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卷八十四

○戟下

《世说》曰:旧制三公领兵入见,皆交戟叉颈而前。初,曹公将讨张绣,入见天子时始复此制,公自是不敢朝见。(一出郭颂《世语》。)

孙盛《异同难语》曰: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前,逾垣而出。材力绝人,莫之能害。

干宝《搜神记》曰:汉武帝时,张宽为扬州刺史。先是有二老翁争山地,诣州讼,疆界连年不决。宽视事,复来。宽视二翁形状非人,令卒持戟将入,问"汝何等精?"翁欲走,宽呵格之,化为巨蛇。

又曰:成都王之攻长沙也,反军于邺内外陈兵。是夜,戟锋皆有火,遥望如悬烛,就则亡焉。(《三十国春秋》又载。)

刘敬叔《异苑》曰:彭城刘黄雅以太元中为京口府佐,被使还都。路经行里亭,多虎。刘极自防卫,牛马系于户前,手戟置於地上。宵中,士庶同睡,虎乘间跳入,跨越人畜,独取刘而去。

刘义庆《幽明录》曰:项县姚牛,十馀岁,父为乡人所杀。牛常卖衣服市刀戟,图欲报仇。后在县门前相遇,手刃之於众中。

东阳无疑《齐谐记》曰:东阳郡朱子之,有一鬼恒来其家。子之儿病心痛,鬼语之曰:"我为汝寻方。"云:"烧虎丸饮即差。汝觅大戟与我,我为汝取也。"其家便持戟与鬼,鬼持戟去。须臾还,放戟中庭,掷虎丸着地,犹尚暖。

束晢《发蒙记》曰:师子五色,而食虎於巨木之岫,一噬则百人仆,惟畏钩戟。

顾恺《启蒙记》曰:玉精名委,似美女而青衣见。以挑戟刺之,以其名呼之,可得也。

周处《风土记》曰:戟长一丈三尺,奋扬俯仰,乍跪乍立,兼五兵而能,乃谓名人。

又曰:教学讲武,戒远虑戎。首玄戈奋长雄,迎来送往,斫截横从。扶强顿弱,惟敌所从。(首,先也。玄戈,北斗杓端招摇之内、贯索之外,独星也。戟为五兵之雄,盖取威奋振也。凡用戟法必先小振动之,陵上摄下,收功于中,恒在首领之间来迎去送,顺而不逆也。)植则虎龙交牙,神变无常。去者厚饯,来者不攘。(言用双戟之法,交戟相向,左手为龙,右手为虎,更出更入,更上更下,上下无常,随变而改。颠倒入怀,转如回风,敌毙孤胜,摄戟徐反,可谓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盖乃进足奋手欲及机也。如敌来辎去,疾进而送之;来重进疾,开而待之。)

《南州八郡志》曰:宋昌郡西南三千里有骠国,以金为刀戟。

焦赣《易林》曰:桃弓苇戟,除残去恶。

又曰:倚锋据戟,伤我胸臆。

《春秋考异邮》曰:刘子单子折猛入城,天王奔走,尹氏立朝。国有三王,天下两主,周分为二,莫能救讨。强弩张於前,楴(音梯)戟拔於后。

《管子》曰:黄帝问於伯高,伯高曰:"雍孤之山发水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孤之戟。"

春秋《晏子》曰:景公饮酒,移於晏子。前驱款门,曰:"君至。"晏子立於门曰:"君何为非时而夜辱。"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晏子曰:"夫铺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又移司马穰苴介胄操戟立於门曰:"铺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又曰:崔杼杀庄公,盟诸大夫。令有敢不盟者,戟钩其颈。

《孙卿子》曰:虽有戈矛之戟,不如恭俭之利。与人善言,暖於布帛;伤人以言,深於矛戟。

又曰:孤父戈以恶钃牛,愚莫甚焉。(钃,徐玉切。)

又曰:鉏耰棘矜,非锬(音谈)於句戟长铩也。(如淳曰:长刃矛也。又曰:矛,刃下有铁,上句曲。)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尉缭子》曰:夫杀之五十步之内者,谁也?曰:"矛戟也。"

《韩子》曰:譬如剑戟,愚人行忿则祸生,圣人诛暴则福成。

《淮南子》曰:孟夏之月,南宫御女赤色,衣赤采,吹竽笙。其兵戟。(高诱曰:有枝幹,象阳布散也。)

刘向《新序》曰:赵简子上羊肠之坂,群臣皆偏袒推车,而席会独担戟行歌。简子曰:"寡人上坂,会独不推车而侮其主者,其罪何若?"会曰:"人臣侮其主者,其罪死而又死。"简子曰:"何谓死而又死?"席会对曰:"身死妻子为戮,谓之死而又死。"

又曰:齐景公游海上,乐之,六月不归。令左右敢言归者死。颜歜谏曰:"君乐治海上,不乐治国,倘有治国者,君且安得东北海也?"公据戟将斫之,歜抚衣而侍之曰:"君奚不斫也?昔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君奚不斫以臣参此二人,不亦可乎!"公遂归。

《抱朴子》曰:太阿临项,长戟指心,而操不可夺也。

又曰:拙者得公输之斤斧,不能以成云梯;怯者得冯妇之刀戟,不能格兕虎。

《蒋子》曰:士有一餐而倒戟,义所驱也。

应璩诗曰:丈夫要雄戟,更来宿紫庭。今者宅四海,谁复有不并。

又曰:郡国贪慕将,驰骋习弓戟。虽妙未更事,难用应卒迫。

司马相如《上林赋》曰:曳明月之珠旗,建干将之雄戟。(干将,韩王剑师。雄戟,干将所造也。)

左思《吴都赋》曰:吴钩越棘。(越铁利,故称越棘。)

又曰:羽旄杨〈菱生〉,雄戟耀芒。

繁钦《撰征赋》曰:左倚雄戟,右攒干将。

《两都赋》曰:郎将司阶,虎戟义铩。(音杀)

又曰:周芦千列,陛戟百重。

陶侃《表》曰:伏维武库倾荡,宿卫有阙,辄简选其差可者,奉献金铃大戟五十张。

孙盛奏事曰:诸违令私作铠一领、角弩力七石以上一张,戟十枚以上皆弃市。

张载《剑阁铭》曰:一人荷戟,万夫趑趄。(难行貌也。)

李尤《戟铭》曰:鼓戟之设,以戒非常。秉执操持,邪暴是防。须臾之忿,终日为殃。山陵之祸,起於豪芒。

张协《手戟铭》曰:锬锬(音谈)雄戟,清金练钢。名配越棘,用过干将。严锋劲枝,摛锷耀芒。

魏文帝《书》曰:汉中地形实为险固,四岳三涂皆不及也。张鲁有精钾数万,临高守要。一夫挥戟,千人不得进。而我军过之,若骇鲸之决网罟,奔兕之触鲁缟,未足以喻其易。

应玚《表》曰:长戟百万,胡马千群。

应卢《华览》曰:强弩连城,长戟指塞。

傅玄《朝会赋》曰:流苏粲粲,华盖重阴。羽林虎旅,长戟扌肃掺。(上音萧,下音参。)

贾谊《过秦论》曰: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扰(音优)白挺,横行天下。秦人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於鸿门,曾无藩篱之艰。

○殳

《释名》曰:殳,殊也。长丈二尺而无刃。有所撞(直降切。)挃(陟降切。)於车上,使殊离也。

《说文》曰:殳,以杖殊人也。《礼》,殳以积竹,八觚,长丈二尺。建於兵车,旅贲以先驱也。

《诗》曰: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又曰:彼候人兮,荷戈与礻殳。(候人,道路迎送宾客者也。荷,揭也。礻殳,殳也。礻殳,丁外切。)

《周礼》曰:车六等之数,殳长四尺,崇于人四尺谓之四等。

《左传》曰:宋张匄与子皮、臼任、郑翩杀华多僚。(子皮,华貙也。任、翩,貙家臣。)华氏居卢门,以南里叛。公子成以晋师至。(成前奔晋,今还救宋也。)会晋、齐、卫救宋,与华氏战于赭丘。公子城射华豹,殪。张匄抽殳而下。(殳长丈二,在车边。)

又曰:莒子庚舆将出奔,闻乌存执殳而立于道左,惧,将止。苑羊牧之曰:"君过之,乌存以力闻可矣,何必弑君成名?"遂奔齐。

《韩子》曰:楚国法:太子不得乘车至弟门。时天雨,王急召太子,庭中有水,太子遂驱车至弟门。廷尉举殳击马,遂败其驾。

焦赣《易林》曰:大过之讼,秉钺执殳,挑战先驱。

萧子良《古今蒙隶文体》曰:殳书者,伯氏之职也。古者文既记笏,武亦书殳也。

《司马兵法》曰:兵杂则不利,长兵以卫,短兵以守。太长则犯,太短则不及,太轻则阅,阅则易乱,太犯则不济。(李氏曰:兵长短相为卫守,合同为用,太长太短太轻皆不如法度者也。犯者触推故不济不及者不还于利阅者,不固则破败,故奔北走,扰乱烦也。)故初列即戟间焉,(一弓一戟相间也。)次列殳矛间焉。(一殳一矛相间也。)

又曰:周左执黄钺,右执白旄,所以不进者,审察斩杀之威也。有司皆执殳戈,示诸鞭扑之辱。(欧使不行不进者也。)

又曰:弓、矢御,殳、矛守,戈、戟助,(五兵长短各有所宜,因事而施。)凡五兵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迭战则久,皆战则强。

《淮南子》曰:武王执戈秉钺以胜殷,搢笏杖殳以临朝。

魏文帝诗曰:行行游且猎,且猎路南隅。弯我乌号弓,骋我纤骊驹。走者贯锋镝,伏者惊戈殳。白日未及移,手获三十馀。

王粲《七释》曰:流锋四射,毕罕横厉。奋干殳而捎击,驰鹰犬以搏噬。

夏侯湛《猎兔赋》曰:拟以锐殳,规以良弓。睹豪末而放镟兮,殪之于窟中。

左思《吴都赋》曰:于卤殳鋋,赐夷勃卢。(殳鋋皆矛也。)

谢惠连《从军行》曰:赵骑驰四牡,吴舟浮三翼。弓矛有恒用,殳鋋元蹔息。

太公《六韬》曰:方胸两枝,铁叉柄长三丈以上三百枝。

○矛

《释名》曰:矛,冒也。刃下冒矜也。下头曰鐏,(徂闷切。)鐏入地也。松椟长三丈,其矜宜轻以松作之,椟,速也。前速之言也。矛长丈八尺曰槊。马上所持,言其稍槊便杀也。

又曰:缴,矛缴也。可以缴截敌阵之矛也。仇矛,头为三叉,言以讨仇敌之矛也。矛戟,戟常也,其矜丈六尺,不言常而云夷者,言可夷灭敌也,亦车上所持也。务矛,长九尺,务,霍也,所中霍然即破裂也。

《方言》曰:五湖之间矛谓之鍦,(音施)或谓之鋋,或谓之鏦,(音{穴忽})其柄谓之矜。

又曰:矛骹(音敌)细如鹤胫者,谓之鹤膝。

《世本》曰:杼作矛。

《太公兵法》曰:矛之神名趺跄。

《书》曰:锻乃戈矛,砺乃锋刃。

又曰:门之内,一人冕,执锐,(锐,矛也。)立于阶侧。(周成王崩,士卫殡也。)

《诗》曰:清人在彭,驷介旁旁。(笺云:清者,高克所军之邑也。驷介,四马也。)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重英,矛之象也。)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笺云:二矛,酋矛、夷矛也。)

又曰:厹(音求)矛鋈镦,(三隅矛也。鋈,音沃。镦,音队。)蒙伐有苑。(蒙,郭羽也。伐,干也。苑,文貌也。)

《礼记》曰:进矛戟者前其镦,后其刃。

《大戴礼》曰:武王践阼矛之铭曰:"造予少闻,弗忍终身之羞。予一人所闻,以戒后世子孙。"

《左传》曰:齐伐鲁。冉有用矛於齐师,故能入其军。

《史记》曰:武王牧野誓曰:"立尔矛。"

《汉书》曰:姑句家矛端生火光,其妻曰:"矛端生火光,此兵器也。"

《魏志》曰:公孙瓒手执两头矛,杀鲜卑数十人。

《魏书》曰:议者多言关中兵强,习长矛,非精选前锋,则不可以当也。曹公谓诸将,战在我,非在贼,虽习长矛,将使不得以刺。诸君但观之。

《魏略》曰:阎行,金城人,后名艳,字彦明,少有健名。始为小将,随韩约。建安初,约与马腾相攻击,腾子超亦号为健。行尝刺超,矛折,因以矛挝超,几杀之。

《吴书》曰:孙策讨山越,斩其渠帅。悉令左右分行逐贼骑。与虞翻相随,翻喜用矛,谓在前得平地,劝策乘马,策曰:"卿无马奈何?"答曰:"翻能步,日可行三百里。"

《三国异同传》曰:公孙瓒为辽东属国长史,尝从数十骑出行塞,卒遇鲜卑百骑,以矛击,杀伤数十人。鲜卑由是畏之。

《蜀志》曰:先主为曹公所逐,弃妻子走。令张飞将二十骑拒后。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我张翼德也,可来决死!"无敢进者。

《晋书·载记》曰:蜀李雄无事小出,丞相杨裒于后持矛驰马过雄。雄怪问之。对曰:"夫统天下之重者,如乘恶马持矛也。急之则虑自伤,缓之则惧其失,是以马驰而不制也。"雄寤即还。

《晋太康起居注》:诏曰:"诸王中尉及诸军皆典兵以备不虞,乃有着中战衣、木履持长矛者,此为儿戏而无相弹慑也。"

《赵书》曰:赵曜讨陈安於陇城,城陷,安死。乃谣曰:"陇上健儿曰陈安,爱养将士同心肝。騄马铁镂鞍,丈八蛇矛左右盘。百骑俱出如云浮,追者十万骑修修。战始三交失蛇矛,十骑俱荡九骑留。"

《吴越春秋》曰:越屈卢之矛,(《越绝书》云:勃卢之矛。)步光之剑,献吴王。

《六韬》曰:纣之卒握炭流汤者十八人,绾矛杀百步之外者千人。

《韩子》曰:人有鬻矛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刘向《说苑》曰:秦急围邯郸。邯郸传舍吏子李谈谓平原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之,而君之后宫婢妾荷绮縠、馀粱肉;士民兵尽或剡木为矛戟,而君之器物锺磬自恣。"

《吕氏春秋》曰:齐晋相与战,平阿馀子亡戟得矛。退而不自决,谓路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人曰:"戟亦兵也,矛亦兵也,亡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心犹不决,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无责乎?"阿馀子曰:"嘻!还反战。"死之。

《神仙传》曰:左慈见孙讨逆。讨逆使慈着马前,欲手刺杀之。讨逆着鞭驱马,操矛逐慈。慈着木履,策杖徐步,终不能及,乃止。

《列女传》曰:巴赵娥者,赵万之妻。群县遭乱,万得足疾不能行,为贼所杀。贼欲杀娥,娥守丧不去。贼举矛指娥欲以怖之,娥知贼必劫略,乃以心赴矛,贯心达背而死。

刘敬叔《异苑》曰:河间沐坚字壁强。石勒时,监作水田。御下苛虐,百姓怨毒,为坚形以刃矛斫刺,咒令速毙。坚寻得病,苦被捶割,於是遂殒。

《梦书》曰:矛戟为相待期蚤晚也。梦得矛戟者,忧相敕也。持矛待交友,见人持矛待於已也,持矛来倒却中止也。

魏文帝诗曰:戈矛成山林,玄甲曜日光。

《乐府》左延年《秦女休行》曰:始出上西门,遥望秦氏庐。秦氏有好女,自名为女休。女休十四五,为宗行报仇。左执白阳刀,右执宛景矛。

张奂《与崔子真书》曰:仆以元年到任,有见兵二百,马如羖羊,矛如锥鈇,盾如榆叶。

《诸葛亮集》曰:敕作部皆作五折钢铠,十折矛以给之。

目录

天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时序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地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皇王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偏霸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皇亲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周郡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居处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封建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职官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卷五十八 卷五十九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卷六十三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

兵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卷五十八 卷五十九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卷六十三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 卷六十八 卷六十九 卷七十 卷七十一 卷七十二 卷七十三 卷七十四 卷七十五 卷七十六 卷七十七 卷七十八 卷七十九 卷八十 卷八十一 卷八十二 卷八十三 卷八十四 卷八十五 卷八十六 卷八十七 卷八十八 卷八十九 卷九十

人事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卷五十八 卷五十九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卷六十三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 卷六十八 卷六十九 卷七十 卷七十一 卷七十二 卷七十三 卷七十四 卷七十五 卷七十六 卷七十七 卷七十八 卷七十九 卷八十 卷八十一 卷八十二 卷八十三 卷八十四 卷八十五 卷八十六 卷八十七 卷八十八 卷八十九 卷九十 卷九十一 卷九十二 卷九十三 卷九十四 卷九十五 卷九十六 卷九十七 卷九十八 卷九十九 卷一百 卷一百一 卷一百二 卷一百三 卷一百四 卷一百五 卷一百六 卷一百七 卷一百八 卷一百九 卷一百一十 卷一百一十一 卷一百一十二 卷一百一十三 卷一百一十四 卷一百一十五 卷一百一十六 卷一百一十七 卷一百一十八 卷一百一十九 卷一百二十 卷一百二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 卷一百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五 卷一百二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 卷一百二十九 卷一百三十 卷一百三十一 卷一百三十二 卷一百三十三 卷一百三十四 卷一百三十五 卷一百三十六 卷一百三十七 卷一百三十八 卷一百三十九 卷一百四十 卷一百四十一

逸民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宗亲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礼仪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乐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文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学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治道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刑法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释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道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仪式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服章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服用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方术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疾病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工艺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器物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杂物部

卷一 卷二

舟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车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奉使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四夷部

卷一·东夷一 卷二·东夷二 卷三·东夷三 卷四·东夷四 卷五·东夷五 卷六·南蛮一 卷七·南蛮二 卷八·南蛮三 卷九·南蛮四 卷十·南蛮五 卷十一·南蛮六 卷十二·南蛮七 卷十三·西戎一 卷十四·西戎二 卷十五·西戎三 卷十六·西戎四 卷十七·西戎五 卷十八·西戎六 卷十九·西戎七 卷二十·北狄一 卷二十一·北狄二 卷二十二·北狄三

珍宝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布帛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资产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百谷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饮食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火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休征部

卷一 卷二

咎徵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神鬼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妖异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兽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羽族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鳞介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虫豸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木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一

竹部

卷一 卷二

果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菜茹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香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药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百卉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手机访问当前页面