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 - 卷四十七

礼七 沿革七 吉礼六

天子宗庙

(唐虞夏殷周汉后汉魏晋东晋宋齐梁陈后魏北齐后周隋大唐)

昔者先王感时代谢,思亲立庙,曰宗庙。(庙,貌也。宗庙者,先祖之尊貌也。)因新物而荐享,以申孝敬。远祖非一,不可遍追,故亲尽而止。

唐虞立五庙。(郑玄按礼纬元命苞云:“天子五庙,二昭二穆,以始祖而五。”)其祭尚气,先迎牲,杀於庭,取血告於室以降神。然后奏乐,尸入,王祼以郁鬯。(血腥爓祭,用气者也。尚谓先荐之。)

夏氏因之。(夏太祖无功而不立。自禹与二昭二穆也。)

殷制,七庙。(商书云:“七世之庙,可以观德。”王制云“天子七庙。”郑玄复云:“殷制六庙,自契及汤,二昭二穆。”)

周制,小宗伯掌建国之神位,左宗庙。(库门内,雉门外之左。)王立七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皆月祭之。远庙为祧,有二祧,享尝乃止。去祧为坛,去坛为墠。坛墠,有祷焉祭之,无祷乃止。去墠曰鬼。(王、皇,皆君也。显,明也。祖,始也。名先人以君明始者,所以尊本之意。祧之为言超也,超然上去意也。封土曰坛,除地曰墠。天子迁庙之主,以昭穆合藏於二祧之中。)

郑玄云:“周制七庙,太祖及文王、武王之祧与亲庙四,并而七。”(太祖,后稷。)王肃云:“尊者尊统於上,故天子七庙。其有殊功异德,非太祖而不毁,不在七庙之数,其礼与太祖同,则文武之庙是。”(按玄注王制据礼纬元命苞云“唐虞五庙,殷六庙,周七庙”。又注祭法云:”天子迁庙之主,以昭穆合藏於二祧之中。”王肃非之曰:“周之文武,受命之主,不迁之庙。殷之三宗,宗其德而存其庙,并不以为常数也。凡七庙者,不称周室,不及文武,而曰天子诸侯,是同天子诸侯之名制也。孙卿子曰:'有天下者事七庙。有一国者事五代,所以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祭法云'远庙曰祧',亲尽之上,犹存二庙也。文武百代不迁者,祭法不得云'去祧为坛'。又曰'迁主所藏曰祧','先公迁主藏后稷之庙,先王迁主藏文武之庙',是为三祧,而祭法云'有二祧'焉。祭法亲庙四与太祖皆月祭之,二祧享尝乃止,是后稷月祭,文武则享尝,非礼意也。祭法又曰'王下祭殇五,嫡子、嫡孙、嫡曾孙、嫡玄孙、嫡来孙'。此为下祭五代来孙,则无亲之孙也,而上祭何不及无亲之祖乎?”马昭非王曰:”丧服小记'王者立四庙',王制曰'天子七庙'。是则立庙之正,以为亲限不过四也。亲尽为限,不过四也。亲尽之外,有大功德,可祖宗者也。有其人则七,无其人则少。故夏氏无太祖则五,殷人祖契而宗汤则六,周尊后稷、文、武则七。礼器'周旅酬六尸',一人发爵,周则七庙矣。肃言文武不得称远庙,不得为二祧者,凡别远近以亲为限,亲内为近,亲外为远,文武適在亲外当毁,故言远庙。自非文武,亲外无不毁者。”孔晁曰:”夫无功德则以亲远近为名。文武以尊重为祖宗庙,何取远近。故后稷虽极远,以为太祖,不为远也。”)

试评曰:礼有以多为贵,王制云:'天子七庙,诸侯五庙。'祭法云:'远庙为祧,有二祧焉,享尝乃止。'而郑玄以文武之庙曰祧,不亦疏乎!若以天子之祖功德则不立二祧,二祧不庙数,与诸侯同,何以为降杀哉!虞喜云:'七庙不始於周,伊尹已言七代之庙矣。'成王六年制礼,七庙亦已有见数。文王为祖,武王为祢,祖非远庙也。周官掌宗庙而职曰守祧,周公不称祖祢为远祧也。当须逆数成,然后庙得别出,不可於成王之代以文武逆云为迁主所藏矣。

汉高帝令诸侯都,皆立上皇庙。高帝崩,孝惠即位,令奉常叔孙通定宗庙仪法。帝东朝太后长乐宫,及间往,数(音朔)跸烦人,作複道武库南。通奏曰:“陛下何自筑複道高帝寝,衣冠月出游高庙,(谓从高帝陵寝出衣冠,游於高庙,每一月为之,其道正值今之所作複道。)子孙奈何乘宗庙道上行哉!”帝惧曰:“急坏之。”通曰:“人主无过举。(举事不当有过失也。)今已作,百姓皆知之矣。愿陛下为原庙(原,重也。先有庙,今更立之,故云重也。)渭北,衣冠出游之,益广宗庙,大孝之本。”帝乃立原庙。又尊帝庙为太祖庙。景帝尊孝文庙为太宗庙,所常幸郡国各立太祖、太宗庙。至宣帝本始二年,复尊孝武庙为世宗庙,凡所巡狩亦立焉。凡祖宗在郡国者六十八,合百六十七所。而京师自高祖下至宣帝,与太上皇、悼皇考各自居陵旁立庙,(悼皇考,宣帝之父,即史皇孙也。)并为百七十六。又园中各有寝、便殿。(凡言便殿便室者,皆非正大之处也。寝者,陵上正殿,若平生路寝矣。便殿者,寝侧之别殿。)日祭於寝,月祭於庙,时祭於便殿。寝,日四上食;庙,岁二十五祠;(汉仪:宗庙一岁十二祠。又每月一太牢,如闰,加一祠,与此共二十五祠也。)便殿,岁四祠。又月一游衣冠。而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孝文太后、孝昭太后、卫思后、戾太子、戾后各寝,与诸帝合,三十一所。(凡一岁祠,上食二万四千四百五十五,用卫士四万五千一百二十九人,祝宰乐人一万二千一百四十七人,养牺卒不在数。)元帝罢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卫思后、戾太子、戾后园,皆不奉祠,裁置吏卒守焉。罢郡国庙。(时丞相韦玄成等曰:”臣闻唯圣人为能飨帝,孝子为能飨亲。立庙京师之居,躬亲承事。春秋之义,父不祭於支庶之宅,君不祭於臣仆之家。臣等以为宗庙在郡国,宜勿复修。”奏可。)以高皇帝为太祖,孝文皇帝为太宗,孝景皇帝为昭,孝武皇帝为穆,孝昭皇帝与孝宣皇帝俱为昭。皇考庙亲未尽。太上、孝惠庙皆亲尽,宜毁。太上庙主宜瘗园,孝惠帝为穆,主迁於太庙,寝园皆罢修。(玄成等又奏议曰:”礼,王者始受命,诸侯始封之君,皆为太祖。继太祖以下,五庙而迭毁,毁庙之主藏乎太祖,五年而再殷祭,言一禘一祫也。”禘者,各当其庙而行,祭法始有功之臣,以毁庙之主升於太祖。祫者,毁庙之主皆陈於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於太祖。”父为昭,子为穆,孙复为昭,古之正礼也。”昭,明也;穆,美也;父子易号序也。”礼,庙在大门内,不敢远亲也。臣愚以为高皇帝受命定天下,宜为帝者太祖之庙,代代不毁,承后属尽者宜毁。今宗庙异处,昭穆不序,宜入就太祖庙,而序昭穆如礼。太上皇、孝惠、孝文、孝景庙,皆亲尽宜毁,皇考庙亲未尽,如故。”悼皇考於元帝为祖也。大司马许嘉等以为孝文皇帝除诽谤,去肉刑,躬节俭,宜为太宗之庙。谏大夫尹更始等以为皇考庙上序於昭穆,非正礼,宜毁。帝乃下诏曰:“高皇帝为汉太祖,孝文皇帝为太宗,代代承祀,传之无穷。孝宣皇帝为孝昭皇帝后,於义一体。”一体者,俱为昭也。礼,孙与祖俱为昭,孝宣於昭为从孙,故云一体也。“孝景皇帝庙及皇考庙皆亲尽,其正礼仪”。玄成等又奏以高皇为太祖,文为太宗等,诏从之。王莽制九庙:一曰黄帝太初祖庙,二曰帝虞始祖昭庙,三曰陈胡王统祖穆庙,四曰齐敬王代祖昭庙,五曰济北愍王王祖穆庙,六曰济南伯王尊祢昭庙,七曰元城孺王尊祢穆庙,八曰阳平顷王昭庙,九曰新都显王穆庙。殿皆重屋。太祖庙东西南北各四十丈,高十七丈,馀庙半之。为铜薄栌,饰以金银琱文,穷极百工之巧。工费数百钜万,卒徒死者万数。)

后汉光武皇帝建武二年,立高庙於雒阳。高帝为太祖,文帝为太宗,武帝为世宗,如旧。三年正月,立亲庙雒阳,祀父南顿君以上至舂陵节侯。(节侯名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钜鹿都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即光武父。)时寇贼未平,祀仪未设。至十九年,议立平、哀、成、元帝庙,代今亲庙。兄弟以下,使有司祠。宜为南顿君立皇考庙,祭上至舂陵节侯,群臣奉祠。(时五官中郎将张纯、太仆朱浮等奏议:”礼,为人之子事大宗,降其私亲。当除今亲庙四。孝宣皇帝以孙后祖,为父立庙於奉明,曰皇考庙,独群臣侍祠。愿下有司议先帝四庙当代亲庙者,及皇考庙事。”下公卿议,时从大司徒戴涉奏。)诏曰:“以宗庙处所未定,且祫祭高庙。其成、哀、平且祠祭长安故高庙。其南阳舂陵岁时各且因故园庙祭祀。园庙去太守理所远者,在所令长行太守事侍祠。(宗庙在章陵,南阳太守称使者往祭。不使侯王祭者,诸侯不得祖天子,凡临祭宗庙,皆为侍祠。)惟孝宣帝有功德,其上尊号曰中宗。”於是雒阳高庙四时加祭孝宣、孝元,凡五帝。其西庙成、哀、平三帝主,四时祭於故高庙。东庙京兆尹侍祠,冠衣车服如太常祠陵庙之礼。皇考南顿君以上至曾祖祭,皆就园庙。(张纯又云:“礼,三年一祫,五年一禘。毁庙之主,陈於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於太祖。父为昭,南向;子为穆,北向。父子不并坐,而孙从王父。”后以三年冬祫五年夏禘之时,但就陈祭毁庙之主而已,谓之殷。太祖东面,惠、文、武、元帝为昭,景、宣帝为穆。惠、景、昭三帝,非殷祭时不祭。按周制三年一禘,五年一祫,至此则革周制。)

明帝以光武拨乱中兴,更为起庙,上尊号曰世祖庙。(蔡邕曰:“孝明帝立世祖庙,以明再受命祖有功之义,后嗣遵俭,不复改立,皆藏主其中。圣明所制,一王之法也。自执事之吏,下至学士,莫知所以两庙之意。”)以元帝於光武为穆,故虽非宗,不毁也。后遂为常。明帝遗诏,遵俭无起寝庙,藏主於世祖庙更衣。孝章初,不敢违,以更衣有小别,上尊号曰显宗庙,间祠於更衣,四时合祭於世祖庙。章帝遗诏,无起寝庙,如先帝故事。和帝初,不敢违,上尊号曰肃宗。后帝承遵,皆藏主于世祖庙,积多无别,是后显宗但为陵寝之号。灵帝时,京都四时所祭高庙五主,世祖庙七主,少帝三陵,(殇、冲、质,三少帝。)追尊后三陵,(安帝追尊祖妣宋贵人曰敬隐皇后、皇妣左氏曰孝德皇后。顺帝追尊皇妣李氏恭愍皇后。)凡牲用十八太牢,皆有副倅。故高庙三主亲毁之后,亦但殷祭之岁奉祠。(毁庙之主,藏於始祖之庙。一世为祧,祧犹四时祭之。二世为坛,三世为墠,四世为鬼,祫乃祭之,有祷亦祭之。祫於始祖之庙,祷则迎主出,陈於坛墠而祭之,事讫还藏故室。迎送皆跸。)

献帝初平中,董卓与蔡邕等以和帝以下,功德无殊,而有过差,不应为宗,及馀非宗者追尊三后,皆奏毁之。(蔡邕论曰:”汉承亡秦灭学之后,宗庙之制,不用周礼。每帝即世,辄立一庙,不止於七,不列昭穆,不定迭毁。孝元帝时,丞相匡衡、御史大夫贡禹始建大议,请依典礼。孝文、孝武、孝宣皆以功德茂盛,为宗不毁。孝宣尊崇孝武,庙称世宗。中正大臣夏侯胜等犹执异议,不应为宗。至孝成帝,议犹不定。太仆王舜、中垒校尉刘歆,据不可毁,上从其议。古人据正重顺,不敢私其君父,若此其至也。后遭王莽之乱,光武受命中兴,庙称世祖。孝明帝圣德聪明,政参文、宣,庙称显宗。孝章帝至孝烝烝,仁恩博大,庙称肃宗。比方前代,得礼之宜。自此以下,政事多衅,权移臣下,嗣帝殷勤,各欲褒崇至亲而已。臣下懦弱,莫能执夏侯之直。今圣朝遵古复礼,以求厥中,诚合事宜。元帝世在第八,光武世在第九,故以元帝为考庙,尊而奉之。孝明遵述,亦不敢毁。孝和以下,穆宗、恭宗、敬宗、威宗之号,皆宜省去。五年而再殷祭,合食于太祖,以遵先典。”议遂施行。)四时所祭,高庙一祖二宗,及近帝四,凡七帝。

魏文帝受禅,追尊大父曰大皇帝,(讳嵩,后汉太尉大长秋曹腾养子也。)考曰武皇帝。以洛京宗庙未成,乃祠武帝於建始殿,亲执馈奠,如家人礼。(按礼,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庶人无庙,则祭於寝。帝者行之,非礼甚矣。)明帝太和三年,又追尊高祖大长秋曰高皇,夫人吴氏曰高皇后,并在邺庙。之所祠则文帝之高祖处士、(沛国谯人曹萌。)曾祖高皇、(萌之子腾。)祖大皇帝共一庙,考太祖武皇帝特一庙,百代不毁,然则所祠止於亲庙四室也。其年十一月,洛京庙成,则以亲尽迁处士主置园邑,使宗正曹恪持节迎高皇以下神主,共一庙,犹为四室而已。景初元年六月,群公更奏定七庙之制,曰武皇帝肇建洪基,为魏太祖。文帝继天革命,为魏高祖。上集成大命,宜为魏烈祖。於太祖庙北为二祧,其左为文帝庙,号曰高祖昭祧,其右拟明帝,号曰烈祖穆祧。(其明帝时见存,造庙及称祖,当时之制,非前代旧规也。)三祖之庙,万世不毁。其馀四庙,亲尽迭迁,一如周后稷、文、武庙祧之礼。(吴孙权不立七庙,以父坚尝为长沙太守,乃於临湘县立坚庙,依后汉奉南顿故事,令太守奉祠。后又尊坚庙曰始祖庙,而不在京师。又以吴芮冢材为屋,未之闻也。於建业立兄长沙桓王策庙朱雀桥南。权疾,令太子祷焉。子亮立,明年於宫东立权庙曰太祖庙,既不在宫南,又无昭穆之序。蜀刘备称帝号於成都,立宗庙。备虽绍代而起,亦未辨继何帝为祢,亦无祖宗之号。及刘禅面缚降魏,北地王谌哭於昭烈之庙,则备庙别立也。)

晋武帝即位,追尊皇祖宣王为宣皇帝,伯考景王为景皇帝,考文王为文皇帝,权立一庙。(初有司奏置七庙,帝重其劳役,权立一庙。)后用魏庙追祭征西将军、(名钧,字升平。)章郡府君、(钧之子,名景,章郡太守,字公度。章郡上一字,为代宗庙讳除也。)颍川府君、(景之子,名隽,颍川太守,字元异。)京兆府君,(隽之子,名防,京兆尹,字建公,生宣帝。)与宣帝、景帝、文帝为三昭三穆。(群臣奏曰:”上古清庙一宫,尊远神祇。逮至周室,制为七庙,以辨宗祧。圣旨深弘,远迹上世,舍七代之繁华,尊一宫之远旨。昔舜承尧禅,受终文祖,遂陟帝位,盖三十载,月正元日,又格於文祖,此则虞氏不改唐庙。可依虞氏故事,即用魏庙。”奏可。)是时宣皇未升,太祖虚位,所以祠六代,与景帝为七庙。(其礼据王肃说。)庙制,於中门外之左,通为屋,四阿。殿制,堂高三尺,随见庙数为室,代满备迁毁。(太常博士孙毓议云:”考工记'左祖右社'。孔子曰:'周人敬鬼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礼,诸侯三门,立庙宜在中门外之左。宗庙之制,外为都宫,内各有寝庙,别有门垣。太祖在北,左昭右穆,次而南。今宜为殿,皆如古典。”)太康元年,灵寿公主修丽祔於太庙。(按周汉未有其准,至魏明帝则别立平原主庙,晋又异魏也。)六年,庙陷,当改修创,群臣议奏曰:”古者七庙异所,自宜如礼。”诏又曰:”古虽七庙,自近代以来,皆庙七室,於礼无废,於情为叙,亦随时之宜也。”

东晋元帝上继武帝,於礼为祢。(如汉光武上继元帝故事。)时西京神主,陷於虏庭,江左建庙,皆更新造。寻登怀帝之主,又迁颍川府君。(位虽七室,其实五代。盖从刁协议以兄弟为代数故也。)於时三祖毁主,权居别室。太兴三年,将祭愍帝之主,乃更定制,还复章郡、颍川於昭穆之位。(以同惠帝嗣武故事,而惠、怀、愍三帝自从春秋尊尊之义,在庙不替也。)元帝崩,则章郡复迁。(元帝神位犹在愍帝之下,故有坎室者十也。)至明帝崩,而颍川又迁,犹十室也。於时续广太庙,故三迁主并还西储,名之曰祧,以准远庙。成帝咸康五年,始作武悼皇后神主,祔庙,配飨世祖。成帝崩而康帝承统,以兄弟一代,故不迁京兆,始十一室也。康帝崩,穆帝立,京兆迁入西储,同谓之祧,如前三祖迁主之礼,故正室犹十一也。穆帝崩,而哀帝、海西并为兄弟,无所登除。咸安之初,简文皇帝上继元皇帝,於是颍川、京兆二主复还昭穆之位。简文崩,颍川又迁。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始改作太庙殿,正室十四间,东西储各一间,合十六间,栋高八丈四尺。备法驾迁神主於行庙,征西至京兆四主及太子太孙,各用其位之仪服。四主不从帝者仪,是与太康异也。及孝武崩,京兆又迁,如穆帝之世四祧故事。

宋武帝即尊位,祠七代为七庙。永初初,追尊皇考(晋陵郡功曹翘,即武帝父。晋陵,本郡。)为孝穆皇帝,皇妣赵氏为穆皇后。三年,孝懿萧皇后崩,又祔庙。高祖崩,神主升庙,犹昭穆之序,如魏晋之制,虚太祖之位。文帝元嘉初,追尊所生胡婕妤为章皇太后,立庙於太庙西。其后,孝武昭太后、明帝宣太后并祔章太后庙。

齐高帝追尊父为宣皇帝,(右军将军承之。)母为昭皇后,七庙。(萧子显曰:”晋用王肃之议,以文、景为共代,上至征西,其实六也。寻此意,非以兄弟为后,当以立主之义,可容於七室。及杨元后崩,征西之庙不毁,则知不以元后为代数。庙有七室,数盈八主。晋太常贺循立议以后,弟不继兄,故代必限七,主无定数。宋台初立五庙,以臧后为代室。就礼而求,亦亲庙四矣。若据伊尹之言,必及七代,则子昭孙穆,不列妇人。若依郑玄之说,庙有亲称,妻者言齐,岂或滥享。且閟宫之德,周七非数,杨元之祀,晋八无伤。今谓之七庙,而止唯六祀,使受命之君,流光之典不足。若谓太祖未登,则昭穆之数何继,斯故礼官所宜详也。”)

梁武帝受禅,迁神主於太庙,为三昭三穆,凡六庙。追尊皇考为文皇帝,(丹阳尹,顺之。)皇妣为德皇后,庙号太祖。皇祖以上,皆不追尊。拟祖迁於上,而太祖之庙不毁,与亲庙为七,皆同一堂,共庭而别室。

陈依梁制,七庙如礼。初,文帝入嗣,而皇考始兴昭烈王庙在始兴国,谓之东庙。天嘉中,徙神主祔於梁之小庙,改曰国庙。祭用天子仪。

后魏之先,居於漠北,凿石为祖宗之庙於乌洛侯国西北。明元帝永兴四年,立太祖道武帝庙於白登山。岁一祭,具太牢,帝亲奉,无常月。又於白登西,太祖旧游之处,立昭成、献明、太祖庙,常以九月十月之交,帝亲祭,牲用马牛羊,又亲行貙刘之礼。

孝文太和三年六月,亲谒七庙。(时群官议曰:”大魏旧事,多不亲谒。今陛下孝诚发中,思亲执祀。谨按旧章,集为亲拜之仪。”制可。)

十五年四月,改营太庙。诏曰:”祖有功,宗有德,后者不得擅祖宗之名,居二祧之庙。今述遵先志,宜制祖宗之号。烈祖有创业之功,代祖有开拓之德,宜为祖宗,百代不迁。而远祖平文功未多於昭成,然庙号为太祖;道武建业之勋,高於平文,庙号为烈祖。比校似为未允。朕今奉尊道武为太祖,与显祖为二祧,馀皆以次而迁。平文既迁,庙唯有六,如今七庙,一则无主。唯当朕躬此事,亦臣子所难言。朕以不德,忝承洪绪,若宗庙之灵,获全首领以没於地,为昭穆之次,心愿毕矣。必不可先设,可垂文示后。”(司空长乐王穆亮等奏言:”升平之会,事在於今。推功考德,实如明旨。但七庙之祀,备行日久,无宜阙一,虚有所待。臣等愚谓依先尊祀,可垂文示后。俚衷如此,不敢不言。”)八月,诏郡国有时果可荐者,并送京师,以供庙享。其白登山、鸡鸣山庙,唯遣有司行事。十一月,释禫祭太和庙。帝衮冕,与祭者朝服。丁卯,迁庙之神主於太庙,百官陪从。奉神主於斋车,至新庙。有司升神主於太庙,诸王侯牧守、蕃附等,各以其职来祭。

十六年十月诏:”先王制礼,经纶万代。白登庙者,有为而兴,昭穆不次。太祖有三层之宇,已降无方丈之室。又常用季秋,躬驾虔祀。今授衣之月,享祭明堂;立冬之始,奉烝太庙。若复斋白登,便为一月再驾。缅详二理,谓宜省一。可废东山之祀,成此二享之敬。可敕有司,但命内典神者,摄行祭事。献明、道武各有庙称,可具依旧式。”自太宗诸帝,昔无殿宇,因停之。

十九年,迁都洛邑。二月,诏曰:”太和庙已就,神仪灵主,宜时奉宁。可克五月奉迁於庙。其出金墉之仪,一准出代都太和之式。入新庙之典,可依近至金墉之轨。其威仪卤簿,如出代庙。百官奉迁,宜可省之。但令朝官四品以上、侍官五品以上、宗室奉迎。”

北齐文宣帝受禅,置六庙。献武以下不毁,以上则递毁。并同庙而别室。既而迁神主於太庙。文襄、文宣,并太祖之子,文宣初疑其昭穆之次,欲别立庙,众议不同。至二年秋,始附太庙。五祭同梁制。

后周闵帝受禅,而右宗庙。追尊皇祖为德皇帝(名肱,生泰。)父文王为文皇帝,庙号太祖。(太师周国公,名泰。)拟祖以上三庙递迁,至太祖不毁。其下相承置二昭二穆为五焉。明帝崩,庙号代宗,武帝崩,庙号高祖,并为祧庙不毁。

隋文帝受命,遣兼太保宇文善奉策诣同州,告皇考桓王庙,兼用女巫,同家人礼。追尊号为武元皇帝,(大司空名忠。)皇妣为元明皇后,迎神归於京师。改立左宗庙。未言始祖,又无受命之祧,自高祖以下,置四亲庙,同殿异室。一、皇高祖太原府君庙,二、皇曾祖康王庙,三、皇祖献王庙,四、皇考太祖武元皇帝庙。拟祖迁於上,而太祖之庙不毁。至炀帝,立七庙。太祖、高祖各一殿,准周文、武二祧,与始祖而三。馀并分室而祭。始及祧之外,从迭毁之法。(时礼部侍郎许善心等议:”案周制,自太祖以下,各别立庙,至於禘祫,皆食於太祖。是以前汉亦随处而立。后汉光武新平寇乱,务从省约,乃总立一堂,而群主异室。自此以来,因循不变。今请立七庙。”诏可。)既营洛邑,后有司奏,请於东京建立宗庙。帝谓秘书监柳{巧言}曰:”今始祖及二祧已具,令后子孙,处朕何所?”又下诏,准议别立高祖之庙,属有行役,复寝。

大唐武德元年,追尊高祖曰宣简公,曾祖曰懿王,祖曰景皇帝,考曰元皇帝,法驾迎神主,祔於太庙,始享四室。

贞观九年,高祖崩,增修太庙。中书侍郎岑文本议曰:”祖郑玄者则陈四庙之制,述王肃者则引七庙之文,贵贱混而莫辨,是非纷而不定。春秋穀梁传及礼记王制祭法礼器、孔子家语,并云'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尚书咸有一德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至於孙卿、孔安国、刘歆、班彪父子、孔晁、虞喜、干宝之徒,商较今古,咸以为然。故其文曰'天子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是以晋、宋、齐、梁,皆依斯义,立亲庙六,岂非有国之茂典,不刊之休烈乎!然若使违群经之正说,从累代之疑议,背子雍之笃论,遵康成之旧学,则天子之礼,下逼於人臣,诸侯之制,上僣於王者,非所谓尊卑有序,名位不同者也。臣等参详,请依晋宋故事,立亲庙六,其祖宗之制,式遵旧典。”制从之。於是增修太庙,始崇祔弘农府君及高祖神主,并旧四室为六室。

太宗崩,迁弘农府君神主於夹室,太宗神主祔太庙。高宗崩,神主祔太庙,又迁宣皇帝神主於夹室。

睿宗垂拱四年正月,又於东都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庙,四时享祀,如京庙之仪。别立崇先庙以享武氏祖考。武太后又令议崇先庙室数,所司议,遂止。(博士周悰请立七庙,其皇家太庙,请减为五室。春官侍郎贾太隐奏曰:”秦汉太后临朝称制,并据礼经正文,天子七庙,诸侯五庙。今周悰别引浮议,广述异文,直崇权仪,不依常度。其崇先庙,合同诸侯之数,国家宗庙不可移变。”太后遂止。)既革命称帝,改大唐京太庙为享德庙,四时唯享高祖以下三室,馀四室闭其门,废享祀之礼。又於东都改制太庙为七室,祔武氏七代神主。又改京崇先庙为崇尊庙,其享祀如太庙之仪。仍改太庙署为清庙台,加官员,崇其班秩。

神龙元年,改享德庙依旧为京太庙。迁武氏七庙神主於西京崇尊庙。东都置太庙,以景皇帝为太祖,庙崇六室。

时太常博士张齐贤建议曰:”始封之君,谓之太祖。太祖之庙,百代不迁,商之玄王、周之后稷是也。但商自玄王以后,十有四代,至汤而有天下。周自后稷以后,十有七代,至武王而有天下。其间代数既远,迁庙亲庙皆出太祖之后,故得合食有序,尊卑不差。其后汉高受命,无始封祖,即以高祖皇帝为太祖。魏武创业,文帝受命,亦以武帝为太祖。晋宣创业,武帝受命,亦以宣帝为太祖。宇文以文皇帝为太祖,隋室以武元皇帝为太祖。国家景皇帝始封唐公,实为太祖。中间代数既近,列在三昭三穆之内,故皇家太庙,唯有六室。其弘农府君、宣光二帝,尊於太祖,亲尽则迁,不在昭穆合食之数。奉敕'七室以下,依旧号尊崇。'续又奉敕'既立七庙,须尊崇始祖,速令详定'者。伏寻礼经,始祖即太祖,太祖之外,更无始祖。后周太祖之外,以周文王为始祖,不合礼经。或有引白虎通义云'后稷为始祖,文王为太祖,武王为太宗',及郑玄注诗雍序云'太祖谓文王'以为说者。其义不然。何者?彼以礼'王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以谓文王为太祖耳,非祫祭群主合食之太祖。今议者,或有欲立凉武昭王为始祖者,殊为不可。何者?昔在商周,稷、卨始封,汤武之兴,祚由稷、卨,故以为太祖,即皇家之景帝是也。凉武昭王勋业未广,后主失守,国土不传。景皇始封,实本明命。今乃舍封唐之盛烈,崇西凉之远构,求之前古,实乖典礼。魏氏不以曹参为太祖,晋氏不以殷王卬为太祖,宋氏不以楚元王为太祖,齐、梁不以萧何为太祖,陈、隋不以胡公、杨震为太祖,则皇家安可以凉武昭王为太祖乎?汉之东京,大议郊祀,多以周郊后稷,汉当郊尧。唯杜林议,独以为'周室之兴,祚由后稷。汉业特起,功不缘尧。祖宗故事,所宜因循。'竟从林议。又传称'欲知天上,事问长人',以其近之。武德、贞观之时,去凉武昭王,盖亦近於今矣。当时不立者,不可立故也。今既年代浸远,方复立之,实恐景皇失职而震怒,武昭虚位而不荅,非社稷之福也。请准敕加太庙为七室,享宣皇帝以备七代。其始祖不合别有尊崇。”

太常博士刘承庆议曰:”夫太祖以功建,昭穆以亲崇,有功百代而不迁,亲尽七叶而当毁。或以太祖代浅,庙数非备,更於昭穆之上,远立合迁之君,曲从七庙之文,深乖迭毁之制。景皇帝濬德基唐,代数犹近,号虽崇於太祖,亲尚列於昭穆,且临六室之位,未申七代之尊。是知太庙当六,未合有七。故先朝唯有宣、光、景、元、神尧、文武六代亲庙。大帝登遐,神主升祔於庙室,以宣皇帝代数当满,准礼复迁。今止有光皇帝以下六代亲庙,非是天子之庙数不当有七,本由太祖有远近之异,故初建有多少之殊。宣皇既非始祖,又庙无祖宗之号,亲尽既迁,其庙不合重立。恐违王制之文,不合先朝之旨。光崇六室,不亏古义。”

时有制,令宰臣更加详定。礼部尚书祝钦明等奏言:”张齐贤以始同太祖,不合更祖昭王;刘承庆以王制三昭三穆,不合重崇宣帝。臣等商量,请依张齐贤以景皇帝为太祖,依刘承庆尊崇六室。”制从之。

三年,改武氏崇尊庙为崇恩庙,依天授时享祭。其庙斋郎将用五品子,后卻止。(时武三思用事,密令安乐公主讽中宗,故有此制。寻又特令崇恩庙斋郎取五品子充。太常博士杨孚奏曰:”太庙斋郎只取七品子。今崇恩庙既取五品子,太庙斋郎作何等级?”帝曰:”亦准崇恩。”孚曰:”崇恩为太庙之臣,以臣准君,犹为僣逆,以君准臣,天下疑惧。”乃止。)

睿宗废崇恩庙。

开元四年,改题则天神主云”则天皇后武氏”。(太常卿姜皎复与礼官上言曰:”今太庙中则天皇后配高宗题云'天后圣帝武氏'。神龙之初,已去帝号。岑羲不闲正礼,复题帝名,恐非通典。请直题云'则天皇后武氏'。”从之。)

十年,制移中宗神主就正庙,仍创立九室。其后制献祖、懿祖、太祖、代祖、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太庙九室也。(中宗、睿宗,兄弟相继。孙平子上书论之。具兄弟昭穆篇中。)

二十三年正月,赦文:”宗庙致享,务在丰洁。礼经沿革,必本人情。笾豆之荐,或未能备物。宜令礼官学士详议具奏。”太常卿韦縚奏:”宗庙之奠,每座笾豆各加十二。又酒爵制度全小,仅无一合,执持甚难,请稍令广大。”付尚书省集众官详议。

太子宾客崔沔议曰:”窃闻识礼乐之情者能作,知礼乐之文者能述。述作之义,圣贤所重,礼乐之本,古今所崇,变而通之,所以久也。所谓变者,变其文也;所谓通者,通其情也。祭礼之兴,肇於太古,人所饮食,必先严献。未有火化,茹毛饮血,则有毛血之荐;未有麹糵,汙樽抔饮,则有玄酒之奠。施及后王,礼物渐备,作为酒醴,伏其牺牲,以致馨香,以极丰洁,故有三牲八簋之盛,五齐九献之殷。然以神道至玄,可存而不能测也,祭礼至敬,可备而不可废也,是以毛血腥爓,玄樽牺象,靡不毕登於明荐矣。然而荐贵於新,味不尚亵,虽则备物,犹存节制,故礼云'天之所生,地之所长,苟可荐者,莫不咸在'。备物之情也。又曰'三牲之俎,八簋之实,美物备矣;昆虫之异,草木之实,阴阳之物备矣'。此节制之文也。钘俎笾豆,簠簋樽罍之实,皆周人之时馔也,其用通於宴飨宾客,而周公制礼,咸与毛血玄酒,同荐於先。晋中郎卢谌,近古知礼者也。著家祭礼,皆晋时常食,不复纯用旧文。然则当时饮食,不可阙於祀祭明矣,是变礼文而通其情也。我国家由礼立训,因时制范,考图史於前典,稽周汉之旧仪。清庙时享,礼馔毕陈,用周制也而古式存焉;园寝上食,时膳具设,遵汉法也而珍味极焉。职贡来祭,致远物也;有新必荐,顺时令也。苑囿之内,躬穑所收,蒐狩之时,亲发所中,莫不割鲜择美,荐而后食,尽诚敬也。若此至矣,复何加焉?但当申敕祭如神在,毋或简怠,增勖虔诚。其进珍羞,或时鲜美,考诸祠典,有所漏略,皆详择名目,编诸甲令,因宜而荐,以类相从,则新鲜肥醲尽在是矣,不必加於笾豆之数也。至於祭器,随物所宜。故太羹,古食也,盛於;,古器也。和羹,时馔也,盛於钘;钘,时器也。亦有古馔而盛於时器,故毛血盛於盘,玄酒盛於樽。未有荐时馔而追用古器者。古质而今文,便於事也。虽加笾豆十二,未足以尽天下美物,而措诸清庙,有兼倍之名,近於侈矣。又据汉书艺文志,墨家之流,出於清庙,是以贵俭。由此观之,清庙之不尚於奢,旧矣。太常所请,恐未可行。又称'酒爵全小,须加广大'。窃据礼文,有以小为贵者,献以爵,贵其小也。小不及制,敬而非礼,是有司之失其传也。固可随失釐正,无待议而后革。未知今制,何所依准,请兼详令式,据文而行。”

上曰:”享祀实思丰洁,不应法制者,亦不可用。”於是更令太常量加品味。韦縚又请”每室加笾豆各六,每四时异品,以当时新果及珍羞同荐”。制可之。又酌献酒爵,上令用龠升一升,合於古义,而多少適中。自是常依行焉。

天宝三载诏:”顷四时有事於太庙,两京同日告享。虽卜吉辰,俱遵上日,而义深如在,礼或有乖。自今以后,两京宜各别择吉日告享。”

五载诏:”祭神如在,传诸古训,以多为贵,著自礼经。膟膋之仪,盖昔贤之尚质;甘旨之品,亦孝子之尽诚。既切因心,方资变礼。其以后享太庙,宜料外每室加常食一牙盘。仍令所司,务尽丰洁。”

九载七月,制曰:”承前有事宗庙,皆称告享。兹乃临下之辞,颇亏尊上之义。静言斯称,殊未为允。自今以后,每亲告献太清太微宫,改为朝献,有司行事为荐献。亲告享庙,改为朝享,有司行事为荐享。亲巡陵改为朝拜,有司行事为拜陵。应缘诸事告宗庙者,并改为奏。其郊天后土及诸祝文云'敢昭告'者,并改为'敢昭荐'。”(乾封元年,诏曰:”每惟宗庙至敬,虔诚祼享,而二等一奠,惟有未安。思革旧章,用崇严配。自今以后,宗庙荐享爵及簠簋钘,各宜别奠。其馀牢馔,并依恒典。”贞元九年十一月九日,谒太庙,有敕:”至庙行礼,不得施褥。至敬之所,自合履地而行。南郊亦宜准此。”)

后妃庙(周 魏东晋宋齐梁大唐)

周祭先妣之庙,(姜嫄履大人迹,感神灵而生后稷,是周之先母也。周立庙自后稷为始祖,而姜嫄无所配,是以特立庙祭之,谓之閟宫。閟,神之。)四时荐。禘祫与七庙皆祭。乐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夷则,阳声次五,小吕为之合。)

魏文思后依周姜嫄庙禘祫。(高堂隆议。)文帝甄后赐死,故不列庙。明帝即位,有司奏请追谥曰文昭皇后,使司空王朗持节奉策告祠於陵。(时三公又奏曰:”自古周人归祖后稷,又特立庙以祀姜嫄。今文昭皇后於后嗣,圣德至化,岂有量哉!夫以皇家世妃之尊,神灵迁化,而无寝庙,非以报显德,昭孝敬也。宜依周礼,别立寝庙。”)太和元年二月,立庙於邺。四月,洛邑初营宗庙,掘地得玉玺,方一寸九分,其文曰”天子羡思慈亲”。明帝为之改容,以太牢告庙。(景初元年十二月,有司又奏:文昭皇后立庙京师,永传享祀,乐舞与祖庙同,废其在邺庙。)

东晋元帝初为晋王,妃虞氏先亡。王导与贺循书,论虞庙(元帝为琅琊王,纳虞氏为妃,永嘉中亡,帝为晋王,追谥为后。而元帝子明帝自有母,时以此疑,故比兄弟昭穆之义也。)云:”王所崇惜者体也,未敢当正位入庙及毁废之数,不知便可得尔不?”循答曰:”汉光武於属,以元帝为父,故於昭穆之叙,便居成帝之位,而迁成帝之主於长安高庙。今圣上於惠帝为兄弟,亦当居惠帝之位,而上继武帝,惠帝亦宜别庙,则虞妃庙位,当以此定。”导又云:”戴若思欲於太庙立后别室。”循答曰:”愚以尊王既当天之正统,而未尽宸居之极称,既名称未极,更於事宜为难。或谓可立别庙,使进退无犯。意谓以尊意所重施於今,宜如有可尔理。若全尊寻备,昭穆既正,则俯从定位,亦无拘小别。然非常礼,无所取准。於名则未满,於礼则变常。窃以戴所斟酌,於人情为未安。”

宋孝武大明二年,有司奏,皇代殷祭,无事於章太后。(博士孙武议:”祭统曰:'有事於太庙,则群昭群穆咸在,不失其伦。'殷祀是合食太祖而序昭穆。章太后既屈於上,不列正庙。若迎主入太庙,既不敢配列於正序,又未闻於昭穆之外别立为位。章太后庙,四时享荐,虽不於孙止,若太庙禘祫,独祭别宫,与四时烝尝不异,则非禘大祭之义,又无取於祫合食之文。谓不宜与太庙同殷祭之礼也。”)诏曰:”章皇太后追尊极号,礼同七庙,岂容独阙殷荐,隔兹盛祀?閟宫遥祫,既行有周,魏晋从飨,式范无替。宜述附前典,以宣情敬。”(博士王燮之议:”按禘祫小庙,礼无正文,求之情例,如有可准。推寻祫之为名,虽在合食,而祭典之重,於此为大。夫以孝享亲,尊爱罔极,既殷荐於太祖,亦致盛祀於小庙。譬有事於尊者,可以及卑。故魏高堂隆所谓犹以祫故而祭之也。是以魏之文思,晋之宣后,虽不并序於太庙,而犹均禘於姜嫄,其意如此。又徐邈所引四不祫,就而祭之,以为别飨之例,斯其证矣。愚谓章太后庙,亦宜殷荐。”从之。)

七年,诏立宣贵妃庙。(时有司奏:”故宣贵妃既加殊礼,未详应立庙不?”虞龢议曰:”婚义云'后立六宫',后之有三妃,犹天子之有三公也。三公既尊於列国诸侯,三妃亦贵於庶邦夫人。据春秋,仲子得考彼别宫。今贵妃理应立此新庙。”诏可。龢音禾。)其祀礼,王亲执奠爵。有故,三卿行事。(时有司又奏言:”新安王服宣贵妃齐衰周,十一月练,十三月缟,十五月禫,心丧三年。未详宣贵妃祔庙在何时?入庙之日,当先有祔,为但即入新庙而已?若在大祥未及禫中入庙者,遇四时便得祭不?又新安王在心制中,得亲奉祭不?”左丞徐爰议以:”礼有损益,古今异仪。春秋传虽云卒哭而祔,祔而作主,代之诸侯,皆禫终入庙。且麻衣縓缘,革服於元嘉;苫绖变除,申情於皇宋。况宣贵妃诞育叡蕃,葬加殊礼,灵筵庐位,皆主之哲圣,考宫创祀,不复问之朝廷。谓禫除之后,宜亲执奠爵,王若有故,三卿行事。”诏可。縓音七绢反。)

明帝泰始二年,昭太后崩。有司奏:”太后於至尊无亲,上特制义服。祔庙之礼,下礼官详议。”乃跻新祏于上位,其祭使有司行礼。(博士王略等奏:”昭皇太后正位母仪,尊号允著,祔庙之礼,宜备彝典则。愚谓神主应入章后庙。又宜依晋元皇之於愍帝,安帝之於永安后,祭祀之日,不亲执觞爵,使有司行事。”时太宗宣后已祔章太后庙,虞龢议以为:”春秋之义,庶母虽名同崇号,而实异正嫡。是以犹考别宫,而公子主其祀。今昭皇太后既非所生,益无亲奉之理。周礼宗伯职云'若王不与祭,则摄位',然则使有司行其礼。又妇人无常秩,各以夫为定,夫亡以子为次。昭皇太后即正位於前,宣太后追尊在后,以次序而言,宜跻祏于上位。”诏可。)六月,有司奏:”七月尝祠二庙,依旧车驾亲奉。孝武皇帝室,至尊亲进觞爵。又昭皇太后室应拜,及祝文称皇帝。(御名。)又皇后今月二十五日虔见於祢,拜孝武皇帝、昭皇太后。并无明文。”礼官议曰:”今上既纂嗣文皇,於孝武进拜而已。觞爵使有司行事。昭皇太后祝文称皇帝。(御名。)孝武、昭皇太后二室,废荐告。”

后废帝元徽二年十月丙寅,有司奏:至尊亲祠太庙文皇帝太后庙之日,孝武皇帝及昭皇太后,虽亲非正统,而尝经北面,宜执孝武皇帝觞爵,昭皇太后依旧三公行事。(左丞孙缅议:”晋代祖宗孝宗、显宗、烈宗、肃宗,并是晋帝之伯,今朝明准,而初无有司行事之文。愚谓主上亲执孝武皇帝觞爵,有惬情敬。皇太后君母之贵,见尊一时,与章、宣二庙同享閟宫,非惟不可躬奉,乃宜议其毁替。请且依旧,三公行事。”从之。)

齐明帝建武二年,有司奏迁景懿后於新庙。(车服之仪,乘重翟车,服之袆衣,首饰以覆。侍中、散骑常侍、黄门侍郎、散骑侍郎各二人,分从前后部,同於王者。内职有女尚书、女长御启引。)

梁武帝立小庙。(太祖、太夫人庙也。非嫡,故别立庙。)皇帝每祭太庙讫,乃诣小庙,亦以一太牢,如太庙礼。

大唐立肃明皇后庙,时享,有司行事。如开元礼。

皇太子及皇子宗庙(东晋大唐)

东晋孝武帝太元六年,诏曰:”亡大兄以司马珣之为国后,祭礼何仪?”博士江熙议:”穀梁传云'公子之重,视大夫',则王子一例也。请皇子庙祭,用大夫礼,三庙。(博士沈寂等议:”礼,大夫三庙,无贵贱之别,然则上至皇子,下及陪臣,其礼无二。”)牲用少牢。若继嗣之身未准大夫,祭用士礼。(按会稽王嗣子,即简文帝长子。博士沈寂等议:”会稽王嗣子既以疾废,当降从之公子,则皆如大夫,牲用少牢。”)宜权立行庙,告嗣,而后迎继嗣之身。(江熙议:”皇子虽有庙,然无子不立庙,故诏使立后,烝尝之祀,称'皇帝有命,命某继嗣'。”博士沈寂议:”皇子依如大夫礼,应立后,宜先告,权为行庙。告,於礼无文。准先立庙告嗣,而后迎继嗣之身。案礼,君薨嗣子生,太祝裨冕告於殡。既葬嗣子生,祝告於祢。明夫宗庙者,神灵之所宅,是以存亡吉凶必先告於庙,古今不革之制,三代不易之典。岂有兴灭继绝,传祀百代,而诬亡者之灵,疑告生之义耶?缘情依礼,谓宜先告於灵,后迎於子。”庾蔚之谓:”嗣子以无子不庙,今有嗣子,乃立庙耶?告生者是先自有庙,不得引以为例。”)

大唐开元三年,右拾遗陈贞节以诸太子庙不合守供祀享,上疏:”伏见章怀太子等四庙,远则从祖,近则堂昆,并非有功於人,立事於代,而寝庙相属,献祼连时,事不师古,以克永代,臣实疑之。今章怀太子等乃以陵庙,分署官寮,八处修营,四时祭享,物须官给,人必公粮,合乐登歌,咸同列帝。谨按周礼,始祖以下,犹称小庙,未知此庙,厥名维何?臣谓八署司存,员寮且省,四时祭祀,供给咸停。臣又闻磐石维城,既开封建之典;别子为祖,非无大小之宗。其四陵庙等应须祭祀者,并令承后子孙,自修其事。崇此正典,冀合礼经。”上令有司集礼官及群臣详议奏闻。

驾部员外郎裴子馀议曰:”谨按前件四庙等,并前皇嫡胤,殒身昭代,圣上哀骨肉之深,锡烝尝之享,宪章往昔,垂范将来。昔嫄庙列周,戾园居汉,并位非七代,置在一时,斯并前代宏规,后贤令范。又按春秋,狐突適下国,遇太子,使登仆,曰'予将以晋畀秦,秦将祀予。'此则太子之言,无后明矣。对曰:'神不歆非类,人不祀非族,君祀无乃殄乎!'此则晋有其祀,立庙必矣。又定公元年,立炀宫。经传更无异说。郑玄注云:'炀公,伯禽之子,季氏祷而立其宫也。'考之汉储晋嫡则如彼,言乎周庙鲁宫则如此,岂可使晋求秦祀,戾匪汉思?求枉者深,所直者鲜,黩神慢礼,理必不然。且尊以储后,位绝诸侯,谥号既崇,官吏有典。去羊存朔,非理所安,狗利忘礼,何以为国。”

太常博士段同泰议曰:”伏据隐太子等,皆禀殊恩,式创陵寝。一羞蘋藻,骤移檀柘,岂非睦亲继绝,悼往推恩者欤!况汉置戾园,晋循虞祀,书称咸秩,礼纪百神,纷纶葳蕤,可略言矣。隐太子等并特降丝纶,别营祠宇,义殊太庙,恩出当时。借如逝者之锡蘋蘩,亦犹生者之开茆土,宠章所及,谁谓非宜?且自古帝王,封建子弟,寄以维城之固,咸登列郡之荣,岂必有功於人,立事於代?生者曾无异议,逝者辄此奏停,虽存没之迹不同,而君亲之恩何别!此则轻重非当,情礼不均,神道固是难诬,人情孰云其可。”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敕:”赠太子顷年官为立庙,并致享祀,虽欲归厚,而情且未安。烝尝之时,子孙不及,若专令官祭,是以疏间亲,遂此为常,岂云教孝。其诸赠太子有后者,但官置庙,各令子孙自主祭,其署及官悉停。若无后者,宜依旧。”

上元二年二月,礼仪使、太常卿杜鸿渐奏:”让帝七庙等,请停四时享献。每至禘祫之月,则一祭焉。乐用登歌一部,牲献樽俎之礼,同太庙一室之仪。”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卷五十八 卷五十九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卷六十三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 卷六十八 卷六十九 卷七十 卷七十一 卷七十二 卷七十三 卷七十四 卷七十五 卷七十六 卷七十七 卷七十八 卷七十九 卷八十 卷八十一 卷八十二 卷八十三 卷八十四 卷八十五 卷八十六 卷八十七 卷八十八 卷八十九 卷九十 卷九十一 卷九十二 卷九十三 卷九十四 卷九十五 卷九十六 卷九十七 卷九十八 卷九十九 卷一百 卷一百一 卷一百二 卷一百三 卷一百四 卷一百五 卷一百六 卷一百七 卷一百八 卷一百九 卷一百十 卷一百十一 卷一百十二 卷一百十三 卷一百十四 卷一百十五 卷一百十六 卷一百十七 卷一百十八 卷一百十九 卷一百二十 卷一百二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 卷一百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五 卷一百二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 卷一百二十九 卷一百三十 卷一百三十一 卷一百三十二 卷一百三十三 卷一百三十四 卷一百三十五 卷一百三十六 卷一百三十七 卷一百三十八 卷一百三十九 卷一百四十 卷一百四十一 卷一百四十二 卷一百四十三 卷一百四十四 卷一百四十五 卷一百四十六 卷一百四十七 卷一百四十八 卷一百四十九 卷一百五十 卷一百五十一 卷一百五十二 卷一百五十三 卷一百五十四 卷一百五十五 卷一百五十六 卷一百五十七 卷一百五十八 卷一百五十九 卷一百六十 卷一百六十一 卷一百六十二 卷一百六十三 卷一百六十四 卷一百六十五 卷一百六十六 卷一百六十七 卷一百六十八 卷一百六十九 卷一百七十 卷一百七十一 卷一百七十二 卷一百七十三 卷一百七十四 卷一百七十五 卷一百七十六 卷一百七十七 卷一百七十八 卷一百七十九 卷一百八十 卷一百八十一 卷一百八十二 卷一百八十三 卷一百八十四 卷一百八十五 卷一百八十六 卷一百八十七 卷一百八十八 卷一百八十九 卷一百九十 卷一百九十一 卷一百九十二 卷一百九十三 卷一百九十四 卷一百九十五 卷一百九十六 卷一百九十七 卷一百九十八 卷一百九十九 卷二百 附录一 附录二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