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明皇帝
《唐书》曰:玄宗明皇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也,母曰昭成顺圣皇后窦氏。垂拱元年秋八月戊寅,生於东都。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三年闰七月丁卯,封楚王。天授二年十月戊戌,出阁,开府置官属,年始七岁。朔望车骑至朝堂,金吾将军武懿宗忌上严整,诃排仪仗,因欲折之。上叱之曰:"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吾骑从!"则天闻而特加宠异。寻即入阁。长寿二年腊月丁卯,改封临淄郡王。圣历元年,出阁,赐第於东都积善坊。大定元年,从幸西京,赐宅於兴庆坊。长安中,历右卫郎将、尚辇奉御。神龙元年,迁卫尉少卿。景龙二年四月,兼潞州别驾。十二月,州境有黄龙白日昇天。尝出畋,有紫云在其上,后从者望而得之。前后符瑞凡一十九事。四年,中宗将祀南郊,来朝京师。将行,使术士韩礼筮之,蓍一茎孑然独立。礼惊曰:"蓍立,奇瑞非常也,不可言。"属中宗末年,王室多故,上常阴引材力之士以自助。上所居宅外有水池,漫溢顷馀,望气者以为龙气。四月,中宗幸其第,因游其池,结彩为楼船,令巨象踏之。至六月,中宗暴崩,韦后临朝称制。韦温、宗楚客、纪处讷等谋倾宗社,以睿宗介弟之重,先谋不利。道士冯道力、处士刘承祖皆善占兆,诣上布诚款。上所居里名隆庆,时人语讹以"隆"为"龙";韦庶人称制,改年又为唐隆,皆符御名。上益自负,乃与太平公主谋之,公主喜,以子崇简从。上乃与崇简、朝邑尉刘幽求、长上折冲麻嗣宗、押万骑果毅葛福顺、李仙凫宝昌寺僧普润等定策诛之。或曰:"先启大王。"上曰:"我拯社稷之危,赴君父之急,事成福归於宗社,不成身死於忠孝,安可先请,怖忧大王乎!若请而从,是王与危事,请而不从,则吾计失矣。"遂以庚子夜率幽求等数十人,自苑南入总监锺绍京又率丁匠百馀人以从。分遣万骑往玄武门杀羽林将军韦璿、韦播、高嵩,持首而至,众欢叫大集。攻白兽、玄德等门,斩关而进,左万骑自左入,右万骑自右入,合於凌烟阁前。时太极殿前有宿卫梓宫万骑,闻噪声,皆披甲应之。韦庶人惶恐走入飞骑营,为乱兵所害。於是分遣诛韦氏之党,比明,内外讨捕,皆斩之。乃驰谒睿宗,谢不先启请之罪。睿宗遽前抱上而泣曰:"宗社祸难,由汝安定,神祗万姓,赖汝之力也。"拜殿中监、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押左右万骑,进封平王。睿宗即位,与侍臣议立皇太子,佥曰:"除天下之祸者,享天下之福;拯天下之危者,受天下之安。平王有圣德,定天下,又闻成器已下咸有推让,宜膺主鬯,以副群心。"睿宗从之。景午,制立为皇太子。延和元年,凶党因术人间睿宗曰:"据玄象,帝座及前星有灾,皇太子合作天子,不合更居东宫矣。"睿宗曰:"传德避灾,吾意决矣。"七月壬午,下制曰:"皇太子某有大功於天地,定阽危於社稷,温文既习,圣敬克跻。委之监抚,已移年岁,时政益明,庶工惟序。朕之知子,庶不负时,历数在躬,宜陟元后。可令即皇帝位,有司择日授册。朕方比迹洪古,希风太皇,神与化游,思与道合,无为无事,岂不美欤!王公百寮,宜识朕意。"上惶惧,遽驰见叩头,请所以传位之旨。睿宗曰:"吾因汝功业得宗社,今帝座有眚,思欲逊避,唯盛德大勋,始转祸为福。易位於汝,吾知晚矣。上始居武德殿视事,三品以下除授及徒罪皆决之。先天二年七月三日。尚书左仆射窦怀贞、侍中岑羲、中书令萧至忠、崔湜、雍州长史李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右羽林将军李慈等与太平公主同谋,期以其月四日,以羽林兵作乱。上密知之,因以中旨告歧王范、薛王业、兵部尚书郭元振、将军王毛仲、殿中监姜皎、中书侍郎王琚、吏部侍郎崔日用等定计,因毛仲取闲厩马及家人三百馀人,率太仆少卿李令问、王守一、内侍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亲信十数人,出武德殿,入虔化门。枭常元楷、李德於北阙。擒贾膺福、李猷於内客省以出,执萧至忠、岑羲於朝堂,皆斩之。睿宗明日下诏曰:"朕将高居无为,自今军国政刑一事已上,并取皇帝处分。"上御承天门楼,下制大赦天下。冬十一月甲申,幸新丰之温汤。癸卯,讲武於骊山。兵部尚书、代国公郭元振坐亏失军容,配流新州;给事中、摄太常少卿唐绍以军礼有失,斩於纛下。甲辰,畋猎於渭川。同州刺史、梁国公姚元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十一月戊子,上加尊号为开元神武皇帝。十二月庚寅朔,大赦天下,改为开元。
四年六月癸亥,太上皇崩。九年四月甲戌,上亲策试应制举人於含元殿,谓曰:"古有三道,今减二策。近无甲科,朕将存其上第,务收贤俊。"十三年冬十月辛酉,东封泰山,发自东都。十一月丙戌,至兖州岱宗顿。丁亥,致斋於行宫。己丑,日南至,备法驾登山,仗卫罗列岳下百馀里。诏行从留於谷口,上与宰臣、礼官昇山。庚寅,祀昊天上帝於上坛,有司祀五帝百神於下坛。礼毕,藏玉册於封祀坛之石〈石感〉,然后燔柴。燎发,群臣称万姓,传呼自山顶至岳下,震动山谷。上还斋宫,庆云见,日抱戴。辛卯,祀皇地祗于社首,藏玉册於石〈石感〉,如封祀坛之礼。壬辰,御帐殿受朝贺,大赦天下。封太山神为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环山十里,禁其樵采,赐酺七日。甲午,发岱岳。景申,幸孔子宅,亲设奠祭。十二月己巳,至东都。时累岁丰稔,东都米斗十钱,青、齐米斗五钱。是冬分吏部为铨,敕礼部尚书苏颋、刑部尚书韦杭、工部尚书卢从愿等分掌选事。十四年五月癸卯,户部进计帐,今年管户七百六万九千五百六十五,管口四千一百四十一万九千七百一十二。二十二年五月,关中大风拔木,同州尤甚。是夏,上自於苑中种麦,率皇太子己下躬自收获,谓太子等曰:"此将荐宗庙,是以躬亲,亦欲令汝等知稼穑之难也。"因分赐侍臣,谓曰:"比岁令人巡检苗稼,所对多不实,故自种植以观其成;且《春秋》书麦禾,岂非古人所重也!"二十五年春正月壬午,制曰:"朕猥集休运,多谢哲王,然而哀矜之情,小大必慎。自临寰宇,子育蒸黎,未尝行极刑,起大狱。上弘降鉴,应以祥和,思协平邦之典,致之仁寿之域。自今有犯死刑,除十罪,宜令中书门下与法官详所犯轻重,具状奏闻。"秋七月己卯,大理少卿徐岵奏:"天下今岁断死刑五十八人,几致刑措。"二十七年八月甲申,制追赠孔宣父为文宣王,颜回为兖国公,馀十哲皆为侯,夹坐。后嗣褒圣侯改封为文宣公。二十九年正月,制两京、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并置崇玄学。
天宝元年春正月丁未朔,大赦天下,改元,常赦不原咸赦除之。百姓有欠负租税及诸色并免之。前资官及白身人有儒学博通、文词秀逸及军谋武艺者,所在具以名荐。京文武官才堪官为刺史者,各令封状自举。改黄钺为金钺。内外官各赐勋两转。甲寅,陈王府参军田同秀上言:"玄元皇帝降见於丹凤门之通衢,告锡灵符在尹喜之故宅。"上遣使者函谷故关尹喜台西发得之,乃置玄元庙於大宁坊。二月丁亥,上加尊号为开元天宝圣武神文皇帝。辛卯,亲享玄元皇帝于新庙。甲午,亲享太庙。景申,合祭天地于南郊。置天下囚徒,罪无轻重并释放。三载正月景辰朔,改年为载。四载秋八月甲辰,册太真杨氏为贵妃。七载三月乙酉,大同殿柱产玉芝,有神光照殿,群臣请加皇帝尊号曰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许之。夏五月壬午,上御兴庆宫受册徽号,大赦天下。六月,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赐实封及铁券。十一载十一月庚申,御史大夫兼蜀郡长史杨国忠为右相兼吏部尚书。十三载二月,禄山奏前后讨奚契丹立功将士跳荡等,请超三资,於是超授将军者五百馀人,中郎将者二千馀人。十四载冬十月壬辰,幸华清宫。景寅,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率蕃汉之兵十馀万,自幽州南向指阙,以诛杨国忠为名,先杀太原尹杨光翙於博陵郡。壬申,闻於行在所。癸酉,以郭子仪为灵武太守、朔方节度使。封常清自安西入奏,至行在。甲戌,以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令募兵三万以御逆胡。戊寅,还京。十二月景戌朔,禄山於灵昌郡渡河。辛卯,陷陈留郡,杀张介然。甲午,陷荥阳郡,杀太守崔无诐。景申,封常清与贼战于成皋甖子谷,官军败绩,常清奔于陕郡。丁酉,安禄山陷东京,杀留守李憕、中丞卢奕、判官蒋清。时高仙芝镇陕郡,弃城西保潼关。常山太守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贾深等杀贼将李钦凑,执贼将何千年、高邈送京师。辛丑,诏皇太子统兵东讨。十五年春正月乙卯,御宣政殿受朝。其日,禄山僣号於东京。六月庚寅,哥舒翰将兵八万与贼将崔乾祐战於灵宝西原,官军大败,死者十六七。甲午,将谋幸蜀,乃下诏亲征,仗下后,士庶恐骇,奔走于路。乙未,凌晨,自延秋门出,微雨沾湿,扈从唯宰相杨国忠、韦见素、内侍高力士太子、亲王,妃主、皇孙已下多从之不及。平明渡便桥,国忠欲断桥。上曰:"及来者何以能济?"命缓之。辰时,至咸阳望贤驿置顿,官吏骇散,无复储拟。上憩於宫门之树下,亭午未进食。俄有父老献麨,上谓之曰:"尔可进饭。"於是百姓献食相继。俄又尚食持御膳至,上颁给从官而后食。是夕次金城县,官吏已遁,令魏方进男允招诱,俄得智藏寺僧进刍粟,行从方给。景辰,次马嵬驿,诸卫顿军不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奏曰:"逆胡指阙,以诛国忠为名,然中外群情,不无嫌恐。今国步艰阻,乘舆震荡,陛下宜徇群情,为社稷大计,杨国忠之徒,可致之於法。"会吐蕃使二十一人遮国忠告诉於驿门,众即呼曰:"杨国忠连蕃人谋逆!"兵士围驿四合,及诛杨国忠、魏方进一族,兵犹未解。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玄礼等见上请罪,命释之。丁酉,将发马嵬驿,朝臣惟韦见素一人,乃命见素子京兆府司录谔为御史中丞,充置顿使。议其所向,军士或言阿、陇,或言灵武、太原,或言还京为便,韦谔曰:"还京,须有捍贼之备,今兵马未集,恐非万全,不如且幸扶风,徐图所向。"上询於众,众以为然。及行,百姓遮路乞留皇太子,愿戮力破贼,收复京城,即日留太子。戊戌,次扶风县。己亥,次扶风郡。军士各怀去就,咸出丑言,陈玄礼不能制。会益州贡春纟采十万匹,上悉命置於庭,召诸将谕之曰:"卿等国家功臣,陈力久矣,朕之优奖,常亦不轻。逆胡背恩,事须回避。甚知卿等不得别父母妻子,朕亦不及亲辞九庙。"言发流涕。又曰:"朕须幸蜀,路险狭,人若多往,恐难供承。今有此纟采,卿等即宜分取,各图去就。朕自有子弟中官相随,便与卿等诀别。"众咸俯伏涕泣曰:"死生愿从陛下。"上曰:"去住任卿。"自是悖乱之言稍息。庚子,以司勋郎中、剑南节度留后崔圆为蜀郡长史、剑南节度副大使。以颖王璬为剑南节度大使,以监察御史宋若思为御史中丞充置顿使。韦谔充巡阁道使,并令先发。辛丑,发扶风郡,是夕,次陈仓。壬寅,次散关。分部下为六军,颖王璬先行,寿王瑁等分统六军,前后左右相次。景午,次河池郡,崔圆奏剑南岁稔民安,储供无缺,上悦,授圆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蜀郡长史、剑南节度如故。以前华州刺史魏仲犀为梁州长史。秋七月壬戌,次益昌县,渡吉柏江,有双鱼夹舟而跃,议者以为龙。甲子,次普安郡,宪部侍郎房琯自后至,上与语,甚悦,即日拜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丁卯,诏以皇太子充天下兵马元帅,都统朔方、河北、河东、平卢等节度兵马,收复两京。庚午,次巴西郡。庚辰,车驾至蜀郡,扈从官吏军士到者一千三百人,宫女二十四人而已。八月癸未朔,御蜀郡府衙宣诏,大赦天下。癸卯,灵武使至,始知皇太子即位。丁酉,上用灵武册称上皇,诏称诰。己亥,上皇临轩降册,册肃宗,命宰臣韦见素、房琯使灵武,册命曰:"朕称太上皇,军国大事先取皇帝处分,后奏朕知。俟克复两京,朕当怡神姑射,偃息大庭。"明年九月,郭子仪收复西京。十月,肃宗遣中使啖廷瑶入蜀奉迎。丁卯,上皇发蜀郡。十一月景申,次凤翔郡。肃宗遣精骑三千至扶风迎卫。十二月景戌,肃宗具法驾至咸阳望贤驿,迎奉上皇御宫之南楼。肃宗拜庆楼下,呜咽流涕不自胜,为上皇徒步控辔,上皇抚背止之,即骑马前导。丁未至京师,文武百寮、京城士庶夹道欢呼,靡不流涕。即日,御大明宫之含元殿,见百寮,上皇亲自抚问,人人感咽。上皇诣庙请罪,遂幸兴庆宫。三载二月,肃宗与群臣奉上皇尊号曰太上至道圣皇帝。乾元三年七月丁未,移幸西内之甘露殿。时奄官李辅国离间肃宗,故移居西内。高力士、陈玄礼等迁谪,上皇浸不怿。上元二年四月甲寅,崩于神龙殿,时年七十八,谥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初,上皇亲拜五陵,至桥陵,见金栗山岗有龙盘凤翥之势,复近先茔,谓侍臣曰:"吾千秋后宜葬此地,得奉先陵,不忘孝敬矣。"至是,追奉先旨以创寝园。广德元年三月辛酉,葬于泰陵。
○安禄山(附)
《唐书》曰:安禄山,营州柳城杂种胡人也。本无姓氏,名轧荦山。母阿史德氏,亦突厥巫师,以卜为业。开元初,与将军安道买男俱逃出突厥中。安道买次男贞节为岚州别驾,收获之。年十馀岁矣,冒姓为安。及长,解六蕃语。二十年,张守珪为幽州节度,禄山盗羊事觉,守珪剥坐,欲棒杀之,大呼曰:"大夫不欲灭两蕃耶?何为打杀禄山!"守珪见其肥白,壮其言而释之。令与乡人史思明同捉生,行必克获,授为偏将。以骁勇闻,遂养为子。二十八年,为平卢兵马使。性巧密,人多誉之。授营州都督、平卢军使。厚赂往来者,乞为好言,玄宗益信向之。天宝元年,以平卢为节度,以禄山摄中丞为使。入朝奏事,玄宗益宠之。三载,代裴宽为范阳节度,河北采访、平卢军等使如故,采访使张利贞尝受其赂,及李林甫,并言其美。玄宗意益坚。后请为贵妃养儿,入对皆先拜太真,玄宗怪问之。对曰:"臣是蕃人,先母而后父。"玄宗大悦,遂命杨銛已下并约为兄弟姊妹。晚年益肥壮,垂手过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为置第宇,穷极壮丽。上御勤政楼,於御座东为设一大金鸡障,前置一榻坐之。十载入朝,又求为河东节度,因拜之。长子庆宗,太仆卿;少子庆绪,鸿胪卿。庆宗又尚郡主。禄山阴有逆谋,於范阳北筑雄武城,外示御寇,内贮兵器,积穀为保守之计,战马万五千匹,牛羊称是。秉三道节度,进奏无不允。每月进奉生口驼马鹰犬不绝,人无聊生矣。禄山既肥大,不任战。十一载八月,禄山并率河东等军十五万以讨契丹,去平卢千馀里,至土护真河,即北黄河也。倍程奄至契丹牙帐。属久雨,弓箭皆涨湿,将士困极,奚又夹攻之,杀伤略尽。禄山被射,以麾下奚小儿二千馀人走上出,坠坑中,其男庆绪等扶之。会夜,解走,投平卢城。杨国忠屡奏禄山必反,玄宗使中官辅璆琳觇之,得其贿赂,盛言其忠。十三载正月,谒於华清宫,因涕泣言:"臣蕃人,不识字,陛下擢臣不次,被杨国忠欲得杀臣。"玄宗益亲厚之,遂以为左仆射,却回。又请为闲厩、陇右群牧等都使,又请知总监事。既为闲厩、群牧等使,上筋脚马,皆阴选择之。三月,归范阳,疾行出关,日三四百里,至范阳。人言反者,玄宗必大怒,缚送与之。十四载十一月,反於范阳,矫称奉恩命以讨逆贼杨国忠。以诸蕃马步十五万,以高尚、严庄为谋主,孙孝哲、高邈、何千年为腹心。天下承平日久,人不知战,闻其兵起,朝廷震惊。禁卫皆市井商贩之人,乃以高仙芝、封常清等击之。禄山又严肃,得士死力,无不一当百,遇之必败。十二月渡河,遂入陈留郡。太守郭纳出降。至荥阳,太守崔无诐拒战,城陷死之。次于汜水甖子谷,乃取谷南而过。东京太守李憕、中丞卢奕、使采访判官蒋清烧绝河阳桥。禄山入东京,杀李憕、卢奕、蒋清,召河南尹达奚珣,使之莅事。十五年正月,贼窃号燕国,年号圣武,达奚珣已下署为将相。五月,南阳节度鲁炅率荆、襄、黔中、岭南子弟十万,与贼将武令珣战于叶县城北滍河,王师尽没。六月,李光弼、郭子仪出土门路,大败贼众於常山郡东嘉山,河北诸郡归顺者千馀,禄山窘急,图欲却投范阳。会哥舒翰自潼关领马步八万,与贼将崔乾祐战於灵宝西,为贼覆败,翰西奔潼关,为其帐下执送与贼。关门不守,玄宗幸蜀。十一月,遣阿史那承庆攻陷颍州,屠之。禄山以体肥,及造逆后而眼渐暗,至是不见物。又着疽疾。至德二年正月朔,受朝,疮甚而中罢。尤躁急,动用斧钺,严庄亦被捶挞;庄谋立庆绪,领竖李猪儿同入禄山帐中,猪儿以大刀斫其腹。禄山眼无所见,扪床头刀不得,但撼幄帐中大呼曰:"是我家贼!"腹已数斗流在床上。言讫气绝。庄即宣言於外,言禄山传位於晋王庆绪。庆绪纵乐饮酒无度,呼庄为兄,事之小大必咨之。庆绪为伪主,素懦弱,精神言词无序。二月,肃宗南幸凤翔郡,始知禄山死,使仆固怀恩使于回纥,结婚,请兵讨逆。九月,广平王领蕃汉之众收西京,走安守忠,贼之死者积如山阜。王师乘胜至陕郡,贼惧,令严庄倾其骁勇而来拒。广平王遣副元帅郭子仪等与贼战于陕西曲沃,大破之,斩首十馀万。严庄奔至东京,告庆绪,庆绪率其馀众奔河北,保节邺郡。严庄至河内,南来归顺。贼将阿史那承庆等麾下三万馀众,悉奔恒、赵、范阳。从庆绪者,惟疲卒一千,骑三百而已。乾元元年九月,肃宗遣郭子仪等九节度率步骑二十万以攻之,子仪使善射者三千人伏於垒垣内。明日接战,子仪麾其属伪奔,庆绪逐之,伏者齐发,贼军大溃。使薛嵩求救於史思明,言禅让之礼。思明先遣李归仁以步骑一万、马军三千,先往滏阳以应之。及至滏阳,子仪之围已固,筑城穿壕各三重,引水以灌城下。思明南攻魏州,节度使崔光远南走,思明据其城。乾元二年正月,思明伪称燕王。庆绪自十月被围至二月,城中人相食。思明引众来救。三月,子仪等战败,遂解围而南,断河阳桥以守穀水。思明领其众营於节县南。庆绪使收子仪等营中粮尚六七万石。张通儒、高尚、平列谓庆绪曰:"史王远来,臣等皆合迎谢。"对曰:"任公暂往见思明。"思明与之涕泗,厚其礼。复令归城。经三日,庆绪以三百骑诣思明。思明引入,令三军擐甲执兵待之。及诸弟领至于庭,再拜稽首曰:"臣不克负荷,弃失两都,久陷重围,不意大王以太上皇之故,将兵远救。"思明曰:"弃失两都,用兵不利,亦何事也。尔为人子,杀汝父以求位,庸非大逆乎?吾为太上皇讨贼。"即牵出,并其四弟及高尚、孙孝哲、崔乾祐皆缢杀之。禄山父子僣逆三年而灭。
天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时序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地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皇王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偏霸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皇亲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周郡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居处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封建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职官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卷五十八 卷五十九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卷六十三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兵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卷五十八 卷五十九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卷六十三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 卷六十八 卷六十九 卷七十 卷七十一 卷七十二 卷七十三 卷七十四 卷七十五 卷七十六 卷七十七 卷七十八 卷七十九 卷八十 卷八十一 卷八十二 卷八十三 卷八十四 卷八十五 卷八十六 卷八十七 卷八十八 卷八十九 卷九十人事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卷五十八 卷五十九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卷六十三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 卷六十八 卷六十九 卷七十 卷七十一 卷七十二 卷七十三 卷七十四 卷七十五 卷七十六 卷七十七 卷七十八 卷七十九 卷八十 卷八十一 卷八十二 卷八十三 卷八十四 卷八十五 卷八十六 卷八十七 卷八十八 卷八十九 卷九十 卷九十一 卷九十二 卷九十三 卷九十四 卷九十五 卷九十六 卷九十七 卷九十八 卷九十九 卷一百 卷一百一 卷一百二 卷一百三 卷一百四 卷一百五 卷一百六 卷一百七 卷一百八 卷一百九 卷一百一十 卷一百一十一 卷一百一十二 卷一百一十三 卷一百一十四 卷一百一十五 卷一百一十六 卷一百一十七 卷一百一十八 卷一百一十九 卷一百二十 卷一百二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 卷一百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五 卷一百二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 卷一百二十九 卷一百三十 卷一百三十一 卷一百三十二 卷一百三十三 卷一百三十四 卷一百三十五 卷一百三十六 卷一百三十七 卷一百三十八 卷一百三十九 卷一百四十 卷一百四十一逸民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宗亲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礼仪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乐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文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学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治道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刑法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释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道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仪式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服章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服用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方术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疾病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工艺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器物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杂物部
卷一 卷二舟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车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奉使部
卷一 卷二 卷三四夷部
卷一·东夷一 卷二·东夷二 卷三·东夷三 卷四·东夷四 卷五·东夷五 卷六·南蛮一 卷七·南蛮二 卷八·南蛮三 卷九·南蛮四 卷十·南蛮五 卷十一·南蛮六 卷十二·南蛮七 卷十三·西戎一 卷十四·西戎二 卷十五·西戎三 卷十六·西戎四 卷十七·西戎五 卷十八·西戎六 卷十九·西戎七 卷二十·北狄一 卷二十一·北狄二 卷二十二·北狄三珍宝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布帛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资产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百谷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饮食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火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休征部
卷一 卷二咎徵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神鬼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妖异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兽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羽族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鳞介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虫豸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木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一竹部
卷一 卷二果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菜茹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香部
卷一 卷二 卷三药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百卉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