东。此圣主之所自知,微臣安敢备说。且陛下仁风被於率土,孝德彰於配天,兼众美而有之,靡不毕具,微臣深为陛下惜之重之,爱之宝之。易曰:'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又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由此言之,进有退之义,存是亡之机,得有丧之理。老臣所以为陛下惜之,盖谓此也。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臣谓陛下威名功德亦可足矣,拓地开疆亦可止矣。彼高丽者,边夷贱类,不足待以仁义,不可责以常礼。古来以鱼鳖畜之,宜从阔略。若必欲绝其种类,深恐兽穷则搏。且陛下每决死囚,必命三覆,进素食,停音乐,盖以人命所重,感动圣慈。况今兵士之徒,无一罪戾,无故驱之於辽城之间,委之於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妇、慈母,睹〈车慧〉(音卫)车而掩泣,抱枯骨而摧心,足以变动阴阳,感伤和气,实天下之冤痛也。伏愿陛下遵皇祖老子止足之诫,以保万代巍巍之名,许高丽自新,罢应募之众,自然华夷庆赖,远肃迩安。臣老病三公,朝夕入地,谨罄残魂馀息结草之诚,傥蒙录此哀鸣,即臣死且不朽。”

盖苏文死,其子男生嗣立,为其弟男建所逐,使其子献诚诣阙。高宗总章元年,遣司空李勣伐高丽。破其都平壤城,擒其王高藏并男建等,平其国,下城百七十六,户六十九万七千。二年,移高丽户二万八千二百配江淮以南、山南、京西。咸亨元年四月,其馀类有酋长剑牟岑者率众叛,立高藏外孙安舜为王。令左卫大将军高偘讨平之。其后馀众不能自保,散投新罗、靺鞨旧国,土尽入於靺鞨,高氏君长遂绝。

武太后圣历二年,鸾台侍郎、平章事狄仁杰上表请拔安东,复其君长,曰:“臣闻先王疆理天下,皆是封域之内,制井田,出兵赋,其有逆命者因而诛焉,罪其君,吊其人,存其社稷,不夺其财,非欲土地之广,非贪玉帛之货。至汉孝武籍四帝之资储,於是定朝鲜,讨西域,平南越,击匈奴,府库皆空,贼盗蜂起,百姓嫁妻卖子,流离於道路者万计。於是榷沽市利,算及舟车,笼天下货财而财用益屈。末年觉悟,息兵罢役,封丞相为富人侯。然而汉室中分,盖由此起,岂不戒哉!人有四支者,所以捍头目也。君有四方者,所以卫中国也。然以蝮蛇在手,既以断节全身;狼戾一隅,亦宜弃之存国。汉元帝罢珠崖之郡,宣帝弃车师之田,非恶多而好少也,知难即止,是为爱人。今以海中分为两运,风波漂荡,没溺至多,准兵计粮,犹苦不足。且中国之与蕃夷,天文自隔,辽东所守,已是石田,靺鞨遐方,更为鸡肋。今欲肥四夷而瘠中国,恐非通典。且得其地不足以耕织,得其人不足以赋税。臣请罢薛讷,废安东镇。三韩君长,高氏为其主,诚愿陛下体存亡继绝之义,复其故地,此之美名,高於尧舜远矣。”

东沃沮

东沃沮,后汉通焉。初,武帝灭朝鲜时,以其地为玄菟郡,后为夷貊所侵,徙郡於高句丽西北。至光武,以其渠帅为县侯,不耐、华丽、沃沮诸县皆为侯国。后汉末,犹置功曹、主簿诸曹,皆濊民作之。其诸邑落渠帅,皆自称三老,则故县国之制也。

其国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盖音合。)东滨大海,北与挹娄、夫馀,南与濊貊接。其地东西狭,南北长,可折方千里。户五千。土肥美,背山向海,宜五穀,善田种。无大君主,有邑落长帅。人性质直强勇,便持矛步战。言语、饮食、居处、衣服有似句丽。其葬,作大木椁,长十馀丈,开一头为户。新死者先假埋之,令皮肉尽,乃取骨置椁中。家人皆共一椁,刻木如主,随死者为数焉。又有瓦钅历,(鎗也,音历。)置米其中,编悬之於椁户边。国小,迫於大国之间,遂臣属句丽。句丽复置其中大人为使者,使相主领,又使大加统之,(大加,句丽官号,所谓有马、牛、羊、狗加,其所部有大小。)责其租税,貂布鱼盐,海中食物,千里担负致之。又发其美女以为婢妾焉。

魏齐王正始五年,幽州刺史毌丘俭讨句丽。句丽王宫奔沃沮。遂进师击沃沮邑落,皆破之。宫又奔北沃沮。北沃沮一名置沟娄,去南沃沮八百馀里。其俗南北皆同,与挹娄接。挹娄喜乘船寇抄,北沃沮畏之,夏月常在山岩深穴中为守备,冬月冰冻,船道不通,乃下居村落。毌丘俭遣玄菟太守王颀追讨宫,尽其东界。耆老言,国人尝乘船捕鱼,遭风吹,数十日东到一岛,上有人,言语不相晓。其俗尝以七月取童女沈海。又言有一国亦在海中,纯女无男人。或传其国有神井,闚之辄生子。又说,得一布衣,从海中浮出,其身如中人衣,其两袖长三丈。又得一破船,随波出在海岸边,有一人项中复有面,生得之,与语不相通,不食而死。其城皆在沃沮东大海中。

挹娄

挹娄,魏时通焉,云即古肃慎之国也。周武王及成王时,皆贡楛矢、石砮。(楛音户。)尔后千馀年,虽秦汉之盛,莫能致也。常道乡公景元末来贡,献楛矢、石砮、弓、甲、貂皮之属。

其国在不咸山北,在夫馀东北千馀里,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极,广袤数千里。(袤,莫候反。)土地多山险,车马不通,人形似夫馀,而言语各异。有五穀、牛马、麻布,出赤玉、好貂。(所谓挹娄貂是也。)无君长,其邑落各有大人。处於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夏则裸袒,以尺布蔽其前后。其人臭秽不洁,作厕於中,圜之而居。无文墨,以言语为约。坐则箕踞,以足挟肉啖之。得冻肉,坐其上令温暖。土无盐铁,烧木作灰,灌之,取汁而食。俗皆编发,将嫁娶,男以毛羽插女头,女和则持归,然后致礼聘之。妇贞而女淫,贵壮而贱老。死者其日即葬之於野,交木作小椁,杀猪积其上,以为死者之粮。性凶悍,以无忧哀相尚。父母死,男女不哭泣。有哭者谓之不壮相。盗窃无多少皆杀之,虽野处而不相犯。有石砮皮骨之甲。国东北有山出石,其利入铁,将取之,必先祈神。其人众虽少而多勇力,处山险,又善射。弓长四尺,力如弩。矢用楛,长尺八寸,青石为镞,镞皆施毒,中人即死。邻国畏其弓矢,卒不能服也。便乘船,好寇盗,邻国患之。东夷饮食类皆用俎豆,唯挹娄独无,法俗最无纲纪。

至晋元帝初,又诣江左贡其石砮。至成帝时,通贡於石季龙,四年方达。季龙问之,答曰:“每候牛马向西南卧者三年矣,是知有大国所在,故来焉。”

勿吉(又曰靺鞨)

勿吉,后魏通焉。在高句丽北,亦古肃慎国地。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凡有七种:其一号粟末部,与高丽相接;二曰汨咄(都勿反)部,在粟末之北;三曰安车骨部,在汨咄东北;四曰拂湟(音皇)部,在汨咄东;五曰号室部,在拂湟东;六曰黑水部,在安车骨西北;七曰白山部,在粟末东南。胜兵各数千,而黑水部尤为劲健。自拂湟以东,矢皆石镞,长二寸,所居多依山水,渠帅曰大莫拂瞒(莫干反)咄,东夷中为强国,诸国皆患之。

其国有大水,阔三里馀,名速末水。其地卑下湿,筑隄凿穴以居,室形似冢,开口於上,以梯出入。无牛,有车马,佃则偶耕,车则步推。有粟及麦穄。菜则有葵。水气咸,凝盐生树上。亦有盐池。多猪无羊,嚼米酝酒,饮能致醉。妇人则布裙,男子衣猪犬皮裘,头插虎豹尾,善射。其父母春夏死,立埋之,冢上作屋,不令雨湿;若秋冬死,以其尸捕貂,貂食其肉,则多得之。俗以溺洗手面,於诸夷最为不洁。

孝文延兴中,其王遣乙力支朝献。乙力支称:初发其国,乘船溯(溯音素)难河西上,至太沴(沴音丽)河,沈船於水,南出陆行,渡洛孤水,从契丹西界达和龙。乙力支还,从其来道,取得本沈船,达其国。隋文帝初,靺鞨国有使来献,谓即勿吉也。(“勿吉”与”靺鞨”音相近。)西北与契丹接,每相劫掠,与中华悬隔,唯粟末、白山为近。炀帝初,其渠帅度地稽率其部来降,居之柳城。辽东之役,度地稽率其徒以从,每有战功。从帝幸江都,寻放归柳城。(今郡地。)大唐圣化远被,靺鞨国频使贡献。详考传记,挹娄、勿吉、靺鞨俱肃慎之后裔。

扶桑

扶桑,南齐时闻焉。废帝永元初,其国有沙门慧深来至荆州,说云: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馀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叶似桐,初生如笋,国人食之。实如梨而赤。绩其皮为布以为衣,亦为锦。作板屋,无城郭。有文字,以扶桑皮为纸。无兵甲,不攻战。名国王为乙祁,贵人第一者为大对卢,第二者为小对卢,第三者为纳咄沙。国王行有鼓角导从。其衣色随年改易,甲乙年青,丙丁年赤,戊己年黄,庚辛年白,壬癸年黑。有牛,角甚长,以角载物,至胜二十斛。车有马车、牛车、鹿车。国人养鹿如牛,以乳为酪。有赤梨,经年不坏。多蒲桃。其地无铁有铜。不贵金银,市无租估。其婚姻法大抵与中国同。亲丧七日不食,祖父母丧五日不食,兄弟伯叔姑姊妹丧三日不食。设座为神像,朝夕拜奠,不制縗绖。嗣王立,三年不视国事。自宋孝武帝大明二年,罽宾国有比丘五人游行至其国,始通佛法像教。

女国

女国,慧深云:“在扶桑东千馀里。其人容貌端正,色甚洁白。身体有毛,发长委地。至二三月,竞入水则妊娠,六七月产子。女人胸前无乳,项后生毛,根白,毛中有汁,乳子,百日能行,三四年则成人矣。见人惊避,偏畏丈夫。食咸草,如禽兽。咸草叶似邪蒿,而气香味咸。”梁武帝天监六年,有晋安人渡海,为风所飘,至一岛,登岸。有人居。女则如中国人,而言语不可晓。男则人身而狗头,其声如犬吠。其食有小豆,其衣如布。筑土为墙,其形圆,其户如窦。

文身

文身,梁时闻焉。在倭国东北七千馀里。人体有文如兽,其额上有三文,文大直者贵,文小曲者贱。土俗欢乐,物丰而贱,行客不赍粮。有屋宇,无城郭。国王所居,饰以金银珍丽,绕屋为堑,广一丈,实以水银,雨则流於水银之上。市用珍宝。

大汉

大汉,梁时闻焉。在文身国东五千馀里。无兵戈,不攻战。风俗并与文身国同,而言语异。

流求

流求,自隋闻焉。居海岛之中,当建安郡东,(斗川之东。)水行五日而至。土多山洞。其王姓欢斯,名渴剌兜,不知其由来有国代数也。彼土人呼之为“可老羊”,妻曰”多拔茶”。所居曰”波罗檀洞”,堑栅三重,环以流水,树棘为藩。王所居舍,其大十六閒,彫禽刻兽。多斗镂树,似橘而叶密,条纤如发,纷然下垂。国有四五帅统诸洞,洞有小王。往往有村,村有鸟了帅,并以善战者为之,自相树立,理一村之事。男女皆以白纻绳缠发,从头后盘绕至额。妇人以罗纹白布为帽。织斗镂皮并杂色纻及杂毛以为衣,制裁不一。织籐为笠,饰以毛羽。兵有刀、槊、弓、箭、剑、铍之属。编纻为甲,或以熊豹之皮。王乘木兽,令人轝之而行,导从不过数十人。国人好相攻击,人皆骁健善走,难死而耐疮。诸洞各为部队,不相救助。两阵相当,勇者三五人相击射,如其不胜,一军皆走,遣人致谢,即共和解,收取斗死者共聚而食之。食皆用手。无赋敛,有事则均税。俗无文字,视月亏盈以纪时节,候草枯以为年岁。人深目长鼻,颇类於胡人。纵年老,发多不白。无君臣上下之节、拜伏之礼。父子同床而寝。妇人产乳,必食子衣。以木槽暴海水为盐,木汗为醋,酿米麹为酒。遇得异味,先进尊者。凡有宴会,执酒者必待呼而后饮。上王酒者,亦呼王名,衔杯共饮,颇同突厥。歌呼蹋蹄,一人唱,众人皆和,音颇哀怨。其死者气将绝,举於庭。浴其尸,以布帛缠之,裹以苇草,杂土而殡,上不起坟。为子者,数月不食肉。有熊罴豺狼,尤多猪鸡,无牛羊驴马。厥田良沃,先以火烧,而引水灌之。持一插,以石为刃,长尺馀,阔数寸,而垦之。土宜播种,树木有同於江表。气候与岭南相类。俗事山海之神,祀以酒肴。斗战杀人,便将所杀人祭其神。

炀帝大业初,海师何蛮等每春秋二时,天清气静,东向,依稀似有烟雾之气,亦不知几千里。三年,帝令羽骑尉朱宽入海求访异俗,何蛮言之,遂与蛮俱往,因到流求国。言不相通,掠一人,并取其布甲而还。时倭国使来朝,见之曰:“此夷邪久国人所用也。”帝遣虎贲郎将陈棱、朝请大夫张镇州率兵自义安(今潮阳郡。)浮海击之。至流求。初,棱将南方诸国人从军,有昆仑人颇解其语,遣人慰谕之。流求不从,拒逆官军。棱击走之,进至其都。频战皆败,毁其宫室,虏其男女数千人而还。

闽越

闽越王无诸(按说文云:“闽,东越蛇种,故字从门虫。”)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今闽川尽是也。)及诸侯叛秦,无诸及摇率越人佐汉击项籍。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今长乐郡地。)孝惠三年,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永嘉郡。)时俗号为东瓯王。至孝景三年,吴王濞反,吴破,东瓯受汉之购,杀吴王。吴王之子子驹、子华亡走闽越,怨东瓯杀其父,常劝闽越击东瓯。

至武帝建元三年,闽越发兵围东瓯,乃遣庄助以节发兵会稽,遂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去,东瓯请举国徙中国,仍率其众四万馀人处江淮之间。至六年,闽越击南越。上遣大行王恢出章郡,(今章郡、临川、南康、庐陵等郡地。)大司农韩安国出会稽,(今吴郡、馀杭、会稽、馀姚、东阳、临海、永嘉、信安、缙云等郡地。)兵未逾岭,闽越王郢发兵距险。其弟馀善杀王郢,使人谢罪。天子诏罢兵,曰:“郢等首恶,独无诸孙繇君(繇,邑号。)丑不同谋焉。”乃立丑为越繇王,奉闽越祀。馀善已杀郢,威行於国,天子闻之,为馀善不足复兴师,曰:“馀善数与郢谋乱,而后首诛郢,师得不劳。”因立馀善为东越王,与繇王并处。

至元鼎五年,南越反。馀善上书请以卒八千从楼船将军击吕嘉等。兵至揭阳,(今潮阳郡。)以海风波为辞,不行,持两端。是时杨仆上书,愿便引兵击东越。帝以士卒劳倦不许,罢兵,令诸校留屯章郡梅岭(今南康郡虔化县界。)待命。六年秋,馀善闻楼船请诛之,汉兵临境,乃遂反,遣兵入梅岭,杀汉校尉。帝遣横海将军韩说自句章,(今馀姚郡。)浮海从东方往,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中尉王温舒出梅岭。元封元年冬,咸入东越。繇王居股杀馀善降。於是天子曰:“东越陿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诏徙其人处江淮閒。东越地遂虚。(即今闽川地也。为封馀善为东越王,遂谓之东越。)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卷五十八 卷五十九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卷六十三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 卷六十八 卷六十九 卷七十 卷七十一 卷七十二 卷七十三 卷七十四 卷七十五 卷七十六 卷七十七 卷七十八 卷七十九 卷八十 卷八十一 卷八十二 卷八十三 卷八十四 卷八十五 卷八十六 卷八十七 卷八十八 卷八十九 卷九十 卷九十一 卷九十二 卷九十三 卷九十四 卷九十五 卷九十六 卷九十七 卷九十八 卷九十九 卷一百 卷一百一 卷一百二 卷一百三 卷一百四 卷一百五 卷一百六 卷一百七 卷一百八 卷一百九 卷一百十 卷一百十一 卷一百十二 卷一百十三 卷一百十四 卷一百十五 卷一百十六 卷一百十七 卷一百十八 卷一百十九 卷一百二十 卷一百二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 卷一百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五 卷一百二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 卷一百二十九 卷一百三十 卷一百三十一 卷一百三十二 卷一百三十三 卷一百三十四 卷一百三十五 卷一百三十六 卷一百三十七 卷一百三十八 卷一百三十九 卷一百四十 卷一百四十一 卷一百四十二 卷一百四十三 卷一百四十四 卷一百四十五 卷一百四十六 卷一百四十七 卷一百四十八 卷一百四十九 卷一百五十 卷一百五十一 卷一百五十二 卷一百五十三 卷一百五十四 卷一百五十五 卷一百五十六 卷一百五十七 卷一百五十八 卷一百五十九 卷一百六十 卷一百六十一 卷一百六十二 卷一百六十三 卷一百六十四 卷一百六十五 卷一百六十六 卷一百六十七 卷一百六十八 卷一百六十九 卷一百七十 卷一百七十一 卷一百七十二 卷一百七十三 卷一百七十四 卷一百七十五 卷一百七十六 卷一百七十七 卷一百七十八 卷一百七十九 卷一百八十 卷一百八十一 卷一百八十二 卷一百八十三 卷一百八十四 卷一百八十五 卷一百八十六 卷一百八十七 卷一百八十八 卷一百八十九 卷一百九十 卷一百九十一 卷一百九十二 卷一百九十三 卷一百九十四 卷一百九十五 卷一百九十六 卷一百九十七 卷一百九十八 卷一百九十九 卷二百 附录一 附录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