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 - 卷五

诸王四

太祖诸子三

睿忠亲王多尔衮 豫通亲王多铎子信宣和郡王多尼、信郡王董额、辅国恪僖公察尼、多尼子信郡王鄂紥 费扬果

睿忠亲王多尔衮,太祖第十四子。初封贝勒。天聪二年,太宗伐察哈尔多罗特部,破敌於敖穆楞,多尔衮有功,赐号墨尔根代青。三年,从上自龙井关入明边,与贝勒莽古尔泰等攻下汉儿庄,趋通州,薄明都,败袁崇焕、祖大寿援兵於广渠门外,又歼山海关援兵於蓟州。四年,引还,多尔衮与莽古尔泰先行,复破敌。五年,初设六部,掌吏部事。从上围大凌河,战,多尔衮陷阵,明兵堕壕者百馀,城上炮矢发,将士有死者。上切责诸将不之阻。祖大寿约以锦州献,多尔衮与阿巴泰等以兵四千,侨装从大寿作溃奔状,袭锦州,锦州兵迎战,击败之。事具阿巴泰传。

六年五月,从征察哈尔。七年六月,诏问征明及朝鲜、察哈尔三者何先,多尔衮言:“宜整兵马,乘穀熟时,入边围燕京,截其援兵,毁其屯堡,为久驻计,可坐待其敝。”八年五月,从上伐明,克保安,略朔州。九年,上命偕岳讬等将万人招察哈尔林丹汗子额哲,师还渡河,多尔衮自平鲁卫至朔州,毁宁武关,略代州、忻州、崞县、黑峰口及应州,复自归化城携降众远。林丹汗得元玉玺曰“制诰之宝”,多尔衮使额哲进上,群臣因表上尊号。崇德元年,进封睿亲王。武英郡王阿济格等率师伐明,命王偕多铎攻山海关缀明师,阿济格捷至,乃还。从伐朝鲜,偕豪格别从宽甸入长山口,克昌州。进攻江华岛,克之,获朝鲜王妃及其二子,国王李倧请降。上还盛京,命约束后军,携朝鲜质子、淏及大臣子以归。

三年,上伐喀尔喀,王留守,筑辽阳都尔弼城,城成,命曰屏城;复治盛京至辽河大道。八月,命为奉命大将军,将左翼,岳讬将右翼,伐明。自董家口毁边墙入,约右翼兵会通州河西务。越明都至涿州,分兵八道,行略地至山西,南徇保定,击破明总督卢象升。遂趋临清,渡运河,破济南。还略天津、迁安,出青山关。克四十馀城,降六城,俘户口二十五万有奇,赐马五、银二万。五年,屯田义州,克锦州城西九台,刈其禾。又克小凌河西二台。迭败明兵杏山、松山间。

围锦州,王贝勒移营去城三十里,又令每旗一将校率每牛录甲士五人先归。上遣济尔哈朗代将,传谕诘责,对曰:“臣以敌兵在锦州、松山、杏山三城,皆就他处牧马。若来犯,可更番抵御。是以遣人归牧,治甲械。旧驻地草尽,臣倡议移营就牧,罪实在臣。”上复使谕曰:“朕爱尔过於群子弟,锡予独厚。今违命若此,其自议之。”王自言罪当死,上命降郡王,罚银万,夺二牛录。

六年,复围锦州。洪承畴率十三万人屯松山,王屡击之,以敌众,请济师。上自将疾驰六日,次戚家堡,将屯高桥。王请上驻松山、杏山间,分兵屯乌欣河南山,亘海为营。明兵屡却复前,上张黄盖指挥,明兵引退。王偕洛讬等趋塔山道横击之,明兵多死者;遂发炮克塔山外四台,擒王希贤等。寻以贝勒杜度等代将,王暂还。复出,七年,下松山,获承畴,克锦州,大寿复降。进克塔山、杏山。乃隳三城,师还。叙功,复亲王。

八年,太宗崩,王与诸王、贝勒、大臣奉世祖即位。诸王、贝勒、大臣议以郑亲王济尔哈朗与王同辅政,誓曰:“有不秉公辅理、妄自尊大者,天地谴之!”郡王阿达礼、贝子硕讬劝王自立,王发其谋,诛阿达礼、硕讬。寻与济尔哈朗议罢诸王贝勒管六部事。顺治元年正月,却朝鲜餽遗,告济尔哈朗及诸大臣曰:“朝鲜国王因予取江华,全其妻子,常以私餽遗。先帝时必闻而受之,今辅政,谊无私交,不当受。”因并禁外国餽诸王贝勒者。济尔哈朗谕诸大臣,凡事先白王,书名亦先之。王由是始专政。固山额真何洛会等讦肃亲王豪格怨望,集议,削爵,大臣扬善等以谄附,坐死。

四月乙丑,上御笃恭殿,授王奉命大将军印,并御用纛盖,敕便宜行事,率武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及孔有德等伐明。丙寅,发盛京。壬申,次翁后。明平西伯吴三桂自山海关来书乞师,王得书,移师向之。癸酉,次西拉塔拉。答三桂书曰:“我国欲与明修好,屡致书不一答。是以整师三入,盖示意於明,欲其熟筹通好。今则不复出此,惟底定中原,与民休息而已。闻流贼陷京都,崇祯帝惨亡,不胜发指,用率仁义之师,沈舟破釜,誓必灭贼,出民水火!伯思报主恩,与流贼不共戴天,诚忠臣之义,勿因向守辽东与我为敌,尚复怀疑。昔管仲射桓公中钩,桓公用为仲父,以成霸业。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国雠可报,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富贵。”

丁丑,次连山。三桂复遣使请速进,夜逾宁远抵沙河。戊寅,距关十里,三桂报自成兵已出边。王令诸王逆击,败李自成将唐通於一片石。己卯,至山海关,三桂出迎,王慰劳之。令所部以白布系肩为识,先驱入关。时自成将二十馀万人,自北山列阵,横亘至海。我兵阵不及海岸,王令曰:“流贼横行久,獷而众。不可轻敌。吾观其阵大,首尾不相顾。可集我军鳞比,伺敌阵尾,待其衰击之,必胜。努力破此,大业成矣。勿违节制!”既成列,令三桂居右翼后。搏战,大风扬沙,咫尺不能辨。力斗良久,师譟。风止,自三桂阵右突出,捣其中坚,马迅矢激。自成登高望见,夺气,策马走。师无不一当百,追奔四十里,自成溃遁。王即军前承制进三桂爵平西王。下令关内军民皆薙发。以马步兵各万人属三桂,追击自成。乃誓诸将曰:“此行除暴救民,灭贼以安天下。勿杀无辜、掠财物、焚庐舍。不如约者,罪之。”自关以西,百姓有逃窜山谷者,皆还乡里,薙发迎降。辛巳,次新河驿,使奏捷,师遂进。途中明将吏出降,命供职如故。

五月戊子朔,师次通州。自成先一日焚宫阙,载辎重而西。王令诸王偕三桂各率所部追之。己丑,王整军入京师,明将吏军民迎朝阳门外,设卤簿,请乘辇,王曰:“予法周公辅冲主,不当乘。”众以周公尝负扆,固请,乃命以卤簿列王仪仗前,奏乐,拜天,复拜阙,乘辇,升武英殿。明将吏入谒,呼万岁。下令将士皆乘城,毋入民舍,民安堵如故。为崇祯帝发丧三日,具帝礼葬之。诸臣降者,仍以明官治事。武英郡王阿济格逐自成至庆都,大破之,获其辎重。自成西奔,又令固山额真谭泰、准塔等率巴牙喇兵追至真定,自成败走。王再遣使奏捷,上遣学士詹霸、侍卫巴泰赍敕慰劳。畿辅诸府县先后请降,分遣固山额真巴哈纳、石廷柱略山东,叶臣定山西诸省,金砺等安抚天津。

王初令官民皆薙发,继闻拂民原,谕缓之。令戒饬官吏,网罗贤才,收恤都市贫民。用汤若望议,釐正历法,定名曰时宪历。复令曰:“养民之道,莫大於省刑罚,薄税敛。自明季祸乱,刁风日竞,设机构讼,败俗伤财,心窃痛之!自今咸与维新,凡五月初二日昧爽以前,罪无大小,悉行宥免。违谕讦讼,以所告罪罪之。斗殴,田、婚细故,就有司告理。重大者经抚按结案,非机密要情,毋许入京越诉。讼师诬陷良民,加等反坐。前朝弊政,莫如加派,辽饷之外,复有剿饷、练饷,数倍正供,远者二十年,近者十馀年,天下嗷嗷,朝不及夕。更有召买、粮料诸名目,巧取殃民。今与民约,额赋外,一切加派,尽予删除。官吏不从,察实治罪。”六月,遣辅国公屯齐喀、和讬,固山额真何洛会等迎上,定都燕京。

明福王由崧称帝江宁,遣其大学士史可法督师扬州,设江北四镇,沿淮、徐置戍。王致书可法曰:“予向在沈阳,即知燕京物望,咸推司马。后入关破贼,得与都人士相接,识介弟於清班,曾讬其手勒平安,拳致衷绪,未审以何时得达?比闻道路纷纷,多谓金陵有自立者。夫君父之仇,不共戴天。春秋之义,有贼不讨,则故君不得书葬,新君不得书即位,所以防乱臣贼子,法至严也。闯贼李自成,称兵犯阙,手毒君亲,中国臣民,不闻加遗一矢。平西王吴三桂,介在东陲,独效包胥之哭,朝廷感其忠义,念累世之宿好,弃近日之小嫌,爰整貔貅,驱除狗鼠。入京之日,首崇帝后谥号,卜葬山陵,悉如典礼。亲郡王、将军以下,一仍故封,不加改削。勋戚文武诸臣,咸在朝列,恩礼有加。耕市不惊,秋毫无扰。方拟秋高气爽,遣将西征;传檄江南,联兵河朔,陈师鞠旅,戮力同心,报乃君国之仇,彰我朝廷之德。岂意南州诸君子,苟安旦夕,弗审事机,聊慕虚名,顿忘实害,予甚惑之!国家抚定燕都,得之於闯贼,非取之於明朝也。贼毁明朝之庙主,辱及先人,我国家不惮征缮之劳,悉索敝赋,代为雪耻,孝子仁人,当如何感恩图报。兹乃乘逆寇稽诛,王师暂息,遂欲雄据江南,坐享渔人之利。揆诸情理,岂可谓平?将以为天堑不能飞渡,投鞭不能断流耶?夫闯贼但为明朝祟耳,未尝得罪於我国家也,徒以薄海同仇,特伸大义。今若拥号称尊,便是天有二日,俨为勍敌。予将简西行之锐,转旝东征,且拟释彼重诛,命为前导。夫以中华全力,受制潢池,而欲以江左一隅,兼支大国,胜负之数,无待蓍龟矣。予闻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则以姑息。诸君子果识时知命,笃念故主,厚爱贤王,宜劝令削号归藩,永绥福禄。朝廷当待以虞宾,统承礼物,带砺山河,位在诸王侯上,庶不负朝廷伸义讨贼、兴灭继绝之初心。至南州群彦,翩然来仪,则尔公尔侯,列爵分土,有平西之典例在。惟执事实图利之!輓近士大夫好高树名义,而不顾国家之急,每有大事,辄同筑舍。昔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可为殷鉴。先生领袖名流,主持至计,必能深惟终始,宁忍随俗浮沉?取舍从违,应早审定。兵行在即,可西可东。南国安危,在此一举。原诸君子同以讨贼为心,毋贪一身瞬息之荣,而重故国无穷之祸,为乱臣贼子所窃笑,予实有厚望焉!记有之,惟善人能受尽言。敬布腹心,伫闻明教。江天在望,延跂为劳,书不宣意。”可法旋遣人报书,语多不屈。

京师民讹言秋七、八月将东迁,王宣谕当建都燕京,戒民毋信流言摇惑。又讹言八月屠民;未几,又讹言上至京师,将纵东兵肆掠,尽杀老壮,止存孩赤。王复宣谕曰:“民乃国之本,尔曹既诚心归服,复以何罪而戮之?尔曹试思,今上携将士家属不下亿万,与之俱来者何故?为安燕京军民也。昨将东来各官内,命十馀员为督、抚、司、道等官者何故?为统一天下也。已将盛京帑银取至百馀万,后又转运不绝者何故?为供尔京城内外兵民之用也。且予不忍山、陕百姓受害,发兵追剿,犹恨未能速定,岂能不爱京城军民,反行杀戮?此皆众所目击,何故妄布流言?是必近京土寇,流贼间谍,有意煽惑摇动,已谕各部严捕。通行晓谕,以安众心。”

九月,上入山海关,王率诸王群臣迎於通州。上至京师,封为叔父摄政王,赐貂蟒朝衣。十月乙卯朔,上即位,以王功高,命礼部尚书郎球、侍郎蓝拜、启心郎渥赫建碑纪绩,加赐册宝、黑狐冠一、上饰东珠十三、黑狐裘一,副以金、银、马、驼。二年,郑亲王等议上摄政王仪制,视诸王有加礼。王曰:“上前未敢违礼,他可如议。”翌日入朝,诸臣跪迎,命还舆,责大学士刚林等曰:“此上朝门,诸臣何故跪我?”御史赵开心疏言:“王以皇叔之亲,兼摄政王之尊,臣民宁肯自外於拜舞?第王恩皆上恩,群臣谒王,正当限以礼数,与朝见不同。庶诸臣不失尊王之意,亦全王尊上之心。上称叔父摄政王,王为上叔父,惟上得称之。若臣庶宜於叔父上加‘皇’字,庶辨上下,尊体制。”下礼部议行。其年六月,豫亲王克扬州,可法死之,遂破明南都。闰六月,英亲王逐李自成至武昌,东下九江,故明宁南侯左良玉子梦庚率众降,江南底定。十月,上赐王马,王入谢,诏曰:“遇朝贺大典,朕受王礼。若小节,勿与诸王同。”王对曰:“上方幼冲,臣不敢违礼。待上亲政,凡有宠恩,不敢辞。”王时摄政久,位崇功高,时诫诸臣尊事主上,曰:“俟上春秋鼎盛,将归政焉。”

初,肃亲王怨王不立己,有郄。英、豫二王与王同母,王视豫亲王厚,每宽假之。豫亲王之征苏尼特也,王送之出安定门。及归,迎之乌兰诺尔。集诸大臣,语以豫亲王功懋,宜封辅政叔王,因罢郑亲王辅政,以授豫亲王。肃亲王既平四川,王摘其微罪,置之死。四年十二月,王以风疾不胜跪拜,从诸王大臣议,独贺正旦上前行礼,他悉免。五年十一月,南郊礼成,赦诏曰:“叔父摄政王治安天下,有大勋劳,宜加殊礼,以崇功德,尊为皇父摄政王。凡诏疏皆书之。”

六年二月,自将讨大同叛将姜瓖,拔浑源。闻豫亲王病痘,先归。谕瓖降,未下。以师行在外,铸行在印。禁诸王及内大臣干预部院政事及汉官升降,不论所言是非,皆治罪。七月,复征大同,瓖将杨振威斩瓖降。十月,移师讨喀尔喀二楚呼尔,徵敖汉、紥噜特、察哈尔、乌喇特、土默特、四子部落以兵来会。至喀屯布拉克,不见敌,乃还。十二月,王妃博尔济吉特氏薨,以册宝追封为敬孝忠恭正宫元妃。

七年正月,王纳肃王福金,福金,妃女弟也。复徵女朝鲜。令部事不须题奏者,付巽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敬谨亲王尼堪料理。五月,率诸王贝勒猎於山海关,朝鲜送女至,王迎於连山,成婚。复猎於中后所,责随猎王贝勒行列不整,罚钅爰有差。七月,谕以京城当夏溽暑不可堪,择地筑城避暑。令户部加派直隶、山西、浙江、山东、江南、河南、湖广、江西、陕西九省地丁银二百四十九万两有奇,输京师备工用。八月,王尊所生母太祖妃乌喇纳拉氏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祔太庙。

寻有疾,语贝子锡翰、内大臣席讷布库等曰:“予罹此大戚,体复不快。上虽人主,独不能循家人礼一临幸乎?谓上幼冲,尔等皆亲近大臣也。”既又戒曰:“毋以予言请上临幸。”锡翰等出,追止之,不及,上幸王第。王因责锡翰等,议罪当死,旋命贳之。十一月,复猎於边外。十二月,薨於喀喇城,年三十九。上闻之,震悼。丧还,率王大臣缟服迎奠东直门外。诏追尊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明年正月,尊妃为义皇后。祔太庙。

王无子,以豫亲王子多尔博为后,袭亲王,俸视诸王三倍,诏留护卫八十员。又以王近侍苏克萨哈、詹岱为议政大臣。二月,苏克萨哈、詹岱讦告王薨时,其侍女吴尔库尼将殉,请以王所制八补黄袍、大东珠素珠、黑貂褂置棺内。王在时,欲以两固山驻永平,谋篡大位。固山额真谭泰亦言王纳肃王福金,复令肃王子至第较射,何洛会以恶言詈之。於是郑亲王济尔哈朗、巽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敬谨亲王尼堪及内大臣等疏言:“昔太宗文皇帝龙驭上宾,诸王大臣共矢忠诚,翊戴皇上。方在冲年,令臣济尔哈朗与睿亲王多尔衮同辅政。逮后多尔衮独擅威权,不令济尔哈朗预政,遂以母弟多铎为辅政叔王。背誓肆行,妄自尊大,自称皇父摄政王。凡批票本章,一以皇父摄政王行之。仪仗、音乐、侍从、府第,僣拟至尊。擅称太宗文皇帝序不当立,以挟制皇上。构陷威逼,使肃亲王不得其死,遂纳其妃,且收其财产。更悖理入生母於太庙。僣妄不可枚举。臣等从前畏威吞声,今冒死奏闻,伏原重加处治。”诏削爵,撤庙享,并罢孝烈武皇后谥号庙享,黜宗室,籍财产入官,多尔博归宗。十二年,吏科副理事官彭长庚、一等精奇尼哈番许尔安各疏颂王功,请复爵号,下王大臣议,长庚、尔安坐论死,诏流宁古塔。

乾隆三十八年,高宗诏曰:“睿亲王多尔衮摄政有年,威福自专,殁后其属人首告,定罪除封。第念定鼎之初,王实统众入关,肃清京辇,檄定中原,前劳未可尽泯。今其后嗣废绝,茔域榛芜,殊堪悯恻。交内务府派员缮葺,并令近支王公以时祭扫。”四十三年正月,又诏曰:“睿亲王多尔衮扫荡贼氛,肃清宫禁。分遣诸王,追歼流寇,抚定疆陲。创制规模,皆所经画。寻奉世祖车驾入都,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殁后为苏克萨哈所构,首告诬以谋逆。其时世祖尚在冲龄,未尝亲政,经诸王定罪除封。朕念王果萌异志,兵权在握,何事不可为?乃不於彼时因利乘便,直至身后始以敛服僣用龙衮,证为觊觎,有是理乎?实录载:‘王集诸王大臣,遣人传语曰:“今观诸王大臣但知媚予,鲜能尊上,予岂能容此?昔太宗升遐,嗣君未立,英王、豫王跪请予即尊,予曰:‘若果如此言,予即当自刎。’誓死不从,遂奉今上即位。似此危疑之日,以予为君,予尚不可;今乃不敬上而媚予,予何能容?自今后有忠於上者,予用之爱之;其不忠於上者,虽媚予,予不尔宥。”且云:“太宗恩育予躬,所以特异於诸子弟者,盖深信诸子弟之成立,惟予能成立之。”’朕每览《实录》至此,未尝不为之堕泪。则王之立心行事,实为笃忠荩,感厚恩,明君臣大义。乃由宵小奸谋,构成冤狱,岂可不为之昭雪?宜复还睿亲王封号,追谥曰忠,配享太庙。依亲王园寝制,修其茔墓,令太常寺春秋致祭。其爵世袭罔替。”

多尔博归宗封贝勒,命仍还为王后,以其五世孙辅国公淳颖袭爵。四世祖镇国公苏尔发、曾祖辅国公塞勒、祖辅国恪勤公功宜布先已进封信郡王,至是与淳颖父信恪郡王如松并追封睿亲王。嘉庆五年,淳颖薨。谥曰恭。子宝恩,袭。七年五月,薨,谥曰慎。弟瑞恩,袭。道光六年,薨,谥曰勤。子仁寿,袭。道光九年,上巡盛京谒陵,追念忠王,推恩赐三眼花翎。同治三年,薨,谥曰僖。子德长,袭。光绪二年,薨,谥曰悫。子魁斌,袭。

豫通亲王多铎,太祖第十五子。初封贝勒。天聪二年,从太宗伐多罗特部有功,赐号额尔克楚呼尔。三年,从上伐明,自龙井关入,偕莽古尔泰、多尔衮以偏师降汉儿庄城。会大军克遵化,薄明都。广渠门之役,多铎以幼留后,明溃兵来犯,击却之。师还,次蓟州,复击破明援兵。五年,从围大凌河城,为正白旗后应,克近城台堡。明兵出锦州,屯小凌河岸,上率二百骑驰击,明兵走。多铎逐之,薄锦州,坠马,马逸入敌阵,乃夺军校马乘以还。六年,从伐察哈尔,将右翼兵,俘其众千馀。

七年,诏问征明及朝鲜、察哈尔三者何先,多铎言:“我军非怯於战斗,但止攻关外,岂可必得?夫攻山海关与攻燕京,等攻耳。臣以为宜直入关,庶餍士卒望,亦久远计也。且相机审时,古今同然。我军若弛而敌有备,何隙之可乘?吾何爱於明而必言和?亦念士卒劳苦,姑为委蛇。倘时可乘,何待再计。至察哈尔,且勿加兵;朝鲜已和,亦勿遽绝。当先图其大者。”八年,从上略宣府,自巴颜珠尔克进。寻攻龙门,未下,趋保安,克之。谒上应州。复略朔州,经五台山,还。败明兵大同。九年,上遣诸贝勒伐明,徇山西,命多铎率师入宁、锦缀明师。遂自广宁入,遣固山额真阿山、石廷柱率兵四百前驱。祖大寿合锦州、松山兵三千五百屯大凌河西,多铎率所部驰击之,大寿兵溃。命分道追击,一至锦州,一至松山,斩获无算。翌日,克台一,还驻广宁。师还,上出怀远门五里迎劳,赐良马五、甲五。上嘉之曰:“朕幼弟初专阃,即能制胜,是可嘉也!”

崇德元年四月,封豫亲王,掌礼部事。从伐朝鲜,自沙河堡领兵千人继噶布什贤兵,至朝鲜都城。朝鲜全罗、忠清二道援兵至南汉山,多铎击败之,收其马千馀。扬古利为残兵所贼,捕得其人,斩以祭。三年,伐锦州,自蒙古紥衮博伦界分率巴牙喇及土默特兵入明境,克大兴堡,俘其居民,道遇明谍,擒之。诏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军会,经中后所,大寿以兵来袭,我军伤九人,亡马三十。多铎且战且走,夜达郑亲王所,合师薄中后所城。上统师至,敌不敢出。四年五月,上御崇政殿,召多铎戒谕之,数其罪,下诸王、贝勒、大臣议,削爵,夺所属入官。上命降贝勒,罚银万,夺其奴仆、牲畜三之一,予睿亲王多尔衮。寻命掌兵部。十月,伐宁远,击斩明总兵金国凤。

五年三月,命与郑亲王济尔哈朗率师修义州城,驻兵屯田,并扰明山海关外,毋使得耕稼。五月,上临视。附明蒙古多罗特部苏班岱降,上命偕郑亲王以兵迎之,经锦州杏山,明兵来追,奋击败之,赐御厩良马一。围锦州,夜伏兵桑阿尔斋堡,旦,敌至,败之,追至塔山,斩八十馀级,获马二十。六年三月,复围锦州,环城立八营,凿壕以困之。大寿城守蒙古将诺木齐约降,师縋以入,击大寿,挈降者出,置之义州。明援兵自杏山至松山,多铎与郑亲王率两翼兵伏锦州南山西冈及松山北岭,纵噶布什贤兵诱敌,夹击,大败之。

洪承畴以十三万援锦州,上自盛京驰六日抵松山,环城而营,明兵震怖,宵遁。多铎伏兵道旁,明总兵吴三桂、王朴自杏山奔宁远,我军追及於高桥,伏发,三桂等仅以身免。嗣与诸王更番围松山,屡破敌。七年二月,明松山副将夏承德遣人通款,以其子舒为质,约内应,夜半,我军梯而登,获承畴及巡抚邱民仰等。叙功,进豫郡王。复布屯宁远边外缀明师,俘获甚夥。

顺治元年四月,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关,破李自成,进亲王。命为定国大将军,南征,定怀庆。进次孟津,遣巴牙喇纛章京图赖率兵先渡,自成守将走,沿河十五寨堡皆降。再进次陕州,克灵宝。再进,距潼关二十里,自成兵据山列营,噶布什贤噶喇依昂邦努山及图赖、鄂硕等击破之。二年正月,自成亲率步骑迎战,师奋击,歼其步卒,骑卒奔溃。及夜,屡犯屡北,凿重壕,立坚壁。师进,发巨炮迭战,自成兵三百骑冲我师,贝勒尼堪、贝子尚善等跃马夹击,屡破敌垒,尸满壕堑,械胄弥山野,自成精锐略尽,遁归西安,其将马世尧率七千人降。入潼关,获世尧所遣致自成书,斩以徇。进次西安,自成先五日毁室庐,挈子女辎重,出蓝田口,窜商州,南走湖广。二月,诏以陕西贼付英亲王阿济格,趣多铎自河南趋淮、扬。师退徇南阳、开封,趋归德,诸州县悉降。所至设官吏,安集流亡。诏褒多铎功,赐嵌珠佩刀、金鞓带。四月,师进次泗州,渡淮趋扬州,遣兵部尚书汉岱等先驱,得舟三百馀,围七日,克之,杀明大学士史可法。五月,师再进,次扬子江北岸,明将郑鸿逵等以水师守瓜洲、仪真。师列营相持,造船二百馀,遣固山额真拜音图将水师薄南岸,复遣梅勒额真李率泰护诸军渡江。明福王由崧走太平。师再进,明忻城伯赵之龙等率文武将吏,籍马步兵二十三万有奇,使迎师。

多铎至南京,承制受其降,抚辑遗民。遣贝勒尼堪、贝子屯齐徇太平,追击明福王。福王复走芜湖,图赖等邀之江口,击杀明将黄得功,获福王。捷闻,上遣侍臣慰劳。明潞王常淓守杭州,遣贝勒博洛率师讨之,潞王降。江、浙底定。多铎承制改南京为江南省,疏请授江宁、安庆巡抚以下官。别遣精奇尼哈番吴兆胜徇庐江、和州,并下。诏遣贝勒勒克德浑代镇江宁,召多铎还京师。上幸南苑行郊劳礼,进封德豫亲王,赐黑狐冠、紫貂朝服、金五千、银五万、马十、鞍二。

三年,命为扬威大将军,偕承泽郡王硕塞讨苏尼特部腾机思、腾机特等。师至盈阿尔察克山,闻腾机思方在衮噶噜台,疾行三昼夜,败之於谔特克山,斩台吉茂海。渡图拉河,追至布尔哈图山,斩腾机特子二、腾机思孙三,尽获其孥。师次紥济布喇克,喀尔喀土谢图汗遣兵二万,硕雷车臣汗遣兵三万,迎战。我师奋击,逐北三十馀里,先后斩级数千,俘千馀,获驼千九百、马二万一千一百、牛万六千九百、羊十三万五千三百有奇。师还,上出安定门迎劳,加赐王鞍马一。

四年,进封为辅政叔德豫亲王,赐金千、银万、鞍马二,封册增录功勋。六年三月,以痘薨,年三十六。九年三月,睿亲王既削爵,以同母弟追降郡王。康熙十年,追谥。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诏配享太庙。

多铎子八,有爵者四:多尼、董额、察尼、多尔博、费扬古。费扬古自三等奉国将军进封辅国公,坐事,夺爵。

信宣和郡王多尼,多铎第一子。初封郡王。顺治六年十月,袭豫亲王。八年,改封信亲王。九年,降郡王。十五年,命为安远靖寇大将军,偕平郡王罗科铎等南征。师自湖南入贵州,趋安庄卫。明将李定国焚盘江口铁索桥走,师以浮桥济,自交水进次松岭卫,击走明将白文选。十六年正月,薄云南会城,定国、文选挟桂王走永昌,遣贝勒尚善以师从之,克永昌及腾越。上使慰劳,赐御衣、蟒袍及鞍马、弓矢。十七年五月,师还,遣内大臣迎劳。六月,追论云南误坐噶布什贤昂邦瑚理布等磨盘山败绩罪,罚银五千。十八年正月,薨,谥曰宣和。

子鄂紥,嗣。康熙十四年,命为抚远大将军,讨察哈尔布尔尼。师次岐尔哈台,诇知布尔尼屯达禄。鄂紥令留辎重,偕副将军图海及梅勒额真吴丹轻骑进。布尔尼设伏待,命分军搜山涧,伏发,师与土默特兵合击破之。布尔尼督兵列火器以拒,师奋击,布尔尼大败;复收溃卒再战,又击歼之,获马械无算。布尔尼以三十骑遁,中途为科尔沁部长沙津射死。察哈尔平,抚馀党一千三百馀户。师还,上迎劳南苑,诏褒功,赐金百、银五千。寻掌宗人府事。二十九年,副恭亲王常宁备噶尔丹。三十五年,从上北征,领正白旗营。三十八年,以惰,解宗人府。四十一年,薨,以多铎子董额袭。

信郡王董额,多铎第三子。初封贝勒。康熙十三年,命为定西大将军,讨叛将王辅臣。董额遣将梅勒额真赫业等守凤翔,而率师驻西安。诏令进驻兰州,董额未即行,上复命严守栈道。辅臣遣兵毁偏桥,断栈道。诏责董额迁延,仍趣攻下平凉、秦州诸路。董额进克秦州礼县,逐敌至西和,克清水、伏羌。复遣安西将军穆占取巩昌,兰州亦下。寻与将军毕力克图、阿密达会师攻平凉,久未下。十五年,命大学士图海视师,改授董额固山额真,听图海节制。十六年二月,削贝勒。三十一年,授正蓝旗固山额真。四十二年,袭郡王。四十五年,薨。仍坐前罪,不赐恤。以鄂紥子德昭袭。雍正间,历左、右宗正。乾隆二十七年,薨,谥曰悫。以多铎五世孙如松袭。

如松四世祖多尔博,多铎第五子。初出为睿亲王多尔衮后。多尔衮薨后,削爵。多尔博归宗,封贝勒。多尔博生苏尔发,袭贝子。苏尔发生塞勒,塞勒生功宜布,皆袭辅国公。功宜布生如松,历都统、左宗人、署兵部尚书、领侍卫内大臣,绥远城、西安将军。袭爵,复授都统、右宗正。三十五年,薨,谥曰恪。寻以子淳颖袭睿亲王,追进封。具睿亲王多尔衮传。

功宜布初薨,以德昭子修龄袭辅国公,授左宗正。四十三年,复袭豫亲王。五十二年,薨,谥曰良。子裕丰,袭。嘉庆十八年,林清之变,所属有从乱者,坐夺爵。弟裕兴,袭。二十五年,奸婢,婢自杀。仁宗谕曰:“国家法令,王公与庶民共之。裕兴不自爱惜,恣意干纪,且亲丧未满,国服未除,罪孰大焉!”坐夺爵,幽禁。三年后释之。弟豫全,袭。道光二十年,薨,谥曰厚。子义道,袭。历内大臣、左宗正。同治七年,薨,谥曰慎。子本格,袭。亦历内大臣、左宗正。德宗大婚,赐四团正龙补服。光绪二十四年,薨,谥曰诚。子懋林,袭。

辅国恪僖公察尼,多铎第四子。顺治十三年,封贝勒。康熙七年,授左宗正。十二年,吴三桂反,从顺承郡王勒尔锦南征,参赞军务。师次荆州,三桂已陷岳州。察尼偕将军尼雅翰舟师进,三桂将吴应麒引七万人自陆路来拒,击却之。师次七里山,发炮沈其舟十馀。方暑,还驻荆州。十四年,佩靖寇将军印,援穀城。时南漳、兴山已陷,敌逼彝陵,踞镇荆山,掘壕为寨。察尼至彝陵,议增舟师,断饷道。击敌牛皮丫口,进攻黄连坪,焚其积聚,取兴山。十五年,三桂移南漳、彝陵兵往长沙,勒尔锦令察尼还荆州,渡江趋石首,据虎渡口,击敌太平街,斩三百馀级。翌日再出,遇伏,败还荆州。诏责其无能。十七年八月,贝勒尚善薨於军,命察尼代为安远靖寇大将军,规岳州。疏言:“舟师入湖,贼饷将绝。宜於湖水涸后,围以木栰,立椿列炮,以小舟徼巡,为久困计。”上善其言,令副都统关保济师。寻破敌南津港,斩千级。都统叶储赫等进攻岳州,复破敌万馀人。屡疏请增调水陆军合围,上皆许之。十八年正月,三桂将王度冲、陈珀等以舟师降,应麒弃城遁,遂复岳州。降官吏六百馀、兵五千馀,获舟六十五、炮六百四十有奇。二月,安亲王岳乐自长沙进取衡州,察尼发绿旗兵济师,寻复湘阴、安乡。四月,命自常德征辰龙关,澧州以南诸军听调度。十九年三月,克辰龙关,复辰州。疏言:“途中霪雨泥泞,士马须休养。”诏暂屯沅州。六月,诏以贝子彰泰率师下云南,察尼劳苦久,率满洲兵还京师。吏议退缩罪,削爵职、籍其家、幽禁,上念克岳州功,命但削爵。二十四年,授奉天将军。二十七年,卒,赐祭葬视辅国公,谥恪僖。

费扬果,太祖第十六子。太宗时,坐罪赐死,削宗籍。康熙五十二年,圣祖命莽古尔泰、德格类子孙复宗籍。费扬果曾孙三等侍卫尼雅罕呈宗人府请复宗籍,宗人府以闻,圣祖曰:“此事朕知之,但不详耳。费扬果,太祖子,太宗时因获大罪诛死者。”命复宗籍,赐红带。

目录

本纪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卷五十八 卷五十九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卷六十三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 卷六十八 卷六十九 卷七十 卷七十一 卷七十二 卷七十三 卷七十四 卷七十五 卷七十六 卷七十七 卷七十八 卷七十九 卷八十 卷八十一 卷八十二 卷八十三 卷八十四 卷八十五 卷八十六 卷八十七 卷八十八 卷八十九 卷九十 卷九十一 卷九十二 卷九十三 卷九十四 卷九十五 卷九十六 卷九十七 卷九十八 卷九十九 卷一百 卷一百零一 卷一百零二 卷一百零三 卷一百零四 卷一百零五 卷一百零六 卷一百零七 卷一百零八 卷一百零九 卷一百十 卷一百十一 卷一百十二 卷一百十三 卷一百十四 卷一百十五 卷一百十六 卷一百十七 卷一百十八 卷一百十九 卷一百二十 卷一百二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 卷一百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五 卷一百二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 卷一百二十九 卷一百三十 卷一百三十一 卷一百三十二 卷一百三十三 卷一百三十四 卷一百三十五 卷一百三十六 卷一百三十七 卷一百三十八 卷一百三十九 卷一百四十 卷一百四十一 卷一百四十二 卷一百四十三 卷一百四十四 卷一百四十五 卷一百四十六 卷一百四十七 卷一百四十八 卷一百四十九 卷一百五十 卷一百五十一 卷一百五十二 卷一百五十三 卷一百五十四 卷一百五十五 卷一百五十六 卷一百五十七 卷一百五十八 卷一百五十九 卷一百六十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列传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卷五十八 卷五十九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卷六十三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 卷六十八 卷六十九 卷七十 卷七十一 卷七十二 卷七十三 卷七十四 卷七十五 卷七十六 卷七十七 卷七十八 卷七十九 卷八十 卷八十一 卷八十二 卷八十三 卷八十四 卷八十五 卷八十六 卷八十七 卷八十八 卷八十九 卷九十 卷九十一 卷九十二 卷九十三 卷九十四 卷九十五 卷九十六 卷九十七 卷九十八 卷九十九 卷一百 卷一百零一 卷一百零二 卷一百零三 卷一百零四 卷一百零五 卷一百零六 卷一百零七 卷一百零八 卷一百零九 卷一百十 卷一百十一 卷一百十二 卷一百十三 卷一百十四 卷一百十五 卷一百十六 卷一百十七 卷一百十八 卷一百十九 卷一百二十 卷一百二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 卷一百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五 卷一百二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 卷一百二十九 卷一百三十 卷一百三十一 卷一百三十二 卷一百三十三 卷一百三十四 卷一百三十五 卷一百三十六 卷一百三十七 卷一百三十八 卷一百三十九 卷一百四十 卷一百四十一 卷一百四十二 卷一百四十三 卷一百四十四 卷一百四十五 卷一百四十六 卷一百四十七 卷一百四十八 卷一百四十九 卷一百五十 卷一百五十一 卷一百五十二 卷一百五十三 卷一百五十四 卷一百五十五 卷一百五十六 卷一百五十七 卷一百五十八 卷一百五十九 卷一百六十 卷一百六十一 卷一百六十二 卷一百六十三 卷一百六十四 卷一百六十五 卷一百六十六 卷一百六十七 卷一百六十八 卷一百六十九 卷一百七十 卷一百七十一 卷一百七十二 卷一百七十三 卷一百七十四 卷一百七十五 卷一百七十六 卷一百七十七 卷一百七十八 卷一百七十九 卷一百八十 卷一百八十一 卷一百八十二 卷一百八十三 卷一百八十四 卷一百八十五 卷一百八十六 卷一百八十七 卷一百八十八 卷一百八十九 卷一百九十 卷一百九十一 卷一百九十二 卷一百九十三 卷一百九十四 卷一百九十五 卷一百九十六 卷一百九十七 卷一百九十八 卷一百九十九 卷二百 卷二百一 卷二百二 卷二百三 卷二百四 卷二百五 卷二百六 卷二百七 卷二百八 卷二百九 卷二百十 卷二百十一 卷二百十二 卷二百十三 卷二百十四 卷二百十五 卷二百十六 卷二百十七 卷二百十八 卷二百十九 卷二百二十 卷二百二十一 卷二百二十二 卷二百二十三 卷二百二十四 卷二百二十五 卷二百二十六 卷二百二十七 卷二百二十八 卷二百二十九 卷二百三十 卷二百三十一 卷二百三十二 卷二百三十三 卷二百三十四 卷二百三十五 卷二百三十六 卷二百三十七 卷二百三十八 卷二百三十九 卷二百四十 卷二百四十一 卷二百四十二 卷二百四十三 卷二百四十四 卷二百四十五 卷二百四十六 卷二百四十七 卷二百四十八 卷二百四十九 卷二百五十 卷二百五十一 卷二百五十二 卷二百五十三 卷二百五十四 卷二百五十五 卷二百五十六 卷二百五十七 卷二百五十八 卷二百五十九 卷二百六十 卷二百六十一 卷二百六十二 卷二百六十三 卷二百六十四 卷二百六十五 卷二百六十六 卷二百六十七 卷二百六十八 卷二百六十九 卷二百七十 卷二百七十一 卷二百七十二 卷二百七十三 卷二百七十四 卷二百七十五 卷二百七十六 卷二百七十七 卷二百七十八 卷二百七十九 卷二百八十 卷二百八十一 卷二百八十二 卷二百八十三 卷二百八十四 卷二百八十五 卷二百八十六 卷二百八十七 卷二百八十八 卷二百八十九 卷二百九十 卷二百九十一 卷二百九十二 卷二百九十三 卷二百九十四 卷二百九十五 卷二百九十六 卷二百九十七 卷二百九十八 卷二百九十九 卷三百 卷三百一 卷三百二 卷三百三 卷三百四 卷三百五 卷三百六 卷三百七 卷三百八 卷三百九 卷三百十 卷三百十一 卷三百十二 卷三百十三 卷三百十四 卷三百十五 卷三百十六 发刊缀言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